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歷史人物明明很厲害,卻被演義小說弱化了?

戰國君


明清時期,歷史演義小說非常流行,一時間各個朝代的演義小說層出不窮。《三國演義》是其中最重要的代表。小說家為了讓小說更加具有閱讀性,也更加具有吸引力,會故意加入一些情節,故意製造人物矛盾。小說家經過製造矛盾,增加了小說的可閱讀性。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才會出現一些歷史人物被明顯強化,一些歷史人物則被明顯弱化。比如諸葛亮、關羽、關興等人被小說明顯強化,蔣幹、周瑜等人則被弱化,張士貴、蘇定方等人甚至被黑化。蘇定方在歷史上是一個非常厲害的角色,也是一個對國家有巨大貢獻的人物,但是蘇定方在小說中卻被嚴重弱化,甚至被黑化。

蘇定方原名蘇烈,字定方,隋唐時期傑出的軍事家。唐朝時期曾經被封為邢國公,死後得以配享武廟。

年少時期的蘇定方便展現了驍勇善戰的一面,成為遠近聞名的人物。年少時期的蘇定方曾經跟隨父親南北征討。隋末農民起義爆發之後,蘇定方投奔到竇建德帳下,成為竇建德手下難得的良將。竇建德兵敗之後,蘇定方跟隨高雅賢投靠劉黑闥,併為劉黑闥立下赫赫戰功。高雅賢和劉黑闥先後被殺之後,蘇定方選擇歸隱故鄉。

唐太宗時期,蘇定方被啟用,蘇定方在唐軍帳下有了真正發揮自己才能的機會,逐漸成為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蘇定方。蘇定方第一次出征,便是跟隨李靖攻打東突厥。蘇定方成為李靖最值得依賴的先鋒將軍。蘇定方輔佐李靖,擊潰東突厥大軍。李靖、李勣在陰山之戰中大獲全勝,徹底擊敗了東突厥。不久東突厥的頡利可汗也被唐軍俘虜,東突厥徹底滅亡。此戰過後,蘇定方因為戰功,被封為左武候中郎將。

唐太宗時期,由於唐軍名將眾多,蘇定方表現得幾乎並不多。唐高宗時期,蘇定方的軍事才能得到了充分發揮。唐高宗時期,高句麗、百濟聯合進攻新羅。蘇定方率領一萬軍隊,援助新羅。蘇定方以少勝多,大敗高句麗軍隊。蘇定方因功被封為右屯衛將軍。同年,蘇定方跟隨程咬金出征西突厥,又立下戰功。

657年,唐高宗派蘇定方率領軍隊征討西突厥,蘇定方成為西征軍隊的主帥。蘇定方多次擊敗西突厥軍隊。阿史那賀魯多次被打敗之後,只得率領參軍西逃。蘇定方率領軍隊一直追到碎葉水附近,再一次擊敗了阿史那賀魯。蘇定方西征前後擊敗、俘虜西突厥四十多萬人,滅掉了西突厥。西突厥被滅之後,中亞各國紛紛歸附唐朝。唐朝控制了整個西域地區。蘇定方回師之後,升任為左驍衛大將軍,封邢國公。

蘇定方攻滅西突厥之後,繼續在西部邊疆開疆拓土,曾經打敗吐蕃軍隊於烏海。後來蘇定方又一次擊敗了吐蕃,吐蕃多年不敢侵犯唐朝邊境。659年,蘇定方又在西域打敗了都曼,升任左武衛大將軍。由於蘇定方開疆拓土成功,唐朝的西部疆域一直達到了鹹海附近。唐朝的國土西部邊境,也是中華歷代之最。

蘇定方不僅大大拓展了唐朝西部領土,還擴展了東部領土。蘇定方率領軍隊大敗百濟軍隊,並且攻滅了百濟。蘇定方滅掉百濟之後,以百濟為據點對高句麗形成夾擊之態勢。660年,蘇定方又征討高句麗,打破高句麗軍隊,包圍平壤。667年,蘇定方病逝於前線,享年七十六歲。唐高宗聽到蘇定方的死訊之後非常傷心。史稱:

