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出2019年經濟運行成績單 青島發展的後勁就看這組數據

2月17日,青島市公佈了2019年經濟運行情況。

由於2018年進行了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因此本次數據公佈格外引人注目。

很多網友關注的有兩點:一是四普之後,2018年的GDP有沒有縮水,一個是2019年的數據是多少。

公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青島被核減千億左右。這成了一些媒體和自媒體關注的新聞點,並以此與無錫、寧波等城市相比較。

核減的內情,並沒有詳細說明。但,山東曾就GDP核減回應說“這次經濟普查,嚴格按照在地普查原則,剔除歷史上不合理、不規範因素,有效解決了一些企業集團、總部經濟等打捆上報、重複計算的歷史問題。”

同時,特別指出: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對GDP數據進行了相應修訂。

由此可以看出,數據的形成有其歷史原因。從長遠看,數據修正甩開了歷史包袱,可以輕裝上陣。

在各路媒體聚焦GDP數據變化之時,青島經濟發展的很多亮點數據,要麼被聳人聽聞的標題掩蓋,要麼被選擇性的忽略。

統計出的GDP代表過去,未來的希望孕育在投資以及那些正如火如荼推進的項目中。

青島市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市在建投資項目5649個,是上年項目總量的1.5倍。其中,新開工項目3101個,是上年新開工項目總量的1.9倍;計劃投資億元以上產業類項目1622個,比上年增加453個。

這是一組相當恐怖的數據。

什麼概念?2019年新開工項目3101個,一年365天,平均每天9個項目開工。

而且投資增速逐季提升,一季度6.3%、上半年7.5%、前三季度15.3%,全年增長21.6%,比上年提升13.7個百分點,增速創近七年來新高。

是步步拉高,一浪高過一浪的節奏。青島在一步步的起勢!

更為關鍵的是,資金大都投向了青島所急缺新興產業——

從工業投資看,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增長24.0%,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增長26.8%,分別高於全市投資增速2.4個和5.2個百分點;工業技改投資增長29.7%,高於全市投資增速8.1個百分點。

比如,青島正與華為、商湯科技、科大訊飛等國內人工智能領軍企業開展戰略合作,在青島開展人工智能場景應用和產業孵化,建立集培訓教育、創業、風投、技術應用、產業化於一體的人工智能的孵化和應用的生態體系,在國內率先打造人工智能應用與服務產業高地。

如果說過去幾年,青島的產業升級沒有跟上,GDP排名確實有所退後。那麼,未來數年,等新開工項目逐漸長成,那將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多說兩句,青島的項目為什麼會這麼多?2019年初,青島主政者的一個決定相當關鍵:將“雙招雙引”列為“一把手”工程。

抓項目,領導要帶頭。

2020年春節後,疫情洶洶,也沒能阻擋青島“雙招雙引”的步伐。2月7日,青島首次採用視頻簽約方式推動項目——東華鯤鵬產業生態基地正式落戶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戴著口罩,通過視頻見證,為企業站臺。

青島的誠意,對項目的重視、渴求,可見一斑。相信,在2020年,“雙招雙引”仍然是青島各級領導幹部的重點工作之一。

最後,送給青島一句話:過去的,別再遺憾;未來,要倍加珍惜。(來源:聽潮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