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新冠肺炎疫情過後,全國一線城市房價必定大漲,你怎麼看?

凡大先生


疫情過後,陰影難以抹去,誰還願意進大城市呀?人少了,房價還會漲嗎?恆大己降價25%促銷,說該漲價的人,是開發商,促銷的一種手段,套路的另一種形式。說漲價是迷人的,學學資本論,便知漲還是跌。


中國人123qaz


這次疫情對我最大的感觸就是農村真好,過年回家後就一直沒有出去,我家在山上,村裡已經沒有幾乎人家了,我二姐一家人在新疆,孩子今年回家在我家過的年紀,呆到初五的時候孩子實在呆不下去了,覺得山上太冷清很無聊,就去我大姐家了,我大姐在縣城是樓房,孩子下去住了三天給我打電話非要上來叫我開車去接他,我接到山裡以後他開心的不得了,說在樓房裡憋壞了,天天哪裡也去不了,還是在山上好,出去可以走很遠沒有人管還安全,口罩也不用戴,我也是第一次覺得山上真好,疫情對山上的人來說一點影響都沒有,天天山上轉轉,坐到老槐樹下面眺望一下城市的燈火闌珊,悠哉悠哉!


小金哥


我與你的觀點恰恰相反,對於新冠疫情過後全國一線城市的房價的變動,我的看法是持平甚至有所下降,至於說大漲基本不可能,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

收入減少

雖然除湖北外,這次疫情對於其餘各省而言,似乎只是停工一個月而已,但是這一個月的影響是深遠的,單單就以2019年的GDP而言,這個月就使得我國虧損了8.33萬億的GDP,這個GDP背後涉及到多少企業,多少個人,而截至目前,很多企業仍然尚未復工,部分復工的企業,產能也未全部啟用;其次受疫情的影響,未來幾個月,旅遊、餐飲、酒店、交通、娛樂等等行業依舊會受到衝擊,所以這次疫情對於很多人而言,收入或多或少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收入減少,買房的心思就會適當的下降。


疫情的影響

這次疫情讓很多人明白了兩個道理:(1)是你需要工作,而非工作需要你;(2)存款是你用於抵抗風險的依靠。在以往或許很多人認為存款無用,屬於傻子行為,因為受通脹影響存款會貶值,但是經過這次事件,會讓不少人明白,當意外來臨時,能支撐你抵抗的恰恰是你的存款。所以這次疫情過後,或多或少會改變部分人的觀念。原本想清空兩個家庭,六個口袋(爸媽、岳父岳母、夫妻)購房的,甚至是舉債湊首付款的,肯定會清醒一些,不敢在如此激進,所以購房人群相對會較往年減少,特別是在上半年,即使國家宣佈疫情結束,短時間內,大部分人仍然不會去人員聚集的地方。

總結

一線城市的核心吸引力在那,無論是就業單位、醫療、教育、衛生等等,它的吸引力都擺在那,所以在各類城市裡,一線城市的房價是最堅挺的,要說大幅度下降不可能,按照今年的情況,要大幅增長更加不現實,最大的可能就是維持在穩定的趨勢下,略有下調,但幅度不會太大。


鯉行者



“中國大陸的一線城市有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新一線城市:成都、杭州、重慶、武漢、蘇州、西安、天津、南京、鄭州、長沙、瀋陽、青島、寧波、東莞和無錫。”

我認為這次疫情過後,對全國一線城市的理解將發生很大變化,有些城市可能將不再位於一線城市之列,例如武漢。

以往,大家對一線城市的考量主要是經濟發展指標,例如GDP總值,經濟增長速度等等,而這次疫情防控,是對各省市的城市綜合管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每天的最新疫情通報就是對各省市以及各一線城市的一次打分,誰優誰劣一目瞭然。


