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石公主號”郵輪發生疫情應該由哪個國家負責?

老鄒老鄒


最近,有多艘郵輪因為被疫情籠罩而陷入了巨大的麻煩中,它們就彷彿一個個燙手山芋一般,被很多國家像拋皮球一樣拋來拋去,少有人願意接手。

比如威斯特丹號就曾經被多個國家拒絕過,一直到最近,才被柬埔寨允許停靠在了柬埔寨的港口。

不過除了那些遲遲無法靠岸的郵輪之外,也有一些郵輪的結局比較幸運,比如此前就被日本允許停靠在橫濱市的鑽石公主號,相比來說還是比較幸運的,早早就被日本安排停靠在了港口上。


船上人員的驚慌

只是停止了在海上漂泊,卻並不意味著鑽石公主號上的人就安定了下來。

對於船上的人來說,他們現如今仍處在巨大的危機中。

根據數據顯示,鑽石公主號上原本數量僅只有3000多人的乘客和船員現如今就有454人不幸感染了病毒,感染比例高達百分之十幾。


看著這些恐怖的比例和數字,那些船上的乘客和船員們說不驚慌是假的。

畢竟他們現在仍舊和那些感染者同處在一艘船上,誰也說不定自己會不會感染上病毒,想著還要繼續待在船上、想著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下船,很多人其實已經面臨到了崩潰邊緣。

日本沒有承擔責任的必要

而對於這些船上驚慌的人們,日本方面並沒有太大的表示。

雖然日本允許了鑽石公主號停靠在他們的港口、雖然日本此前承諾過會對在他們國內確診的患者實行免費治療,但畢竟鑽石公主號上的患者以及可能存在的患者實在太多了,多到了讓日本一下子都感受到了巨大壓力,因此面對著這個巨大負擔,日本放棄了對這些人負責到底的想法。


當然,日本的做法也無可厚非。

畢竟這艘船也不是日本的船。

從所屬的船籍來說,這艘船屬於英國所管轄的百慕大地區。

從所屬的公司來說,這艘船則屬於美國的旅遊公司。

簡單點說,這艘船就是美國公司掛靠在英國管轄地內的財產。

在疫情爆發的時候,這艘船隻是剛好經過日本罷了,跟日本並沒有太過於密切的關係。


而既然不屬於日本,日本拒絕他們停靠也是正常的。

無論從哪個方面說,日本都沒有責任和義務對鑽石公主號負責任。

責任攤開

要說負責,也應該是由這艘船母公司所在的美國負責。

當然,美國顯然也不想負責。

在他們接走了這艘船上的美國公民之後,他們就不再接手關於這艘船的任何事務,彷彿這件事情跟他們沒什麼關係一樣。


面對著這誰也不想管的狀況,日本想到的辦法就是:哪個國家的人,交由哪個國家管。

現在,日本正在和那些船員、乘客所在的國家進行聯繫,讓他們把自己國家的人給借走。

而這種辦法,在現如今這種局面中,顯然也是最合理的方法了,要不然總不能一直把那些人隔離在船上、任由他們自生自滅吧?

在日本的努力下,現如今除了美國之外,澳大利亞、加拿大、意大利、韓國等國家及臺灣、香港等國內省市都表示了會把各自所屬人員接回去。


孤客生


不少新聞把這艘船說成了日本船,其實不是這樣。船上的來自50多個國家的乘客加上船員和工作人員總共3700多人中確實有1300左右日本人,但這艘船本身和日本沒有關係。

這艘11萬5千噸的豪華郵輪的船籍是英國,屬於美國嘉年華郵輪集團旗下的公主郵輪公司,雖然現在停泊在日本領海,但從國際法上來說因為飄的是米字旗,所以船上是英國領土,負責的是美國人,當然最後責任在英國。





小磬磬噢


現在的問題並不是確認責任歸屬問題。而是如何將疫情儘快控制,防止大面積傳染。

鑽石公主號作為世界最豪華的郵輪之一,於日本長崎建造下水,船籍所在地為百慕大。現在因為疫情原因停靠在日本。

此次航行,船上共有3700多人,包括來自56個國家和地區的2666名乘客及1045名船員。乘客中,日本1285人、中國311人(香港260人、臺灣24人、中國內地22人、澳門5人)、美國425人、加拿大215人、英國40人、俄羅斯25人、以色列15人、新西蘭13人等。

“鑽石公主”號於1月20日從橫濱出發,25日抵達中國香港。之後前往越南等地,2月1日停靠在那霸,最後抵達橫濱。一名香港乘客於橫濱登船、從香港下船後被確診感染。2月3日晚郵輪到達橫濱後開始了大規模檢疫。

2月1日,中國香港衛生署通報一確診病例曾坐過鑽石公主號,但絕大多數船客2月3日才知情。

2月5日,當天船上確診10例,郵輪公司官網仍稱影響很小。

2月5日,全船開始隔離,但堅持工作的服務人員防護並不到位。

2月6日,全船開始派發一次性口罩。

2月7日,日本厚生勞動省大臣加藤勝伸表示,密閉空間或導致新一輪傳染。

截至2月16日,鑽石公主號新冠病毒確診病例355起。

(遊船上的乘客)

在中國發布疫情信息之後,“鑽石公主號”已經提高警惕,發現有確診患者乘船史後,很快回到橫濱港採取隔離,確認首例感染者後,以最快速度讓乘客在船艙房間隔離,並進一步提升防控措施。

