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迎春:大觀園裡那個最孤獨無助的侯門千金

​賈府二小姐迎春木訥懦弱,全府皆知。二門上的小廝興兒都說賈迎春“戳一針也不知噯喲一聲”。

都說性格決定命運。性格的形成,多半來自父母基因遺傳和成長環境影響。遺傳和環境,一個是先天因素,一個是後天因素。

賈迎春:大觀園裡那個最孤獨無助的侯門千金

一、迎春唯一一次吐露心聲

懦弱的迎春小姐在出嫁後,只回家一次(據前八十回解讀),這一次,似乎是全書中迎春唯一一次吐露心聲。

她告訴王夫人,丈夫如何品行不端:好色、賭博、酗酒,而且不聽勸。非但如此,還用言語辱罵自己,更汙衊是賈府當年上趕著要和孫家結交。

在王夫人解勸後,迎春終於把自己十多年來的苦水傾訴出來:

“我不信我的命就這麼苦?從小兒沒有娘,幸而過嬸孃這邊來,過了幾年心淨日子。如今偏又是這麼個結果。”

這句話暗示迎春的嫡母邢夫人,待這個庶出的女兒並不好。

照理說迎春回門應該先回自己父母處,可她卻是到嬸孃王夫人處哭訴,還一連在自己屋子裡住了三日,才往邢夫人處去。

迎春回家選擇住在自己的紫菱洲,是留戀和回憶短暫一生裡少有難得的幾年少女時光;不向邢夫人訴苦,是知道訴苦之後會白挨訓斥、甚至是冷嘲熱諷,畢竟邢夫人不是已經因為奶媽偷金鳳一事訓斥過她嗎?邢夫人對她不僅沒有母愛和關心,還冷得只剩嘲諷。

父親昏聵無能,給自己安排這麼一門親事;祖母未加攔止;叔父力勸無果,只得作罷;至於哥哥賈璉、嫂嫂鳳姐更是不置一詞。最終迎春只能在夫家下房的角落裡,挨餓受凍、夜夜拭淚。

面對迎春的哭訴,王夫人只是說:

“我的兒,這都是你的命!”

然而,迎春的命運棋局,真的是無路可走、無可挽回嗎?

賈迎春:大觀園裡那個最孤獨無助的侯門千金

二、丫頭無意講的話,竟是讖語

迎春雖懦弱,但她房裡兩個丫鬟——司棋和繡桔,卻不是糊塗軟弱人。只是,論起忠心,這兩個丫鬟,卻可能遠遠比不上紫鵑待黛玉那般盡忠和深情。

迎春的累絲金鳳被奶媽偷去當了賭錢。事發時,也是司棋幽會被鴛鴦發現之後。

於是,丫鬟繡桔就金鳳一事與迎春商議策略。迎春“臉軟怕人惱”,仍舊支支吾吾,百般遮掩,繡桔又說要將此事告訴鳳姐兒處理,這本來是個很好的解決辦法。

但是迎春只說:

“寧可沒有了,又何必生事”。

繡桔無奈,只好說:

“姑娘怎麼這樣軟弱。都要省起事來,將來連姑娘還騙了去呢,我竟去(告訴鳳姐兒處理)的是。”

一語成懴。迎春最終也是被父親“准折”嫁給了“中山狼”。

賈迎春:大觀園裡那個最孤獨無助的侯門千金

三、對迎春命運的一個設想

試想:假如迎春更善於經營人際關係、懂得管理下人、多一點自信、不那麼怕事、肯多和姐姐妹妹們交心學習、吐露心聲,平日裡多給老祖母一些關心和陪伴。那麼,她的人生,是否會多一些峰迴路轉呢?

