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團購+直播逆勢崛起,疫情之下創業者的新機會

前天,我發了一條微頭條:老婆在鄰居那裡買了4只雞,其背後是“社區團購”正在非常時期崛起。據瞭解,有人做社區團購,一天已經能夠出1000單,單日銷售額破10萬,他們只用了幾天的時間就打敗了傳統零售生意人幾年的努力。每一件事情,背後都有商業邏輯。沉下心來思考,“疫情”的出現會帶來哪些商業改變?會有哪些創業機會?

昨天託老婆的福,或者是說託“社區團購”這種新零售模式的福,我們全家都吃上了新鮮、現殺的雞肉。

社區團購+直播逆勢崛起,疫情之下創業者的新機會

社區團購並不是一個新概念,但是當曾經繁華的城市變得冷冷清清,街邊兩旁原本門庭若市的一家家門店閉門緊閉的時候,這樣的時機,對於社區團購來說,無疑是迎來了高爆發的紅利期。

自從“武漢疫情”爆發以來,眾多食品企業、快消品企業推出“社區合夥人”計劃,我們看見蒙牛、娃哈哈、農夫山泉、德莊等企業紛紛入局,大家的玩法都大同小異,無外乎是打出“0成本、0風險、0庫存”的口號動員宅在家裡的人幫忙賣貨。當然對於品牌方來說,肯定希望這群人有一定的資源,比如是小區業主群群主、菜鳥驛站工作人員、小區便利店店主、有微商經驗的寶媽等等。

目前很多人都是把“社區團購”這門生意當做副業來看待,畢竟疫情結束後,這樣的模式是否可持續?又比如品牌方給的利潤夠不夠高?這些通通是對社區團購感興趣的人關心的問題。

在“創業札記”看來,對於新的趨勢、新的機遇,我們一定要敢於嘗試,畢竟沒成功,又有什麼損失呢?萬一成功了呢?要知道,時代永遠是屬於敢於創新,勇於求變的那群人。

從目前來看,我認為社區團購有以下幾種做大,做成功的可能性。

社區團購+直播逆勢崛起,疫情之下創業者的新機會

1、社區團購+直播,雙劍合璧搶風口

近日,媒體一篇《騎手充當市民的“眼睛”,去超市直播挑菜、買菜》的新聞報道引起了“創業札記”的注意,新聞稱:春節期間,一位叫做“洪登程”的騎手幫居民到超市採購蔬菜、水果。“客戶說要買蔬菜、肉、零食等。大概一百多元的預算。”洪登程到了超市後,火速來到蔬菜區,打開微信視頻,為顧客“直播買菜”。

事實上了解“直播”的人應該知道,這位騎手的直播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直播,只能叫做“微信視頻通話”。但是這給了我一個啟示,社區團購可不可以全程直播?比如前兩天我買雞,我最大的擔心是什麼?雞是不是活的?是不是真的說的現殺?雞是來自哪裡?這些問題作為消費者的我怎麼知道呢?那麼直播將會是一個很好解決消費者顧慮的方式,同時通過全程直播,還可以有效蓄積粉絲,從而轉換消費。

2、多點覆蓋,能不能做100個小區的生意?

目前大多數做社區團購的個體都是做的自己小區生意,通過微信群的方式將商品從廠家團購回來,從而賣給鄰居賺取利潤或者品牌方給予的提成。

有人可能就會算賬了,這點微薄的利潤也掙不了多少錢,一個月辛辛苦苦下來也就能掙幾千塊。那麼有沒有想過,我們能否把這種模式進行復制和規模化?比如做100個小區?把整個行政區域的社區團購生意都承攬下來?那一個月能夠掙多少錢?幾萬?幾十萬?

姑且不談收入的問題,如果疫情結束之後,你真的手上掌握了100個小區的渠道資源,那這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不會比做了好多年的傳統經銷商差吧?意味著你可以做很多充滿想象力的生意吧?

3、發展代理,矩陣化經營

“創業札記”最近已經在朋友圈看見有人發佈“每天一斤奶,強壯中國人”的代理招募內容。文案寫得洋洋灑灑:

疫情之下,如何賺錢?機會來了!XX品牌社區代理招募中!趕快加入吧!工作內容:在社區群或者朋友圈發佈產品信息,發動社區人員團購,足不出戶即可享受優惠!收入模式:按單提成,0成本,0庫存,0投資。公司統一配送服務,僅需提供指定提貨點。抓住機遇:疫情期間,喝牛奶增強免疫力已經成為社會共識!趨勢就是機會,機會需要把握!趕緊加入吧!

這個人正是扮演著團購選品,發展代理的角色。試想一下,如果有10個人,分別在10個小區幫她賣牛奶,她的收入會怎麼樣呢?

社區團購+直播逆勢崛起,疫情之下創業者的新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