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讲自己的选“基”之路。


疫情期间,在家真无聊,给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选基规则”。话不多说,直接上。

1.选择自己的看中的行业,我选的比较多,有沪深300,大科技,金融地产,大消费,特斯拉,在线教育,债券基金,投资比例都差不多(3000-5000左右),也算是分散投资吧!下面是近期热门行业!

讲讲自己的选“基”之路。


2.看基金公司和经理人,这个我觉得很重要,特别是选混合型基金,基金经理人一定要有很高的选择权重!因为我感觉混合型基金太灵活了,为了自己的收益得到保障,经理人一定要仔细选,我一般选5年以上的执业时间,管理的基金数目和收益,往期的成绩单(收益排行)。

3.晨星评级,这个排行也是对以前年度的成绩单(收益排行及其他)进行评级的,一般有这个评级的(有的基金可能没有晨星评级),3星以下我不会考虑。

4.历史业绩排行,这个我觉得也很重要,选择是一定要复合自己对收益的要求,我一般选择排行的20%之前,包括半年排行,一年,三年,五年同类排行,名次一定要在20%左右及以上,特别是混合基金,这个太重要了。指数,纯债基金这个就没那么重要,也可以看看,比较一下,尽量选好的。

讲讲自己的选“基”之路。


讲讲自己的选“基”之路。


5.业绩走势图,如果不买股票可能看不出来,之前关注过股市,还能看懂一点,利用这个指数可以看一下最大回撤,一个年度内最高位和最低位的差值,差值太大就代表风险收益都很高,这个根据自身需求选,我也选了几个。

6.基金档案,一般可以看一下基金规模,一般规模太小太大都不太好,规模在1-60亿规模都可以,还有就是持仓,这个有股票知识一般都会看,我也一般选自己看好的公司来选,基金成立时间,我基本都是选3年以上.

讲讲自己的选“基”之路。


7.交易手续费,一般买入和管理费都差不多,关键就在卖出费率,如果买了大量的债券基金用于后期仓位转换,就一定要注意卖出费率了!债券基金的选择一定要看好卖出费率!纯债基金你持半年可能也就3%的收益,但是卖出或者转换的话,费率在0.5%-0.75%的话岂不是很亏,所以我觉得买纯债基金一定的看这个。

讲讲自己的选“基”之路。


以上七点就是我选基金的原则,每种基金的侧重点可能不一样,混合基金注重经理人,收益排行,最大回撤,持仓等。债券基金注重买卖费率,晨星评级,收益排行。大家也可以分享一下自己的选基方法。下面是我的自选基金,可以把类似的股票基金放在一起,便于比较,如果同类基金相之间,有个别基金收益大幅大幅跳水,便于方便检查,看是否出现了调仓,是否更换经理人等重大事件!我的就分享到这里,大家有什么好的方法记得评价,我也学习一下,让自己的“基”做大做强!

讲讲自己的选“基”之路。


讲讲自己的选“基”之路。


讲讲自己的选“基”之路。


讲讲自己的选“基”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