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中國人無論在地鐵,高鐵,吃飯,聚會都是低頭看手機,而外國人大多數在看書?你怎麼看?

晴雨58450142


第一呢,這種問題別在頭條問 不是你有病,就是頭條有病

第二呢,吃飯勸你別看書,中華民族自古有家訓,你自己去找找吧。

第三呢,在高鐵或者在地鐵,如果時間漫長,看看手機,有何妨呢?這還值得比較嗎?弱智。難道要裝個()嗎?會遭雷劈,懂嗎?

咱不崇洋媚外,但也不夜郎自大!


閒叔叔


這是事實。

今年暑假,我去了歐洲旅行。一個月的時間裡,去了6個國家,十幾個城市。

所到之處,無論是在餐廳裡、公共交通工具裡,還是在路上,不管是年輕人、老年人,還是孩子,真的幾乎就是見不到手機不離手的人,大多數人真的就是在看書。

手機已經害了中國人,害了中國的孩子,有可能還會害了一個民族。

真的非常非常感慨!


遇見寶寶姐


因為他們沒得選,國外的網速太差勁了!拿澳洲做例子,我在澳大利亞墨爾本學習,在公交啊、火車上我也經常看旁邊的老外準備一本書,我想說也有真的很喜歡看書的,但是基於火車上經常沒有信號,所以大部分人不得不準備一本書打發時間。我也時常想看會書,但是暈車!所以我一般都會聽下載好的錄音、音樂什麼的


薄荷VS芥末末


我經常在美國星巴克看到一些外國人花1-5塊美金去買報紙看,他們花著幾塊錢看著的新聞卻是我10個小時前在手機上看過的新聞,他們花的錢裡面有一部分是用來砍樹的,而我看完了新聞的時間還能用來種樹或者其他的慈善,你知道差別了嗎???今天的我在美國出門要帶鑰匙錢包還有手機,老實說我覺得錢包跟鑰匙都是很多餘的,你現在還想讓我多帶一本書???我還不如回到石器時代!科技的發展毀了自然,同樣也能創造自然,書這種玩意曾經是人類文明最偉大的,但是很快會被淘汰,懂了嗎??手機如浩瀚宇宙,而書只能是一顆行星,已經沒有任何可比性了!!!


心正則無懼


所以,當下朋友們在一起聚會,尤其是多年未見,甚至於千里迢迢的赴約。明明面對面的零距離的,此時,卻各自拿出手機,玩遊戲的,看電影的,刷微博的,應有盡有不亦樂乎...感嘆!你我的距離,不是你在北京,我在成都。而是你專注的玩手機,卻忘記了我(面對面)的存在……


老崔催吹個毛


我也贊同有的網友的觀點是因為國外的移動網絡信號不好的原因!所以外國人只好習慣了看書!中國人更易接受手機和平板電腦的便捷功能!就是在網絡不好的情況下,也可以利用手機或平板電腦存儲功能,先儲存一些自己喜愛看的東西,就像有些人認為外國人的高大上,詩歌呀,詩集呀,繪畫呀,文學作品啊等等!再說手機也好,平板電腦也好,要獲取和外國讀者手上書本上的內容的那些東西,通過手機通過平板電腦,都可以獲取到電子版,所以問題的本質並不是什麼外國人看書,就一定獲取的是高雅高尚的知識和藝術。看手機和看平板電腦同樣可以獲取與他們一樣的知識和藝術,甚至還更多!手機和平板電腦的選擇性更多,集中儲存的信息量足夠大,方便讀者的選擇。我看到有網友說,存下的多半是小說吧?然後我是這樣回答他的:內容無關緊要,個人的愛好。外國人不用手機,他手上拿的書,難道都是都是詩集嗎?也一定有看小說的,對嗎?所以從道理上來講,手上拿書的已經是落後了的,因為書也可以是小說,也可以是流行的小說。手機平板電腦裡邊也可以是高大上的東西,也可以是詩集,也可以是我們想學習的東西,包括就學者的教材等。所以只是媒介不一樣。總之還是看書的,已經落後了!不過就我個人來說,在短暫的時間,比如走路,坐公交車,沒坐到座位,並且是短短几站,是一般不看手機的。可以用耳機聽音樂,或聽新聞,或聽小說甚至可以用聽書軟件,聽網絡上的文字材料。我覺得這樣的習慣好,因為在這種短時間之內,你還在看手機,容易出現安全和財物方面的損失。


