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夫妻一個隔離病房一個火神山,同城分居 到家門口不敢見孩子

疫情時期的情人節,阻礙愛人相見的,不一定是千山萬水,也可能是一層口罩、一堵牆、肩上的一點責任。《中國人的一天》記錄下這個特殊的情人節,它不如以往浪漫,但比以往更濃烈、真實,讓人印象深刻。他是警察,她是護士,同在一城,相互掛念,卻不能見面。

抗疫夫妻一個隔離病房一個火神山,同城分居 到家門口不敢見孩子

△ 燕佔飛、鐵肖會和他們的兒子。(鐵肖會供圖)

燕佔飛和鐵肖會,已經很久沒有回家了。

夫妻倆老家河南安陽,燕佔飛在武漢蔡甸區新農派出所當民警,鐵肖會在蔡甸區人民醫院上班,在老家親戚們看來,這都是體面的工作。

1月21日,一道“全員全勤上崗”的防疫動員令,打斷了燕佔飛回老家過年的計劃,火神山醫院開建後,他被派駐到了現場值守。

抗疫夫妻一個隔離病房一個火神山,同城分居 到家門口不敢見孩子

在火神山值守的燕佔飛。

隨後,鐵肖會也被調往新冠肺炎隔離病區,除夕當天離家。

就這樣,燕佔飛和鐵肖會分別搬進了各自單位的住宿點,過起了同城分居的日子。

抗疫夫妻一個隔離病房一個火神山,同城分居 到家門口不敢見孩子

脫下防護服的鐵肖會,額頭上留有勒痕。

一起過情人節的傳統,兩人已持續多年,今年將是例外。“疫情結束前,大家都不要再見面了”,鐵肖會說,她每天在隔離病房進進出出,和患者接觸,能不見,就不見了。

今年1月,鐵肖會父母來武漢探親,結果趕上了封城。小兩口不在家,照顧2歲外孫的任務,就落在他們身上。

岳父給燕佔飛打電話,家裡快沒菜下鍋了,“怕影響你工作,但帶著孩子,我們也不敢隨便出門”。

抗疫夫妻一個隔離病房一個火神山,同城分居 到家門口不敢見孩子

利用休息時間,燕佔飛趕往家附近的超市,採購食材。

“白菜、蒜苗、芹菜、西紅柿、醬油……”燕佔飛口裡唸唸有詞,一邊看著手機上妻子發來的清單,一邊盯著購物車,一樣樣比對,一個個點名。確保一樣不缺後,他結了賬,往家裡趕。他算了一下,這些食物,夠家裡兩老一小吃好幾天了。

回家路上,他神色有點激動。他很久沒有見過兒子了,“很想他,稍一閒下來,滿腦子都是他的樣子”,燕佔飛說。

抗疫夫妻一個隔離病房一個火神山,同城分居 到家門口不敢見孩子

燕佔飛正在採購食物。

燕佔飛把菜放在家門口,告訴岳父出來取。每次燕佔飛給家裡送東西,都是放在門口,岳父用酒精噴霧消毒,靜置20分鐘後再拿進家門。把東西放好,燕佔飛側身躲在了牆角。他怕被兒子看見,纏著要抱抱:“我身上不乾淨,不敢抱他。”

抗疫夫妻一個隔離病房一個火神山,同城分居 到家門口不敢見孩子

把菜放在門口,燕佔飛躲在牆角。

燕佔飛還是被兒子發現了,兒子露出驚喜和期待的表情,張開手來,要爸爸抱抱。燕佔飛看著兒子,擠眉弄眼,說著誆哄的話,慢步退走想要脫身。意識到爸爸要走,兒子由喜轉悲,哭了起來。

“走嘛,你走嘛”,岳母說,“他哭一下就好了。”退進電梯,門關上的那一刻,燕佔飛的眼角有淚水在打轉。

抗疫夫妻一個隔離病房一個火神山,同城分居 到家門口不敢見孩子

燕佔飛退著進了電梯。

“當爸爸的,哪有不想自己的兒子呢?”回到單位備勤,燕佔飛打開手機。他給家裡裝了網絡攝像頭,“想他的時候,就打開看看”,看著兒子已停止哭泣,在和外婆玩耍,他略感心安。

抗疫夫妻一個隔離病房一個火神山,同城分居 到家門口不敢見孩子

空閒時,燕佔飛會用攝像頭看看家裡的兒子。

最近,燕佔飛和妻子很少聯繫。鐵肖會上班要穿隔離服,沒法看電話。只有晚上大家都下班了,才能通個視頻,彼此報個平安。

“她的工作環境,比我要危險得多”,燕佔飛很擔心妻子,尤其看到有醫務人員感染的新聞,他就緊張。

抗疫夫妻一個隔離病房一個火神山,同城分居 到家門口不敢見孩子

在燕佔飛協調下,又一批醫療設備運送到放置點。

火神山醫院交付那天,在轉運病人的救護車隊裡,燕佔飛看到不少“豫”字牌照的車,“我是武漢人,也是河南人,看到老鄉不遠千里來支援武漢,既感動,又自豪。”