但由於郵輪環境的密閉性特徵,中央空調通風系統等容易給病毒的傳播提供機會;另一方面,此次疫情易感人群的重要部分就是老年人群體,而郵輪則是老年人鍾愛的旅遊方式之一,以“鑽石公主號”來說,有超過1000位乘客都是70歲以上老人,而確診的感染者中,也有近80%為60歲以上老年人。

而郵輪醫務人員不足、檢測試劑篩不夠、篩查確診速度慢導致無法有效預防,有效隔離,有效治療,這也引發疫情進一步蔓延。

(有乘客掛著寫有“缺乏藥物”的日本國旗)

郵輪停靠橫濱已經有半個月時間,日本政府一直沒有安排適合的場地安置乘客,進行有效隔離。長時間的呆在相對狹小、封閉的空間,對於郵輪的防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隱患重重。

如今,日本政府積極動員醫護力量,上船進行檢測,對於確診的病人以及老年乘客安排下船隔離。

多個國家開始進行撤僑。

2月16日,美國安排大巴,將困在"鑽石公主號"上的美國公民接到東京羽田機場,統一於17日凌晨返鄉。美國共有44人確診。這些人將隔離在美國海軍基地

對於疫情而言,問責可以延後,防控才是關鍵。


稅安科技


鑽石公主號不僅是一艘厄運巨輪,也是一艘被各個國家拋棄的遺棄之輪,該郵輪的疫情到底應該由哪個國家負責呢?

此前,由於鑽石公主號郵輪的始發地是日本,疫情發生後也是被召回日本,因此大多數人將其計算為日本郵輪,也就是讓日本對郵輪疫情負責。但從法律的角度來說,鑽石公主號是美國集團旗下的豪華遊輪,船籍隸屬於英國,對此船有責任的是美國公司以及英國政府。這就好比英國人民就職於美國企業,結果在日本出現了疫情,那麼對此負有責任的自然是其所屬公司和屬國。

最後,從各個乘員的國籍來說,船上的乘客分別屬於幾十個國家,應該是這些國家共同對此事負責,撤回船隻上的本國公民。

從各國對疫情的應對方式來看,如果真的要負責,那應該是由幾十個國家以撤回國民的方式共同負責。

可是,鑽石公主號是非常非常特殊的。疫情爆發的時候,鑽石公主號一共有三千七百多人,乘員數量非常巨大並且一直漂泊在海面上。鑑於這種特殊情況和疾病的危險性,鑽石公主號郵輪根本無法按照原計劃下船(也就船開到各個國家,然後乘客依次下船),必須緊急排查並救治。最終,日本承擔了這個責任,該郵輪返回日本並接受排查。

不過,日本最初也不想承擔責任,畢竟該郵輪不是日本的船。可是,由於日本政府最初並沒有負責,所以這艘郵輪返回日本的時候,居然有不少乘客下船活動。郵輪的無政府狀態給日本帶來了極大的麻煩和困擾,一部分日本人在這個時候與乘客接觸,最終染上了肺炎並確診。鑑於危機狀況,為了保護日本人民的安全,日本政府對郵輪進行了強制性管理,達到了一種半負責狀態。

總體來說,日本管理了這艘郵輪,但日本政府並不需要對此負責,它幹不好也不受指責。

:危機之下,日本政府開始管理這艘多國郵輪

一段時間過去了,鑽石公主號郵輪上的確診病例快速蔓延,確診數量突破三百大關,這給郵輪上的乘員帶來了極大的惶恐。不少乘員在社交媒體上大聲疾呼,他們不想在船上等死。民意發酵之後,各國政府終於開始承擔起責任。美國、新加坡等國在二月十六日左右對外發聲,表示將會接回船上的國民,承擔起應盡的責任。

日本政府當然也是順坡下驢,拒絕將郵輪上的確診病例歸於日本確診病例。也就說,不論郵輪上確診了多少人,都和日本沒關係,除非確診患者是日本人。從疫情統計上也可以明確看到,幾天前日本的累計確診還是幾百例,最近就變成了幾十個確診病例,就是因為鑽石公主號郵輪的變化。

:民眾非常惶恐,各國終於決定撤回國民

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鑽石公主號郵輪不由日本負責,它不是一個整體,而是由多個國家組成的組合,由各個國家共同負責。


垂垂老馬


現在的日本,是新冠肺炎數量最多的“外國”,達到了519人。其中,大部分都是在鑽石公主號郵輪上感染的,數量達到了454人。

2月17日,就是昨天,鑽石公主號上的乘客們對外請願,稱船上正在失控,要求日本改善支援措施,讓乘客們快速下船。

看出來了,這些乘客們快憋瘋了。而船上的環境因空間所限,可能達到的治療環境和隔離環境不如人意,因此有了請願之事。

鑽石公主號到這一步,是誰也沒有想到的事情,哪麼發生疫情應該有哪個國家來負責這事呢?

和鑽石公主號有關聯的國家主體

鑽石公主號,雖然停泊在日本橫濱港,出港在這裡,回來還是在這裡。

但日本人並不是鑽石公主號的所有權人,也就是說,日本只是收取港口停泊的相關管理費用。那誰是鑽石公主號的所有人呢?

