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如何拯救,在“發燒”的地球?


該如何拯救,在“發燒”的地球?

2020年,開局就是Hard模式:

澳大利亞的大火燒死了數以億計的動物;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中國傳統的春節,大規模爆發;


青藏高原的冰川中,發現了28種不為人知的古老病毒;


該如何拯救,在“發燒”的地球?


發源於東非的蝗災,一路擴散到巴基斯坦以及印度,糧荒近在眼前;


尼日利亞發現了“不知名”病毒,可在48小時之內令感染者死亡;


上個月,人類有記錄以來最溫暖的1月誕生;


南極的溫度高達20.7℃,南極的冰層在加速融化,南極的生態系統面臨巨大危機。

2020年的開局,世界人民就處在水深火熱中;誰也不知道,剩下的10個月,我們將會面臨什麼。


然而,這一系列的天災背後,都帶著“全球變暖”的影子;而進一步深究其原因,卻甩不開“人禍”這兩個字。


全球變暖,非一日之功。


該如何拯救,在“發燒”的地球?


人口的爆炸性增長,工業化進程的進一步加深,地球的資源被急劇消耗,也產生了越來越多的溫室氣體;


雪上加霜的是,人類對地球環境肆無忌憚地破壞,讓虛弱的地球愈加病弱。


終於,地球病了。


該如何拯救,在“發燒”的地球?


從2019年起,堪稱“地球氧倉”的亞馬孫熱帶雨林頻繁遭遇大火,著火點多達7萬多處;至2019年8月,亞馬孫雨林著火面積已超過80萬公頃。


儘管在亞馬孫雨林地區的火災時有發生;但是持續性、大規模的起火卻從未有過。


事實上,人類過度砍伐雨林,並通過燃燒樹木清理土地並施肥,大規模破壞雨林,才是導致雨林大火持續根本原因。


該如何拯救,在“發燒”的地球?


同樣,在2019年的夏天,美國加州、西班牙、以及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同樣發生了大規模的森林火災;歐洲的國家也接連創下了自己的高溫記錄。


雖然並沒有確切的證據表明,2020年的全球性自然災害與2019年的大火有關。然而,不可忽視的是,正是由於以“地球之肺”亞馬孫雨林為主的森林接連遭到大面積毀壞,地球的溫室效應進入到一個不斷惡化的死循環中:

大面積、高頻率的森林大火,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將會進一步加劇地球的溫室效應以及全球變暖,將使得北極以及南極的冰蓋將加速融化;而冰蓋融化將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甚至融化的凍土中將會釋放出甲烷--一種不易被光合作用所吸收的溫室氣體。


而同樣因為頻繁的森林大火,地球缺乏足夠的綠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大氣中的水汽也因為森林被毀壞而大量減少。


正是由於長期以來,人類對地球的傷害,破壞了地球自我修復的能力;以2019年世界範圍內大規模森林大火為導火索,2020年,我們的地球,虛弱已極,終於倒下了。


地球發燒了,且高燒不退。


該如何拯救,在“發燒”的地球?


雖然不能認同電影《王牌特工 1》中,大反派瓦倫丁(Richmond Valentine)的所作所為,然而他的一句話,卻讓學姐印象深刻:


“全球變暖就像是人類感染病毒發燒一樣,

是地球的自我保護。”


發燒的地球在向人類發出警告:地球病了,需要幫助,需要治療,需要休息。


像瓦倫丁提出的簡單粗暴減少人口數量的方法,自然不可取;那麼,在享受科技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是否也可以應用科技,減少地球不可再生能源的開採,開發新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從而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減輕地球的負擔呢?


螞蟻森林在努力完成保護自然環境的“開源”階段;而研究地球科學、能源研究與環境工程等學科,則會幫助實現保護自然環境的“節流”目標。


該如何拯救,在“發燒”的地球?


保護環境,救助地球,人人有責。而保護我們的地球,也是在保護我們自己。


2020年的開局很難,我們無法改變,只能直面困難;但是相信有我們的反思以及努力,2020年的收尾,依舊會圓滿。


想要救助地球,做出改變的你,準備好了嗎?


預告

2月18日(本週二),晚7點

集思學院戰“疫”公益課第二期第5講

牛津大學終身教授將帶來講座

災害預測,我們離精準還有多遠?


該如何拯救,在“發燒”的地球?


添加小助手【jisixueyuan123】,備註“公益”

領取線上入場券!


記得定好鬧鐘,提前入場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