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這位藥店店長變身“心理醫生”,還為居民免費跑腿送藥

河南商報記者 馬千惠/文 受訪者供圖


“店長,我的家人不讓我來藥店上班了,現在情況太嚴重,他們擔心我有危險。”

“不要怕,咱們做好防護工作,店裡每天都消毒,你看公司還給我們發了防護衣,準備了中藥,我們一定沒事兒的。”對員工、顧客進行心理疏導,是張仲景大藥房南陽車站南路店店長李枝每天必備的工作。

疫情期間,家成了最後的港灣,最安全的屏障。在危險面前,避險是人的本能,可是有這麼一群人,他們為了市民的健康,為了防護物資的充足供應,依然堅守崗位,逆風而行。

“我們都是凡人,面對危險也會害怕,但是穿上這件白衣,我們有著和醫院裡的大夫、護士一樣的責任和使命。”李枝說道。


暖心!這位藥店店長變身“心理醫生”,還為居民免費跑腿送藥

【緊急返崗 開啟連軸轉模式】

新年伊始,一場由武漢蔓延至全國的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疫情之下,沒有誰是局外人。

1月23日,除夕的前一天,此時,多數在外打拼的遊子已回到家鄉,準備禮物,要走親串友了。但是這一天,張仲景藥店員工的手機都收到了這樣一條信息:“為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請家人們速回各自的工作崗位上!”

而這一回,就是將近一個月的“連軸轉”。

除夕當天,7點半藥店開門後,沒多久店內就站滿了前來購買口罩的市民,一上午的時間,口罩的庫存就已為零了。

60多歲的張阿姨問,“這可怎麼辦?我跑了好幾個藥店,發現口罩都賣完了。小李啊,我聽說不戴口罩會被傳染的,而且現在沒有研製出疫苗,這可怎麼辦?”

像張女士這樣,好幾位上了年紀的老年人,在得知口罩賣完以後,都焦急地在店內來回踱步。

李枝告訴河南商報記者,自抗擊疫情的戰爭打響以來,她發現來店裡購買防護用品的人群中,最無助的就是老年人。年輕人接觸的渠道廣泛,在發現藥店的口罩售罄以後,很多人都會選擇上網購買,但是對於很多老年人來說,就只有藥店這一個購買渠道。

暖心!這位藥店店長變身“心理醫生”,還為居民免費跑腿送藥

【藥店店長化身“心理醫生”】

面對家人的擔心,面對購買口罩無果的顧客,李枝說:“最初看新冠肺炎疫情的有關新聞報道時,我的心裡也是十分恐懼的,但是後來看到有那麼多的醫生、專家不分晝夜研究治療方案,我就覺得這個疫情其實沒有那麼恐怖了。不要怕!還沒有被疫情打敗,不能自己先將自己打敗了。”

這時,一位老顧客張女士走進店中,“小李,給我多拿幾盒安神補腦口服液,睡不著,每天晚上都在胡思亂想。”

張女士臉色蠟黃、黑眼圈很重。瞭解後李枝得知,張女士本就經常失眠,最近由於精神過度緊張,每天早上一睜眼就先打開手機看疫情的發展情況,有關疫情的新聞一看就是一整天。

“我現在覺得,每天早上能看到太陽就好幸福,真害怕有一天......”張女士不安地說道。

看著張女士在櫃檯邊自言自語、走來走去的樣子,李枝意識到,這是過度緊張導致的焦慮。

“您先喝杯我們藥店給顧客熬的中藥吧,增強免疫力。要相信我們的醫護人員,我們一定可以戰勝這次疫情。您每天在家不出門,可以照著視頻學學跳操啊,多運動也可以增強免疫力的,只要您認真做好防護,少出門,注意增強免疫力,一定沒有關係的。下次晚上再睡不著,來找我聊天,我給您說點有趣的事兒。”李枝安慰道。

暖心!這位藥店店長變身“心理醫生”,還為居民免費跑腿送藥

【她是店長 也是顧客們的免費“跑腿”】

為了防控疫情,藥店附近的小區居民,三天或四天才可出來一人購物一次,不能隨時出門。

瞭解到這一情況後,李枝要求店員將名片放在櫃檯上,方便顧客取得藥店的聯繫方式。每當有顧客急需用藥時,李枝便會騎上電動車,將藥品送往顧客所在的小區門口。

晚上8點鐘,天空中下起了大雨,李枝正打算收拾完店內衛生,下班回家。這時,電話鈴聲響起。“李店長,我爸是癌症病人,老年人年紀大了,忘記藥已經吃完了。我現在被困在外地不能回家,您能不能跟我爸聯繫一下幫我送下藥啊。”

李枝沒有想太多,她放下電話,穿上雨衣,騎上自行車,再次出發了。

李枝告訴河南商報記者:“這個時候,少出門就是最大的防護。既然我每天都要到藥店上班,已經成為了抗疫期間的逆行人,那就讓我逆行到底吧。每去送一單,就可以解決一個家庭的用藥問題,就可以少讓一個人出一次門,降低一點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這樣的免費跑腿服務,值了!”

為了方便小區居民購買藥品,李枝每天如同隨時待命的“跑男”。至於每天要送多少單,李枝並不能說出準確的數字,只知每天收工時,店裡的三個電動車經常處於沒電的狀態。

在抗疫期間,如同李枝這樣的藥店人還有很多。

(見習編輯 張淼 編輯 吳海舒 首席編輯 華麗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