男高音LAP


不管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都說明一件事情,坐地鐵真是沒事幹,要給眼睛一份工作,中國人選擇了手機,外國人選擇了書。

我覺得這是現實的選擇,如果讀書是一種興趣,中國人這種興趣並不強,我們基本上奉行的是實用主義,很多書要到用的時候才會去讀。

我覺得讀書並不是一件讓人愉快的事情,讀書不如聽書,聽書不如看圖,看圖又不如看視頻,互聯網的發展,人們面臨的是知識爆炸,信息爆照,人們獲取知識的方式和渠道就多樣化了,中國人更願意選擇讓自己輕鬆的方式,手機是這種方式的集大成者。

其次中國人遠沒有外國人生活的那麼輕鬆,拿坐地鐵來說,是很多人難得的自我時間,自然要用來幹自己想做的事情,有人忙著購物,有人發朋友圈,有人刷朋友圈,有人看小說,有人打遊戲,很多事都是上班不方便做或者沒時間做的。

我們坐地鐵叫擠地鐵,人是特別多,基本上都是站著,這不是好的看書氛圍,拿一本書單手翻頁的操作也是很有難度的,手機就沒有這個問題。還有一點,帶手機比帶書方便,現在社會不帶書可以,不帶手機不行,手機是唯一的玩具。

我們把離不開手機的人叫手機黨,我們呼喊不要做手機黨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是保護自己,比如自己的視力及周邊的風險;第二是發展自己,不要因為離不開手機而成為一個冷漠拒絕交往的人。而不是不看手機了,讓大家都去看書,如果不是發自本心的,裝裝樣子又什麼益處?日本的地鐵很靜,看手機的人也少,但是那種靜是不正常的。

很多人喜歡把這類問題說到民族問題,然後又到民族希望問題,再到國運問題,這些人從本心上講是不自信的,也是無中生有製造話題。




徐徐成翔


書架上擺上幾排書,手拿報紙書本。。。那是過去的事了,什麼年代了,還這麼說,真是無語。早在九十年代中期486電腦配置光驅開始我開始收集大量光盤版書籍,一張💿容納的書籍足足一排書架,無論花錢還是數量無法相比,98開始從網上下載,那時下載還沒這麼多事,只是貓卡接電話線,話費花的太多,圖片可以明顯看到掃描行線,文本格式還好,漸漸的把那些佔地方,不衛生,查找資料麻煩的書籍賣了。由於💿不易保存,拷貝到硬盤上了,書籍圖片儲存量不大,硬盤圖片書庫約有200G吧,也就更喜歡收集古今中外書籍,以後還把掃描版的轉成文本格式。有智能手機後更方便了,把一些喜歡的,常用的,尚要閱讀的書籍分類建目錄轉到卡上,隨時可以方便查閱,為了少佔空間,大多轉為TXT文本格式。📱上的也比以前賣掉的書架書多的無法相比,那些還看報紙書本的,不是過時了,就是裝孫子擺樣子,把幾本書放在驢背上騎驢看書豈不裝的更像!下面是手機卡book上的也比以前賣掉的書架書多的無法相比,那些還看報紙書本的,不是過時了,就是裝孫子擺樣子,把幾本書放在驢背上騎驢看書豈不裝的更像!下面是手機卡藏書一角。





cuilu128


假的。生活在悉尼的我告訴你,老外也喜歡看手機[奸笑] 但如果是聚會,他們倒是超能聊,不會一群人一起看手機。


凜月


你就是道聽途說。你去倫敦地鐵看看吧!手機信號都沒有,你看手機幹毛啊!出了地鐵,一個個就掏出手機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