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水產養殖應對建議

當前,新冠疫情尚未結束,疫情防控工作仍然在繼續推進。但隨著氣溫回升,漁業春季生產已經進入了重要時期,在此特殊時期,抓住春季漁業生產的關鍵時間節點,採取積極的應對措施,對於夯實漁業生產基礎,具有重要意義。針對當前漁業生產實際情況,提出以下建議,供參考。

1、積極開展存塘“商品魚”銷售,保障“魚籃子”供應。

為控制疫情,春節後各地逐步採取了不聚會、不拜年、不宴請等加強人群居家隔離的措施,對春節高峰期的水產品消費產生了較大影響,水產品出塘量減少。客觀上,由於城市 “封城封社區”與村鎮道路封禁,導致人員流動性減少,水產品銷售物流不暢。隨著防控工作的穩步推進,2月12日,國務院應對聯防聯控機制明確提出:把“菜籃子”產品穩產保供作為一項政治任務,嚴格落實“菜籃子”市長責任制,負責轄區內蔬菜,肉蛋奶,水產品供應到位,保障本區域“菜籃子”產品“產的出,運的走,不積壓”。安徽省交通廳指揮部辦公室也將此“納入了應急運輸保障範圍,確保做到不停車、不檢查、不收費、優先便利通行”。應抓住時機,積極上市,保障水產品供應,回籠資金,騰出塘口,利於安排下一步漁業生產。

2、做好春季水產苗種投放工作

春季水產苗種投放是漁業生產最重要的環節之一。春節前後是蟹種,大宗魚類魚種大量投放時期,一般水溫6-10℃,是水產苗種投放的合適時期。目前,疫情已經對此造成一定影響,應加快應對措施,多方聯繫,溝通信息,抓住最佳投放時間段,儘快在2月底,3月初完成苗種投放工作。同時,需要注意投放苗種時的檢疫工作,選擇優質、健康、活力好的苗種,做好投放時的消毒、防病工作。可依據實際情況,選用碘製劑、食鹽等消毒劑進行消毒。

3、做好水稻-龍蝦春季管理工作

稻-蝦綜合種養在我省發展快、面積大,結合去年的秋季旱災和當前疫情可能會產生一定影響,應根據實際情況分類指導。

(1)正常稻-蝦田管理

對於去年旱情影響小的田塊,水稻收割後就有加水、施肥、培苗等措施,現在蝦田水質較肥,水中天然餌料較多,青苔較少的田塊,繼續保持水質穩定,建議不需要再施肥。隨著氣溫的不斷升高,要逐漸降低水位,保持蝦田田面水深20~30cm,有利於提高蝦田水溫和小龍蝦苗種培育。注意觀察龍蝦活動,溫度回升可在中午進行適當投餵。

(2)受去年乾旱影響稻-蝦田管理

有的區域,受秋季乾旱的影響,稻蝦田加水較遲,有的甚至沒有加水,對於沒有加水的稻田,溫度回升要及時加水,認真觀察蝦苗的數量、大小,以便採取投餵措施,水肥則利於苗種的成活率提高,投餵可選用即具備肥水功能,又可作為餌料的多肽類發酵生物飼料,後續銜接專用龍蝦飼料。處理得當,也可獲得較好的苗種產量。

(3)青苔的預防處理

青苔旺發的田塊,主要原因是稻-蝦田水質清瘦,透明度大,陽光的照射強,利於青苔滋生。總體來說,青苔對大蝦影響不大,對蝦苗有影響。不建議使用藥物殺滅青苔,青苔大面積腐爛會腐敗水質產生事故及藥物有後續影響。建議加深水位、肥水;分塊使用腐殖酸鈉降低青苔光合作用,阻斷青苔發育,使用劑量按照說明使用;巢湖等地也有利用石灰分塊點殺;如果發現青苔大面積腐爛壞水,需使用微生態製劑調水。

(4)觀察市場,創新應對模式

基於對去年的市場分析,早期市場龍蝦價格較高,但今年由於去年秋旱、疫情等因素的影響,市場將會受到多大的影響,尚待觀察。要積極做好上市應對準備,能上市時積極銷售。同時,探索做好轉化工作,如在有條件的地方探索試驗稻-蝦-鱔、稻-蝦-鱖、稻-蝦-鱉、稻-蝦-蛙等模式,以提高效益,增強抗風險能力。同時,在池塘養殖品種上可引進市場前景尚好的名特品種,如鱸魚等進行養殖試驗示範;繼續進行淡水澳洲龍蝦池塘養殖、稻田放養的探索、試驗示範。

4、做好飼料、藥品運輸儲備,飼料投餵準備

氣溫回升,春季飼料投餵即將開始,飼料的儲備運輸和往年比受到影響,應積極應對彌補。在水產養殖中,溫室龜鱉養殖在冬季飼料仍然消耗較大,有養殖的地方需要特別關注。

根據有關專家提供的資料,2019年全國春季發生過大宗魚類死亡,損失慘重。分析原因認為,年前大宗魚類行情差、停食早,年後開食晚、魚類體質差,放養魚體很容易會有各種外傷。當水溫進一步上升後,3-4月份的細菌病繼發感染就會造成比較大的損失。應引起重視,注意防控。適當提早投餵,開食先考慮藥餌,如果年前大宗魚行情差、停食早,年後開食晚、不及時改底、調水、忽視寄生蟲防控和肝腸保健,魚體很容易會有各種外傷。當水溫進一步上升後,3-4月份,細菌病繼發感染就可能會造成比較大的損失。春季防控以內服肝腸保健和增強體質為主,以外用消毒和水質調節為輔。

5、加強對水產的信貸支持

由於疫情對於水產品,特別是名特水產品的春節前後銷售產生影響,導致養殖戶資金回籠慢,建議在信貸上加強對水產行業的支持,用於購買魚種、飼料、藥品等。

安農大廬江縣水產產學研聯盟 2020年2月13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