聯合國糧農組織:冠狀病毒爆發使2020年蝦市場前景黯淡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在一份新的報告中說,中國爆發的冠狀病毒給2020年全球蝦業前景蒙上了陰影。


聯合國糧農組織:冠狀病毒爆發使2020年蝦市場前景黯淡


預計2020上半年產量將降低

聯合國糧農組織在其報告中說,由於冠狀病毒的爆發,中國春節期間蝦的消費量低於正常水平,預計未來幾個月市場將低迷。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稱,為迎接2020年1月的農曆新年慶祝活動,中國在2019年最後三個月的蝦進口量很高,而年進口量超過70萬公噸。

然而,在冠狀病毒爆發後,中國家庭減少戶外活動,導致餐館和酒店的銷售額急劇下降,中國各地的城市幾乎都沒有人出門。

聯合國糧農組織說,據報道,目前中國市場上未售出蝦的庫存很高,在不久的將來,沒有任何跡象表明這一水平會下降。

作為亞洲最大的養殖蝦市場之一的中國,2020年的生產計劃對蝦農來說變得極其困難,該季節本將於3-4月開始。糧農組織還指出,拉美生產商的情況也類似,2月份的季節末供應量很大,下一個收穫季節將在5-6月份。

糧農組織補充說,考慮到這些因素,全球水產養殖產量,特別是2020年上半年的產量,可能會低於去年。


蝦出口價格可能走弱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預測,在國際貿易中,蝦出口商將嚴重依賴美國和歐洲市場,直到中國的消費恢復正常。糧農組織說,這一趨勢將導致蝦價格“受到這些市場的壓力,並有可能走弱”。

一般來說,新年過後日本的蝦需求通常會減弱。不過,糧農組織還指出,2020年冬季,剝皮蝦(廣泛用於麵館)的需求格局看起來不錯,預計2020年4-5月日本節日期間,各類加工或增值蝦的需求將有所改善。


2019主要蝦產地生產情況

在中國,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數據,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養殖蝦生產國,2019年的南美白蝦產量低於2018年的水平。在印度,由於價格普遍走弱,安得拉邦和泰米爾納德邦主要農業區的產量低於2018年的水平。不過,糧農組織表示,由於印度中東部地區產量增加,印度總產量仍略高於2018年水平。其他方面,越南2019年的產量有所改善,但與2018年相比,冷凍原材料進口大幅下降。

糧農組織說,2019年,泰國蝦農在養殖項目中與疾病、低市場價格等環境和經濟因素作鬥爭,導致產量較上年減少。

在其他地方相比,糧農組織補充說,在拉丁美洲,1月、9月,厄瓜多爾、秘魯和墨西哥兩位數的出口增長表明,這些國家養殖蝦的供應量比2018年增加了。

南部蝦聯盟(SSA)報告說,在2019年的前十個月裡,來自美國墨西哥灣的蝦的登陸量為31388噸,是自2002以來記錄的最低水平。

在阿根廷,據估計,2019年捕蝦量僅為21萬多噸,同比下降約15%。

糧農組織說,在2019年第三季度,厄瓜多爾仍然是最大的蝦出口國,增長強勁(+28.8%),其次是印度,增長率很低。

相比之下,越南的蝦出口(30-40%由加工蝦製成)在2019年前9個月顯著增加,而印度尼西亞的加工蝦出口(包括麵包蝦),和生凍蝦產品相比,年內在日本和美國市場有所增加。

根據糧農組織的數據,墨西哥的出口增長明顯更高,在2019季度的第三季度,中國和韓國的強勁需求支撐了41%的增長。與此同時,秘魯的蝦類出口也有所增長(增長11.2%),儘管增幅較為溫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