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果農丟果,一些消費者買不起果,能不能去掉中間商?

金峰同學


我認為,如果去掉中間商,直接讓果農賣給消費者,聽起來好像是可以直接賺到更多的錢,但是這個其實是不現實的。

第一:沒有經過商業運作的人,是很難確切算出商品的真正成本的。

看著水果蔬菜在這裡很便宜,在那裡很貴,感覺中間商賺了太多的錢,但是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水果蔬菜本身是很容易壞的東西,在運輸,貯存以及銷售過程中,是有很多的損耗的,這其實也是間接成本。再加上物流,倉儲,人工,這也是成本,所以說,你看到的幾毛錢成本,那不是真正到買家手上的成本。如果你自已來賣,不是系統的配置,這些成本更要加倍。你更賺不到錢。

第二:作為果農,你是很難找到精確的買家在哪裡的。

我們作為消費者,眼裡的水果不過是幾斤幾十斤,但是作為果農,要銷售的水果是很大的量,在大山裡的他們,能知道在哪個地方可以賣得好嗎?而且沒有作何資質,他們怎麼能把水果賣到消費者的手裡呢。當然很有可能有人說,完全可以通過電商來實現啊,很可惜,真正的果農能懂得電商運營的怕是少之又少,你知道怎麼宣傳,怎麼做流量嗎?你有運營團隊嗎?事實上,那些打著果農直銷的口號賣水果的,多半都是專業的團隊在運營,他們也是中間商。

我認為,如果有相關好的政策或是進化出好的市場形勢,通過市場化的運作,讓果農收入提高,消費者能買到便宜的水果蔬菜是有可能的,當然這需要這個生態裡的大家一起付出努力,希望那一天早點到來。


小學生兜兜的媽媽


以前我也給水果店打過工,在水果店打工不是件輕鬆的事兒,早上七點就要到晚上九點才下班,還好我是收銀,沒人的時候可以坐一會會,不像他們連坐一下都不可以,有個新來的姑娘幹了一天就堅持不住了,腳腫的厲害。但是水果的利潤是相當可觀的,就算是賣不掉的,晚上八折六折出售,老闆也還是穩賺不賠的。像是那些不好存放的水果像是草莓之類的,看著差不多不能放明天了一般下班前都會打折處理掉,所以水果店下班前買水果是最划算的。其他的像火龍果、哈密瓜、柚子這樣帶皮的水果,外表不鮮亮了一般都剝皮切成小塊分售,一小份幾塊錢,非常受年輕女孩子和上班族的青睞。荔枝紅毛丹什麼的都是泡沫箱運過來的,水果都在泡沫箱裡用水泡著保鮮,有些還往裡面加保鮮劑。還有些實在不新鮮了的水果,比如說有個疤或者爛一塊的,把不好的部分削掉,除了分成小份售賣還變成了門口盤子裡的試吃,所以那種小份的切好的水果最好是不要買,不要貪圖這種小便宜。

還有一部分賣不出去的變成了鮮榨果汁,一杯六塊錢,在炎熱的夏天賣的超乎想象的好。或是有的店家懶得處理,直接大批賣給做果汁的廠商也是有的,但是這種情況不多,熟手店家一般不會出現後者這種情況。

有些不好賣的水果像蘋果橙子一般都摻在果籃裡出售,果籃最外層是火龍果牛油果山竹等“高大上”的水果,裡面一般都是蘋果橙子橘子等等,一個果籃幾十到一百不等,很多人就是圖著送人好看而去買它,其實這是最不划算的。

1、能正常售賣的存貨量比較大的,採取降價促銷的方式,利用低價吸引顧客,儘快消化掉庫存;

2、在整理商品的過程中將賣相不佳的零星的,及時打折銷售給顧客,比如香蕉、蘋果等這類氧化比較快;還有一部分可以做也水果切盒,如瓜類、火龍果等;果盒當日要銷售完畢,根據每天的客流量可提前做買一送一;

3、報損銷燬處理,這部分相對比較少一些。

經營水果店,要想賺取最大利潤,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要提前學習相應的專業知識,瞭解水果的儲存、運輸、售賣的技巧,從管理上來要利潤;

2、合理訂貨,保證庫存的相對合理化。訂貨時一定要根據季節、天氣及銷售主推來確定,避免憑經驗導致庫存積壓;

3、要清楚運輸、儲存過程中的注意事項,水果要儘可能入在0~4攝氏度冷藏庫中儲存,不要堆壓、磕碰,否則會無端增加壞果數量;有些水果要分隔存放,如蘋果和獼猴桃,這兩種水果放在一起,會催熟獼猴桃,如果量大的話,不能在短時間內銷售完,會產生損耗;

