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一線醫務人員子女參加2020年中考加10分錄取 ,你怎麼看?

回不了頭98


現在全國各個地方對於中考加分的規定,基本上都已經出現最為明顯和往年不一樣的,就是今年參加肺炎疫情抗擊的醫護人員特別是一線人員,子女加分10分可以錄取。

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公平的方案,既然人家的父母冒著生命危險,那麼就應當給人家孩子享受一定的待遇,只不過這種待遇不可以加大到非常恐怖的地位,否則的話就失去了真實的含義。

從開始到現在,幾乎中考每年都有加非的選項,只不過後來被廣大人民群眾不斷的議論,所以取消的越來越多,到目前為止可能已經不太多了,但是今年出現了這個特殊情形,有些人又在開始討論,覺得不合適。

我想那些覺得不合適的人,為什麼自己當年不好好學習,今年去參加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呢?我想就合適了。

不管中考加分10分還是更高,分數,這個分數只是為了讓那些在一線參加抗擊肺炎疫情的人心裡更暖和一些,畢竟在這次的肺炎疫情抗拒中,他們是冒著生命危險的。

社會就應當給予英雄的家庭和英雄的子女一定的優待,否則的話社會就失去了溫度,否則的話社會就沒有人願意去犧牲。

所以個人覺得,根據所有參與一線抗擊肺炎疫情的家庭,他們的子女中考加分是可行的。只不過各地應當嚴格審核符合標準的那些人,避免一些濫竽充數的人進入,失去了公平,引起了更大的爭論。


義誠老師


請一定要重獎他們,但請不要給他們的子女加分。

我們有很多很多很多可以重獎的手段。我們可以提高獎金,獎10萬,獎50萬,哪怕獎100萬,獎一套房。我相信,大家都會心服口服。我們還可以精神獎勵,三八紅旗手,勞動模範,抗疫英雄。我認為,他們都是名至實歸。我們還可以對有貢獻的人提拔。我肯定,他們能擔當,必定有作為。

但還是留教育一方公平的淨土吧。

所有的孩子都是可愛的,讓他們享受同樣的公平,他們唯一要拼的,是他們的成績,是他們自己的努力,而不是家庭的條件,也不是父母的貢獻。

我知道,現在說這個話,有點刺耳。這麼重大貢獻的人,再怎麼重獎都不為過。

對,其他重獎都不為過!但在普通中國人的心中,教育太神聖了,給孩子們公平太重要了。教育承載的是每個家庭改變命運的機遇,一定要慎重再慎重。

非常時期,非常手段,但一定要把好事辦好。父母是父母,子女是子女。我們可以有1000種其他選擇,但請不要這樣加分。這些英雄父母的孩子,肯定也會為他們父母的偉大而驕傲,孩子從他們身上學到的臨危不懼、勇赴國難的責任感才是最大的財富!





文職老將


對於湖北一線醫務人員子女參加2020年中考加10分錄取,我雙手雙腳贊同。

首先有一點應該是所有人的共識,醫務人員值得獎勵!

雖然湖北有些人在這場疫情中的表現是謎一般的讓人困惑,但一線的醫務人員表現出了極高的覺悟和醫學素養,為這場戰“疫”戰爭的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最美的逆行者,被口罩勒出痕跡的最美臉龐,為了節省防護服不得不穿上紙尿褲的醫生,他們應該得到獎勵!而且這種獎勵必須是多元的,人性的。

所謂多元化的獎勵,應當既包括直接乾脆的物質獎勵,也包括一些看似虛無縹緲,卻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人的內心支撐的精神慰藉,既包括關乎當下的短期既得利益,又包含對長遠職業規劃有益的長線獎勵。而所謂獎勵的人性化,則應該考慮到一線醫務人員的自身情況,允許某一獎勵不直接惠己他們本人,而著落到他們的家人身上。在我看來,這種人性化的獎勵尤其重要。

其次,中考加分獎勵比一般獎勵更能鼓舞士氣,凸顯我們對英雄的敬意!

