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疫情過去會不會有大量的企業遷入西北城市?

芣屍哋承喏


這不是想遷哪去的問題,為什麼西部不發達?首先是西部沒有完整的產業鏈,完整的供應鏈,這會讓製造業企業付出很高的成本。

運輸成本高,原材料大部分都出在東部地區,

雖然老動力成本低,但也低不了多少,正常八小時三千多,但要加班加點也要五千多。

廠房和用地成本比東部發達地區便宜的多。綜合算下來就沒有什麼優勢了,


黃土坡上的農人


我國自1950年進軍新疆、西藏、大西南、大西北、東北邊防線上!

始終遷徙著整軍、整旅、整團建制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官兵,歷經70年、60年、50年、40年,一代人、二代人、三代人、……的堅守,才有了今天的邊疆盛景!

那是因為大時代的召喚,

那是因為幾代人的追求。

……

應該相信新時代的人們,

一定會長江後浪推前浪,

一代精英們更比一代強!


濱海287240714


你的擔憂和許多買房者的擔憂類似,就好比發生這件事情後,武漢的房價會不會降?買房的人是否會考慮往鄉下買?等等類似問題,一個轉變不會來的這麼不理智的,可以分析分析很多客觀原因:(1)雖然國家這幾年要求企業大力扶持西北,但受當地環境及氣候的影響,很多南方人可能不適應,西北的天氣很乾燥,而比較好的大學資源又大多在南方,所以,北上廣深依舊是熱門;(2)武漢企業是否考慮牽出湖北?答案只能說大部分還是會留在武漢,少部分可能會回到自己的家鄉,原因很簡單,武漢的勞動力成本低,而且由於大學生較多,競爭也相當激烈,所以人才的性價比可謂相當高!總的來說,遷徙成本太高,去武漢本身就為了節約成本


益生君的vlog


西北地區的企業遷往中東部才是大勢所趨,相對於西北,中東部、西南、東北地區經濟發達,交通方便,人口集中,原材料豐富,市場廣闊。西北地區除了石油天然氣、煤炭資源豐富外,地廣人稀,氣候環境質量差,幾乎沒有任何優勢可言,因此,疫情過後也不會有什麼企業從其他地區遷往西北地區。


用戶5911296580485


西北在疫情中表現優秀不是主觀的結果,大多是客觀因素。

一,經濟欠發達,與武漢人員流動少,從武漢返回的人數佔比極少

二,人口密度小,降低傳染風險。我們縣上有兩例確診,輸入性的,都沒有感染到其它人。到現在全縣也沒有新增。


西北向北V西安何安


首先給你出結果,每個行業都有相應的產業鏈條,肯定不會因為這次疫情就輕易影響大量行業的西遷。

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每個行業需要的原材料生產,採購,組裝,製造,到成品的生產都需要大量的工藝,技術,設備等,同時西北地區交通相對南方來說是還差的很遠,而國內的很多產品都是銷往全世界,西北的區域位置對於流通來說太不方便,成本太高。二是產業需要的人員問題,西北地區對於人才的吸引力還是太小。當然還有很多原因,再次就不再一一敘述了。總之,不會出現大量企業遷入到西北地區的。


電商眼觀天水


應該不會。

理由:運輸物流成本過高,人力資源沒有中東部有優勢,產業配套及上下游產業聚集沒有中東部地區好,資金金融優勢。


sen哥


這不是會不會的問題,應該是發現的方向,目前西北地區地級市都有規模性的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已經滿足工業發展,並且當地政府也是大力支持,人力資源相對也是很豐富且成本低,就是缺乏有活力的工廠遷入,如果有規模性的製造業遷過來,配套服務的也自然會跟過來,所以還是要規模大型品牌製造業帶頭,從而帶動其他公司,這樣會良性發展,再也不愁每年公司為招聘員工而發愁,也不存在西北地區附近城市人員長期奔波在東南沿海發達城市!


James161751119


北方自古是帝王定都的福地,相信古人的智慧,從來沒有瘟疫就是現今霧霾大點,但是是長治久安之地。以後建議在北方買套房子留著。


鑫基恆業


希望能這樣,一來可以減輕東部過於擁擠的壓力,二來可以促進西部的經濟發展,縮小東西差距,拉動平衡發展的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