乾封二年卒,年七十六。高宗聞而傷惜,謂侍臣曰:“蘇定方於國有功,例合褒贈,卿等不言,遂使哀榮未及。興言及此,不覺嗟悼。”遽下詔贈幽州都督,諡曰莊。

蘇定方一生戎馬數十載,對竇建德、劉黑闥和唐王朝都盡心盡力,都忠心耿耿。蘇定方憑藉自己的努力和卓越的軍事才華一步步成為唐高宗時期最出色的軍事將領。蘇定方擊敗東突厥、攻滅西突厥、剷平百濟國,打敗吐蕃,開拓了大片領土。唐高宗時期,由於蘇定方的努力,唐朝的版圖達到了頂峰,唐朝的威名也遠播中亞各國。這樣一位戰功卓絕的英雄,卻在小說中被演繹成為卑鄙小人。

蘇定方在《說唐》系列、《興唐傳》、《隋唐演義》等小說中被嚴重弱化,也被嚴重黑化。小說中被弱化與黑化的不僅蘇定方一個,還有蘇定方的兒子以及蘇定方的孫子也被小說黑化,成為小說的反面人物,並被定型化。

小說中的蘇定方原是竇建德手下的一員大將,也是蘇定方的“四方良將”之一。小說中的蘇定方也有一定能力,不過遠不及歷史上的蘇定方。小說中的蘇定方是一個陰險狡詐的卑鄙小人。竇建德進攻燕山之時,蘇定方與羅藝交戰。雙方打鬥中,蘇定方用暗箭射死了羅藝,害死了羅家第一代。竇建德支援王世充時,蘇定方、梁廷方、杜明方、蔡建方四人聯合圍攻秦叔寶,杜明方、蔡建方被殺,蘇定方、梁廷方逃走。竇建德兵敗洛陽之時,蘇定方沒有拼死保護竇建德,而是撒腿就跑。蘇定方後來又成為劉黑闥手下的元帥,成為劉黑闥的“狗頭軍師”。

劉黑闥進攻唐朝之時,羅成成為阻擋劉黑闥大軍的重要屏障。羅成進攻劉黑闥之時,蘇定方用暗箭射中羅成的腿部,導致羅成受傷。唐朝二王,故意陷害羅成,打了羅成四十軍棍,導致羅成戰鬥力大大減弱。蘇定方向劉黑闥獻上毒計,羅成中計陷入淤泥河內。蘇定方提前埋伏了兩千名弓箭手,將羅成亂箭射死。蘇定方又設計害死了羅家第二代。

後來,李世民在紫金關前見到了蘇定方,非常喜歡他。唐軍將蘇定方團團圍住之後,李世民對蘇定方說:

“蘇王兄,你們大勢已去,如投順孤家,不失公侯之賞。”

蘇定方料定劉黑闥必敗,所以毫不猶豫地放下武器,投降李世民。蘇定方投降之後,立即與舊主為敵,並且斬殺了梁王沈法興。剿滅劉黑闥之後,李淵封蘇定方為錫國公。

蘇定方也是《說唐後傳》中的重要反派角色,也是唐朝陣營中有名的奸臣。蘇定方的兩個兒子蘇麟和蘇鳳也是“官二代”中的反派,並且形成了蘇黨。羅通掃北之時,羅通斬殺了蘇麟,蘇鳳逃走。羅通馳援木陽城時,蘇定方阻止羅通進入城內。蘇定方為了借敵人之手出掉羅通,讓羅通衝殺四門。羅通衝殺四門之時,已經筋疲力盡,險些命喪木陽城下。後來蘇定方的奸計被識破,在逃跑之時被羅通捉拿,最終遭到剖腹掏心而亡。羅通終於報了祖父羅藝、父親羅成被害的大仇。