鑽石公主號的母公司是嘉年華郵輪公司,這是家非常有名的公司,去年一年光是郵輪就帶來了29.9億美元的利潤。

公司老闆是美國富豪米基.阿里森,他也是NBA熱火隊的老闆。

作為老闆,阿里森郵輪的運營權交給了英國人,船長也是英國人。

這算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責任無法追究

這次事件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誰有錯?

能說美國老闆的錯嗎?但人家也僅僅是大股東而已。能說是英國人的錯嗎?英國的運營方和船長,也沒有料到會發生如此的事情。

能說是日本人的問題嗎?人家管吃管住管醫療,也實在是沒啥責任。

能說是第一個感染者香港大爺的錯嗎?(旅行前在深圳待過半天,然後坐飛機去了東京,之後身體不適,出於各種考慮,堅持旅行。5天后在香港下船。)

那也是一個感染者,也是受害者,他也不知道自己得了新冠肺炎,他也不想傳染給大家。但凡知道,他又怎會上船呢?

追究責任,肯定無法追究。

但經濟損失卻有人承擔了。

鑽石公主號的疫情擴大,導致郵輪大老闆損失慘重,有可能破產

鑽石公主號疫情擴大後,責任無法追究。但損失還是有人承擔的。

日本當然是有損失的,所有人員的醫療、餐飲和各種服務,在靠岸後,日本幾乎全管了。日本也聲明“免費治療所有感染者。”

而嘉年華郵輪公司,承諾所有乘客的費用全部退了,而且包括為坐船耗費的機票費。看得出來,阿里森是個講究的人,是個敢於擔當的人,這一船下來,光是退款費用就達到1.5--2個億人民幣左右。

阿里森做得不錯,可是疫情的影響,導致嘉年華公司的大多數郵輪停止運營,因為很少人報名參加。畢竟,這段時間世界形勢不妙。

基於此,嘉年華公司的股票大幅下跌,縮水66.35億美元,合計人民幣464億元。這對阿里森來說是個巨大的打擊。全球25000名員工還要吃飯呢,因此,嘉年華公司很有可能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機,甚至可能會破產倒閉。

但是,在現狀面前,一個公司倒不倒閉,人們已經不關心了,人們只關心多少人被感染,多少人能活下來。

總體說來,這次疫情無法追究責任,但日本政府承擔了醫療責任。

當然,有一部分非日本的健康乘客已被相應國家接走。而人們的經濟損失,有美國郵輪公司嘉年華承擔了主要責任,英國運營方承擔了部分責任。

郵輪公司承擔了大部分經濟責任,而可能的後果是郵輪公司可能面臨倒閉。

疫情之下,難有勝者。


藍風破曉


造價約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5億元)的鑽石公主號是全球十五大豪華郵輪之一。這艘郵輪重達116000 噸,長290.4米,寬48.2米,高達62.5米,載重11.6萬噸,可以容納乘客2670位。船上共有客艙1337間,客艙中有748間設有私人露臺,船上有五個主餐廳,有四個大小不等的游泳池,有可容納七百多人的公主劇院,還有各式酒吧、夜總會、豪華賭場、免稅商店、健身中心及SPA、圖書館,擁有海上最大的網吧,甚至還有結婚禮堂。可以說鑽石公主號就猶如一座海上的五星級酒店一般令人心馳神往,然而隨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爆發使這艘巨輪瞬間陷入了巨大的災難中。現在這艘船成為了世界矚目的焦點,而這段經歷對船上的乘客則更像是一場惡夢。

2020年1月20日鑽石公主號搭載著2666名乘客和1045名船員從日本橫濱出發,途經鹿兒島、香港、峴港、基隆、那霸等地,計劃最終於2月4日返回橫濱。然而就在鑽石公主號出發的當天在中國鍾南山院士根據他在武漢的調查證實新型冠狀病毒可以人傳人,在隨後的幾天裡全世界在短時間內經歷了對這種病毒由未予重視到高度關注的巨大轉變。2月4日鑽石公主號返回橫濱港後乘客們才發現他們下不了船了,因為日本政府決定對“鑽石公主號”進行不靠岸全船檢疫。日本厚生勞動省在2月5日確認:郵輪最初31個疑似病例中已有10名乘客確診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所有人都不能上岸,必須在船上隔離14天。誘發傳染連鎖的是一位曾在船上逗留5天的80歲的香港遊客:他在搭乘這艘郵輪從日本回到香港後被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儘管他已於1月25日結束旅程下船,但海上郵輪的封閉性使日本政府擔心病毒很可能已在船上傳播開來,於是才有了不靠岸檢疫這一出。

自從2月5日的檢疫後鑽石公主號就開始了海上隔離,然而海上隔離並不等同於安全隔離——船上相對封閉的空間客觀上加劇了病毒的傳播:在郵輪的封閉空間內人們居住的船艙相隔很近,通過呼吸道傳播的傳染病極易在人群中散播。一般郵輪多數艙室都是密閉的,內部通風由中央空調調節,包括外循環系統和內循環系統兩種。前者通過連接在外的吸風口吸進海洋上的空氣後再調節艙室內的溫度。目前尚不清楚“鑽石公主”號是否及時打開了外循環系統。內循環則是通過內部的空氣循環系統達到調節溫度的目的。雖然空調有空氣濾清器過濾,但對傳染病毒並不能起到有效的消殺作用。在本次事件中鑽石公主號的內循環系統實際上在無形中循環了帶有病毒的空氣,從而加劇了病毒的傳播擴散,於是新冠病毒在船上就如入無人之境,一時間整艘郵輪上的旅客都可能成為二代病毒感染者。日本厚生勞動大臣加藤勝信也承認:“密閉空間或導致新一輪傳染。新病例的傳染源已不完全是那位80歲乘客。有一些是由於在密閉空間裡待了一段時間後反覆接觸造成的”。哈佛大學免疫學教授埃裡克·魯賓也認為:郵輪作為一個封閉的環境是傳染病傳播的理想場所。