如果迎春在閒時為自己鋪路,處理好和賈母、王夫人、兄嫂姐妹之間的關係,在自己困難的時候,求求情,未必不能救急。退一步說,即使救不了急,也不用後悔了。

然而這些都只是假設。

可能在此之前,迎春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只是姐妹們有的東西她沒有、分例偶然比別人少了些、丫頭和老婆婆們不大聽使喚,或者下人公然與自己拌嘴、起口舌爭端。隨後,事態發展演變到自己的大丫鬟公然因為一碗要不著的雞蛋羹而打砸廚房、奶媽放局開賭、奶媽偷首飾賭錢。

關於迎春的婚事,曹公寫得很簡單倉促,只說:

賈府接連有媒人來求親,最後是孫家求準了,娶親的日子甚急,不過今年就要過門的。(第七十八回)

古代似乎沒有“渣男”一說。不過放到現在,用當下時髦的話說,急著定親的男人,只怕是在女方家人面前偽裝善良、老實、厚道,等到實在裝不下去了,才想速速完婚。

可是賈赦可不管那麼多。

賈迎春:大觀園裡那個最孤獨無助的侯門千金

​四、迎春的悲哀

祖母未加勸阻後,迎春只能聽從父親賈赦的安排,如同從小到大她都那麼逆來順受一樣。最終,新婚丈夫對她凌辱打罵,迎春被家暴致死。

量變引起質變不公的待遇和厄運也同樣是如此越軟弱、越忍耐、越退步,不僅換不來別人的理解、同情和改變,反而會增長對方的氣焰、削減自己的利益,直至最後毫無容身之地。譬如迎春的奶媽和奶嫂對迎春那般。

說起“御下”,調教下人,迎春實在做得非常不到位。僕強主弱,且不能御下,只會讓迎春的處境更加艱難。

如果說婚前是自己沒有攀附好賈母、王夫人等“大樹”,那麼,婚後的迎春,在家暴的情形下,有路可走嗎?恐怕更加無路可走。

迎春回孃家後的哭訴中,有這樣幾句話尤其讓人傷心:

“乍乍的離了姊妹們,只是眠思夢想。二則還記掛著我的屋子,還得在園裡舊房子裡住得三五天,死也甘心了。不知下次還可能得住不得住了呢!”

迎春身為當事人,比王夫人等人更清楚自己的真實處境。

她這幾句話,如果不是因為過於悲痛,就極可能是客觀坦陳實情了,絕不算誇大。因為,迎春是個極其老實的人。

所以,這種情形之下,她有路可走嗎?

寶玉倒是為她想過一個主意,對王夫人說:

“咱們索性回明瞭老太太, 把二姐姐接回來,還叫他紫菱洲住著……省得受孫家那混帳行子的氣。等他來接,咱們硬不叫他去……只說是老太太的主意。這個豈不好呢!”

這只是小孩子的玩笑話,當然不現實。

迎春心裡大概知道在孫家沒有好好活下去的希望,孃家也幫不上她,而且她非常懼怕孫紹祖,也實在不敢指望能好好過下去。

那個時代,女子要三從四德不說,像賈家這樣的詩禮簪纓之族,更得有大家千金的氣度、風範和教養,何況迎春向來軟弱的性格呢,在婚後,實在很難想象她還有怎樣的出路。

她最終是被打死。

假設官媒給迎春說親時,司棋還未被攆逐,假設迎春擅於處理主僕關係,假設司棋與迎春情深如同姐妹,如同紫鵑待黛玉一般,以司棋潑辣厲害的個性,如果她風聞這門親事的大致情況,她會勸小姐向大老爺或老太太抗議這門婚事嗎?也許會。

如果以上假設是事實,如果司棋真的待迎春有一份真心,那麼當她隨迎春陪嫁過去,看到她家的小姐被新姑爺那樣虐待,以司棋那高大豐壯的身形和力氣,也許她會拼命保護迎春,回門的時候,也會盡全力要求賈府的人前來為迎春撐腰,這樣,也許迎春婚後的生活,會稍微好過一點點兒……

儘管這些都只是假設。而這樣假設的意義,在於,無論是處於人生的低谷、命運的死角、還是婚姻的陌路,都有必要盡最大的努力,同時也做好最壞的打算。這樣哪怕最後的結果不如意,也不會後悔。

在此之前,如果自身強大有力、精明強幹、足智多謀固然很好,比如像鳳姐、寶釵、探春那樣。但如果自身在性格等方面有缺陷,在才智方面不夠精明,能改過是最好,能不斷學習改進也好。否則,難保哪天不因一著錯,就走到了命運這盤棋局的死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