蘇定方被殺之後,蘇家並沒有停止“作孽”。蘇定方之子蘇鳳,逃到西方番邦。後來蘇鳳生下蘇錦蓮和蘇寶同。蘇寶同也是後來薛丁山徵西里的大反派,西涼國的大元帥。

隨著隋唐系列小說廣泛流傳,蘇定方的“惡名”越來越為人們所熟知,人們甚至忘了歷史上真實的蘇定方。近些年,隋唐系列的影視劇也越來越多,無論在哪一版隋唐系列影視劇中,蘇定方都以反派角色出現。由於影視劇的影響,蘇定方在現代人眼中也是一個反派人物。其實這對蘇定方非常不公平。蘇定方擁有卓越的軍事才華,而且曾經為唐朝立下無數功勞,為唐朝開疆拓土,不應該永遠揹著如此惡名。


依稀說史


1,唐朝第一個太子李建成,歷史上的李建成不管是人品人氣,還是朝中的支持者一點都不亞於李世民,換句話說,李建成的勢力並不亞於李世民,又是名正言順的太子,只是不如李世民心狠手辣,當年魏徵勸李建成除掉李世民,李建成顧念兄弟之情,不忍心下手,後來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以後,之所以急著殺掉李建成,就是因為有其一大批的支持者正在馬不停蹄的趕來救援,李世民怕到時候幹不過他們,所以就殺掉李建成,斷了他們的念想,但是後期很多小說演義中,把李建成不是弱化就是醜化

2,北宋大將潘美(潘仁美),現實中的潘美是一個能征善戰的大將軍,跟隨趙匡胤陳橋兵變以後一直為大宋南征北戰,開疆拓土,後來因為楊業(楊繼業)的戰死,覺得是自己指揮不當造成的,便絕食而死,後來的作者不知道跟他什麼仇什麼怨,完全把他塑造成一個奸臣的模樣,

3,明朝開國六王之一的開平王常遇春,歷史上的常遇春特別能打仗,儼然就是一個戰神,可惜英年早逝,傳說南京燕子磯上有一個腳印,就是當年常遇春攻打南京登陸時,一腳踩出來的,但是到了倚天屠龍記裡面,卻平常的很


影子人生路



《三國演義》把劉備的軍事指揮能力極大的弱化了,劉備的軍事指揮能力相當的高,在三國時期屬於最頂尖的那一部分。

事實上三國時期,劉備和董卓、呂布一樣是“邊地武人”代表,而在東漢末年,“邊境武人”本身就象徵著一種有別於中原作戰方式的軍人集團。

東漢與西漢最大的一個區別就是東漢時期中原王朝與邊境遊牧民族的衝突規模上雖然小了,但是數量上卻增多了,而且從西北到東北全方位的衝突。

西部地區羌人與東漢糾纏了一百多年,山西一帶則是和鮮卑人作戰,東北涿郡地區則是與烏丸人、鮮卑人作戰。

在這種長時間軍事衝突中,邊地武人形成一整套與中原地區完全不同的作戰方式,總結起來大概是:集中少部分精銳(步兵或者騎兵),直接衝擊對方主帥本陣,或直接斬殺對方主帥,或者造成對方陣營混亂,然後乘機大軍合圍。

這一套戰術完全是東漢邊境衝突下的最優解,因為無論是塞外遊牧民族還是中原邊軍都很難聚集大軍團作戰,經常是小規模作戰,比如護鮮卑中郎將一共也就5000人左右,所以這種規模作戰下,精銳突襲就很經濟的做法。

而且由於邊境衝突頻繁,也鍛鍊了邊境武人作戰能力,至少在他們進入中原之初,無論是曹操還是袁紹,這些中原軍事家是吃了大虧的,比如曹操就在討伐董卓作戰中全軍覆沒過。

幾十年後,張遼在逍遙津依靠這套戰術,帶著800人打敗了孫權10萬大軍。

劉備毫無疑問,這套精銳突擊戰術他也使用的十分嫻熟,而且戰績相當輝煌。當然,面對曹操大軍,劉備也經常吃敗仗,但是不要忘記,劉備進入中原時真正依仗的是關羽、張飛為首的幾十年“惡少”以及幾百烏丸雜胡騎兵。