近四千人擁擠在船上相對封閉的空間內無疑大大助長了疫情在船上的蔓延:2月6日船上的確診患者人數增加到20例,2月7日增加到61例,2月8日增加到64例,2月9日增加到70例,2月10日增加到135例,2月12日增加到174例,2月13日增加到218例......截至2月17日“鑽石公主號”上的確診人數已達454人,佔已檢測人數的26.3%,遠超日本本土感染總人數,成為了世界範圍內中國之外最大的新冠肺炎感染區。與此同時船上乘客的人身自由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他們被要求每天只能呆在房間裡看電視,工作人員會送來一日三餐,對此有人甚至將郵輪稱之為“漂浮的監獄”。許多乘客在緊張之餘有些不知所措。在網絡通暢的情況下有人選擇了通過社交媒體向外界呼救。本來在郵輪內上網是收費服務,但疫情發生後鑽石公主號郵輪向乘客們開放了免費網絡服務。日本政府也向鑽石公主號郵輪上的隔離人員配發了2000部蘋果手機,用於交流和了解情況。如何確保約3700名乘客與船員的健康保障成為了日本政府的棘手難題。

來自英國的婚禮策劃師大衛·阿貝爾為了與妻子薩莉一起慶祝結婚50週年而搭乘鑽石公主號郵輪。自2月4日起他開始在Facebook定時直播船上情況、答疑解惑並請求觀眾幫忙分享視頻。截至2月13日他一共發佈了50部視頻,總播放量逾85萬。他因此成為這艘郵輪上最受媒體關注的“明星乘客”早在1月30日大衛就試圖用 Facebook 給家人報平安。他察覺到船內氣氛緊張——船員們採取了各種衛生措施:測體溫、宣傳餐前洗手、禁止使用公共廁所、要求乘客簽署“戴口罩協議”等等。2月1日郵輪從沖繩入境日本時大衛發現那裡設了體溫檢查關卡,岸上旅行也全部取消了。直到兩天後大衛在Facebook 上說:“我今天早上才知道有超過300名乘客從中國香港登船,其中一人已確診感染新冠肺炎。”大衛不得不取消了歸國的機票。兩天後的深夜一段船長廣播打破了寂靜。船長告知所有人:日本醫護人員將登船為每位乘客測量體溫。但這個“初篩”其實是存在爭議的:日本厚生勞動省大臣加藤勝信在2月10日的記者會上表示他們沒給船上所有人做核酸檢測。日本多家媒體在報道中表示:現在公佈的確診病例都是來自被判斷為有發熱等症狀的人以及與他們有關的“密切接觸者”。

目前一些醫學界人士質疑“密切接觸者”並非嚴格醫學定義。這個稱謂多次出現在日本厚生勞動省針對流行性疾病的防控指導綱領中。在2007年1月厚生勞動省針對當年新型流感的一份指導文件中“密切接觸者”包括同居者、實施救助的醫護人員、汙染物質接觸者以及直接面對面接觸者。不過目前針對郵輪上的人進行的“篩網”還是有太多漏洞:一名日本乘客在接受日本電視臺採訪時表示他們只“填了一張健康問詢表”,然後兩名檢疫人員上船為他測量了體溫。然而目前根據我國的防控與檢疫經驗:還有很多無症狀者最終在核酸檢測中顯示為陽性。儘管日本政府對“鑽石公主”號的所有乘客和船員進行了整體隔離,但沒對疑似病例和可能的潛伏病例以及普通乘客和船員進行分別隔離。要在郵輪相對有限的空間中對3000多名乘客或一半以上乘客實施分別隔離顯然是不現實的。新型冠狀病毒可以通過接觸、飛沫等多種途徑傳播,同時具有較長的潛伏期,這意味著這其實是一種傳染性極強的病毒。2月11日一名參與鑽石公主號上感染者的搬送工作的消防員被檢查出發燒38度,而他在工作時實際上是穿戴了防護服、口罩、護目鏡等全套防護裝備的,在這種狀態下依然被感染也可見這種病毒的傳染性。船上的封閉空間使這種病毒很快就形成一種爆發狀態了。站在乘客的角度而言:可以說正是目前這種隔離措施導致病毒在船上爆炸般擴散蔓延。

