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防疫,想念外賣奶茶的第N天......外賣族該如何“自救”?

近日,“在家被迫成才的我”“宅家美食pk賽”等話題相繼登上微博熱搜,引發廣泛討論。網友手捧自制小蛋糕、涼皮、油條等,紛紛笑言:宅家14天把我們逼成了中華小當家。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今年春節假期顯得格外長。特殊時期呆在家裡,對習慣了叫外賣的年輕人來說,如何解決一日三餐的吃飯問題,成為頭等大事。

“現在外賣不能進小區,沒那麼方便了。”說起外賣對自己生活的影響,一年外賣訂單數超過300份的毛小小很有發言權。

一年叫外賣超300份,如今開始學做飯

“您好,麻煩到小區門口拿一下外賣。”2月16日上午11時,家住西南街道時代城的毛小小接到外賣員的電話,迅速換上衣服鞋子,戴上口罩下樓,到小區門口取她早上點的外賣。

這樣取外賣的流程,已經持續大半個月了。自疫情發生以來,時代城實行封閉式管理,外賣員一律不得進入。因此,毛小小每次點外賣都得穿戴整齊、做好防護措施後,自己跑到小區門口拿。

毛小小目前從事文字工作,從正月初五便回到三水居家辦公。在同事眼中,她是一個“外賣大戶”,雖說是獨自居住,但當天的外賣足足有兩大袋。打開一看,分別是水餃、橘子等速凍食品和水果。

“我一年點外賣估計超過300次。幾乎每天的午餐都是點外賣,有時加上晚餐、下午茶,一天會點好幾次外賣,但疫情發生後,點外賣的次數明顯降低了,尤其是即食外賣,半個月內我只點了三四次。”毛小小說,最近她比較多選擇在外賣平臺上購買速凍食品和食材回來自己煮,這樣能保證好幾天的日常吃喝。偶爾實在沒有時間煮,才會選擇叫即食外賣。

宅家防疫,想念外賣奶茶的第N天......外賣族該如何“自救”?

宅家防疫,想念外賣奶茶的第N天......外賣族該如何“自救”?

宅家防疫,想念外賣奶茶的第N天......外賣族該如何“自救”?

宅家14天把大家逼成了中華小當家。/朋友圈截圖

在毛小小看來,這樣做也是被逼無奈。“點外賣的前提是有外賣可點。”如今,不僅外賣平臺上能點餐的店鋪屈指可數,而且社區管理嚴格,好幾次想到要去小區門口取外賣,就放棄了點外賣的想法。除此之外,她還要考慮外賣商家的食物安全衛生等問題。

“不過,餐飲店的外賣也很貼心。還會寫上裝餐員、騎手、廚師的姓名及體溫,看起來放心了不少。”毛小小也坦言,外送餐點上貼上的“安心卡”為她平添了幾分信心,畢竟作為普通人,保證自己的安全和三餐同等重要。

宅家防疫,想念外賣奶茶的第N天......外賣族該如何“自救”?

外賣安心卡。/受訪者供圖

訂餐量大幅減少,無接觸配送成主流

據悉,目前三水所有的餐飲服務單位暫停提供現場就餐,可採取外賣或打包外帶的方式提供餐飲服務。目前,外賣平臺上處於營業狀態的餐飲商家仍然不多。

據悉,往年在大年初七之後,外賣平臺上大部分的的商家都恢復正常營業。今年時至2月中旬,平臺上只有大約20%的商家在接受外賣業務,其餘都處於未開工的狀態。

餐飲商家不營業,訂餐量自然就會變少。“現在一天送20單左右,主要還是宅在家裡的年輕人,甚至有好幾天連續給同一個人送餐。”餘偉鋒是餓了麼三水站的外賣員,他說,因為推遲復工的原因,往日裡訂單量大的寫字樓客戶幾乎沒有,多方面原因讓外賣訂單量大幅下降。

宅家防疫,想念外賣奶茶的第N天......外賣族該如何“自救”?

外賣員餘偉鋒到商家取餐。/佛山日報記者陳玲玲攝


宅家防疫,想念外賣奶茶的第N天......外賣族該如何“自救”?

無接觸配送之下,等待被取餐的外餐。/受訪者供圖

送的外賣少了,餘偉鋒的工作卻沒有因此變得輕鬆。疫情發生後,餘偉鋒所在的外賣送餐平臺站點加大了安全防護措施,外賣員首先做好自身防護,在上班前測量體溫、送餐全程佩戴口罩之外,每日還要定時對餐箱噴灑酒精,做好消毒工作。

同時,為了讓市民減少心理恐慌,餐廳還為每一份送出的餐點貼上食安封籤,消費者可以在每一張“外賣安心卡“上,明確知道今天這份餐品的製作者、裝餐員、送餐員分別是誰及他們當日體溫情況,做到每一份餐均可追溯。

“給宅家的客戶送外賣,還有一個比較大的變化就是,我們不能進入小區了,現在也提倡無接觸配送。”餘偉鋒說,疫情期間,三水很多小區都實施了封禁,禁止外來人員入內,通常會在小區門口的保安亭設置一張桌子用於暫時存放住戶的外賣。儘管剛開始客戶不理解,但慢慢都能接受了。“主要是等待取餐的時間長了,一般要五分鐘。”

文|佛山日報記者陳玲玲

視頻|佛山日報記者陳玲玲 賴基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