時先主自有兵千餘人及幽州烏丸雜胡騎,又略得饑民數千人。——《三國志·先主傳》

要知道此時劉備主要活動地點在今天徐州、山東南部一帶,距離涿郡有相當距離,這些胡騎和“惡少”可以說是他當年帶進中原的真正班底,也就是說劉備真正軍隊不過千餘人。


而劉備帶著這一千多人取得了哪些戰果呢?


楊奉、韓暹寇徐、揚間,先主邀擊,盡斬之。

曹公遣蔡陽擊之,為先主所殺。

事實上在很長一段時間,劉備是以“善戰”聞名於東漢諸侯的,陶謙、劉表、劉璋之所以對劉備另眼相看,並不是因為劉備人格魅力,而是因為劉備“善戰”。這和陳宮為首的兗州士大夫背叛曹操,迎立呂布是一回事。


當然,劉備也沒有辜負他“善戰”的名聲,他在荊州地區對於沒有接觸過邊地武人戰法的荊州士大夫來說,簡直是無敵的存在。

先主表琦為荊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長沙太守韓玄、桂陽太守趙範、零陵太守劉度皆降。

金旋字元機,京兆人,歷位黃門郎、漢陽太守,徵拜議郎,遷中郎將,領武陵太守,為備所攻劫死。

一千多年後的明末,遼東關寧軍入關圍剿農民軍,在最初,對於農民軍來說,遼東關寧軍也是無敵的存在。

當時宣大總督盧象升對遼東關寧軍簡直滿意到了極點:

援剿之兵,惟祖大樂、祖寬所統遼丁為最勁,殺賊亦最多。

所以,從這個角度說,《三國演義》把劉備塑造成了一個仁義君子,忠厚長者,但真實歷史裡的劉備則是殺伐果斷,類似祖大壽、吳三桂這樣的邊地戰將,他也不是靠“仁義”聞名諸侯,而是靠“善戰”受到各路諸侯的青睞,甚至可以說,劉備在很長一段時間就是東漢的“傭兵之王”。


蘭臺


本人喜歡讀《三國演義》,今天就拿《三國演義》中的一個“忠厚長者”來說事兒吧!

先看此人的一段講話:“……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唯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變,規模如此,亦自無嫌,何者,北方成多務也,……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

這番話,是不是像極了諸葛亮的《隆中對》,但其實這段話的原創者,實在是出人意料啊!他就是有“忠厚長者”之稱的魯肅。

厲害了,我的哥!

魯肅不就是一個“笨伯”嗎?那“笨勁兒”,真真得沒誰了!尤其是草船借箭時,被孔明當槍使,耍了一氣又一氣,笨得都有點讓人心疼了!

其實,歷史上的魯肅,是個很有眼光的政治家,還是一個很有才能的戰略家。孫權很器重他,周瑜死後,孫權任命魯肅為大都督,成了東吳軍政方面的頭號人物。

在大家熟知的《單刀赴會》的故事中,魯肅被關羽問得啞口無言,“魂不符體,被雲長扯至江邊。”但歷史真像是“肅欲與羽會語,諸將疑恐有變,議不可往,肅……乃趨(前去)就羽”。他見到關羽,義正辭嚴,據理力爭,關羽自知理虧,啞口無言,經過這一次會晤之後,劉備歸還了東吳三郡。

冒險赴會,爭取政治解決,不要訴諸武力,以至破壞孫劉聯盟,從這件事,體現出魯肅的“志氣與其苦心。”





杏林帥哥


牛皋,河南人,比岳飛大十八歲,智勇雙全,作戰勇猛,屢立戰功,岳家軍都統制之一,是岳飛最倚重的重要將領。岳飛遇害後,牛皋也被秦賊的爪牙田師中害死。牛皋在演義中和評書上被演繹為一個有點二的人物,實在是不應該。