鑽石公主號是一艘很特殊的船:這艘船是英國的,但是船隻使用集團是美國的,而停靠的地點又是日本。目前國際上對此類事件的責任制歸屬問題並沒一個明確的標準。那麼究竟該是作為這艘船的所有在的英國為此負責呢?還是作為船隻使用公司所在國的美國負責呢?又或者是由作為停靠國的日本負責呢?其實仔細論起來三方都該承擔相應的責任。不過就目前的形勢而言:最該採取行動的首先是日本。在這種大災大難面前任何國家都該本著人道主義精神先救人再問責。由於這艘船停靠在日本,如果要其他國家救助難免遠水難解近渴,所以由日本就近救助是完全合理的,況且船上有近一半左右的乘客都是日本人。之前日本因為對中國疫情的支援而被中國政府和網友們高度評價。日本對中國疫情的援助當然是一種人道主義精神的體現,是一種全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的體現。日本在得知鑽石公主號的疫情後也並沒拒絕讓其停靠。日本好不容易在國際上塑造了自己的人道主義形象,如果現在放任這艘船不管無疑會極大損害日本在國際上的形象。然而目前日本政府在鑽石公主號問題的處置應對上卻飽受國內外的詬病。目前多數日本網友都對郵輪上的乘客與船員抱以最大程度的同情:“船上的人挺可憐的,都是被動生病,在這種密閉空間中不生病也難”。最讓日本民眾不理解的是:安倍政府為何不把整艘郵輪上的乘客與船員集中到一個指定的地方進行單獨隔離,而是選擇密閉的郵輪中。

在本次疫情中日本既然能大力支援中國,難道沒能力救助家門口的一艘船嗎?事實上日本也並不是主觀上想對鑽石公主號的疫情放任自流,而是目前日本本土的疫情已使日本政府自顧不暇。在13日之前日本方面的疫情主要集中在鑽石公主號上。儘管鑽石公主號上的感染者數量日益飆升,不過日本國內的疫情仍處於相對可控狀態。從2月13日起日本各地相繼出現感染途徑不明的患者,對此日本厚生勞動相加藤勝信表示“情況與此前不同”,認為今後日本國內蔓延“或將難以避免”。2月15日世界衛生組織(WHO)高級顧問、傳染病對策專家進藤奈邦子在出席新型冠狀病毒緊急研討會時表示:日本目前的患者數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了。和其他國家所不同的是:日本已到了確診患者出現後卻無法確認感染源和感染途徑的程度,疫情可能已在日本蔓延,因此需要制定相關對策,防止感染的進一步擴大。日本共同社在2月16日的報道顯示:當前日本國內感染者有40人,加上“鑽石公主號”郵輪上的乘客以及由日本政府包機從武漢接回的日本僑民在內的感染者總計達到338人。從13日起形勢變得越來越不容樂觀了:除了每日新增確診病例逐日攀增外,日本已開始出現第二、第三代人傳人的現象,日本醫護人員也出現了感染現象。在此之前日本發現的感染者絕大多數集中於鑽石公主號郵輪和從中國包機回國的人員,然而14日在日本國內的6個都道縣確診了7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15日又在3個都縣確診了12例。截至當地時間15日傍晚一共發現4例未能鎖定傳染路徑相關線索的病例:引發院內感染的和歌山縣病例、千葉縣20多歲男子病例、北海道50多歲男子病例、愛知縣60多歲男子病例。16日新冠肺炎感染範圍在日本已擴大到11個都道府縣,至少有5個地方出現了與我國無直接關係且不知感染途徑的確診病例。到2月17日為止日本全國累計確診病例已突破500例(其中鑽石公主號上454例)。

目前已有5個地區的感染病例根本找不到傳染源,而這種互無關聯的新冠肺炎感染病例早在13日就已出現。確診病例中出現了多名大巴車、出租車司機,由於司機活動範圍大、接觸人員多的特點給防控工作帶來很大難度。其中最令日本政府和民眾感到擔心的是13日確診的一名出租車司機:理論上凡是坐過他的車的人都存在被感染的可能性,然而出租車司機每天接待那麼多乘客,實在無從查詢到底都有哪些人曾坐過他的車,甚至就是坐過的人自己也未必記得清。這無異於在日本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儘管有消息稱該司機在出現發熱症狀後就停止了出租行為,但該患者依然在有症狀的前提下參加了公司的年會活動。該活動參加人數達到了80多人。15日東京增加的8名確診病例中有7人參加過這次公司年會,另外一人曾乘坐新幹線到愛知縣出差。這些感染病例的共同特點就是沒去過武漢,更沒有接觸過外國人。傳染病的防治工作一個相當重要的方面就是確定傳染源,然而目前日本已出現了感染源頭和途徑不明的狀況,這顯然是對疫情防控極為不利的。不明感染者的出現說明新型冠狀病毒可能早在武漢疫情爆發前就已潛伏。日本儘管在人口總量上不到我國的十分之一,然而日本的國土面積卻只有我國的4%左右,所以日本的人口密度其實是遠遠大於我國的,上下班高峰期的日本公交、地鐵的人擠人現象其實一點不亞於我國。事實上日本這種人口分佈狀況和交通條件有可能使新型冠狀病毒的隱性傳播已然開始。

在這種形勢下再放乘客下船無疑會加劇疫情防控形勢的嚴峻性。日本確診新冠肺炎的程序是比較複雜的:單個樣本的檢測時間約為6~7個小時,比中國長且檢測成本較高,需要特別預算或保險等來埋單。如果日本要全面救助船上人員就必須進行全面隔離,然而目前日本國內沒任何一家大型酒店可以同時容納這麼多的疑似感染者同一時間隔離。船上只有1000多名日本人,這艘船又不是日本的,也不是日本集團的,然而日本卻需要為此冒使國內疫情擴散的風險。可如果不救呢?這艘船上哪國人都有,可謂是世界關注。如果真不救,那麼日本將會背上一片罵名。如果“鑽石公主”號郵輪感染事件處理不當將會給今年7月東京奧運會蒙上陰影,可能對運動員和遊客帶來不利的心理預期。在這種形勢下日本政府實際上採取了一個下下策——暫時只救發病的人,但是沒確診的人不準下船。這樣船上的乘客當然是非常焦急的,畢竟處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下誰說不準下一個患病的可能就是自己。既然日本政府不救,那就只好想辦法自救。船上一些美、英等國的乘客在推特上面發文章,希望能引起本國的注意。船上乘客一次又一次的自救行為也終於得到了一些回應:美國同意包機將船上的300多名美國籍乘客全部接回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也緊隨其後派飛機接本國公民回國。在這種形勢下日本方面也同意對“鑽石公主號”上剩下所有的3400名乘客進行檢測。若結果呈陰性,原則上將於19日放行下船。