4、在陳列售賣過程中,想要從視覺上產生量感和美感,可以採用假島的方式,來減少水果的陳列量,同時不同的水果可採用不同的售賣方式,可以用保鮮膜包裹,也可以用塑料保鮮盒分裝,或者是採用銷售人員現場挑撿方式來售賣,這樣都會減少損耗;

5、在商品定價上要合理,釐定損耗率有多少,清楚商品的品類角色,賺客流量的商品加價低一些, 賺取合理的利潤;

5、從進貨渠道上儘可能去尋找一手貨源,這樣毛利相對來說可以高一些,如果銷售量大的化,廠家也會有銷售政策,增加利潤;

6、利用節假日銷售契機,提前備貨,提前做足銷售安排,來放大銷售量;

7、利用大陳列,顧客自選來刺激顧客購買慾望,貨賣大堆,挑了賣了,這個方法不會錯;

8、利用試吃品嚐,多與顧客互動,增加顧客體驗。







我是農村曹哥


大家好,我是鄉村小微,很榮幸能回答這個問題,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我也是個農村人,小時候家裡大部分都種蘋果樹,那會蘋果等一些水果都特別便宜

後來人們慢慢的都把自己家的果樹給伐了,果樹少了,需求大了,蘋果就漲價了,不過在農村只是有些漲價,並不是特別明顯

上初中,高中的時候,每次去學校都會帶蘋果,或者在學校門口買蘋果,一天一個,那會還沒有感覺到蘋果有多貴

等上了大學,說真的…不捨得買蘋果了,太貴了

在老家頂多1塊錢一斤,到了市裡,三四塊錢一斤,價格真心太貴了…

那會網絡還不是特別發達,沒有想過除去中間商,我們直接果園直銷

我老家是山西的,種果樹的比較多,現在在河北,種果樹的不多,去年蘋果剛下來的時候,老家的一個朋友發朋友圈賣蘋果,才一塊一斤,結果我去河北這邊的超市,3.3元一斤

差的真的太多了,我那會跟你有一樣的想法

能不能去掉中間商,我們直接賣給消費者,這樣…果園滯銷的蘋果也賣出去了,消費者也省錢了…

兩全其美的事情。

我覺得有這樣的想法真的非常好,為雙方著想

但是,我們需要考慮銷路

就是這個銷路,阻斷了我的這個想法

最近一直在關注頭條三農,很多三農領域達人都做的非常成功,我們可以向他們學習,我總結了以下幾點,可以參考下

一,銷路

把水果直接銷到消費者手裡,這些消費者是從哪裡來呢?都是靠我們的視頻,文章吸引過來的,粉絲需要慢慢積累,這個過程也需要我們不斷堅持

二,好的貨源

好的產品非常重要,只有東西好了,才會有源源不斷的回購

三,快遞合作

其實快遞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費用,我們平時發快遞,首重都在10塊以上了,再➕上續重,非常不划算

我每次說這裡的蘋果太貴的時候,爸爸都說,要不給你郵點過去,考慮到快遞費,還是算了吧

所以,找個快遞合作真的非常有必要,減少成本,讓消費者用更低的價格,買到更好的水果

四,售後服務

因為水果在快遞運輸的過程中避免不了磕磕碰碰,所以這個售後我們比較服務到位才能讓客戶更信任我們

以上是我的一些觀點,我也有跟你一樣的想法,如果有好的意見或者建議,歡迎大家留言






鄉村小小微


您好,很感興趣回答您的提問,我是三農創作者李逗。我家住在一個很小的農村裡面而且還偏僻交通不方便,我家是種百香果的果農,有許多朋友不認識這種果吧?這是我爸媽種的大約30畝地。這種果女孩子非常喜歡吃,酸酸甜甜的味道,還有可以減肥降血壓的功效。

這種果很暢銷中間商上門回收1.5元每市斤,偶爾有一天我在超市看到價格賣12元每市斤,此時讓我大吃一驚,後來我仔細想想決定不再賣給中間商了,因為價格太離譜。不賣給中間商,那如此量大怎麼銷售呢?之後我發現一個電商平臺我直接把百香果拍了幾個照片掛了上去,幾天過去了,訂單慢慢的多了起來,而且價格非常可觀消費者也不覺得貴。還有許多回頭客哦!量大了之後我覺得一定要和快遞公司合作這樣的話快遞費會底得很多。