夏夜星空29557468


在我國古代的演義小說中,有許多人被弱化,也有許多古代的忠臣良將被抹黑。比如說,楊家將中的潘美,這可是大宋帝國第一名將,戰績要比那個曹彬好看太多,這是宋朝建立之後,僅次於趙匡胤的厲害角色。

還有就是說唐演義中的張士貴,這也是一個厲害的人。但是被抹黑的最厲害的還是蘇定方,蘇定方是一個傳奇名將,在唐朝建立之後,這位蘇老兄,要麼不出手,每次出手,地球上就會少一個國家,每戰必滅一國。

這個人不僅是內戰內行,外戰更是行家裡手,在唐太宗和唐高宗時期,蘇烈,蘇定方的戰功僅次於大唐雙李!在他剛出道的時候,他是一名勇將,在劉黑闥等人的領導下,立下赫赫戰功。

當唐太宗繼位之後,蘇定方才開始為唐朝效力,在討伐突厥的戰役中,他成為了當世名將李靖的左膀右臂。在消滅東突厥的戰爭中,在那場決定東突厥生死的陰山突襲戰中,衛國公李靖讓蘇定方率領200名騎兵作為先鋒,趁著茫茫大霧,偷偷的潛行至突厥駐地。

在距離突厥的營地只有一里時,天有不測風雲,天上的大霧,居然散了,可是這也讓蘇定方看到了前方不遠處突厥的牙帳。這意味著此地有大魚,於是蘇定方決定趁敵不備,向敵人發起突襲,敵人猝不及防,被這支力量突的潰不成軍。

東突厥最高首領頡利可汗只帶了幾十號人逃跑,大批的突厥士兵向唐軍投降。這一戰唐軍戰果極為輝煌,可以說一仗打殘了東突厥。險些被敵人活捉的頡利可以說是被嚇破了膽,完全沒有當年在渭橋上勒索李世民的那股指斥方遒的勁頭,很快就再次被擊敗,最終被張寶相活捉。

他的國家就是滅亡,土地成為了大唐的領土,李世民用短短的幾年時間,就讓突厥以亡國滅種的代價,洗刷了渭橋上的恥辱。這一戰是蘇定方人生的第一次滅國,從此以後他的人生就像開掛一樣,滅國成為了常態。

唐高宗時期,朝鮮半島的政權高句麗又開始不太平了,攻打唐朝在朝鮮半島上的代言人新羅。唐高宗勃然大怒,派遣蘇定方出戰。蘇定方和程名振總共就帶了一萬人馬,又是遠道而來,高句麗人欺負唐軍人少,主動迎戰大唐軍隊。可是他們低估了敵人的實力,同時又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當時的唐軍戰鬥力就像現在的美軍一樣,裝備精良,個個又是身經百戰,一交戰就把敵人安排的妥妥當當。高句麗損兵折將,給敵人上了一課之後,蘇定方就班師回朝了,憑藉戰功,蘇定方獲得了國公的封賞。

唐高宗顯慶二年,蘇定方再一次出征,這次的對手依然是突厥,只是和上次不同的是這次不是已經完蛋的東突厥,而是西突厥,而且唐軍此戰的主帥正是蘇定方。

蘇定方趁著大雪,踏著2尺厚的大雪,晝夜兼程,如同天兵天將一般,突然出現在了西突厥首領賀魯的面前。在他完全沒有做好準備的時候,狠狠的打擊了他的軍隊,突厥人主力被唐軍打殘,元氣大傷。

最後突厥可汗被手下人當成了投降大唐的見面禮,送給了唐軍,西突厥滅亡。東西突厥,唐朝邊境上的兩大隱患,由蘇定方一人攻滅,這個戰功可謂是前無古人!

