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欲擺脫依賴自研電池,此舉將掀起怎樣的“風浪”?

近日路透社消息稱,特斯拉正與寧德時代合作,打算在自家的電動汽車上使用LFP(磷酸鐵鋰)無鈷電池。據說此項談判進行時間已一年有餘,目前已進入最後階段。此消息使得特斯拉股價大漲7.3%,今年以來已累計上漲105.2%。

特斯拉欲擺脫依賴自研電池,此舉將掀起怎樣的“風浪”?

採用這一技術,意味著特斯拉首次將LFP加入其產品“方陣”中。而且關於電池,特斯拉早有自主研發的動作。從特斯拉持續上漲的股價來看,這些技術讓外界更加看好特斯拉,也使得特斯拉身價倍增。特斯拉方面表示,關於新電池的自主研發的具體信息,將會在4月份召開的電池投資人會議上透露。


與如今市面上的新能源電動車普遍應用的電池相比,特斯拉打算應用的無鈷電池究竟有何特別之處?特斯拉近年熱衷自主研發電池是出於何種動機?新電池的應用又會讓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中掀起怎樣的“風浪”呢?


一、無鈷電池成本降低,特斯拉量產能力得以釋放


在新能源汽車行業,特斯拉無疑可以被稱作“巨頭”,但巨頭也有自己的煩惱。眾所周知,特斯拉的電池主要靠松下提供,自從2014年簽了合同就一直如此。但特斯拉方面多次表示,松下電池的供應量限制了特斯拉電動車的量產速度。去年一季度,特斯拉淨虧損7.02億美元,主因就是松下提供的電池不夠。

特斯拉欲擺脫依賴自研電池,此舉將掀起怎樣的“風浪”?

可就算如此,松下在那之後還有意在電池供給方面對特斯拉漲價。因為特斯拉在去年10月~12月連續實現了淨利潤盈利,而2019財年特斯拉電動車銷量增長了50%,尤其是Model 3銷售勢頭極好。這使松下認為特斯拉在資金方面相對寬鬆,故而要求提高其供應給特斯拉的電池芯價格。


但即使特斯拉再不差錢,肯定也是能省則省。特斯拉方面對此表示,隨著電池多渠道採購體系的逐漸完善,還會要求松下方面將出售電池的價格壓低。可不管價高價低,總這麼買電池遠非長久之計。馬斯克在去年6月的年度股東大會上曾坦言,特斯拉在電池方面受到的限制,影響了電動車與儲能系統的生產和銷售。


對特斯拉而言,既要承受隨時可能上漲的價格,又要提心吊膽不知哪天電池就會不夠,這樣的日子過得著實不夠“痛快”。想要儘可能多地生產汽車,獲得更多自由,自主研發無疑是最佳途徑。


所以特斯拉在這方面已經行動起來。去年5月,特斯拉以2.18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美國電池製造公司Maxwell,因為這家公司掌握了許多關於電池製造的技術和專利。馬斯克認為這有利於特斯拉進行大規模生產,並儘可能多地降低成本。


此次特斯拉想要應用的磷酸鐵鋰電池也同樣有著降低成本的作用。目前主流汽車廠商多用三元電池,而NCA(鎳鈷鋁)和NMC(鎳錳鈷)就是其中最常見的類型。這些電池雖然能量密度高、續航能力強,可造價也高,其中最費錢的金屬就是鈷了。而特斯拉打算應用的磷酸鐵鋰電池與其原來應用的NCA電池相比每瓦時可降低0.15~0.2元。以特斯拉的量產能力而言,這能節省很大一筆費用。


馬斯克曾說:“我們使用少於3%的鈷在我們的電池中,未來將不使用鈷在下一代電池中”。而寧德時代也一直在想辦法提高磷酸鐵鋰電池的密度,並於去年的法蘭克福國際車展上展出了CTP電池包。它不用電池模組,體積利用率提升了15%~20%,零部件數量減少40%,能量密度則提升了10%~15%。


既然特斯拉與寧德時代合作,那麼CTP電池包將來應用於特斯拉的可能性也很大,這能夠實現馬斯克不使用鈷的想法,也能再次在電池成本方面進行壓縮。從而進一步提升特斯拉的產量,並加強其在電動車領域的競爭力。


二、自主研發供應鏈可控,特斯拉想要更多“自由”


特斯拉在電池方面的自主,不僅是與其他企業的合作,更有其在自主研發方面所作的努力。在去年6月的年度股東大會上,馬斯克曾暗示過特斯拉要自己生產電池。於是在去年10月,加拿大電池製造公司Hibar Systems成了特斯拉的子公司。這家公司的鋰電池製造技術相當先進,擁有可以製造筆記本電腦等其他產品電池的“真空自動填充系統”。


去年年底,特斯拉又申請了一項關於電池技術的專利。該專利主要是通過新型化學材料獲取電池,這種電池成本低,容量和壽命也都有所提升,並且在性能方面比當前普遍應用的鋰離子電池更為優秀。


對於特斯拉而言,這些行動可以讓它們製造出各方面都比現在更好的電動車。因為電池是電動車最為重要的部分,如果有了自主研發的電池,特斯拉就不必處處受限,不必向合作商付費,更不必將自己的數據和資源分享給電池供應商。這就與手機廠商想要自主研發芯片是一個道理,自主與自由對於特斯拉而言同樣意義重大。

特斯拉欲擺脫依賴自研電池,此舉將掀起怎樣的“風浪”?

