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慶青春在“抗疫”一線閃光

延慶青春在“抗疫”一線閃光

圖為陳佳(右)為出入居民測量體溫 李建忠攝

“在萬眾一心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醫護工作者和各保障崗位的工作人員都衝在了第一線。我們青年群體更應投身其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27歲的康安儒苑社區青年匯社工吳曉妍說。

青年之字典,無“困難”之字;青年之口頭,無“障礙”之語。疫情發生以來,團區委以我區9家社區青年匯為陣地,打響了疫情防控阻擊戰。15名社工第一時間響應號召,積極投身到了防控工作第一線,與所在街道鄉鎮、社區(村)一起,做好外地來京人員的登記、宣傳等工作,為築牢基層疫情防控線奉獻著青春力量。

30歲的溫泉東科普場館社區青年匯社工陳佳是位已有3歲娃兒的母親,疫情發生後,她第一時間響應居委會號召,積極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最初,她負責給進入社區的居民測量體溫,登記進出車輛信息。零下十幾度的氣溫裡,4小時更換一次的口罩幾十分鐘下來就已經被呼出的水汽打溼。輪崗期間,陳佳又按照網格包樓原則,給每戶家庭打電話,排查家裡近期有無出京入京人員。為儘快掌握人員信息,她平均每天要接打七八十個電話。一天下來,口乾舌燥的陳佳還不放過任何零碎時間,通過社區青年匯的微信群,積極向青年發佈社區通知、政策法規,做好防疫宣傳。面對每天如此大的工作量,陳佳沒喊過一聲苦。“我是青年匯的一名社工,更是一名共青團員,團徽在胸前戴著呢,防控疫情,我義不容辭!”陳佳堅定地說。

31歲的恆安“搭把手”社區青年匯專職社工田源在參與社區疫情防護工作後,就與居委會社工一起在社區門口對進出車輛開啟了細緻登記和檢查。在工作中,難免遇到不被理解的情況,每當這時,田源和同事們總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向車主解釋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們能做的不多,如果能夠獲得大家的支持、理解和配合,就已經很滿足很欣慰了。”田源說,“現在社區居民在出入的時候,經常會對我們報以微笑,或者道一句辛苦。每當這個時候,我都會因為自己貢獻了一份力量,而感到無比驕傲與自豪。”

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延慶共青團各級團組織、團幹部、廣大團員聞令而行。機關黨員幹部、社區青年匯社工、團建督導員等群體第一時間到崗到位,在有序開展疫情防控應急志願服務的同時,積極回社區報到參與疫情防控,重點參與社區排班值守、疫情防護宣傳、政策措施解讀等相關工作,並在南菜園開設志願服務崗亭,認真當好“戰鬥員”“宣傳員”“保障員”,用青春使命扛起了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的責任擔當。

不僅是衝在防疫最前沿,在疫情防控過程中,團區委還積極利用“青春延慶”微信公眾號、微信工作群等,每天對權威媒體發佈的疫情防控知識、青年行動令等通知要求進行推送並廣泛轉發,引導廣大青年充分發揮共青團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努力做到不信謠、不傳謠。同時,在志願服務過程中向服務對象宣傳正確的疫情防範措施,帶動群眾科學防控、有效防控。

此外,為切實做好防控物資增援保障,團區委還充分發揮統籌協調作用,採取主動溝通貨源渠道、動員青聯委員和企業家積極捐贈等方式,迅速籌集防疫物資。據統計,截至目前,團區委已累計深入我區13個鄉鎮、3個街道發放消毒液20噸、棉質馬甲185件、口罩200個、蘋果500箱,疫情保障物資摺合資金40餘萬元。

抗疫前線致青春,亮出青年擔當底色。“下一步,我們會繼續與全區各界通力合作,勇擔社會責任,用無私、堅韌的青春力量戰勝重重障礙,為人民群眾築起一道健康和生命防線,共同譜寫出媯川大地抗‘疫’戰線上的青春華章。”團區委副書記馬俊飛說。

記者 王宇琦 實習記者 王蘇齊 通訊員 趙東冉 周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