就這樣我幫爸媽去掉了中間商,增加了自家收入,好了以上是我的小經驗希望能幫到您。


李逗


大家好,我是農村4姐,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是一個地地到到農民,我們農村集上的菜,水果,都很便以,到了城裡就很貴,我們村上也有種的菜,最便以的時候,比如大白菜,辣椒,西紅柿等等吧!也幾毛錢斤,白菜最便以的時侯也一毛錢一斤,去年,可到了城裡就不一樣了,要一塊錢斤,你說相差多少倍,所以我卻著要是自己能開個水果,疏菜店是不是要讓買的城裡人挺好多錢呢?我是這樣認為的,希望能幫到你,謝謝


農村4姐


從今年我老家的石榴銷售來看去掉中間商的只有很少很少一部分,這一部分大多都是本地電商,或者子女通過社交軟件賣水果,而且消費者買到的貨都不一定是便宜的水果,本地電商跟私人通過社交軟件賣水果都是想把自己家的農產品通過質量跟包裝賣個好價格,所以到消費者手裡也便宜不到哪裡去。傳統的市場倒賣雖然從農戶手裡收購價格便宜但是從採摘運輸包裝再運輸到市場代賣批發市場費用各種人力物力加起來到消費者手裡也特別貴了。所以說部分農產品並不是去掉中間商就能價格便宜的。除非市場低迷,像我們老家年前的石榴大家都說著一句話,種出來不是本事能賣出去才是本事。大部分果農暗自流淚,無數果商血本無歸。即使這樣都避免不了中間商因為不是每個人都用社交軟件或者通過網絡來買水果依然存在很多小販,這些小販倒賣水果雖說他批發的時候很便宜但是加上他自己的運輸人工損耗到消費者手裡也一定不便宜了。綜合來說並不是水果貴,我覺得是不管哪種銷售渠道都有大量的人力物力跟運輸。所以有沒有中間商水果都不便宜。





光澤果園小孫


這個問題深有體會啊!就比如說今年的砂糖橘,產地那邊的批發出去最貴的才一塊多,我在北方這邊的超市買的就沒有低於四塊五的,現在過年更貴。還有一次直接在農戶手裡買的貴妃柑,好像4塊多,超市的還沒有我買的好都九塊多,真的是吃不起啊。其實現在很多種植戶都在面臨這樣一個問題,自己種的賣不出去,非常的便宜,消費者買不到,而且買到的非常的貴。現在是網絡時代,我發現很多的種植戶都直接在網絡上賣貨,直播的,抖音的,各種宣傳賣貨的,可以嘗試下這個方法,把自己的產品包裝下直接賣給消費者手裡。還有一種就是和當地的經銷商批發商簽訂合同,按照約定價格收購。其實全國市場還是很大的,很多地方都沒有種植,可以把市場做大,做遠。再不行可以調整種植結構。相信都是有出路的。


龍仕達李風兒


這種現象很普遍,這時目前的蔬菜水果流通體系造成的。商販收購蔬菜水果的目的是賺錢,所以就不得不有自己的規則,咱們用隔壁老王的故事講一講吧!

老李和隔壁老王在同一個市場做水果生意,也經常到同一個產區收購水果。

老李比較好說話,收購農民種植的水果時標準不算高,但凡能湊合賣的老李都要,農民都喜歡把水果賣給老李,即便老李的收購價格低點也覺得划算,老李的車總會提前收滿,早早回到市場上。

老王是個冷麵孔,收購標準特別嚴格,稍有瑕疵的水果都不要,雖然老王收購價格比老李高好多,但農民都不喜歡賣給他,老王經常到發車時間還收不滿車,只能拉大半車貨回市場。

小販來市場進貨,他們知道老王的水果整齊劃一,雖然貴點但那些沒時間挑選的白領們喜歡,拿了就走還不講價,質量好賣著省心。老李的水果確實便宜,但小青年懶得挑,都是廣場舞大媽在挑挑揀揀,貨要好,秤要高,價格還要低,她們挑來選去剩下的基本沒人要,算總賬未必賺錢,風險還大。所以大多數商販在等老王,即便老李的老婆漂亮熱情,大聲地吆喝著攬生意也無動於衷。

老王終於回來了,可是隻有半車貨,很快就被搶光,沒搶到的小販只能到老李那裡少進點貨,拉多了老婆會罵的。

老王很快賣完了回到村裡繼續收貨,村民想等老李回來,但地裡的水果不能等,於是就撿著好點的賣給老王。當老李回來收貨的時候發現有的村民的貨被老王把好的都挑走了,大為惱火,於是拒絕收這些村民的,沒辦法村民只能當破爛賣掉或者扔掉。