2月17日上午兩架接“鑽石公主”號郵輪上美國公民回國的美國政府包機從東京羽田機場起飛。郵輪上約300名美國公民下船後乘坐日本自衛隊提供的大巴到羽田機場登上包機。兩架包機分別飛往位於加利福尼亞州和得克薩斯州的美國空軍基地,機上乘客將在這兩個美軍基地接受14天的隔離觀察以確認是否感染。除此之外大約有40名美國公民確認感染新冠病毒,這些人將留在日本進行治療。在此之前加拿大全球事務部於15日晚發表聲明稱:“我們正在就撤離工作與嘉年華郵輪公司和日本政府緊密合作。之所以作出這一決定是出於郵輪上的乘客面臨特殊情況以及為減輕日本醫療體系的負擔”。同時加拿大方面也在聲明中指出:那些已出現新冠肺炎感染症狀的人員不得登機,他們會被轉移到日本醫療系統接受治療。此次包機接回的加拿大公民將被送至安大略省康沃爾郡的加拿大運輸部訓練所接受14天的隔離。意大利、韓國等國也制訂了自己的撤僑計劃。這雖減輕了日本政府的負擔,卻因為人員的流動可能造成更大的麻煩。嚴格意義上鑽石公主號的疫情屬於突發事件,不能視為日本單方面的責任,作為郵輪所有者的英國和作為郵輪公司運營方的美國其實都負有相應的責任。從船上乘客的國籍來看:分屬於幾十個國家,按說這些國家都該對船上的本國公民安全負責,然而如此大規模的人員流動又可能造成疫情的進一步擴散,所以日本只是作為“地主”承擔了就近救助的義務。就日本目前的疫情形勢而言:恐怕要獨力解決此事並不容易,如果英、美等國不及時伸以援手可能將使形勢更加嚴峻,屆時蒙受損失的恐怕就不只是日本了。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首先可以肯定的說,鑽石公主號疫情屬於突然事件,不需要哪個國家負責。

“鑽石公主號”郵輪,長度290.4米,船寬37.5米,擁有1337間客房,僅甲板就有18層,滿載排水量超過11萬噸,是一座海上的龐然大物,堪稱海上流動的五星級酒店。

截止2月16日,據日本厚生省發佈的公告,“鑽石公主號”郵輪上已經確診有355人感染新冠病毒,成了僅次於某國感染此病毒人數最多的場所,從而震撼了日本乃至全球,因為船上有來自歐美、亞太地區的遊客,外界都在為船上其他3300餘人的健康而擔憂。

鑽石公主號郵輪是由日本長崎修建的一艘豪華客輪,雖然是在日本建造的,但這艘船屬於美國嘉年華集團旗下公主郵輪公司,船舶的註冊地點是在百慕大,母港是日本橫濱。

自從建成之後,鑽石公主號郵輪一直執行著日本前往東南亞的旅遊觀光航線,在1月20日,該船從橫濱出發,開啟了又一次旅程,前往沖繩、中國香港、越南旅行。

本次航班共計有3700多名遊客登船,這些乘客來自多個國家和地區。

鑽石公主號在出發五天之後抵達香港,並在此停留,期間有乘客上下船,一名80歲的香港籍乘客便在此時下船。

這名香港籍乘客在船上一共待了五天時間,期間並沒有出現任何異樣,也沒有引起周圍人的注意,而當時新冠疫情尚未完全爆發,人們對於疫情也不是很重視,誰也不會想到這個香港籍的乘客會給鑽石公主號帶來巨大的麻煩。

到2月2日,鑽石公主號開始返航,然而就在此時,香港公主號的所屬公司接到港府的通報,說那名曾在船上居住五日的香港乘客已被確診為新冠肺炎,同時港府也將這個訊息告知了日本政府。

在接到消息之後,鑽石公主號趕緊加速返回橫濱港,但是在到港後日本政府卻要求船上所有人員就地隔離,不準下船。

其實日本政府的做法也是可以理解,那名被確診的香港乘客在船上待了整整五天時間,期間必然有人會被感染。但由於新冠肺炎病毒的潛伏期有兩個禮拜,所以此時的具體感染人數還不確定,日本政府是絕對不敢放這麼多人下船上岸的,畢竟船上有3700多人,實在難以控制。

但是將這麼多人鎖在船上是會增加交叉感染風險的,因為就算鑽石公主號的體型非常龐大,可其內部的過道、餐廳等公共空間開始比較封閉的,很容易積存病毒。而且船上大部分乘客都是多人共用一個房間,有超過1/3的房間還沒有窗戶,這種情況下感染人數必然急劇上升。