房產作為目前中國大部分家庭最大的資產,它不僅體現在資產價值的高低,更重要的是生活質量,尤其是生活安全的保障。


如果一個城市的管理者,罔顧市民生命健康安全,這樣的城市,絕對不可能是一線城市,也會讓市民寒心而遠離;老百姓不懂80分的標準,只想安居樂業。

相反,一個透明,管控有力的城市,即使有些城市建設的硬件尚需改進,也前景光明,例如鄭州。

因此,在我看來,疫情過後,北京、上海、深圳的房產確實有可能恢復上漲勢頭,鄭州可能表現突出,其他新一線城市也會保持相對堅挺,而武漢,我嚴重不看好。


歡迎點評,關注《一世明哥私家歷史》


一世明哥私家歷史


房價長期看人口,短期看金融。

本次疫情過後,一線城市城市房價如何走,關鍵得看金融政策是否有鬆動,金融政策包括首付比例、限購政策、房貸利率等,特別是限購政策、首付比例。房貸利率不是決定因素。

一線城市需求充足、購買力強

我國的四大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房價,除了廣州稍微低一點,其他三個城市其實房價已經處於高位,但是這幾個城市還有大量的人沒有住房,這些人口需要住房,住房需求是充足的。

一線城市的資金吸附能力是很強的,大量的企業入駐一線城市,居民的收入是很高的,從國家統計局公佈的居民可支配收入數據,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排名前列,從購買力看一線城市的購買力強。

一線城市現在房價處於穩定階段,是因為現在的金融政策,首付比例高和限購,一旦金融政策放開,一線城市的房價還是有可能出現快速的上漲,一線城市的金融政策會放開嗎?2019年房租不炒的政策還言猶在耳,不太可能取消限購和降低首付,所以我認為2020年不太可能會放開金融政策,一線城市房價在疫情過後,不太可能出現暴漲。

綜上所述,房價短期看金融政策,一線城市我認為在疫情過後的限購和首付比例不太可能會調整,所以房價還是以平穩為主。


互金圈


疫情過後,房價不會出現大漲,相反是要下跌的:第一,開發商為了回籠資金,必定會拋售手中房產,房子價格會打折促銷的。這已是板上釘釘。

第二,疫情過後,各行各業都要恢復生產,很多民眾要找工作,大家根本不可能有太多的資金去買房。在沒有人買房的情況下,房價怎麼漲?

第三,有錢人為了拯救自己的實體經濟,會把囤積的房產拋向市場,市場上二手房價格大跌,一線城市房價還會怎麼大漲?

第四,現在一線城市房價受到調控大漲不可能,下跌也並不容易。更何況,房地產處於飽和狀態,有房的家庭好幾套,沒房的家庭一套也沒有,購房需求大不如前幾年了。


全國一線城市房價大漲的可能性根本不存在,中國經濟至少要到下半年恢復正常,物價也是如此,我們這裡很多人希望房價一直漲下去,但是天下沒有天天大漲商品,疫後沒有敢投機炒房了,房價遲早要回歸合理區間。


不執著財經


一線城市房產還在執行限購等政策,大漲應該是不會的。現在來說,大城市房產市場已經經過了幾年的調整,可能2020年會呈現出緩慢上漲的格局的。

新冠疫情對於房產的影響

現在來說,從短期來說,疫情對於房產市場影響是比較大的,但是從長期來說,房產市場仍然是處於白銀時代,今後十幾年可能還是會呈現出緩慢上漲的格局。

現在處於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好多地方基本上沒有事都不出門了,因此,這幾個月可能也沒有多少人去買房子的,房產市場應該是比較慘淡的。

雖然這幾個月對於房產市場影響較大,但是可能疫情結束以後,大家買房的熱情也會逐步釋放出來的,因此,整體上來看,疫情對於2020年的房產市場可能影響也不會太大。

如果從長期來看,疫情影響會更小一些,未來十幾年房產市場可能仍然會保持緩慢上漲的態勢。

一線城市可能會呈現出緩慢上漲的格局

2020年,可能會出現緩上漲的格局。現在來說,四大一線城市已經經過了三四年的房價調整期,價格調整已經是比較充分了。

而且從需求方面來說,有些一線城市人口也有所增長,而且現在也積累了不少的剛需人群在等了幾年只有,也準備入市購房。因此,如果一線城市購房人數增加,那麼一線城市可能是會出現緩慢上漲的態勢的。

