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從來不缺英雄!陝南這條穿山鐵路,每公里鐵軌下都有烈士英魂

抗洪搶險、抗震救災、抗擊疫情……每一次面臨災難時,中國總有那麼多志士和英雄奮勇向前,拼死護衛國家和人民。

其實,中國從來都不缺英雄,這就是一個把犧牲和奉獻刻在骨子裡的國度。

大概去年底,黃小黃突發奇想,乘坐了一列綠皮火車前往陝西南部的安康市旬陽縣和紫陽縣旅行,就在那一次,瞭解到了秦巴大山裡有西康線和襄渝線這樣的穿山鐵路。

中國從來不缺英雄!陝南這條穿山鐵路,每公里鐵軌下都有烈士英魂

當時,也不以為奇,因為在我們這個年代,修路實在是太平凡不過的一件事情,世界第一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比東方明珠電視塔還要高的赤水河大橋我們都能建,何況是一條鐵路呢。

直到在旬陽縣的千年古鎮“蜀河古鎮”的鎮口,在一個迷你盤道的中央,看到一塊不起眼的紀念碑。

中國從來不缺英雄!陝南這條穿山鐵路,每公里鐵軌下都有烈士英魂

上面記載著這樣的內容:

1971年3月,寶雞三千八百餘名初中畢業生響應政府號召,組成18個連隊,以蜀河鎮為座標,沿險灘溝、蜀河、沙溝、羅家嶺、展園、羅向崖、磨子溝一字排開,和鐵道兵、民兵共同投入修建襄渝鐵路陝西段的戰備施工。他們是關中25800多學生中的一支,史稱“三線學兵”。

在兩年多的建設中,這些十六七歲的孩子們在鐵路工地上打隧道、架橋樑,最終有18人再也沒能回家,傷殘者無數。

這塊碑是於2012年由重返故地的寶雞學兵和蜀河鎮政府共同樹立的。

從這些信息,我意識到襄渝鐵路的修建也許沒那麼平凡,於是就有意識地搜索一些關於襄渝鐵路的信息。

中國從來不缺英雄!陝南這條穿山鐵路,每公里鐵軌下都有烈士英魂

蜀河鎮

果然,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這幾乎是一條挑戰極限的鐵路,東西橫貫山大溝深的大巴山脈,曾有8個師的鐵道兵、141個學兵連和鄂陝川三省民工共計百萬人投入建設。沿線幾乎每一個車站都有烈士陵園,甚至有人統計,每一公里鐵軌下都有烈士英魂,是一條用生命築成的通道。

中國從來不缺英雄!陝南這條穿山鐵路,每公里鐵軌下都有烈士英魂

蜀河鎮漢江邊的一個鐵路隧道

襄渝鐵路東起湖北襄陽,南至重慶西站,經湖北省襄陽市、十堰市進入陝西省,經白河縣、旬陽縣、安康市、紫陽縣折向西南進入四川省,再經達州市、廣安市抵達重慶市,全長約850公里。

這是繼寶成線、川黔線、成昆線後第4條進出四川盆地的鐵路,是一條溝通中原和西南地區的重要通道。

其中陝西段長達264公里,是襄渝線上施工難度最大、條件最為艱苦的路段,多為人跡罕至的深山老林,高山、絕壁、險灘、湍流密佈。

中國從來不缺英雄!陝南這條穿山鐵路,每公里鐵軌下都有烈士英魂

隧道上方模糊的“為人民服務”

根據一些親歷者記載,當時,為了修1公里鐵路,往往先要修三四公里公路,鎬頭、竹筐、土炮就是他們的築路工具。為了打炮眼,很多時候人都懸在半山腰,一把鋼釺,一把鐵錘,像一片樹葉上飄蕩在峭壁上。

中國從來不缺英雄!陝南這條穿山鐵路,每公里鐵軌下都有烈士英魂

險峻的大巴山

大巴山地質條件複雜,有地震帶、巖爆區、膠泥潭,有的地方一捅就坍塌,更有無數隱藏的暗河、溶洞,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災害也時常發生,很多人就是在隧道爆破、橋樑垮塌、山洪、泥石流爆發中犧牲性命的,負傷致殘的人更是不計其數。

伴隨著線路的貫通,沿線的烈士陵園也串成了一條悲壯的風景線,除了蜀河的18名學兵,麻柳車站也掩埋著18位鐵道兵烈士,巴山車站有32位烈士墳墓,可能還有更多我不知道的。

中國從來不缺英雄!陝南這條穿山鐵路,每公里鐵軌下都有烈士英魂

陝西旬陽站

建成後的襄渝鐵路陝西段,即使今日看來也是奇險無比的,這是一條由“空中鐵路”和“地下長廊”組合的天路,264公里的鐵路線,橋隧總長達206公里,橋隧佔比率達78%。沿線有186座隧道,250座橋樑,全線最長的隧道、最高的橋樑、最大的坡度都在這裡。

中國從來不缺英雄!陝南這條穿山鐵路,每公里鐵軌下都有烈士英魂

紫陽漢江鐵路橋

從這條鐵路的修建其實可以想象,在大巴山中,無論是公路還是鐵路,其實每一條路的修建都付出過巨大努力。

讓黃小黃尤其印象深刻的是從旬陽縣城通到蜀河古鎮的那50公里路程,夾江有兩條路,一條是316國道,河對面是305縣道,這兩條路幾乎是硬生生在峽谷上擠出通道來,車輛從這裡通過,車窗外的江水近在咫尺,幾乎伸出手就能掬起一捧來。

中國從來不缺英雄!陝南這條穿山鐵路,每公里鐵軌下都有烈士英魂

尤其是305縣道,一面緊貼著滔滔江水,一面緊挨著懸崖,巨大的山石峭壁直插天宇,險峻無比,也壯觀無比,是自然與人力共同造就的一道奇觀。

中國從來不缺英雄!陝南這條穿山鐵路,每公里鐵軌下都有烈士英魂


中國從來不缺英雄!陝南這條穿山鐵路,每公里鐵軌下都有烈士英魂

所以,當你來到陝南時,在欣賞奇峻風光的時候,莫忘了那些曾經為修路灑下過汗水、鮮血甚至以命築路的英雄,這就是對他們最大的告慰!

黃小黃走陝西:發現身邊的風情,一起遊歷那些山河與歲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