在醫務工作者應該受到獎勵的大前提下,我想不出有比給2020年參加中考的一線醫務人員子女適當加分更人性也更貼心的獎勵了!這樣既擺脫了金錢的銅臭,又十分吻合中國父母對子女的期待與付出精神。對父母來說,給他們的孩子在求學路上的一點幫助,要比實打實的物質獎勵更能溫暖人心!

(華師百名教師義務為湖北一線醫務工作者子女進行網上授課)

我們常說不能讓英雄流血又流淚,對於真正為人民服務的英雄,我們不應當吝嗇於獎勵!再重的獎勵,也是他們用心血汗水甚至冒著生命的危險換來的,如果嚴格的說,這應該算是一種等價交換,相比於社會其他群體,一線的醫務工作作者承擔了更大的風險,肩負起更大的責任,那麼社會就應當給與他們比之常人更多的回饋!這才是公平!才是英雄應該享有的待遇!

再次,加分並不會像有些人擔心的那樣影響公平!

從實際情況看,但凡涉及到加分的操作,社會都會變得異常敏感,尤其是中高考這方面。六年前高三學生柳豔兵高考前在公交車上遇到歹徒行兇,即將參加高考的他義無反顧的挺身而出與歹徒搏鬥,身重數刀最終錯過了當年高考。當時社會就有呼聲建議大學破格錄取他,由此引發了這是否破壞高考公平的大討論。在爭論聲音中,他在當年7月份參加了教育部單獨為他組織的高考,之後澳門大學、南昌大學、江西財經大學紛紛表示會單獨錄取他,他最終選擇了南昌大學。

當時反對給柳豔兵破格錄取(比中考加分更誇張)的人們,普遍認為這種破格會破壞高考的公平,也有人拿破窗理論來論證這一點:只要高考這輛車的窗口有第一處破洞,那麼後續就可能變得千瘡百孔。但事實證明,六年過去了,當年的破格錄取並沒有對高考的公平公正有任何的損傷。

在我看來,如今反對給一線醫務人員子女加分,跟六年前反對柳豔兵單獨參加高考,被大學破格錄取的情況很相似,在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下,僅限於今年一地的中考加分並不會阻礙社會公平,相反,這是一種絕對正能量的正義之舉!

因此,我絕對贊成湖北這一舉措!而且我希望,這只是政府對醫務工作者眾多獎勵中的一個可選項。他們理應得到更多!

當然,還有一些聲音我們需要注意到。比如如何界定一線醫務工作者的範圍,比如如果醫務工作者家中今年並沒有參加中考的孩子,這一獎勵能否轉化為其他能夠讓他們得以享受的選擇,而不是惠而不費,口惠而實不至;再比如能否以此為契機,形成相對可行的具備持續效力的文件來規範化獎勵特殊情形下特殊群體的特殊貢獻,不一定侷限於這一次疫情,也不能只著眼於醫務工作者這一群體。

總結:促進獎勵體系的完善,比爭論更重要

在這裡,我需要吐槽一句,當我們還為了給英雄們的某一種獎勵是否合理而恨不得唇槍舌戰時,當社會尚無法對英雄形成一致觀點態度的時候,這其實已經體現出我們社會獎勵機制的不完善。

一個真正理想的社會應該是什麼樣的?應該將人情味融入到法律的條條框框中去,應該對這些突然狀況下的挺身而出的英雄有完善的法律法規進行獎勵!不再需要一群人湊在一起一拍腦袋,就多出一條獎勵措施,然後引起社會的軒然大波,最終又不得不收回成命,我們為這個社會做出了什麼貢獻,理應得到什麼樣的回報,一條條都在法律條文中,都銘刻在每一個人的內心。沒有質疑,沒有爭辯,只有做與不做,得到與得不到的區別!

如何能夠實現這一點,這才是我們需要關注和監督的。


金牌小書童


對湖北出臺的這個政策我舉雙手強烈擁護,強烈贊成!

其實不只是湖北,全國絕大多數地方出臺了相關意見,將對從事抗疫一線的人員在職稱評聘、評優樹先等方面予以傾斜,對其子女也有相關的關愛和照顧。

我認為這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

有人認為這會造成不平等、不公平,我就納悶了,怎麼就不公平了?

