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運營前輩們多年遇“坑”心得

坑無處不在,當我們遇到坑的時候,要做的是迎難而上,解決問題。今天我們一起看看運營前輩們多年戰“坑”的心路歷程吧~

总结:运营前辈们多年遇“坑”心得

說到坑,我們常常第一反應會有:怕、慘、立馬警惕起來,等等。坑的背後,往往伴隨著一種害怕損失的心理,經濟學中叫:損失厭惡。

遇到坑,我怕事情會出岔子、我怕專業度受到挑戰、我擔心沒做出業績無法獲得老闆認可。坑無處不在,今天我們一起看看運營前輩們多年戰“坑”的心路歷程吧~

一、你是如何解讀“坑”

“坑”這個字,你是怎麼理解及解讀它的?在我看來,它有三種形態:

它可以是一個形容詞(adj),比如說:做完活動,數據各種丟失,太TM坑了;它也可以是一個名詞(n),比如說:剛交接過來的這塊業務,歷史有太多坑了;它還可以是一個動詞(v),比如說:我被小劉坑了,活動沒驗證就上線了,我被老闆罵成狗。

太坑,大多數場景下,像是一種抱怨,不是我們的重點和該持有的態度;有坑,它是一種客觀存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是我們今天要識別的;被坑,是我們今天要重點關注及應該採取行動。相應,坑是一個被動的過程,被別人坑,被自己坑(被自己蠢哭的那種哈)。

ok~在正確理解和解讀“坑”這個字意之後,下面我們將用:發散→抽象→演繹的解題思路,一起去解構日常的各種坑吧!

总结:运营前辈们多年遇“坑”心得

發散:運營工作中有哪些坑?

看到這個問題,你可能會說,坑太多了,三天三夜都數不過來。沒關係,那我們就一個個來,對於坑這個事情,我們可以給到足夠的耐心的。

  1. 人限領優惠券次數可填非常大的值,配置時系統沒有校驗,導致被薅羊毛
  2. 發獎品的使用,用了同一個活動ID,導致B活動發到了A活動的獎品
  3. 各頁面的數據上報各種缺失,導致無法分析到活動漏斗數據
  4. 活動上線沒有人複核,導致生產活動各種問題
  5. 上線前沒有報備客服,導致沒有足夠的客服人力處理客訴問題
  6. 活動上線前未對活動效果做充分預估,導致商品庫存不足
  7. 活動上線前,未提頁面埋點需求,導致活動上線後無法分析轉化效果
  8. ……..

以上列舉坑的方式,是非常發散的、跳躍的,其實就是一次頭腦風暴的過程,這也是大家經常在做的,確保問題點沒有遺漏。

三、抽象:找到坑的本質

接下來,我們開始解題的第二步:抽象。意思為,將我們日常遇到的各種坑進行歸納總結,抽象出問題大類。進而從宏觀的視角去看這些問題。

稍加思考,其實不難發現:

  • 上一章節的1-3,其實是系統層面的一些缺陷引發的,可能是歷史設計不周全或者因為人力不足砍掉的功能點等。
  • 4-5,是業務流程層設計的不完善,活動上線一定是經過多方協同/配合確認無誤後才可對外的。
  • 6-7,實際上是:運營人員本身的經驗不足導致的,有時候也會被自己坑了一把。
总结:运营前辈们多年遇“坑”心得

做好了一類問題的抽象再對症下藥,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列舉下一些對策,不一定適用,可以借鑑。

1. 系統層面

1)找人問:找產品、找數據、找技術,帶著需求去問,會更高效點。因為別人不一定有時間且誠心把自己可能參與埋過的雷告訴你。

2)覆盤:作下調研盤點,找做過類似的人,瞭解歷史都遇到過哪些問題,是否有修復了?

2. 業務流程層

這個層面,其實屬於制度、架構設計層了,屬於運營管控的層面,有經驗的人,可以快速看出其中的問題。

建議自己去繪製下:各大類運營流程:活動發佈流程、商品配置流程、營銷推送流程。從流程各節點,反推涉及的人員以及現階段的設計是否合理。

以活動上線流程為例:

上線前(1):活動需要跟合規過是否存在不合規情況,跟品宣過宣傳內容是否存在侵權、誇大宣傳情況,安全過系統是否存在被薅羊毛風險,跟財務申請經費。

開發中(2-3):屬於產品研發模塊,異常的場景是否缺失,業務邏輯是否設計完善。

上線時(4-6):是否有報備客服,申請客服人力資源,客訴的處理流程是否明確等。

各個環節,涉及了哪些人員,他們的最小檢查點又是什麼,管控層面需要具備這些內容和對應制度。

3. 個人能力層

打鐵還需自身硬啊!做一個優秀的運營,還得從自身修煉做起。

這裡篇幅講不完,就不展開了,但是有一點還是要強調的:提高鑑坑意識。不妨從系統層面和業務流程層面,多關注、多整理。

四、演繹:填坑大師!

所謂演繹,就是能夠舉一反三。資深的運營,他們踩過的坑,一定比我們做過的活動還多,這也是他們能夠成為救火隊長的原因。

不僅如此,他們也會有一套自己的《鑑坑秘籍》,代表著一種系統化解決問題能力,體系化地不斷補充、迭代、升級。

向大佬們看齊,不妨看下如下兩條:

1. 對待坑的態度

套用一句話:有坑不怕坑,沒坑不惹坑。有些坑,要避開,有些坑要踏踏實實、安安心心地躺在裡面,仔細研究坑的特點和構造,快速找到填坑的方法。比如:數據類缺失的問題,不妨好好研究數據埋點、上報、應用的整套體系。

2. 修煉升級

能填坑,是一種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不妨嘗試著應用:發散→抽象→演繹的這一套解題思路,不斷刻意練習,形成自己的一套系統化打法,最終定能夠成為公認的填坑大師!

好了,本週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如果覺得不錯記得點個“贊“,“坑”一下大家,嘿嘿~~

作者:行走的大雄,15年畢業於華南理工大學,有運營和產品經歷;微信公眾號:大雄背起行囊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