在整船被隔離之後,鑽石公主號的感染人數在不斷增加,截止到2月17日,鑽石公主號上的感染人數已經達到了454人!也就是說每八個人中就會有一個感染。

目前鑽石公主號已經被隔離了12天,船上的許多乘客已經受不了了,希望能上岸隔離,但日本政府就是不鬆口。而就在這十幾天的時間裡,日方上船的工作人員已經有2人感染了。

雖然這兩個工作人員的感染是由於自己的失誤造成的,但也可以看出,即便是再怎麼嚴密,還是會有疫情擴散的可能,因此日本政府就更加不敢讓船上的乘客上岸了。

眼瞅著日本政府堅決不同意乘客下船,部分乘客只得求助於本國政府,在多國政府的聯合施壓下,日本政府終於宣佈將在2月19日允許通過身體檢查的乘客下船,目前已有多個國家或者地區的政府宣佈將包機接回本國在鑽石公主號的乘客。


勵志燈哥


這是天災,也是意外,誰都沒有辦法承擔這個責任。就好比當年的MH370失蹤一樣,各個國家只能是去做人道主義的救援,但是誰都無法為這件事情負責。

截止到2月17號,鑽石公主號遊輪已經在日本停留了13天時間。在這13天裡,情況一步又一步惡化。截止到2月16號,已經確診了355名患者。

按照道理說,鑽石公主號遊輪作為一個密閉的環境,理應讓乘客儘快下船,避免出現更大規模的交叉感染。實際情況卻是,日本一直把著不讓下船。

但是在另外一邊,當中國發生疫情的時候,日本非但沒有袖手旁觀,反而援助了大量的物資,更是留下了“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美談。

其實,如果你能瞭解在這艘船上發生了什麼的話,可能就理解了日本的處境。

2020年1月20號,這艘豪華遊輪載著3000多名乘客和工作人員,從日本橫濱起航。按照原定計劃,將會在2月4號的時候重新返回橫濱。

然而,1月25號的時候,船隻來到了香g,一位80多歲的老伯下船。下船之後還沒多久,這位老伯就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患者。

還記得1月23號嗎?這一天是武h封城的日子,也是這次疫情出現轉折的關鍵時間。當所有人都把目光專注到武h的時候,誰也沒想到這艘船上竟然也有患者。

一時間,這艘船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同時還需要解決一個問題——到底是在船上感染,還是在下船之後感染的?顯然,從發病和確診的時間來看,船上感染的可能性更大。

如何排除這種可能性呢?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對船隻上所有人進行檢測。終於,2月4號的時候,這艘船順利的返回了橫濱,等待他們的是嚴陣以待的檢疫官。

很不幸,在第1批檢查當中,就發現了10位患者。從此,每一次檢查都會有新患者的出現。截止到2月16號,這艘船上已經出現了355名患者,可謂是現實版的病毒培養皿。

但是根據目前消息來看,儘管這些患者都被接下船,並且送到醫院,但是日本政府還是堅持要求這艘船隔離14天。為什麼要這麼做哪?

其實這也是責任的問題,如果這艘船的責任是日本,想必日本政府早就讓這些乘客下船了。那麼責任是怎麼劃分的呢?其實,也正是因為責任難以劃分,所以遲遲懸而不決。

▲這是早期檢查結果

首先,這艘船的註冊地是在英國,那該讓英國來負責嗎?英國肯定不樂意,畢竟這艘船隻是在英國註冊的,並不是在英國出的意外,英國憑什麼要當這個冤大頭?

其次,這艘船隸屬於美國的一家集團,那該讓美國來負責嗎?美國肯定也不樂意,雖然當慣了世界警察,但是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美國才不想摻和一腳。

最後,這艘船停靠於日本,而且一半以上的乘客都是日本人,是不是應該交給日本來負責?憑啥,日本人多就該日本負責嗎?充其量也就把全部日本人接下來,那剩下的怎麼辦?

這個時候有人就說了,日本連千里之外的中國都願意援助,以日本的經濟體量,收下3000多名患者又能怎麼樣?是的,確實不怎麼樣,但是出了事怎麼辦?

那麼會可能出現什麼事呢?以至於讓日本政府不敢擔責?

首先,這艘船上有兩三千人,收治就是一個大問題。因為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一種傳染病,相對普通疾病來說,傳染病的隔離條件要求高。

儘管日本醫療條件發達,但是也沒有這麼多用來隔離傳染病房的醫院。更何況日本本身便自顧不暇,截止到2月15號,日本媒體對外稱:日本可能發生了隱性傳播。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日本可能會在未來兩週內出現暴發疫情。到時候,病床全部給這些人了,日本本國民眾怎麼辦?更何況裡面還要去一半非日本人。因此,日本民眾肯定不願意讓所有人下船。

其次,治療也是一個問題。根據目前治療情況來看,死亡的患者大多是老年人或者有基礎疾病的人員。而在收治過程當中,倘若死了一個人算誰的?

如果這個人是日本人還好,畢竟是在本國治病,治死了也怪不到誰頭上。倘若是個美國人呢?倘若是個英國人呢?外界會不會懷疑日本政府沒有盡全力治療呢?