我的看法是:不要讓英雄流血流汗別再流淚就是最大的公平!



據新聞資料顯示,截止到一週之前全國在抗疫一線的醫護工作者當中有3019名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出現之後,很多醫務工作人員紛紛請纓,要求到抗疫第一線。

他們不是不知道這個病毒的兇險,傳播速度快、潛伏期長、傳播方式詭異,一旦深入前線,隨時都有被感染的可能。但是他們臨危不懼,勇往直前,因為他們身體中有一顆治病救人、救死扶傷的滾燙的心,他們牢記自己入行時舉起右拳宣誓的誓詞:健康所繫,性命相托!

在抗戰疫情的第一線,他們踐行自己的諾言,沒有白天黑夜,廢寢忘食,忘我工作。為了避免消耗防護衣,他們不喝水、少吃飯,為的是減少上廁所的時間。

累了,找個地方坐下稍事休息;困了就躺在病房的地板上小憩一會;醒了再次投入到戰鬥當中。

在我的心目中,醫護人員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的形象高大,以前可能受一些輿論的影響,對他們存在誤解。在關鍵的時刻,醫護人員光輝的形象和高大的形象得到了真實的展現。

向你們致敬,偉大的抗疫戰士!




對一線抗疫人員的子女在入學方面進行照顧就是消除英雄們的後顧之憂

英雄們在抗疫前線流汗流血,心無旁騖,專心於病人的搶救與治療。

他們當中有多少人的春節是在病房裡度過的,更多的人接到命令以後直接從單位裡出發,甚至連換洗衣服、毛巾肥皂、牙刷牙膏都沒有帶,沒來得及和家人道別,就踏上了行色匆匆的征程。

他們也有自己的父母,也有自己的孩子,也有自己的兄弟姐妹,他們雖然是英雄,但也有著凡人之軀,也食人間煙火,也有七情六慾。

他們的父母也需要照顧,他們的孩子也需要輔導、監督。

沒有爸爸媽媽在跟前,孩子會是孤獨的,雖然有些孩子也很堅強,也懂得自己爸爸媽媽工作的神聖和偉大。但是孩子就是孩子,他們的自制力總是比成年人差,缺少家長的監管,他們的學習可能就跟不上。

如果他們不在抗疫一線,完全可以在家照顧孩子的學習,預習、複習、線上學習,一個寒假的跟蹤輔導,提高的不只是10分吧?!

因此,我覺得湖北省出臺的這個決定非常好,雖然加分並不多,但這是對一線英雄們的一種認可和回報。

這種做法也有助於營造社會的正能量,讓一日一善、見義勇為、拾金不昧、樂於助人等美德行為得以發揚光大。




朗月寒雪


湖北出臺了政策來獎勵一線醫護人員,沒有問題,我們舉雙手贊成,有問題的是,不能破壞一些規則,比如教育公平。

獎勵政策就有一項,參加一線的醫務工作者的子女,參加2020中考加10分錄取,這個不符合規則:

1,破壞了教育公平

讓孩子們心裡不服,會瞧不起這些醫護的子女,讓這些孩子沒有感覺自豪,倒是有點受傷的感覺。

2,獎勵受眾面太小,體現不公平

參加醫護人員的子女能參加中考的並不多,也只侷限於2020年,大多數醫護子女享受不到這個待遇,讓人懷疑在照顧個別人。

3,其他省份來馳援的醫護怎麼辦

你頭腦發熱提出這個想法,其他省份怎麼辦?感覺這不是在獎勵醫護人員,是在給他們拉仇恨,其他的省份都跟著實行,是在抹殺醫護人員的功勞,降低他們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有的地方的獎勵讓人感動:

不少景區明確表示,一年內醫護人員持證免門票旅遊;

有的省份規定一線醫護人員每天補助300元;

