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看詩人杜甫悲天憫人的聖人情懷

公元759年(乾元二年),隨著九節度官軍在相州大敗和關輔饑荒,杜甫放棄了華州司功參軍的職位,攜家帶口流離轉徙,瀕於絕境,赴秦州,經同谷,經過長途跋涉,於年底到達成都。

公元760年(上元元年)春天,在親朋好友的幫助下,杜甫一家在成都西郭的浣花溪畔蓋了一間茅草屋,即“浣花草堂”,以安頓其家。公元761年(上元二年)秋八月,茅屋為秋風所刮破,大雨又接踵而至,於是詩人作《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裡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溼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詩人杜甫開門見山,簡潔扼要而又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狂暴的秋風將茅屋刮破,自身卻無能為力的焦急和痛惜,以及面對頑童們搶走茅草時的無可奈何,進一步寫詩人在風雨不眠之夜,產生了甘願為天下窮苦之人的幸福而犧牲自己的願望。

這是這首詩的主題,也是詩人長夜難眠,由自身的悲慘遭遇,想到天下窮苦人同樣處於水深火熱的生活中,從而產生的一種偉大的、高尚的的思想感情。

從這首詩中,既能看到詩人杜甫飢寒交迫、窮困潦倒之苦狀,又能看到詩人體恤底層百姓生活之苦,字裡行間閃耀著詩人悲天憫人的博大情懷。

由《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看詩人杜甫悲天憫人的聖人情懷

1. 生活窘迫、潦倒半生

755年12月,唐朝歷史上爆發了安史之亂,這場巨大浩劫打破了唐朝那歌舞昇平的繁華盛世的表面假象,席捲半壁江山的戰火更是帶給了普通百姓無盡的苦難。

《舊唐書·郭子儀傳》記載:“宮室焚燒,十不存一,百曹荒廢,曾無尺椽。中間畿內,不滿千戶,井邑楱荊,豺狼所號。既乏軍儲,又鮮人力。東至鄭、汴,達于徐方,北自覃、懷經於相土,為人煙斷絕,千里蕭條。”

在這場民族大災難中,戰亂頻發,田園荒蕪,千里蕭條,遍地荊棘,豺狼嚎嘯;百姓流離失所,死傷無數,屍橫遍野,到處飢餓哀嚎,甚至易子而食,昔日何等繁華輝煌的中原地區竟成為無人區。

詩人杜甫用他如椽大筆寫盡了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下,國家的風雨飄搖和底層百姓的困苦艱難。同時詩人自己也是歷盡艱險,在安史之亂最劇烈的時期,48 歲的杜甫棄官攜家帶口逃難到成都,在浣花溪旁蓋起一間茅屋,作為全家棲身之所。但好景不長,秋風秋雨愁煞人,茅屋為秋風所破,這讓生活窮困的家人更是捉襟見肘。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761年,八月秋深,狂風怒吼,捲走了屋頂上好幾層茅草。茅飛草揚,飄過浣花溪散落在對岸江邊,飛得高的茅草纏繞在高高的樹梢上,飛得低的飄飄灑灑沉落到池塘和窪地裡。衣衫單薄破舊的老人拄著柺杖眼巴巴地看著這滿地狼藉的狀況,卻無能為力。

南村的一群兒童欺負“我”年老沒力氣,竟忍心這樣當面做“賊”搶東西,明目張膽地抱著茅草跑進竹林裡去了。“我”費盡口舌也喝止不住,回到家後拄著柺杖獨自嘆息。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裡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溼何由徹!”

不久後,風停了,天空上飄來像墨一樣黑雲,秋季的天空陰沉迷濛,漸漸黑了下來。被子蓋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鐵板似的,孩子睡覺不老實,把被子都蹬破了。秋雨驟至,屋漏床溼,長夜漫漫,屋子潮溼不幹,如何才能捱到天亮?

由《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看詩人杜甫悲天憫人的聖人情懷

詩人杜甫這種“屋漏偏逢連夜雨”的情況不過是眾多底層百姓中的一個縮影而已。當時是,奸逆當道,戰火不斷,民不聊生,流離失所,啼飢號寒。

詩人杜甫便是逃難百姓中的一員,他攜家帶口,流浪逃難,顛沛流離,“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後來又輾轉道路,漂泊西南;此後,更是居無定所,四處奔波。

“此身飄泊苦西東,右臂偏枯半耳聾。”晚年的杜甫更是貧病交加,“夔子之國杜陵翁,牙齒半落左耳聾。”當年風華年少、壯志滿懷的詩人杜甫竟然窮困潦倒以至於斯,無田無產,無房無食,飢寒交迫,實在是讓人感慨不已。

“男兒生不成名身已老,三年飢走荒山道”,出生於奉儒守官世家的杜甫素有匡世報國的抱負,卻始終未得施展。從20歲參加科考力求入仕以來,到年近半百之時,仍是功名未成,壯志難酬,且流離顛簸,貧病交加,一家人幾乎“餓死填溝壑”……最後,杜甫在漂泊中過完了自己的一生,客死異鄉,江舟長逝。悲矣!