在此後,蘇定方還奉命出征西域,率軍翻過蔥嶺,蔥嶺以西國家紛紛併入唐朝版圖,使得唐朝的疆域向西一直抵達了鹹海,當時的唐朝可謂是既強又大!唐高宗李治比起大明風華中的明英宗朱祁鎮來,大家都是富二代,怎麼李治就這麼出色呢?

再後來,蘇定方又從西線戰場回到了東線,主持對百濟的進攻,消滅了百濟這個主權國家,唐朝兼併了百濟的領土,國家版圖再次擴大!

公元667年,76歲的蘇烈在西北邊陲前線去世。作為一個職業軍人,能夠馬革裹屍,這是對他最高的褒獎。

只是沒有想到,一本說唐演義,將一個滅了三個國家的名將,寫成了一個繼賢妒能的猥瑣小人,真是太悲劇了,在這裡我們要還原一個真實的蘇烈,一個忠貞體國,在戰場上勇猛無雙一代名將。


歷史評說


認真地說,只要是我方陣營的,包括主角和非主角,多數都是嚴重弱化的。這個結論對《三國演義》不適用。


首先像《楊家將》、《說岳全傳》、《興唐傳》等等,只要是非主角,基本都跟菜雞一樣。而且,武將基本都是匹夫之勇,根本不會排兵佈陣,和歷史事實完全不一樣。



而且演義主角也是經常被弱化,包括楊六郎和岳飛。並不是作者故意為之,而是作者根本不懂打仗,搞得主角跟弱智一般。


比如楊六郎和楊宗保,都是帶著好幾萬人稀裡糊塗被西夏人騙進包圍圈,然後團團圍住差點覆滅。這種指揮水平,幾乎就是宋夏戰爭中最爛的幾個宋軍將領幹出來的事兒。


早一些的演義,寫宋太祖、宋太宗也是這種套路,帶著大宋全軍,以及史上著名的猛將如潘美、曹彬、高懷德、石守信、呼延贊等等全都給一幫北漢或南唐的弱雞圍了,或者被無名之輩打落馬下,然後不得不靠幾個少年或少女去救。



還有,《隋唐演義》和《興唐傳》把唐太宗等人也照著這個邏輯去寫,動不動被一個西涼小國將全唐朝的猛將精兵給圍在城裡,然而不得不向國內求救,然後就是打擂掛帥這種低級情節。唐朝皇帝估計都要被氣死,這寫的不是唐太宗,這是被困雁門的隋煬帝。


看這些小說,包括《說岳全傳》在內,我都是越看越氣,宋朝和唐朝這邊的陣營,不管忠奸,多數都是飯桶。



倒是各個番邦人才濟濟,作戰表現可圈可點,隨便一個蠻荒小國都吊打大唐、大宋的精兵猛將。


所以說,《三國演義》雖然也虛構了不少,但至少情節還算大體上說得通,這才能稱得上名著。(陶慕劍)


陶式防務評論


周瑜。

小說《三國演義》為了吹噓諸葛亮,可以說是喪心病狂地抹黑了周瑜的性格和氣量。

《三國演義》是明代小說家羅貫中創作的長篇。

在這部小說出版以前,周瑜的形象是什麼樣呢?請參考宋朝詞人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

這幾話是何等的豪邁?三言兩語就勾勒出周瑜在赤壁之戰中建功立業、席捲曹軍的豪情。

但是在《三國演義》中,看看周瑜被黑成了什麼樣子?其中最明顯的是這三章:

第五十一回:曹仁大戰東吳兵 孔明一氣周公瑾

第五十五回:玄德智激孫夫人 孔明二氣周公瑾

第五十六回:曹操大宴銅雀臺 孔明三氣周公瑾


整部《三國演義》只有120回,而三氣周瑜就搞出了三回,這三回將周瑜定性為一個氣量狹小、小肚雞腸的諧星形象,哪裡有“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豪情?