有的規定,同等條件下轉正,評職稱優先等等。

來點實際的獎勵,別弄花架子,看著像是很重視,實際上無關痛癢,還讓大多數人覺得不舒服。

他們不是為了獎勵而去的,但我們必須表達我們的心意,別好心辦了壞事。


元氣女神


說實在的,我的幾位醫生朋友也是剛剛知道給他們子女中考加10分的事。

知道這個消息,他們並不是那麼的開心,其實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他們享受不到這個“福利”,還被“架在火上烤”。

現在能夠到一線支援“抗疫”的大多數都是80、90後,他們的孩子還沒有到“中考”的年齡,有的甚至還沒有結婚。

眾所周知,現在的醫生、護士工作繁忙,根本沒有多少時間談戀愛,普遍都晚婚晚育,有的人的孩子剛上幼兒園,按照他們的說法,就算是現在回家“使勁造”,打“催熟針”也來不及啊。再說了,就算他們的孩子有適齡的,估計也屈指可數。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fe700001e5f3c7655b8\

太極雲飛揚


湖北一線醫務人員子女參加2020年中考加十分錄取,你怎麼看?

看待這個問題大家一定要仔細一點:湖北地區出臺政策:一線醫務人員子女參加2020年中考加10分,這是非常合理的。 中考相對於高考來講範圍不一樣,一個是片區性考試,一個是全國性考試。如果說高考也加分的話,這個我是不認同的,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呢?

看到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清楚為什麼會出中、高考加分這一舉措呢?

2015年1月,國務院教育部門深化教育改革,對於中高考加分制度有了質的變化。 此次教育改革最大的亮點在於取消了全部鼓勵性加分政策,促進了教育的公平。但是有一點得清楚,地方性的加分政策,它是作為全國加分政策的補充,仍然是存在的。(參考資料:福建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教育與考試》)

那麼我們不難得出:湖北出臺中考加分政策,他是作為地方性的一種股利政策,是否和國家教育部門的相關規定,是合法的。

2020年中、高考加分類型解讀(部分)

其中第一點符合加分標準的就是烈士子女;國家綜合性救援隊伍人員及其子女參加統考時均會享受加分政策。早在2020年2月14日,宣佈進入“戰時管制”狀態,我們的戰士就是一線的醫務人員。

直到2月17日《新京報》公佈的醫護人員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數據可知:超3000名醫護感染病毒確診的有1716例,其中5例死亡。這就是我們烈士!他們的子女應該享受到國家的照顧。

圖為李文亮:湖北省武漢市中心醫院醫生,在此次疫情中不幸犧牲,年僅34歲!

湖北做此次疫情的重災區,如果不是這麼多的醫務人員,不顧個人生命安全問題參與了“戰鬥”。疫情怎麼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得到有效的控制呢?

我相信每個湖北人的心裡都會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在為抗擊病毒做出貢獻的醫護人員,提出合理照顧的同時,也會給他們些許的安慰!會讓他們知道國家永遠記得他們,他們的努力不是白費的!

我相信這個做法也是非常的合乎情理的。

很多的朋友們持反對的態度,可能是他們沒有看清楚,到底是中考加分還是高考加分。

作為老師我對這一點很清楚,如果把它當做高考加分依據的話,這肯定是跟高考秉持的“公平、公正”相違背的!因為高考相對來講需要巨大的公平公正:每年都有數以千萬的考生參加高考,這是一場全國性的考試。在這種考試中,我們不能出現“富二代、官二代”這樣的情況!這張考試關乎著數以萬計寒門學子的命運,生活條件非常的艱辛,受教育的環境也比較惡劣,如果還不能讓他們同城市的學生在同一起跑線上,那麼他們的奮鬥有什麼意義呢?

圖為:2015年國家教育部門關於高考改革必要性通知!

早在2012年, 就有專家針對於高考加分與家庭背景關係進行過合理的數據統計研究。發現 重點中學、城市考生、父母社會階層、文化程度較高,經濟條件較好的學生更容易加分。(結論來源於南京曉莊學院陶行知研究院,《誰是高考加分政策的受益者——基於2012年全國高校抽樣調查數據》一文)

這能說明一個什麼問題呢?不禁的引起我們深刻的思考。

其實這也就是我們目前一步一步通過現象發現問題,推動高考改革的目的。

圖為截止2020年高考加分類型(部分)

所以總的來講,對於此次湖北有關教育部門做出的決策是合情合理的!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我們,必定要同心協力,一定要讓此刻奮戰在“前線”的“戰士”感到溫暖,不讓他們寒心。

加油,2020! 我們一定會把家園建設的比以前更加美好!