抗疫夫妻一個隔離病房一個火神山,同城分居 到家門口不敢見孩子

值班中的燕佔飛,正在指揮交通。

一位參與火神山醫院建設的工人,拿到7500元的工資後,買了145提牛奶,花光工資還倒貼了58元,要捐贈給醫護和患者。他向燕佔飛打聽捐贈的接收點。

抗疫夫妻一個隔離病房一個火神山,同城分居 到家門口不敢見孩子

工人向燕佔飛打聽捐贈接收點。

這樣的好心人,燕佔飛遇到遠不止一次了。

他見到太多的人,從全國各地趕來武漢,為這座城市奔走、操勞:在風雨中加班加點的工人,連著幾天泡麵充飢的貨車司機,一拿到工錢,就買物資全捐了的工人……這些天,許多種情緒迴盪在他心裡,給他信心,也給他力量。

抗疫夫妻一個隔離病房一個火神山,同城分居 到家門口不敢見孩子

燕佔飛幫助捐贈者聯繫受捐人。

抗疫夫妻一個隔離病房一個火神山,同城分居 到家門口不敢見孩子

傍晚,雨越下越大,燕佔飛回到警車裡,邊吃飯邊觀察卡點周圍情況。

入夜了,火神山醫院卡點,身著黑色警服的燕佔飛和同事們還在雨中值守。而與此同時,城市的另一邊,身穿白色隔離服的鐵肖會,也在醫院的隔離病區忙碌著。

抗疫夫妻一個隔離病房一個火神山,同城分居 到家門口不敢見孩子

夜色中工作中的燕佔飛。

一下增加好幾倍的工作量、嚴絲合縫捂得人難受的隔離服、緊張沉重的氣氛……在醫院工作多年,年輕的鐵肖會還沒遭遇過這樣的“大場面”。無論從體力上,還是心理上,她都在努力適應,以面對這前所未有的挑戰。

抗疫夫妻一個隔離病房一個火神山,同城分居 到家門口不敢見孩子

緊張忙碌的隔離病房。

在隔離區病房,家屬不能入內陪伴,病人的飲食起居都靠護士照顧。一邊給病人打針遞藥,記錄病情變化,一邊給行動不便的病人喂水餵飯,端屎端尿,來來回回,一個班下來,鐵肖會的防護服浸透了汗水。

抗疫夫妻一個隔離病房一個火神山,同城分居 到家門口不敢見孩子

隔離病房一角。

“父母也知道,來隔離病房,就有被感染的危險”,鐵肖會說,但他們沒有反對,“我父母都是明事理的人,我媽說,把孩子放心交給他們,你去吧,注意安全。”父母說,這是職責所在,大難當前,總要有人去扛。

抗疫夫妻一個隔離病房一個火神山,同城分居 到家門口不敢見孩子

鐵肖會和同事一起轉運患者。

鐵肖會說,剛進入病區時,患者和醫生的伙食一樣,都是標準盒飯。

部分患者因為身體不適,或年歲大了牙口不好,吃不下去,“不吃營養就跟不上,營養跟不上病就治不好。”鐵肖會說,醫生和護士一起想辦法,找認識的餐館老闆,每天送來稀飯和熱湯,保證了患者的營養。

“我們沒做什麼了不起的事,都是類似這樣的小事”,鐵肖會說。

抗疫夫妻一個隔離病房一個火神山,同城分居 到家門口不敢見孩子

鐵肖會正在為一名患者喂水。

抗疫夫妻一個隔離病房一個火神山,同城分居 到家門口不敢見孩子

病人的身體還很虛弱,鐵肖會希望她能挺過這一難關。

抗疫夫妻一個隔離病房一個火神山,同城分居 到家門口不敢見孩子

夜深了,病人也睡覺了,鐵肖會在病房外記錄一天的工作。

晚上11點40分,鐵肖會下了夜班,在半汙染區脫下隔離服。

她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如釋重負。脫下防護面罩後,她的臉上滿是面罩壓出的印記。

抗疫夫妻一個隔離病房一個火神山,同城分居 到家門口不敢見孩子

凌晨0點10分,鐵肖會和同事乘班車去單位住宿點。窗外的街道,格外空曠。

抗疫夫妻一個隔離病房一個火神山,同城分居 到家門口不敢見孩子

在車上,鐵肖會給燕佔飛撥通了視頻電話,電話那邊,燕佔飛也才剛換崗下班。“你沒事吧?”“我很好,你呢?”“我也沒事,爸媽和兒子咋樣?”“都挺好的。”夫妻倆簡短的對話,讓彼此心裡都踏實了。

抗疫夫妻一個隔離病房一個火神山,同城分居 到家門口不敢見孩子

0點30分,夜深人靜,萬籟無聲,鐵肖會走進住宿點酒店大門。明天醒來,她和燕佔飛,還會在同樣的地方,幹著同樣的工作——無論情人節,還是普通的日子,對他們來說並沒有什麼區別。而我們看到,就在看似重複不變的辛勞中,在那些普通人的努力下,一些細微的、好的變化,正在武漢這座城市裡,悄悄地落地,生根發芽。

抗疫夫妻一個隔離病房一個火神山,同城分居 到家門口不敢見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