這個過程中,很多本可以拿到市場上讓市民挑選和購買的水果就被扔掉了,城裡的水果卻很貴,於是有市民想繞開老王和老李,直接到農民地裡購買水果,小張就有這樣的想法。

小張自己家吃不了多少,於是想組織小區的居民和單位的同時團購一些,小張人很陽光,也挺靠譜,大爺大媽們都挺喜歡他,同事也信任他,於是報名的很踴躍。小張決定週末開車帶著廣場舞領袖劉大媽和同事趙姐去產地看看。

到了產地,漂亮的大蘋果掛滿枝頭,價格比城裡的市場便宜好多,一車人都很高興,相中了農民錢老伯的蘋果,於是訂貨,成交的異常順利。

快發貨了,錢老伯打來電話,問用什麼箱子裝?普通的箱子五塊錢一個,需要單獨加錢。用不用網套?用的話包裝費和網套錢也要單獨加,不用蘋果容易磕碰。這些小張都沒有預算,於是在群裡重新發布消息收錢,大家沒說什麼。

錢老伯僱的車進城了,半路被交警攔住,因為超載罰了錢;保安不讓進小區,小區外也找不到停車位只能在老遠的角落停車分蘋果,大媽們不幹了,拿不動啊!於是小張就借了周大爺的三輪,一車一車幫忙拉回小區。

拉了三車後忽然發現錢大爺的車被城管帶走了,原來是小區門口的水果店舉報的。第二天錢大爺澆了罰款領回了車,好不容易把蘋果分完,小張的一個週末就這樣累死累活的過去了。

錢老伯讓小張付交警和城管的罰款,小張覺得不合理,也不該再找大爺大媽們要錢,於是錢老伯罵罵咧咧的走了,回村後告訴老少爺們再別和城裡人做生意了,不划算。

晚上,小張打開微信群,發現人少了很多,大爺大媽們有不少退群的,有位大爺臨退群時留言說,費這麼多勁買這麼多蘋果,吃不了放哪?質量還不如小販賣的。


一起葡萄


你的思路很好,倒是渠道和細節方面還得仔細琢磨,考慮周全。

我的父母原來生活在農村,父親也種過幾畝水果,主要是梨,種了有十幾年吧。你所說的問題確實存在,果農辛辛苦苦一年下來,收穫的水果被中間商低價收走,去城市賣出兩倍三倍甚至更高的價格。果農所得極其微薄,利潤幾乎全讓流通環節賺走了。遇上豐年,中間商更是把收購價壓得非常低,甚至有過賣價抵不上種植成本的年份。

可有什麼辦法呢?果農、菜農多是老實巴交的農民,信息閉塞、銷售渠道狹窄,只能年年忍受中間商的盤剝。

後來也想過一些辦法,比如自建冷庫延長存儲時間、和其他果農聯合到城市自行銷售,不過效果不是很好,限於眼光、渠道以及專業技能的不足,最終還是打包賣給中間商了事。

你要在城市自己開果蔬店的想法還要考慮幾個制約條件:

一、開店的銷售量未必很大,運輸成本要仔細核算,一般運輸量小物流成本會成倍增加;

二、果蔬都有較嚴格的季節性,集中上市後來不及銷售,能不能分流到批發市場銷售?

三、果蔬易腐爛變質,不易儲存,能不能有適宜的存儲場所?

四、家鄉的果蔬品種單一,顯然不能滿足果蔬店的要求,能否找到其他品種的恰當的配貨渠道?

如果能解決這些問題,開個果蔬店雖然競爭比較激烈,但既能給家長父老銷售一些果蔬產品,又能給自己帶來可觀的收入,實在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另外,網上銷售不知道你是否考慮過,在淘寶拼多多之類平臺開一個網店或和專門網店合作,是現在流行的銷售方式。當然最好打出自己的品牌,自己完成揀選、分裝、打包,發運交給快遞就好。做網上銷售,收購、存儲是前期的重點。

以上是一點思路,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大白話說財經,我是斷斷斷水刀。歡迎交流切磋,關注必回關。


斷斷斷水刀


以我們自己兩年的自銷經驗來說

一、上市之初可以通過微信、電商平臺等進行銷售,可以賣到比較好的價格,但這個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品質,售後如快遞(因為是無添加不防腐,有時快遞員未通知客戶去取快遞導致果子壞掉),給客戶好的體驗,會成為長期客戶。其次是洽談一些電商平臺以及與縣電商協會的人聯繫,通過他們去上一些電商平臺增加銷量。

二、在銷售後期,可以聯繫一些水果收購商進園統一打包採購,當然這個時候的價格就會很低了,但總比丟掉爛掉好。

希望果農們都能賣一個好價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