我是二中數學王大川老師, 專注於教育解讀、數據分析、志願填報。以上純屬個人愚見,僅供參考,如果你有不同的意見,歡迎提出。我都會虛心接受,有鞭策才會有動力。謝謝大家!


二中數學王大川老師


昨天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我是有點震驚的。
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我覺得這麼做不妥當,我不贊成這種做法。這又是哪個領導拍屁股想出來的政策吧。你湖北的是加了,那些其他省份去支援的,回到自己省沒有加,會不會有點心裡不平衡啊?醫生也是人,累點辛苦點錢少沒啥,但是為了孩子也會叫冤。

我也想對這個事情發表一下意見,沒想到就有人提出這個問題了。

第一、這種做法不公平

中考和高考一樣,都是大家最期望的一個公平的平臺,也是很多人寒窗苦讀這麼多年,希望能改變命運的時候,一分之差就會從重點高中變為普通高中。

所以現在針對加分的政策也是越來越少了,甚至是奧賽這種含金量極高的賽事,加分也已經取消了,而能加分的一般有這麼幾種人:

港澳臺的人、華僑、少數民族、烈士子女和因工傷殘1-4級的軍人和警察等等。

醫務人員確實辛苦了,但是不能因為這一次的功勞,就給孩子掙個10分的加分啊。畢竟除了李文亮其他人沒有成為烈士是吧,如果給他的子女加分我覺得可以。另外其他的人也不會因為這次成為傷殘,影響以後的工作,當然如果真有這樣的,那可以評定。

這次一線的醫務人員這麼多,同時給這麼多人的孩子加分,太影響公平性了。

我記得我看去年山東省高考加分的人,烈士子女加港澳臺不過也就才十幾個人,和這個加分人數根本不是一個量級的。

第二、這種事情絕對會有作假

有時候想給辛苦的勞動者一個好政策是不錯的行為,但是如果好心辦壞事了,那就另到別論了。

比如如何界定一線醫務人員,畢竟湖北很多的醫院都接診了,這些是不是都要算?

比如對於工作時長是不是要限定一下,有的人可能只是別的科室調過來的可能只接觸了1天有的人可能接觸了10天?

比如對於接觸輕微病人和重症患者的是不是要區分一下。

有了這個加分政策,醫院領導肯定要給員工爭取福利啊,我想一定有一些根本沒在一線工作的,也會成為這個名單上的人。我這話不是危言聳聽啊,畢竟中國的家長為了給孩子加分,沒有什麼不敢幹的。

第三、獎勵可以有,但是要用合適的方式

我覺得呢,別整這種明顯會引起社會不公平的行為作為獎勵。

你可以對於醫護人員給與物質上的獎勵,獎勵幾萬甚至十幾萬幾十萬這個都沒有問題,本來勞動者就是多勞多得,大家也不會說啥。

你也可以給醫護人員放個假,2020年每人多點休息的時間。

或者從長遠來看,你也可以給這些人每人長級別,這樣每個月都能多拿一些工資,也是非常實在的事情。

最後,希望領導做決定的時候,不要像豬腦子一樣,你腦子裡是漿糊嗎?做點正常人該做的事情可以嗎?不要因為前期政府的不力導致了醫護人員累成這樣,用這樣的政策彌補政府之前的不足,結果反而讓這些人又因為這個背鍋或者轉移視線。


煮酒論高考


我個人還是非常支持的!

