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病毒載體疫苗月底開展動物實驗

<table> 腺病毒載體疫苗月底開展動物實驗

省政府新聞辦18日舉行新聞發佈會,通報我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新情況,重點介紹廣東省目前疫情防控科技攻關進展情況。南方日報記者 符超軍 攝

/<table>

■廣東省新聞辦疫情防控發佈會

2月18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發佈會,通報我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新情況,重點介紹廣東目前疫情防控科技攻關進展情況。

●南方日報記者 吳少敏 龔春輝 朱曉楓 李秀婷

焦點一▶▷遠程會診為荊州送去抗疫“廣東經驗”

“2月17日晚上,廣東支援湖北荊州醫療隊前方指揮部首次通過廣東省遠程醫療平臺進行九方連線,與8家廣東援荊醫療隊駐點醫院成功開展遠程會診。”發佈會上,省衛生健康委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周紫霄通報了廣東援助湖北的最新情況。

她說,廣東醫療隊—荊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正式啟用,開始接收重症病例。接下來,遠程醫療平臺將以開展專家遠程會診、醫學遠程教育等方式,助力荊州醫療救治,送去抗擊疫情的“廣東經驗”。

關於重點人群的疫情防控,周紫霄提供了實用指引:一是近14天內從疫情高發地抵粵人員,如果體溫37.3℃以上,要立刻戴上口罩,聯繫當地發熱門診重點醫院調配專車轉送醫院作進一步隔離檢查;如果體溫37.3℃以下,安排在單位集中隔離場所或屬地鎮街、居委會安排的集中隔離場所集中隔離14天。二是近14天內從全國其他地方抵粵人員,如果體溫37.3℃以上,立刻戴上口罩,並指引其到當地發熱門診作進一步檢查;如果體溫37.3℃以下,14天內除上下班外不得外出,不得組織參與聚餐、聚會。

焦點二▶▷腺病毒載體疫苗本月28日前開展動物實驗

省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科研攻關組組長、省科技廳廳長王瑞軍指出,為發揮科技在疫情防控中的支撐作用,省科技廳組織啟動開展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研發工作,各單位積極進行科研攻關,目前已取得了一些階段性進展。

“疫苗有幾種技術路線,目前廣東佈局了三種。”王瑞軍介紹,在腺病毒載體疫苗方面,我省科研人員2月5日完成抗原基因的DNA質粒的構建,2月12日在細胞水平證實抗原蛋白成功表達,2月15日獲得重組腺病毒載體候選疫苗株,預計於2月28日前開展動物實驗。

在mRNA疫苗方面,1月30日獲得了完成S蛋白基因合成工作。2月2日完成了1毫克mRNA疫苗合成。2月4日在細胞水平證實蛋白表達成功。動物實驗證實mRNA疫苗誘導小鼠產生高水平抗體,目前正在進行中和實驗評價中和抗體情況。

在重組蛋白疫苗方面,1月26日完成S蛋白基因合成工作,2月5日完成了攜帶S蛋白基因的穿梭載體構建,2月17日獲得第一代重組桿狀病毒,目前正在製備第二代重組桿狀病毒。

“我們希望疫苗能以最快的速度開發出來並得到應用。但我們更希望,疫情能很快過去,這些疫苗最終派不上用場。”王瑞軍說。

焦點三▶▷連花清瘟等中成藥能抑制新冠病毒

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教授楊子峰介紹,該團隊與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廣州海關技術中心在P3實驗室分離出病毒後展開了藥效篩選,篩選54個已上市的中藥和化藥,開展抗新冠肺炎病毒的體外藥學研究。

“我們初步發現,連花清瘟膠囊、六神丸膠囊、熱毒寧注射液、金振口服液、黃芩莖葉總黃酮等名優中成藥能在體外抑制新冠病毒引起的細胞病變效應。透射電鏡分析發現連花清瘟膠囊、六神丸能減少新冠病毒感染細胞胞內的包漿和囊泡內的病毒顆粒。”他說。

楊子峰舉例,目前已對連花清瘟完成了42例確診的實驗,發現常規治療聯合了連花清瘟等中藥後,能明顯緩解發熱、咳嗽、氣促的臨床症狀,而且發熱消失時間較臨床對照組縮短1.5天,對疑似病例有相似的作用。

