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便民菜攤、堂食外送,北京老字號創新經營收入明顯增加

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琳)隨著企業有序復產復工,疫情給企業帶來的經營重創正在緩解。2月19日,記者從北京華天飲食集團瞭解到,目前華天旗下北京地區近100家老字號直營門店全部開業。疫情發生以後,各門店創新經營方式,如設便民菜攤、堂食外送、開放團體餐等,經營回暖明顯,部分門店銷售額實現了增長。

设便民菜摊、堂食外送,北京老字号创新经营收入明显增加

二友居推出的便民菜攤,售賣各種主食及外賣食品。圖/北京華天飲食集團

部分門店經營回暖

“麻煩給我二斤包子”“給我也來二斤包子,再來兩個醬豬蹄”“我要一斤豬肉餅”……2月18日下午,陸續有消費者來到二友居佟麟閣路店前的便民菜攤採購,不少人一買就是一大兜。據店裡工作人員介紹,該店每天要賣出醬牛肉500多斤,包子數百個。上週起,二友居佟麟閣店銷售額明顯回升,本週一已經實現營業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5.9%。

據瞭解,不僅二友居,華天旗下老字號玉華臺飯莊銷售基本也恢復到疫情前水平。據工作人員介紹,玉華臺的老顧客會通過店裡的粉絲群,提前瞭解產品信息,有序排隊從外賣窗口採購手拿食品、半成品菜,“每天醬牛肉要賣出去好幾十斤,五香帶魚也要賣出去幾百條。”

设便民菜摊、堂食外送,北京老字号创新经营收入明显增加

老字號推出的半成品菜品,回家簡單處理就可以吃。圖/北京華天飲食集團

華天集團總經理賈飛躍介紹,面對疫情對企業經營帶來的重創,華天快速調整經營策略,初步收到一定成效。近期華天所屬二友居、同和居、同春園、地安門馬凱餐廳、慶豐包子鋪等門店整體銷售收入同比降幅收窄,部分門店回升明顯。以二友居品牌為例,昨日營收同比下降幅度從上週的40%收窄到6%,其中二友居佟麟閣店還實現了銷售同比增長5.9%。除佟麟閣店,華天二友居新街口店、南草廠店銷售均有明顯回暖跡象,與疫情發生初期相比增長40%以上;亦莊店近兩週營業收入環比實現增長翻番。玉華臺飯莊通過開展團體工作餐、窗口手拿食品外賣等業務創新,基本實現疫前經營水平。

设便民菜摊、堂食外送,北京老字号创新经营收入明显增加

同春園出攤售賣各種主食、半成品等外賣食品,顧客不用進店可就購買,既減少了聚集,也方便顧客。圖/北京華天飲食集團

創新服務保障供應

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飲食需求也出現了新的特點。在政府禁止群體性聚餐的號召下,絕大部分市民更願意在家就餐。為了滿足疫情期間的市民餐飲需求,華天各老字號企業積極調整業務,將服務重點從堂食轉向遠程預點餐、堂食外送、網絡外賣、團體健康套餐等多種形式,引導市民響應政府號召在家就餐,減少外出頻次,降低感染幾率。

比如,華天特邀營養專家和烹飪大師,研發益於提高免疫力的健康菜品,為復工企事業單位供應放心工作餐;同和居、同春園等不少老字號門店在外賣包裝中附有安心卡片,註明廚師、裝餐人及配送騎手信息和體溫;各大門店開通了遠程預點餐,用技術手段開闢新經營方式,市民可提前在網上點餐,等餐食快做好了再去取餐,減少人群聚集。

设便民菜摊、堂食外送,北京老字号创新经营收入明显增加

同春園出攤售賣各種主食、半成品等外賣食品,顧客不用進店可就購買,既減少了聚集,也方便顧客。圖/北京華天飲食集團

為適應居家飲食需求,各大老字號加大了手拿食品、半成品菜的線上、線下雙渠道供應。為方便門店周邊居民買菜,各大老字號企業還通過設置便民菜攤、蔬菜線上外賣等多種形式,保障首都蔬菜供應。

新京報記者 陳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