而且不僅僅支持湖北省做出這樣的決定,也支持各地對於參與到一線防疫尤其是那些參與到醫務救助隊趕往湖北省各市援助的人們應該享受到更多的有待待遇。

2月18日作為此次疫情的重災區湖北省,公佈了《關於進一步關愛和激勵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的若干措施》。其中對於子女入學這點明確規定了:


對於醫護人員子女入讀幼兒園、小學、大學都有優先照顧和他們子女2020年參加中考在錄取總分數上加10分的照顧政策。

不同於其他省市的獎勵政策,湖北這次直接明確的給出了中考加“10分”的獎勵。

其實對於這種事情一直都有人表示不滿,而不滿的理由大都也差不多。

比如:

1、這是他們的工作本分

有不少人認為這些參與一線工作的醫務工作者們這原本就是他們的本職工作,而他們不過是在履行自己的職責。

2、個人付出不應該讓子女獲利

也有人認為對於個人的獎勵是應該的,但是不應該把獎勵的面擴大,對參與一線救助的醫務工作者們可以在職務、獎金、職稱等等方方面面做出獎勵, 但是應該是關乎他們個人的,而不應該涉及到孩子。

3、教育不是“物品”應該維持公平的原則

也有人表示教育是公共資源,它不是一個物品,更不應該成為“獎品”,不應該通過各種外力的干預製造不平等、不公平。

4、防控疫情戰鬥在一線的不止有醫務工作者們

除了這些醫務工作者們還有很多人也辛苦戰鬥在一線,而且也付出了很多、犧牲了很多。所以只是獎勵醫務工作者而不獎勵其他人,有失公允。

……

總之,對於這件事情,很多人持有的態度都是不同的。

就我個人來說,我是支持並且能夠理解的。

政策上可行性

首先可以明確的一點是這種獎勵政策是允許的。

我沒看看2019年教育部發布的《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中就明確規定了:

對烈士子女、符合條件的現役軍人子女、公安英模和因公犧牲傷殘警察子女及其他各類優撫對象,各地要細化入學操作程序,落實教育優待政策。

由於2020的還沒出來,所以我們暫時只能先看看這個去年的了。其中我們可以看到在這份《通知》裡明確規定了各地教育主管部門也可以對“其他各類優撫對象”給予一定的優待政策。

<strong>而包括湖北省在內的各個省市做出的獎勵無疑就是把此次參與到一線防疫工作的醫務工作者們劃入了“其他各類優撫對象”。

其實就我個人猜測,今年教育部關於中小學招生工作的通知儘管還沒有發出,但是我想極有可能是會把這些獎勵加進去的——事實上,湖北省做出這個獎勵的決定已經比其他省市晚了幾天了,而在次之前,教育部並未就其他已經頒佈獎勵的省市做出否定意見。

所以這事兒估計就這麼定了。

而事實上中考加分的政策一直都是存在的。

即便是今年開始取消了諸如藝術、體育、發明等等加分的政策,但是各地對於一些比如烈士子女,符合規定的島嶼部隊軍人子女、艱苦邊遠地區和西藏自治區部隊軍人的子女等等還是依舊會有加分政策優待的。

關於這方面,大家可以看看自己本地的中考加分政策,各地雖然存在些許差異,但是都一定是有的,而且這些加分的對象我們也可以看到,他們無疑都是戰鬥在一線的勇士。

所以從政策上來看,此次各省市做出的加分決定是可行的。

感情上也是合理的

針對上面說的“這是本職工作”,我有不同的看法。

工作是工作,為了養家餬口或者為了晉升或者實現價值等等都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當這份工作直接是和死神搏鬥的時候。

這就是戰爭了!

只不過是沒有硝煙的戰爭。

但是他們同樣是要面對生死,同樣是要面對“親人離別”,同樣是在做犧牲小我成全大我的事情。

這不是他們的本職工作,他們的本職工作應該是在一個安全、可靠、穩定的工作崗位去看病、開藥等等。從來沒有那家醫院會在其醫務崗位描述和職能上寫著“冒著生命危險”幾個字!

但是現實中,卻因此一些無良的人使得這個職業成為了高危職業!

如果不是這次疫情,我想很多人應該還記憶猶新年前的幾起醫生被害的事件吧?

楊文醫生,還未走遠……

對於廣大參與此次醫務救助的工作者們來說,這已經不是普通的“本職工作”了!

“不計報酬,無論生死”真當是隨便說說的嗎?

