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鄉煤炭壩社區4噸新鮮蔬菜支援戰“疫”一線

寧鄉煤炭壩社區4噸新鮮蔬菜支援戰“疫”一線

星辰在線2月19日訊據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禹 通訊員 閔傑勇 蔡霞)報道,“孟大叔,真是辛苦您了,這麼早就送菜來!”18日一大早,寧鄉煤炭壩鎮的老菜農蔬菜產業基地就熱鬧起來,鄉親們一個個手提、肩挑、小推車運,將自家種植的新鮮蔬菜送上門,看得長沙市人大代表、煤炭壩社區黨總支書記賀雪輝滿心的歡喜和感激,一時竟忘卻了雙膝滑膜炎帶來的刺痛。

宁乡煤炭坝社区4吨新鲜蔬菜支援战“疫”一线

經過現場的分類和整理,共有4噸多蔬菜被陸續裝車,送往堅守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單位部門。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禹 攝

經過現場的一番分類和整理,碼齊裝袋的白菜薹、茼蒿、蘿蔔、辣椒等蔬菜共有4噸多,被陸續裝車送往堅守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單位部門,包括醫院、派出所、交警隊以及防疫物資生產單位,而這已是煤炭壩社區第三次捐菜支援戰“疫”一線了。

菜農暖心 “如果需要,隨時可以再送四五百斤來!”

“如果防疫一線有需要,我自家地裡種的紅菜薹、大白菜還有不少,隨時可以再送來四五百斤!”今年66歲的孟坤初是沙子坡組的一名村民,也是一位老黨員,他和老伴送來了100多公斤蔬菜。他告訴記者,昨晚聽到社區號召大夥捐菜支援戰“疫”一線,興奮得差點沒睡著,他由衷地說:“目前國家遇到了困難,作為一名老黨員理應出力,捐些小菜只是略盡綿薄之力。”

“俗話說,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我很感謝黨和政府對我的關心,感謝社區幹部對我家的幫扶,這次捐點菜略表我的心意。”建檔立卡貧困戶李剛,一大早就進了自家的菜園子,採摘了白菜、冬莧菜、上海青等蔬菜近30公斤,氣喘吁吁地送到了基地。記者瞭解到,李剛自己體弱多病,妻子身體也不好,還有兩個正在上學的孩子,而他坦言:“雖然我家裡還比較困難,但比起國家這次遇到的困難,那就不算什麼了。”

“昨晚在‘平安沙子坡片組’微信群裡發了一條信息,發起蔬菜捐贈的志願活動,沒想到村民這麼支持,真是令人感動!”沙子坡組黨支部書記劉勝輝頗有些自豪地告訴記者,該組居住139戶村民,幾乎家家戶戶都積極參與志願活動,有些村民聽說是要支援戰“疫”一線,幾乎將自家菜地收割一空全部送來。一些常年在外打工,或者家裡沒有種菜的村民,通過發微信紅包的方式,你出50元,他出100元,請社區代為捐給武漢一線。

記者瞭解到,早在2月2日,煤炭壩社區的黨員、群眾在賀雪輝的倡議下,就捐了1000多公斤蔬菜,通過物流發向了武漢。2月13日,該社區再次發起愛心捐菜活動,將新鮮蔬菜捐給長沙的醫院。而賀雪輝個人先後捐贈6件消毒液、3000只口罩給社區,向戰“疫”一線捐贈蔬菜1000多公斤。

幹部貼心 “基層要守土有責,更要守土有愛!”

據介紹,煤炭壩社區還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願者的積極性,組織社區85名志願者,關愛武漢返鄉人員、24小時監測全覆蓋、叫停農村聚餐、宣傳到家入戶……志願者們身穿紅馬甲、戴著小紅帽和口罩,將疫情防控工作做實做細,做到村民群眾的心坎上。

“這是家裡種的一些蔬菜,應該夠這幾天吃,過幾天我再送點過來。”賀雪輝把手裡的新鮮蔬菜遞給社區湖北返鄉人員徐鴻雁,並請社區醫生李詠紅為其一家人測量體溫。徐鴻雁感激地接過蔬菜,並詳細述說了居家隔離的情況。

對湖北返鄉人員徐鴻雁等居家隔離人員,賀雪輝帶領社區幹部嚴格落實“六包一”幫扶機制,照顧好其正常生活需求,明確1名鄉鎮領導、1名鄉鎮幹部、1名社區幹部、1名醫護人員、1名公安民警、1名專職管理員包乾管理及服務,每天2次體溫檢測,並嚴控其活動範圍。

“社區安排了醫生,每天上午下午都會過來給我們一家人做檢查,還有人過來專門給我們消毒,社區幹部多次給我們送來了物資,還給小孩買了水果、牛奶……居家隔離期間,我們感受到了社區暖暖的關懷!”徐鴻雁告訴記者。

“我們作為最基層一線的幹部要守土有責,更要守土有愛!”賀雪輝表示,煤炭壩社區年前從湖北返鄉人員有3戶6人,他們雖然需要居家隔離,但是不能隔離社區的溫暖。社區為了保障他們居家隔離期間的生活,在生活上關心幫助,在物資上確保供應,為居家隔離觀察提供便利,真正體現家鄉的關愛。如今,上述3戶6人已經全部解除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沒有異常情況。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近段時間的生活和工作節奏,但社區黨員幹部的責任和擔當沒有變。在摸排農村聚餐情況時,賀雪輝得知社區有婚宴、壽宴、回門宴、家庭聚餐等13例,她立即帶領支居兩委幹部,在大年三十晚上挨家挨戶進行勸解,通過耐心細緻的宣傳,13例聚餐均已取消。正月初八,社區鐵市灣組一位村民家要做白喜事,通過支居兩委成員上門做工作,最終村民主動表示不辦酒席,不設靈場,一切從簡。

(點擊進入頻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