除此以外,對於周瑜最偉大的事蹟赤壁之戰,《三國演義》幾乎把這場戰爭的功勞全給了諸葛亮——

舌戰群儒促成孫劉聯盟的是諸葛亮;

草船借箭的是諸葛亮;

借東風的還是諸葛亮。

那麼,周瑜到底做了什麼呢?

總而言之,《三國演義》把周瑜的形象完全矮化了。


HuiNanHistory


答:廖化,本名廖淳。

《三國志》廖化字元儉,本名淳,襄陽人也。為前將軍關羽主簿。羽敗,屬吳。思歸先主,乃詐死,時人謂為信然,因攜持老母晝夜西行。

😄!關羽詐降沒有成功,身首異處;廖化卻詐死成功,而且攜母入川,誰說忠孝不能兩全?廖化比關羽強多了……

會先主東征,遇於秭歸。先主大悅,以化為宜都太守。閏月,孫權破劉備於夷陵。先主薨,為丞相參軍,後為督廣武。

《魏書》九月,蜀陰平太守廖淳反攻守善羌侯宕蕈營。雍州刺史郭淮遣廣魏太守王贇、南安太守遊奕將兵討淳。淮上書:"贇、奕等分兵夾山東西,圍落賊表,破在旦夕。"帝曰:"兵勢惡離。"促詔淮敕奕諸別營非要處者,還令據便地。詔敕未到,奕軍為淳所破;贇為流矢所中死。(右車騎將軍廖化)

延熙元年(238年)九月,廖化率兵攻打魏國守善羌侯宕蕈駐守的營寨,魏雍州刺史郭淮派遣廣魏郡太守王贇、南安郡太守遊奕率兵救援,兩軍沿東西兩面分兵合進,欲夾擊廖化軍。但同時兵力分散的弱點暴露,遊奕軍不少營寨更是駐紮在非險要之處,廖化抓住機會進攻,擊敗遊奕,王贇亦在交戰中箭身亡。

景耀二年(259年)六月,遷至右車騎將軍,假節,領幷州刺史,封中鄉侯,以果烈稱。官位與張翼齊,而在宗預之右。

《華陽國志·卷七·劉後主志》:二年,夏六月,立子諶為北地王,恂為新興王,虔為上黨王。以徵西張翼為左車騎將軍,領冀州刺史;廣武督廖化為右車騎將軍,領幷州刺史。後張翼、廖化併為大將軍,時人語曰:“前有王、句,後有張、廖。”

大將軍?呵呵🤭!關羽充其量就是個前將軍,廖化都是大將軍了。差了多少?自己數吧,這就叫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張翼、廖化分別是趙雲、關羽的手下,結果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漢晉春秋》:景耀五年,姜維率眾出狄道,廖化曰:"'兵不戢,必自焚',伯約之謂也。智不出敵,而力少於寇,用之無厭,何以能立?詩云'不自我先,不自我後',今日之事也。"廖化的智慧善莫大焉?!

景耀五年(262年)秋,姜維率眾出狄道北伐曹魏,廖化說:“用兵如果不收斂,必將自食惡果‘,說的就是伯約啊。智謀並未超過敵人,力量比敵人要弱,但用兵卻沒有滿足,這樣的話怎麼能夠生存下去呢?《詩經》說‘我生得不早不晚,偏偏趕上這個時候’,講的就是現在的事。”果不其然,同年十月姜維在侯和被鄧艾擊敗,退軍駐紮於沓中。(右車騎將軍廖化與大將軍姜維)

景元五年(264年)春,廖化與宗預一起向內遷移前往洛陽,在中途病逝。(鎮軍大將軍宗預)

什麼叫蜀中無大將?大將軍廖化就是大將!


中行偃1


關羽,正史上三國第一大將,演義中重點突出忠義形象,弱化了能力

秦瓊,隋唐第一勇將,跟關羽一樣,演義中只重點突出義氣,弱化了能力,虛構了一大推武力凌駕也他倆之上的人物

張士貴,這個是被演義抹黑了,蘇定方,也是被抹黑了

還有楊家將中的幾個所謂反派,都是被演義抹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