看看我們這些普通人一路過來是如何的小心翼翼——各種情況下如臨大敵甚至是不顧各種情誼冷血以待的事件還少嗎?

但是這些醫務工作者們呢?

毫不客氣的說,他們這些人真的是已經做好了隨時犧牲的準備了!

過往,我們看到的是出現在軍隊等特殊部門的《請戰書》,而每次看到這個的時候我們都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很多時候可能不僅僅只是“流汗”的問題,更是“流血”甚至是獻出生命的問題。

而在此次疫情,無數的《請戰書》難道也是職責所在嘛?

醫者仁心,以醫技普濟眾生,世人稱懸壺濟世。

這種精神應該獎勵,這種精神應該以最大力度的獎勵!

事實上很多人之所以反對,根本不是因為公平不公平的問題。

其實他們擔心的是自己的利益受到影響罷了。

道理很簡答:

各省市的獎勵政策其實有很多,中考加分這不過是其中的一點,而為什麼其他內容很多人都不關心是什麼,唯獨對中考就如此看重呢?

因為他們覺得如果這些人的孩子加分了,會對自己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甚至可能會導致自己孩子在中考中被淘汰……

武漢市16歲的陳琪方,媽媽劉凡是武漢兒童醫院的一名醫生,她的外公今年73歲,是在長江醫院退休後返聘的老專家,疫情爆發後二人都參與到了抗疫一線工作中去了。

孩子一句“我把我的外公和媽媽都借給你們”淚目了多少人?

這不過無數戰鬥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子女們的代表而已。

如果這些一線醫務工作者們沒有去一線,而是在家陪他們要中考的孩子會怎樣?

他們有爸爸媽媽照顧,他們不必擔心,不必害怕,可以安心複習學習,可以……

但是現在呢?

試問“10分”能夠彌補嗎?

況且,這還是在他們都不知道會有這種獎勵的前提下做出的選擇!

不單單是他們的孩子們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和負擔,還有其他家人和親朋友好友都會擔心不已。

他們要承受什麼?

看過相關報道的人應該都還記得他們曾經遭受過的那些讓自己傷心難過的遭遇吧?

這些事情換做平常無疑會成為新聞熱點,但是在這個當下呢,他們只能堅持堅持再堅持、忍受忍受再忍受!

所有這一切難道還不夠讓人理解嗎?

做人要理性,但是太過理性就是冷血了,而當一個人只剩下理性,那就不是人了……

您說是不是?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近日,湖北等多省市宣佈了參加一線“抗疫情”的醫務人員子女參加2020年中考加分的政策,沒想到這麼一個政策竟然引發很大爭議!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呢?我們從兩位網友的對話中,可以得出一些原因。

甲:每年中考招生人數是固定的,假如招1000人,我的孩子考了第1000名,本來可以上高中,結果因為你的子女加了十分,我的孩子上不了了,這就屬於不公平,你侵佔了別人的名額。

乙:那一線的醫護治療病人,控制病情蔓延,保護了你們的孩子,但他們回不了家,輔導不了孩子作業,加上在最危險的地方工作,孩子心理沒有影響嗎?孩子的成績不會不受影響嗎?他們的孩子有獲得到公平教育了嗎?

甲:保護孩子的人多了去了。應該也加分?那你說在一線蓋醫院的農民工孩子該不該加?一線的清潔工、一線的司機、一線食堂阿姨孩子加分不?

乙:參加打仗的時候,種田的也有功勞不錯,但為什麼只有戰士有獎勵,因為風險係數,貢獻不一樣。人不分三六九等,但是奉獻不一樣,沒見所有工作都拿一樣的工資。

從這兩位網友的辯論中,我們還是可以找到原因的!其中,反對給醫護人員子女加分的人,他們的主要理由就是不公平!

