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速遞|線上辦理,線下防控,光明區政務服務“不打烊”


疫情防控期間,如何滿足群眾日常辦事需求,同時減少人員聚集?對此,光明區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堅持防疫和服務“兩手抓”,積極推廣“非接觸式”業務辦理,為企業和群眾提供政務業務“網上辦”“掌上辦”“郵寄辦”服務,讓群眾在家就能辦事、辦成事。


線上辦理 讓群眾辦事更省心


2月18日,記者在接受紅外探測儀體溫檢測後進入光明區行政服務大廳,發現大廳窗口辦理業務的人流明顯減少,窗口工作人員和辦事群眾均自覺佩戴口罩。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較2019年同期相比,近日區行政服務大廳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理率達到8成、日均人流減少近8成。2月3日至2月17日,區行政服務大廳人流量1010人次,總業務辦理量675個,現場業務辦理量較日常有大幅下降。


記者瞭解到,從 2月3日正式對外服務開始,光明區行政服務大廳採取“非必須,不窗口”方式辦理政務服務審批事項,發佈優化政務服務倡議書,建議企業及廣大群眾“不急事項延後辦、網辦事項網上辦、緊急事項預約辦”,優先選擇網上辦、掌上辦、郵寄辦等非接觸方式,通過廣東政務服務網、“i深圳”APP、粵省事小程序等網上政務服務平臺辦理業務。目前,光明區542項政務服務事項全部進駐廣東政務服務網,299項實現不見面審批,289項實現容缺辦理、445項可通過“i深圳”APP辦理。

抗疫速遞|線上辦理,線下防控,光明區政務服務“不打烊”

△光明區行政服務大廳工作人員、辦事人員均佩戴口罩。


此外,光明區還推出176項“免證辦”事項、18項“無感申辦”事項,實現群眾辦事即辦即走,有效減少辦事人跑動和人員集聚,進一步降低病毒傳播風險。據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免證辦”事項是指無需提交紙質證照即可辦理的政務服務事項,主要通過網上全流程辦理、“秒批”、電子證照共享等方式實現。“無感申辦”事項即依託“i深圳”、廣東政務服務網等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對申請人申辦的業務,在填報表單和上傳材料過程中,基於刷臉或其他合規方式授權讀取個人或企業電子證照或相關後臺數據,由系統調取數據自動填充表單信息、自動推送電子材料,從而實現辦事信息少填或不填、申請材料少交或不交。


抗疫速遞|線上辦理,線下防控,光明區政務服務“不打烊”

△工作人員引導辦事人員登記相關信息。


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疫情期間,人員隔離帶來了政務服務在線辦理的巨大需求。接下來,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將繼續優化辦事流程,提升工作效率,推動企業和群眾辦事減時間、減環節、減材料、減跑動,讓群眾辦事更省心。”


線下防控 讓群眾辦事更安心


“疫情防護做得很到位,進門登記、紅外線體溫檢測每一步都很嚴格,空氣中還有消毒水的味道,說明消毒工作也做得不錯,讓我感覺很放心。”前來辦事的麥先生為光明區行政服務大廳疫情防控工作點贊。記者瞭解到,在服務好企業、群眾的同時,光明區行政服務大廳堅持防控疫情不放鬆,明確了疫情防控責任分工和防控措施,為企業、群眾提供更高效、更安全的政務服務。


抗疫速遞|線上辦理,線下防控,光明區政務服務“不打烊”

△光明區行政服務大廳內設置的紅外探測儀。


據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光明區行政服務大廳主要從三個方面紮實推進疫情防控工作。一是強化人員管理,通過預約限號等方式合理統籌業務辦理,辦事人員進入大廳必須佩戴口罩、接受紅外探測儀體溫檢測、並做好實名登記。工作人員統一佩戴口罩、手套上崗,每天上崗前與下班後均按衛生防疫規定進行體溫檢測,並建立體溫檢測臺賬。二是優化窗口布局,在保障每類業務均能開展的情況下,保持窗口距離不少於1米,調減窗口數量。三是強化衛生管理,建立疫情消殺制度,明確消殺責任,健全消殺記錄臺賬,督促物業人員每天早中晚進行3次無死角消殺,辦事人群密切接觸的部位進一步加大消殺頻率。


“前來辦事的群眾都很配合我們的防疫工作,行政服務大廳能安全、有序地運營離不開大家的配合與支持。”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建議,非緊急類事項,市民儘量選擇網上辦或延後到辦事大廳現場辦理。前來辦事的市民須遵守相關規定,自覺佩戴口罩,做好防護工作,配合體溫檢測等相關檢查,如發現體溫異常等症狀,請立即離開辦事大廳並配合工作人員做好防控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