比如最近深圳新房平均價格從2019年6月開始,就出現了緩慢上行的態勢。這個可能也意味著深圳2020年房價有可能會出現緩慢上漲的格局。

因此,從整體上來說,2020年一線城市房產價格可能會呈現出緩慢上漲的格局。

結論

從整體上來說,一線城市在限購的政策調控之下,大漲應該是不會的。但是大城市房產價格已經調整幾年了,可能2020年會呈現出緩慢上漲的格局的。


睿思天下


說實話,我並不太認可這種觀點,雖然一線城市的房價保值性現在看來不錯,但是經過這次疫情,我感覺一線城市人口密度過大帶來的弊端太嚴重了,未來城市的發展策略很可能會做調整,這有可能會壓低大城市的房價。


記得在20多年前的時候,歐美城市中心有很多高樓大廈,我們都以為裡面住的人應該很富裕,但是導遊說城市裡住的都是貧民,有錢人買車後都到郊外別墅去了,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殘會蝸居在城市中心的高樓裡,這會不會是我們大城市未來的方向呢?

當然,現在我們還不好說,畢竟國情不同,發展階段不同,發展過程也不一樣,所以我們不可能複製人家的模式,但是我覺得疫情過後,我們有可能會對超大規模城市發展策略進行反思,把城市規模做大,城市人均佔地面積變小,人口密度過於集中,這種發展模式好不好呢?


住在大城市的人應該有感觸,大城市房價高,通勤時間長,工作壓力大,交通擁堵,疾病傳播速度快,夏天在城市看海,放假在路上看車,這些已經嚴重製約了城市的經濟發展。

為什麼城市功能不能進行疏散?降低人口密度,改善居住環境,提高生活質量呢?最大的原因就在於城市發展思路,我們總是想把城市的功能集中化,這樣可以降低運營成本,集中全市優勢發展城市經濟,但是現在看來有可能會適得其反。

我們已經度過了自行車時代,現在個人交通工具發達,私家車普及率提高了很多,公共交通工具也非常方便快捷,人們的活動範圍可以變得更大,原來集中的模式越來越不適合現代城市發展要求,而瓶頸主要就在於土地的供應和對耕地的保護。

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了,那麼城市的功能很可能就會被疏散,其實雄安新區的建設就是一種新思路,如果雄安開發得到很好落實,而且效果明顯的話,估計很多一線城市會仿效,這樣看來大城市的房價就不可能進一步上漲了。

當然,這只是基於這次疫情,對大城市發展模式的思考,至於未來的城市發展策略如何選擇,現在誰也不好說,但是我覺得大城市真的需要改變一下發展思路了,一線城市的房價也不宜再進一步上漲了。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純屬主觀想象,歡迎大家討論。


互金直通車


中國只有兩個 王中王 城市。北京、上海。2000萬以上。繼續限制,不可能讓它再去虹吸別人了。三環以內別買,大戶型別買,非剛需用房別買。賣的出去你就賣。1000萬人口的廣州和深圳還有點機會,還在要高端人才。看產業群落和地理位置。 500以上的一線城市,不是大機會,但是有機會。500左右的二線,這個機會有的,很多區域有上升空間。比如青島這樣的,還有一些地方有機會。不屬於二線但還是省會的,看它們能不能搭上這條船了。中國大城市群矩陣基本形成了,我覺得未來人口會集中流入二線和一線。沒有登船的城市會加速掉人。這樣的話基本沒有出道的都可以放了。如果不在500萬以上的區域,我的建議是 —— 賣了老家的房子吧。