除了專注於電池技術的研發,特斯拉在電池生產方面也有所行動。最近特斯拉正在加利福尼亞州弗裡蒙特的工廠建設電芯生產線,完工之後特斯拉就有了獨立生產電芯的能力,特斯拉還表示會在柏林的超級工廠也生產電芯。


想自主研發和生產,人才也是必不可少的。特斯拉從去年開始就招募電芯技術人員和測試人員,現在特斯拉的電池製造工程團隊還準備招募設備開發工程師,以便加速特斯拉下一代的電池製造計劃。


放眼全球,特斯拉的工廠無一不在盡力提高生產速度。而中國上海的特斯拉超級工廠也同樣有著巨大的產量規劃:2020年15萬輛,2021年30萬輛。如果要完成這個規劃,那麼寧德時代也好,其它電池供應商也罷,都很難滿足特斯拉電池供應的需求。而自建電池產線則可以最大限度減少電池在裝配上不必要的中間環節,減少電池供應受限而對汽車量產的影響,以保證特斯拉在全球市場的擴張,這對追求速度的特斯拉而言同樣重要。


此外,應用新電池與自主研發對特斯拉的安全性能的提升也大有裨益,並且可能會在電動車市場掀起不小的風波。


三、安全與穩定同樣重要,特斯拉自研電池或掀“風浪”


去年10月,NHTSA(美國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對特斯拉展開調查,原因是Model S和Model X的電池組可能存在造成“無碰撞起火”的缺陷。雖然馬斯克早就表示“大部分提交給NHTSA的安全投訴都是欺詐性的”,可特斯拉電池起火的事故近年來發生了確實不止一起。


所以不管特斯拉對外界如何盡力撇清電池起火的問題,實際上也不得不加以重視。而此次特斯拉打算使用的磷酸鐵鋰電池發熱量低、壽命長、熱穩定性高,而且經過大量在電動客車上的應用證實,該類電池環境安全性很好,應用之後應該可以有效解決特斯拉在電池安全方面已經暴露出的問題。


而根據當前的資料來看,磷酸鐵鋰電池首先會用於中國產的特斯拉車型上。當前特斯拉所有的車型用到的都是松下生產的鈷酸鋰電池,如果磷酸鐵鋰電池真能在國產特斯拉車型中得以大規模應用,那麼估計特斯拉國產Model 3的生產成本還能被拉低,價格自然也能再次下降。


今年1月,特斯拉國產Model 3已經由35.58萬元下調至32.38萬元,另外中國還給了國產Model 3不少新能源汽車的補貼,Model 3實際售價為29.9萬元。專家預測今年下半年國產Model 3的車型能降至25萬元,降幅接近20%。


而現在特斯拉又要自主研發電池,並且在國產車型中應用磷酸鐵鋰電池,據此估計成本方面還能降一波。特斯拉本就是進入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一條“鯰魚”,在新能源汽車行業,美國與中國處於領先地位,日德系在傳統行業領先但沒趕上新能源的熱潮,所以中國新能源車企最大的對手就是美國的特斯拉。


然而憑特斯拉的技術和馬斯克的名氣,以及現在有望一降再降的產品價格,恐怕特斯拉自主研發電池的動作不僅會衝擊其他品牌的國產電動車,甚至也會影響傳統燃油中檔車的銷售,那麼中國的新能源車企想要超越特斯拉恐怕就更難了,當然這一變化也可能成為新能源車企進步的又一動力。

特斯拉欲擺脫依賴自研電池,此舉將掀起怎樣的“風浪”?

更深入地來看,特斯拉自主研發新電池,影響的不僅是新能源車企,也相當於在完善其自身的產業鏈。現在特斯拉是需要買電池、找合作的需求方,可一旦有了電池方面自產自用的能力,特斯拉就會變成供給方,這對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都將產生巨大的震動,還可能導致電池行業洗牌,改變現有的大體上的格局。


特斯拉的一系列動作表明,電動車企佔據新能源電池技術的制高點,才有可能更好地生存下去,即使是頭部車企亦是如此。不管怎樣,特斯拉的舉動一定會在中國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車行業掀起一番“風浪”,而這種“風浪”能夠帶來的新氣象和新格局也是值得期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