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年秦始皇建的“高速公路”,為何能沿用至今,甚至不長野草?

秦始皇作為千古一帝,本身具有十分強大的人格魅力,他在位的時候推行了無數利於我國統一的舉措,如統一文字和語言,統一度量衡等,同時為了防守家園,抵禦匈奴的侵擾,他還下令建立長城修築秦直道,以此作為軍事及戰略基地,對增強國力有極大的幫助。

兩千年秦始皇建的“高速公路”,為何能沿用至今,甚至不長野草?

自秦以後的許多朝代也十分重視這條軍事要路,秦直道存在了幾千年,卻仍像新修建的小路一樣寸草不生,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兩千年秦始皇建的“高速公路”,為何能沿用至今,甚至不長野草?

秦始皇本名嬴政,是我國古代歷史上第一個實現大一統的帝王,“皇帝”一詞也是秦始皇首創而出,同時他的所作所為,也引發了考古學界和歷史學界的巨大爭議。一提到他,人們第一反應往往是他首次實現了全國統一,又或者是修築長城和焚書坑儒的事蹟,雄才大略的秦始皇雖然有功有過,但他的事蹟也使他稱得上是真正的千古一帝。

兩千年秦始皇建的“高速公路”,為何能沿用至今,甚至不長野草?

許多在當時看起來勞民傷財,不知所謂的命令,卻實在是為後人創造了巨大的便利。比如利國利民,功在千秋的萬里長城,在當時卻是許多強徵來的民夫十分痛恨的事物,為了建設萬里長城,秦國也的確消耗了大量的物力、人力、財力,但萬里長城帶來的好處是不能用這些來衡量的了。

兩千年秦始皇建的“高速公路”,為何能沿用至今,甚至不長野草?

秦始皇要求建立的與萬里長城類似的事物有許多,其中對後世影響最大的當屬秦直道,秦直道可以稱得上是世界上第一條高速公路。

兩千年秦始皇建的“高速公路”,為何能沿用至今,甚至不長野草?

秦始皇時期,秦直道並未修建完全,直到後來,每一個朝代的君主都十分看重這條“高速公路”,不惜花費大量的財力前去修建和完善,我們才能看到秦直道如今的樣子。不管哪個朝代,都習慣性地將秦直道作為自己的主要行軍路線,商販及趕路的普通百姓也習慣於走這條路,不但是因為這條路最為平坦方便,也因為這條路上帶有傳奇色彩的故事。

兩千年秦始皇建的“高速公路”,為何能沿用至今,甚至不長野草?

據說,當年秦始皇下令建造秦直道後,為了表明秦國的國力強盛,便下令全國的工匠按照建造皇陵的力度來修建秦直道,整個道路的土全部夯實無比,即使是拿稿子挖土,想要挖出一個小坑,要耗費的力氣也不比敲擊石頭少,這樣堅硬的土地完美的避免了雜草的生長,2000年過去了,秦直道仍然完整無缺,連一絲雜草都沒有,就是因為秦始皇讓工匠把土夯實了一遍又一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