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漢中地區還適合種土豆嗎?為什麼?

cxziu


陝西漢中地區位於秦巴山區,地形較複雜,勞動力資源充裕,在該漢中發展馬鈴薯產業,有助於增加農民收入及農村經濟的繁榮。近幾年在漢中地區大棚種植和創新種植,已達畝產超過5噸以上了。


甜城小事


漢中地區位於秦巴山區,該區地形複雜,土地資源有限,而勞動力資源充裕,在該區發展馬鈴薯產業,有助於增加農民收入及農村經濟的繁榮2-4]。

1馬鈴薯生長髮育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馬鈴薯生育期90~110d。喜涼和較大的氣溫日照差,喜光照、怕霜凍、不耐熱,要求疏鬆溼潤富含有機質的土壤,適應範圍較廣,在溫度適宜的前提下,無論山區、丘陵、平原均可種植。

1.1光照條件

馬鈴薯基本屬長日照作物,喜光作物,在生育期間,光照強度不足,會使莖葉徒長,塊莖形成延遲。日照長短直接影響植株生長和塊莖的形成,長日照可促進莖葉生長和現蕾開花,短日照有利於塊莖形成,在每天11~13h日照下,莖葉發達,光合作用旺盛,塊莖的產量也高。馬鈴薯各個生育時期,對產量形成最有利的條件是:幼苗期短日、強光和適當高溫,有利於促根、壯苗和捉早結薯;塊莖形成期長日、強光和適當高溫,有利於建立強大同化系統;塊莖增長及澱粉積累期短日、強光、適當低溫和較大的晝夜溫差,有利於同化產物向塊莖運轉,促進塊莖高產。

1.2溫度條件

馬鈴薯性喜冷涼,不耐高溫,生育期間以日平均氣溫17~21℃為適宜。馬鈴薯在4℃以上塊莖的芽就能萌動,在0℃以下塊莖受凍。塊莖上芽的最適萌發溫度為12~16℃,塊莖發育的適宜土溫是16~18℃,以不超過21℃為好,高溫會使塊莖停止生長,30℃左右時塊莖完全停止生長。晝夜溫差大,有利於塊莖膨大,特別是較低的夜溫,有利於莖葉同化產物向塊莖運轉。馬鈴薯生長全生育期需要有效總積溫為1000~2500℃(以10cm土層5℃以上溫度計算),多數品種為1500~2000℃。早熟品種要求較低,而中晚熟品種則要求較高。

1.3水分條件

馬鈴薯整個生育期間,土壤溼度保持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80%為最適宜。萌芽和出苗,可以靠種薯自身所含水分。幼苗期間,土壤保持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5%左右為宜。塊莖形成期,莖葉開始旺盛生長,需水量顯著增加,該期需水量佔全生育期總需水量的30%左右,保持田間最大持水量的70%~75%為宜。早熟品種在地上部孕蕾期至開花末期,莖葉急速生長,塊莖大量形成,需水量最大;中熟品種自開花後直至莖葉停止生長前的整個階段,都屬塊莖膨大期,比早熟品種需水期更長。

1.4土壤條件

馬鈴薯適宜於表土層深厚、結構疏鬆、排水通氣良好和富含有機質的土壤,特別是孔隙度大、通氣良好的土壤,有利於根系發育和塊莖增長。馬鈴薯適於在微酸性土壤中生長。土壤酸鹼度以ph值5.5至6.0最為適宜。


磊磊的農村事


漢中地區種植土豆必須要有充足的光照,科學的管理各方面因素齊全,才能出來好收穫。馬鈴薯是喜涼作物,在地溫低於25℃以下就可以播種。儘管9月上旬許多地方的氣溫常常在25℃以上,但地溫不會超過25℃,因此,只要條件適宜,宜提早播種,播種越早產量越高。播種時間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為宜。

秋馬鈴薯產量低的一個主要原因是馬鈴薯生長時間短,所以要適當提前播種,儘量延長其生長時間。以保證出苗至初霜有60天以上的生長期。播種宜於早晨和下午進行,陰天可全天播種。若遇高溫烈日,播穴應深些,並隨播隨覆土。8月份高溫多雨,田間積水時易引起爛薯,影響出苗及植株生長。所以,雨後要及時排除積水並進行中耕,確保順利出苗


紅塵一夢or


土豆是一種適應性很強的作物,除了鹽鹼地之外,其他什麼地都行,但必須有水澆條件。來年春天要種土豆的地,頭年最好耕過來,不但要耕,而且要深耕,土豆是最喜歡土層鬆軟的,而且也是最能疏鬆土壤的植物,比較板結的地塊,連種幾年土豆就會變得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