第一、中考加分,對其他孩子不公平

教育公平,涉及每一個家庭,所以更受關注,也是最基本的公平,這個底線不容破壞,這也是這個問題引發爭議的最重要的原因。疫情的發生,不是這些參加中考的孩子們造成的,他們也是受害者,沒有必要為這個買單。現在上高中,尤其是重點高中,是非常困難的,甚至可以說比高考還困難,而且上不了高中,基本上就無法參加高考了;上不了重點高中,基本上就和好大學無緣了。這些醫護人員子女加10分,就意味著有學生會因此失去上重點高中、上高中的機會,這對於這些學生是不公平的。所以,有人建議給醫護人員物質獎勵可以,但是拿公共資源來獎勵他們的子女,有失公平。

第二、醫護人員子女加分,對其他參加“抗疫情”一線人員不公平

參加“抗疫情”鬥爭的,不只有一線的醫護人員,還有很多為之奉獻甚至因此失去生命的人,他們可能是公務員、警察、司機、工人、志願者、食堂工作人員等,有些人每天也面臨很大的風險,如果只獎勵醫務人員,對這些人是不是也不公平?

況且,即便是醫務人員,也有孩子參加中考的,也有孩子不參加中考或者沒有結婚、沒有孩子的,這項獎勵只適合部分醫護人員,對於其他醫護人員也是不公平的。

這兩個理由,是非常有道理的,也道出了很多人的心聲!但是,“贏在高三”老師依然認為:給醫護人員子女中考加分,這個導向很好,非常有必要!這是因為:

首先,醫護人員到一線,已經置生死於度外了,獲得獎勵是應該的!

哪個醫護人員報名去前線時,也沒想得到多少回報,並不是這些政策出臺後他們去的,而是他們為了戰勝疫情,為了救活更多病入,為了心中那份理想而去的,他們高尚的品質,值得我們每個人敬佩,給他們必要的回報,是應該的,對社會價值觀的引導,也很有幫助。

給醫護人員什麼獎勵?有人說可以給錢,其實給錢爭議不大,因為這不會觸犯別人的利益,但是給孩子加分,有人就感覺直接觸犯了自己的利益了,當然如果讓大家捐錢給醫護人員,那可能又是另外一種爭議了。

其實,醫護人員報名去一線時,連生命都不顧及了,難道會為了錢嗎?當然,基本上的補貼必須要有,我覺著這些能積極去一線的,他們更看重的是精神的獎勵,是地位的提高,給孩子中考加分,對他們來說也許更有意義,因為他們去了一線,對孩子是有愧疚的。

其次,醫護人員的孩子,也做出了犧牲

其他的孩子,都有家長在家陪著學習,做法,洗衣服,這些一線鬥爭的醫護人員的子女,可能是爸爸不在身邊,可能是媽媽不在身邊,也可能都不在身邊,不僅不能督促和幫助他們學習,還會讓這些孩子擔驚受怕,學習也會受很大影響,這個影響,又豈是10分能彌補的?

再次,不是所有的醫護人員子女,都能加分

這次加分,只是針對2020年參加中考的抗疫情一線醫護人員的子女,其實涉及的面是很窄的,所以醫護人員本來也沒當回事,反而網友不幹了。看那些醫護人員,年輕的醫生護士很多,他們可能都沒有結婚、沒有孩子,有的則孩子已經上大學去了,有多少孩子會今年參加中考呢?其實,這個政策,更屬於精神層面的獎勵。

最後,每個參加抗疫情鬥爭的人都值得尊重,但是風險係數是不一樣的

必要攀比一線抗疫情鬥爭的醫護人員,沒有人比他們風險更大了,各行各業的參與度沒有醫護那麼直接面對危險。比如有說三萬月薪請清潔工,都招不到人。好多衛生清潔,搬運的工作都是護士在做了。真正直面病人,而且是大量病人的工作還真不多。自己想想,一個病人的傳染性和幾十個病人在一起的傳染性能一樣嗎?普通接觸和去採咽拭子的暴露風險是一樣的嗎?氣管插管,吸痰的風險和說兩句話的風險一樣嗎?

如果說為抗疫情有貢獻,我們每一個在家裡隔離,輔導孩子的家庭都做出貢獻了,難道都要照顧嗎?

綜上所述,我非常政策給抗疫情一線醫護人員子女加分這個政策,你覺著呢?

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問題,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