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似玉材質——瑪瑙器

瑪瑙器自新石器時代晚期既已出現,常見的顏色有白、紅、褐、綠、黃、黑等,大部分帶有花紋,其中俗稱“玉髓”的透明無色瑪瑙最易與玉器發生混淆。


從現有數據來看,古代瑪瑙器在造型與功能方面均與玉器十分接近。然而由於瑪瑙硬度高、透光性強,故埋入地下後不會產生白化或受沁等現象,這一點與玉器顯著不同。


一、新石器時代的似玉瑪瑙器


石器時代的似玉瑪瑙器以斧形器、璜形器、玦形器為主,多見於江南地區的河姆渡文化、崧澤文化及北陰陽營遺址等地,以透明無色玉髓居多,從器形上看與玉器同中存異。如瑪瑙斧為長方形,邊刃扁薄,造型與玉斧雷同;瑪瑙玦作圓體狀,有一缺口,與同時期玉玦相當;而瑪瑙璜為上弦月形,兩端各有一系帶孔,使用方式與玉璜一致,唯器體呈圓條狀,與玉璜扁薄片狀的造型差異較大,這都是瑪瑙璜特有的形制。


古代似玉材質——瑪瑙器

新石器時代 瑪瑙斧


古代似玉材質——瑪瑙器

新石器時代 瑪瑙璜


二、商周時期的似玉瑪瑙器


商代開始對紅色瑪瑙的使用驟增,多製作為扁圓珠子或較長管勒等,再以線繩穿綴成串。如河南省殷墟婦好墓出土的深紅色和橘紅色瑪瑙珠、瑪瑙管,共計約26件。瑪瑙管腰部微外鼓,與同墓玉管形狀雷同,而瑪瑙珠則大多呈扁圓體,形似算珠,是此時瑪瑙珠特有的形狀。西周時期也以紅色瑪瑙居多,常見的瑪瑙珠和瑪瑙管或單獨成串,或與玉器、綠松石等連綴。陝西省寶雞市弓魚國墓地、河南省三門峽上村嶺虢國墓、山西省晉侯墓地出土的玉飾中,都出現大量紅色瑪瑙珠與其他玉質構件連結而成的串飾。


古代似玉材質——瑪瑙器

西周 瑪瑙珠


三、春秋戰國時期的似玉瑪瑙器


春秋戰國時期,隨著組佩飾的發展成熟,環、觿等新的瑪瑙器型出現。這一時期的瑪瑙環呈圓形,表面具稜邊或作斜面式處理,與玉環常見的環面手鐲式造型截然不同。瑪瑙觿則為細長圓體,器身作波狀彎曲,頭粗尾尖,近頭端有一凸起,相較於同時期玉觿片狀拱身、上寬下窄、兩端平齊的造形,差異十分明顯。此時的瑪瑙環除作為棺木裝飾外,也常與瑪瑙觿、玉器及其他材質構件串綴為組佩飾。如河南省洛陽中州路東周第四期1316號墓即出土兩件瑪瑙環與石璧、龍形佩、綠松石珠、水晶珠共綴的一套組佩飾。


古代似玉材質——瑪瑙器

戰國時期 瑪瑙環


古代似玉材質——瑪瑙器

戰國時期 瑪瑙觿


四、漢代的似玉瑪瑙器


戰國以後,玉器形制發生新的變化,出現較多新興品類,其中尤以全套劍飾器的使用最為顯著。而瑪瑙器的製作,除原有瑪瑙管、瑪瑙勒等佩飾器繼續使用外,瑪瑙劍飾器也應運而生。已知的瑪瑙劍飾器,劍首多呈圓餅狀;劍琫正面如凹字、橫斷面為菱形;劍彘呈長方形,左右兩端向下彎卷,底中部有一系帶孔;劍珌作中間厚、兩側薄梯狀,上方有孔與劍鞘相連。無論形制或功能瑪瑙劍飾器都與玉質劍飾器相同,帶有一定的模仿意味。

古代似玉材質——瑪瑙器

漢代 瑪瑙劍璏


古代似玉材質——瑪瑙器

漢代 瑪瑙劍飾器一組


由於瑪瑙硬度比玉更高,不易雕琢,因此歷代瑪瑙器大多素面無紋,僅有少數劍飾器會隨色澤紋理製作巧飾。


古代似玉材質——瑪瑙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