妙創意蘇然


在新型冠狀病毒過後,全國一線城市的房價會朝什麼樣的方向發展,我們要分三個階段來看,分別是短期,中期和長期。

首先、從短期來看一線城市的房價是有可能出現下降。

目前正是全國肺炎疫情的關鍵時期,受到肺炎疫情的影響,很多行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房地產行業受到的影響是比較大的。

從最近一段時間樓市的實際發展來看,很多城市的樓市交易都很低迷,甚至有的城市已經明確出臺政策停止房產交易,這讓本來生存狀況就不太樂觀的樓市進一步雪上加霜。

除了需求低迷之外,2020年是各大開發商債務集中到期的關鍵一年,按照前幾年各大開發商所借的債務來看,2020年有將近6000億的開發商債務到期,所以2020年各大開發商承受的債務壓力是非常大的,如果樓市繼續低迷,開發商沒法回籠資金,這將大大降低開發商的償債能力,到時候會為了籌集資金償還債務,說不定各大開發商會大面積進行降價促銷。

所以從短期來看,在市場交易低迷以及開發商債務承壓雙重影響之下,短期之內我相信一線城市的房價有可能會有小幅度的下降。

其次、從中期來看,一線城市的房價有可能會有小幅度的上漲。

樓市素來有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長期看人口這種說法。目前全國各地的樓市交易都比較低迷,而且經歷這一場疫情之後,很多城市的2020年經濟發展目標承受的壓力進一步加大,目前很多地方經濟發展都不太樂觀,所以在疫情結束之後,我相信很多地方都會採取一系列的經濟刺激措施來振興當地的經濟。

而房地產作為我國支柱性產業之一,其對GDP的拉動效果是非常明顯的,所以不排除在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後,很多地方有可能會放鬆對樓市的調控,甚至有可能通過降低土地交易費用等來促進樓市的發展。這種推測並非空穴來風,因為最近幾天已經有很多地方的房產協會向政府請求放寬對樓市的調控,甚至有些地方已經出臺政策來支持房地產恢復性生產。

比如從2月12日開始,包括無錫、西安、南昌、上海、浙江在內的多個省市相繼推出了各類涉房支持政策,從暫緩土地出讓金、暫緩貸款償付等多個維度,給予了房地產企業極大的關懷和支持。目前全國已經有超過10省市出臺各類涉房地產行業政策。

因此從中期來看,我個人認為,一些大城市包括一線城市的房價是有可能會出現小幅度的上漲的。

最後、從長期來看一線城市的房價會穩中有小幅上漲。

房產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在中央做出這個基本定調之後,很多城市的房價都不可能迎來太大幅度的上漲,但是對於一線城市來說,它們擁有的資源是比較多的,包括教育,就業,醫療等各種資源對大家的吸引力是非常強的。

因此從人口的角度來看,我認為從長期來看一線城市的房價仍然會有小幅的上漲,比如對於深圳來說,其實際管理的人口大概是兩千多萬,但是目前深圳的商品房存量只有180萬套左右,由此可見,目前大深圳大部分人都是沒有商品房的,而未來隨著大家收入的不斷提高,我相信稍微有些能力的人都會選擇在深圳買房,因此其潛在的需求空間仍然是比較大的。

不過即便需求的人口比較多,但想要實現房價的快速上漲,我覺得不太可能。過去十幾年我國各大城市房價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快速上漲,過高的房價對於實體經濟和居民消費的擠出效應越來越明顯,所以現在很多地方都意識到了高房價對經濟長遠發展的不利影響,因此很多地方都開始轉變了經濟發展戰略。

特別是對於一線城市來說,他們經濟的發展對樓市的依賴程度相對比較低,所以他們有足夠的空間來調整經濟,降低經濟對房地產的依賴程度。因此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之內,我相信一線城市肯定會嚴厲控制樓市的發展,並逐漸降低樓市在GDP中的比重。

所以從經濟健康發展的角度來看,我認為未來一線城市的房價有可能會有小幅度上漲,但基本上漲幅的幅度不會太大,總體房價會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