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王,為何被後人稱為創世之神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王,為何被後人稱為創世之神

從炎黃帝開始,中國的歷史正式掀開了篇章,現代後人都稱自己是中華的炎黃子孫。

眾所周知,從炎黃帝始,部落實行的都是禪讓制,有能者上位,後世人熟知的堯、舜、禹,不僅能力出眾,而且有品有德,愛護百姓,一直為後人所景仰歌頌。

公元前約2070年,禹的兒子啟不再延用禪讓制,建立了中國的第一個王朝,夏朝。自此,奴隸制度隨之建立,中國也正式開始有了奴隸社會。夏朝建立後,又陸續經歷了商朝和周朝。在公元前221年,秦國的皇帝嬴政,四處征伐,各諸侯國紛紛敗北,歷時250多年的戰國紛爭時期終於結束,秦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大國,嬴政也稱為“秦始皇”,秦國的特點是中央集權制的多民族國家,隨後,2000多年封建社會的序幕也正式拉開了。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王,為何被後人稱為創世之神

中國的歷史中,總遵循著“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規律,老百姓通常經歷著幾百年的戰亂分裂,又經歷著幾百年的和平統一。所以說,出生真的是門技術活,出生的時點太重要了。各代王朝都是有起有落、有興有衰,有開始有結束,比如贏國結束在胡亥稱帝時期,清朝結束在溥儀稱帝時期。胡亥的秦國沒落拉開了王朝不斷更替的開端,清朝的溥儀則被後人稱為“末世皇帝”。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王,為何被後人稱為創世之神

那麼,中國最早的王是誰呢?

通過翻閱歷史資料可以知道,記載在歷史史料中,中國最早的王是伏羲,時代背景約在新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是考古學家用於定義時間區段的,起始時間為距今一萬多年以前,結束時間為距今5000到2000多年前。新石器時代是以人類會打磨石頭運用到生活中的一個場景,標誌著人類發展的一個新階段。

後人們對伏羲感到很神秘,因為不知道他究竟長什麼樣子,他是從哪裡來的,一個長相成謎,身世成謎的人,於是就有了關於伏羲的神話故事。根據南宋文學家羅泌在《路史》中的記載:“華胥之淵,蓋因華胥居之而名,乃今閬中渝水也。” 翻譯成大白話,就是說伏羲的母親華胥氏,還是小姑娘的時候,在家門外玩耍的時候,看到地上有一個很大的腳印,華胥氏很是好奇,也一腳踏進了大腳印裡,回去後就有了身孕,正常人都是十月懷胎生子,但是華胥氏這身孕持續了12年,最終產下了一個人首蛇身的孩子,就是伏羲。

由於是原始社會,生活條件不僅原始,而且很是艱難。人類沒有自己固定的住所,也過著朝不飽夕的生活。今天獵到動物就能飽餐一頓,但是說不定明就會成為動物口中的食物被動作殺死吃掉。於是伏羲教會大家,就地取材,用石頭和樹幹綁在一起,用尖銳的部位去攻擊獵物,降低了狩獵的難度,還能更好的保護自己。伏羲還教會人們編織漁網,怎樣用漁網捕魚,又教會人們獵回動物後,如何圈起來馴養,一下子提高了當時人類的生產能力,人們基本上每天都可以有食物吃了。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王,為何被後人稱為創世之神

傳說伏羲還發明瞭鑽木取火,在夜晚,只要能成功生起火,動物們也不敢靠近人類,人們就能好好睡上一覺了。有一次人類無意間將動物的生肉掉落至火中,趕緊手忙腳亂的從火中拾起食物,由於物資匱乏,被火燒過的地方捨不得浪費,於是且一起食用,結果發現吃起來比生肉味道好多了,於是人們紛紛效仿,用火加工食物,這 時候,人類開啟了吃熟食的歷史進程。伏羲還發明瞭樂器,如陶堝,自創了樂譜和曲子,人類也首次有了音樂的認知。同時伏羲將統治的地方,分成若干的小塊,在部落中挑選能幹的人去管理。伏羲所做的一切,也是後期國家內部治理的一個雛形,由於伏羲卓越的智慧與領導能力,後人也稱伏羲為“創世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