由《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看詩人杜甫悲天憫人的聖人情懷

2. 悲天憫人、憂國憂民

夜深之時,屋外秋雨連綿,屋內被薄破舊,冷寒侵體,詩人杜甫徹夜難眠,由白天的遭遇想到過去離亂中一連串的悲慘遭遇,內心嘆息不已,由自己的貧困想到天下人的窮困,天下俱窮,四海皆困,如何才好呢?

詩人通過描寫自身的痛苦來表現“天下寒士”的痛苦,來表現人民的苦難、社會和時代的苦難。“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詩人暢想如若有千萬間寬敞的大屋,房屋遇到風雨也不為所動安穩得像山一樣,能庇覆天底下挨餓受凍的貧寒百姓,讓他們喜笑顏開就好了。唉!什麼時候眼前出現這樣高聳的房屋,到那時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風吹破自己受凍而死也心甘情願!

詩人杜甫在他自己都食不飽、睡不眠時,仍然想著百姓的疾苦,他的詩始終將家國天下與萬千民眾統一起來,深切地同情著百姓,可見他心中有大愛。

比如,安史之亂開始的那一年,家人食不果腹,以至於最小的兒子活活餓死,“入門聞號咷,幼子飢已卒”,內心愧疚之餘,“所愧為人父,無食致夭折”,想到的是那些同樣掙扎在飢餓和死亡的境遇中的百姓和出征的士卒,“默思失業徒,因念遠戍卒。”

比如,他在奔波的路途中,親眼得見戰亂期間,百姓所遭受的種種苦難,奮筆創作了不朽的史詩——“三吏”、“三別”,真實描寫了戰爭之下民不聊生、生靈塗炭的場景。

比如,杜甫在夔州暫居在一間草堂時,草堂前有幾棵棗樹,西鄰一個無兒無食的寡婦常前來打棗,他從不干涉。後來搬走後,杜甫還一再關照新屋主吳郎允許她撲棗,“堂前撲棗任西鄰,無食無兒一婦人。不為困窮寧有此,只緣恐懼轉須親。即防遠客雖多事,使插疏籬卻甚真。已訴徵求貧到骨,正思戎馬淚盈巾。”

對於杜甫和他的詩,後人曾言:“大而言之,是憂時憂世、憂國憂民;中而言之,是憂生憂死、憂人憂民;小而言之,是憂進憂退、憂家憂己。

誠然,他憂患國運艱難,“向來憂國淚,寂寞灑衣襟”、“國步猶艱難,不暇憂反側”;他憂患戰亂動盪,“涼風動萬里,群盜尚縱橫”;他憂及百姓,“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上感九廟焚,下憫萬民瘡”。小至自身的坎坷,家庭的困頓,大到朝政的得失,社會的離亂,無不“憂端齊終南,澒洞不可掇”。

詩人杜甫這種“安得廣夏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憂國憂民的家國情懷,令人仰之彌高。王安石極其敬仰杜甫的為人,他寫過一首《杜甫畫像》詩,其末說:“寧令吾廬獨破受凍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颼。傷屯悼屈止一身,嗟時之人我所羞。所以見公像,再拜涕泗流。惟公之心古亦少,願起公死從之遊。”

由《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看詩人杜甫悲天憫人的聖人情懷

縱觀杜甫一生,大半生都在顛沛流離中度過。長安十年,杜甫的入仕之路滿是心酸,“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生活困頓,“賣藥都市,寄食友朋”。後來,安史之亂更是讓杜甫原本悲苦的生活雪上加霜,全家人衣不蔽體,食不果腹。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全詩句句蟬聯而下,將詩人的博大的胸懷錶現得淋漓盡致,不以己苦為苦,不以己悲而悲,而是推己及人,胸懷天下受苦之人,表現出詩人悲天憫人的聖人情懷。詩人用一支筆,寫出了光照古今的詩文,寫出了時代的悲涼和百姓的苦難,“民吾同胞,物吾與也”,“詩聖”的名號他完全擔得起。

詩人思百姓,想黎民,憂天下,甚至心甘情願為擺脫百姓的痛苦而犧牲自己的一切,其悲天憫人的情懷,歷經千秋萬代,仍讓後人肅然起敬、仰慕不已。正如後人所言:“世上瘡痍,詩中聖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