到時候才是跳進黃河都洗不清,所以對於日本政府來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當然了,這種心態並不符合人道主義。為了國際形象著想,日本政府怎麼著也得有點行動吧。

▲截止到2月13號的數據

實際上,日本政府確實有行動。首先,是保證了最起碼的吃喝問題。其次,萬一真的發病了,我就把你接下去給你看。最後,積極聯繫各國準備來接人。

其實,最後一點才是日本政府最應該做的。因為既然日本政府不想為這件事情擔責,自然得有人為這件事情擔責。所以,事情發生後,很多國家都在準備將本國乘客接回去。

截止到2月15號,像美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等國,已經派出專機去接人。截止到2月17號,美國已經接回384名美國公民,另外還有44名確診者留在了日本。

另外還有菲律賓等國,也已經將本國公民接了回去。當然了,也有像韓國、英國等國還在推動相關手續,相信用不了幾天,大部分的人都能回到各自的國家。

因此,最後的責任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史之策


我剛剛回答了一個類似的問題,感覺相關國家和地區的做法,對“鑽石公主”遊輪上的遊客很不公平,所以,在這裡,我就再補充一下。

這次“鑽石公主”號遊輪的遭遇,可以說是非常悲慘,本來是一場浪漫之旅,卻變成了第二艘“泰坦尼克”。與當年的泰坦尼克號上死亡的“先輩”相比,“鑽石公主”遊輪上的遊客,雖然還活著,但卻經歷了雖生猶死的煎熬。在這裡,我不說遊輪上發生疫情是誰的責任,我想說的是,在遊輪上爆發疫情後,造成疫情的迅速擴散,是誰的責任?因為,疫情的發生,並不是以誰的意志而轉移,而是在疫情發生後,誰能挺身而出,快速的,有效的控制疫情,從而把損失降到最低。


寫到這,我來幫大家
捋順一下,造成疫情迅速擴散,是哪個國家的責任,有不對的地方,請您指正。

一,是遊輪的母公司,美國嘉年華集團的責任,因為在“鑽石公主”遊輪“擱淺”後,嘉年華集團除了為遊客提供免費的食宿外,並沒有積極的與日本方面取得聯繫,商討解決的辦法,而只是像監獄的獄警一樣,“看管”船上的遊客,雖然此次疫情的影響,已發展到國家層面,是嘉年華集團所參與不上的,但嘉年華集團的不做為,將會付出鉅額的索賠。


二,美國和其他遊客所在國和地區的責任,
由於是世界上最有影響的大國,美國本應該在第一時間,向日本施加壓力,迅速撤回自己國家的遊客,及時的救治確診患者,在同意美國的撤僑要求後,日本也就沒有理由,再反對其他各國和地區撤僑的要求,這樣看,如果各國和地區,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從遊輪上撤僑,也不會造成疫情的迅速擴散。
三,日本的責任,

為了防止“引火燒身”,日本並沒有從人道主義角度出發,積極的,及時有效的對確診患者進行救治,而是拒絕“鑽石公主”號遊輪上任何遊客上岸,所以,正是日本的見死不救,才造成了遊輪上疫情的大面積爆發。

綜上所述,這次“鑽石公主”號遊輪的遭遇,可以說是對當今文明社會的一個極大諷刺,相信在不久,一個堪比泰坦尼克號的電影,一定會被搬上銀幕,如果是那樣的話,我估計其票房,也一定不亞於《泰坦尼克號》……


海之波濤3


“鑽石公主號”郵輪發生疫情屬於一場國際性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各個國家儘可能地參與救治,而不能將責任歸咎於那個國家來負責。

“鑽石公主號”郵輪由日本負責建造,產權歸屬於美國公司,由英國公司負責運營,主要巡遊地為亞太地區(母港橫濱),上面的遊客大多數是日本人,還有美國人、加拿大人、歐洲人、以色列人等,所以“鑽石公主號”郵輪就是一個國際性的大舞臺,很難分清歸屬哪個國家負責。

日本作為“鑽石公主號”郵輪的停靠國擔負了救治郵輪乘客的主要責任。自郵輪2月3日返回橫濱港以後,2月5日正式採取隔離措施,日本政府安排檢疫人員對船上游客進行檢測。截至2月17日,在目前已取得的1723份病毒測試結果中,已有454人確認感染,其中189人無症狀。被確診的遊客,由日本政府按照到醫院接受治療,其它還未檢測的遊客,繼續待在船上接受隔離和檢測,直到2月19日解除隔離限制。

但是,目前日本的檢測能力有限,每天只能檢測300份病毒樣本,所以郵輪上3700多人(2666名乘客及1045名船員)目前只檢測了1723人。面對確診病例的日益增加,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此前表示,計劃儘快將檢測能力增至每日1000份。早一日檢測完,早一日解除隔離措施。

面對“鑽石公主號”郵輪上日益嚴重的疫情,有些國家開始採取撤僑行動。2月17日7時,美國派出的兩架包機從東京出發撤離了300名“鑽石公主”號郵輪上的美籍人員,而此前被確診感染者被留在日本接受治療。美國將這些人接回國內繼續進行隔離,美國國內的條件要比郵輪上要好,畢竟郵輪上防疫條件有限,人員太多,容易造成大規模的擴散和傳染。

在美國對“鑽石公主號”郵輪進行撤僑以後,中國香港政府派出人員前往東京,準備將350名香港居民撤離。

面對“鑽石公主號”郵輪上爆發的疫情,不能說由哪個國家負責,畢竟這涉及很多國家和地區的遊客,屬於國際性的事件,相關國家和地區都有參與救治的義務,只有多國共同合作,才能戰勝疫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