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孙三代共同的“军医”梦

祖孙三代共同的“军医”梦

华商报讯(记者魏光敬通讯员李淼)“爸爸,您在武汉还好吗?咱们家里都好,请您放心。我正在认真复习准备高考,我也要报考军医大学,做一个像您一样的军医!”这是一名18岁正紧张准备高考的儿子,给赴汉抗击新冠肺炎的军医爸爸录制的一段寄语。

“峰峰,我们作为解放军子弟理应冲锋在前,为你深感骄傲和自豪。家里一切都好,请你不要分心,为救治更多的患者做出更大的贡献,在这无言的战斗中,为人民立功!请你照顾好自己,我们等着你凯旋归来!”这是一位80多岁的老军医给儿子录制的一段寄语,为儿子的行为深感自豪。

寄语里的“爸爸”、“峰峰”,就是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呼吸内科副教授赵峰,他是这次赴汉医疗队的一员。当组织抽组赴汉医疗队的时候,作为呼吸学科专家,他当仁不让。

赵峰出生在一个军医家庭,他的父母从第四军医大学毕业后,回到内蒙古包头某部队从医,一干就是一辈子。

小时候的赵峰看着父母忙碌奔波的样子总是不解,为什么医生这么忙,不像别人家的父母可以时常陪伴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赵峰对父母不再是不解,他看到了父母因选择救治方案成功时的喜悦,因危重症病人从死神手中抢回时的激动,赵峰越来越崇拜自己的父母亲。他在高考志愿书上,郑重地填写了父母的母校—第四军医大学。最终,他如愿以偿。毕业后被分配到西京医院呼吸内科。

繁忙的工作,让他很少能照顾到家里,妻子常常抱怨赵峰跟儿子谈心交流少。赵峰却很自信,坚信他父亲“身教重于言传”的心得。这一次赵峰赴汉抗击新冠病毒,有一天儿子给父亲打来电话,告诉他这么多年一直把父亲当偶像,今年高考,他想在高考志愿书上填报军医大学,和爷爷奶奶、父亲一样,成为一名军医。

父亲的鼓励、儿子的理解,让赵峰信心满满。从武昌医院到火神山医院,一直在重症ICU工作的赵峰,利用自己曾在小汤山医院抗击非典的经验,帮助年轻同志尽快熟悉、掌握这次传染病的防控流程和要点,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同时,又抽时间通过多种途径继续学习新冠肺炎的专家共识、国内外指南,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对每一名患者实施有效诊治。

血脉相传,家风传承,赵家祖孙三代人初心不改、使命不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