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講自己的選“基”之路。


疫情期間,在家真無聊,給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選基規則”。話不多說,直接上。

1.選擇自己的看中的行業,我選的比較多,有滬深300,大科技,金融地產,大消費,特斯拉,在線教育,債券基金,投資比例都差不多(3000-5000左右),也算是分散投資吧!下面是近期熱門行業!

講講自己的選“基”之路。


2.看基金公司和經理人,這個我覺得很重要,特別是選混合型基金,基金經理人一定要有很高的選擇權重!因為我感覺混合型基金太靈活了,為了自己的收益得到保障,經理人一定要仔細選,我一般選5年以上的執業時間,管理的基金數目和收益,往期的成績單(收益排行)。

3.晨星評級,這個排行也是對以前年度的成績單(收益排行及其他)進行評級的,一般有這個評級的(有的基金可能沒有晨星評級),3星以下我不會考慮。

4.歷史業績排行,這個我覺得也很重要,選擇是一定要複合自己對收益的要求,我一般選擇排行的20%之前,包括半年排行,一年,三年,五年同類排行,名次一定要在20%左右及以上,特別是混合基金,這個太重要了。指數,純債基金這個就沒那麼重要,也可以看看,比較一下,儘量選好的。

講講自己的選“基”之路。


講講自己的選“基”之路。


5.業績走勢圖,如果不買股票可能看不出來,之前關注過股市,還能看懂一點,利用這個指數可以看一下最大回撤,一個年度內最高位和最低位的差值,差值太大就代表風險收益都很高,這個根據自身需求選,我也選了幾個。

6.基金檔案,一般可以看一下基金規模,一般規模太小太大都不太好,規模在1-60億規模都可以,還有就是持倉,這個有股票知識一般都會看,我也一般選自己看好的公司來選,基金成立時間,我基本都是選3年以上.

講講自己的選“基”之路。


7.交易手續費,一般買入和管理費都差不多,關鍵就在賣出費率,如果買了大量的債券基金用於後期倉位轉換,就一定要注意賣出費率了!債券基金的選擇一定要看好賣出費率!純債基金你持半年可能也就3%的收益,但是賣出或者轉換的話,費率在0.5%-0.75%的話豈不是很虧,所以我覺得買純債基金一定的看這個。

講講自己的選“基”之路。


以上七點就是我選基金的原則,每種基金的側重點可能不一樣,混合基金注重經理人,收益排行,最大回撤,持倉等。債券基金注重買賣費率,晨星評級,收益排行。大家也可以分享一下自己的選基方法。下面是我的自選基金,可以把類似的股票基金放在一起,便於比較,如果同類基金相之間,有個別基金收益大幅大幅跳水,便於方便檢查,看是否出現了調倉,是否更換經理人等重大事件!我的就分享到這裡,大家有什麼好的方法記得評價,我也學習一下,讓自己的“基”做大做強!

講講自己的選“基”之路。


講講自己的選“基”之路。


講講自己的選“基”之路。


講講自己的選“基”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