下一步,該研究團隊將進一步完成後續批次的中藥抗病毒抗炎篩選,包括廣東鄧老清毒飲、中藥膏方、涼茶處方、肺炎1號、魚腥草、板藍根等。

楊子峰指出,雖然中成藥在細胞水平顯示出抗病毒抗炎的效果,但後續仍然需要嚴格的臨床試驗,確定臨床療效,以更好地實現中西結合。“在這裡特別指出,上述藥物是針對新冠病毒感染的治療藥方,不是預防藥方,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他強調。

焦點四▶▷向湖北10家醫院捐贈2萬餘包“肺炎1號”

“肺炎1號”2月初已投入臨床使用,目前實際效果如何?廣州市科技局局長王桂林介紹,截至2月17日18時,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應用“肺炎1號”治療確診病人221例。目前,廣東全省已有11家定點醫院申請調劑“肺炎1號”6072包,並向湖北省人民醫院等10家湖北醫院捐贈2萬餘包。下一步,將繼續推動該藥擴大臨床應用。

王桂林介紹,1月23日,廣東省科技廳、廣州市科技局聯合啟動“新型冠狀病毒重症肺炎臨床救治”技術攻關,組織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同步開展中醫臨床試驗。截至2月17日18時,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應用“肺炎1號”治療確診病人221例。“治療6天及以上的121例患者中,84%發熱患者體溫恢復正常,71%咳嗽患者症狀好轉,69%咽痛患者症狀好轉,79%乏力患者症狀好轉,64%納差患者症狀好轉,74%患者胸部CT好轉,研究結果提示患者總體臨床症狀明顯改善。目前,治療6天及以上的121例患者中已有44人治癒出院。”王桂林說。

同時,他提醒,“肺炎1號”是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輕型及普通型肺炎治療藥方,對重症病人不合適,也不是預防藥物,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焦點五▶▷推薦磷酸氯喹納入新版診療指南

“磷酸氯喹是一個上市多年的抗瘧老藥。1月23日,我們開始探討磷酸氯喹應用於新冠肺炎治療,1月29日正式開展磷酸氯喹治療新冠肺炎的臨床研究,首批10個病例到2月10日已按計劃結束療程。”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呼吸科主任江山平表示,入組的10個病例完成10天療程後,咽拭子病毒核酸全部轉為陰性,目前已出院6例,移出隔離病房到普通病區3例。

截至2月17日18時,全省共有10個定點收治醫療機構累計入組氯喹治療新冠肺炎患者128例。入組的128例中,病毒核酸檢測轉陰病例93例,已有26例出院了。

“在治療過程中,我們看到了它對新冠肺炎的療效,且未發現和藥物相關的嚴重不良反應。接下來,我們準備在廣東省援助湖北醫療隊開展臨床試用,同時基於廣東、北京、湖南等地的經驗,國家計劃將磷酸氯喹納入新版診療指南中,擴大臨床適用範圍。”江山平說。

焦點六▶▷保持下水道的通暢極為重要

重症患者治癒率和院內傳染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兩大難點。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介紹,大概85%的病人如果有良好的臨床醫療生命支撐與營養保障等條件,症狀都是能夠明顯改善的。

他進一步指出,雖然目前重症患者出院的還不多,但經過良好治療,從ICU轉入普通病房的重症病例大概佔50%。“總體而言,現階段重症患者的治療效果是不錯的”。

武漢病死率較高,是不是病毒有變異?鍾南山表示,在重症患者的成功救治率方面,武漢地區和武漢以外的地區差別不大。“在武漢,我們跟蹤重症患者的呼吸道病毒載量後發現,如果給他很好的生命支持,病毒載量隨之下降,即使沒有用藥,病毒載量也會有所下降。”

針對血漿療法安全性的話題,鍾南山介紹,在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目前已經進行了10例治療,其中6例有病毒血症,在使用血漿治療後,兩三天後病毒血症消失,病人臨床情況有所改善。“這種療法很有希望,有效而且安全。”他說,下一步廣東也計劃採用血漿療法對重症病人進行治療。

此外,鍾南山指出,如何有效預防院內感染是非常重要的問題。“全國醫護人員感染數據是1700多名,其中不少發生在武漢的醫院。在疫情防控的早期,醫院成為了交叉感染的主要場所之一。”他提醒,保持下水道的通暢極為重要。

“我們團隊已經在糞便裡發現新冠病毒。它並不一定通過消化道傳播感染,而是因為下水道中汙染物幹了,又通過空氣、氣溶膠傳播,人們吸入造成感染。”他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