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敢比我慘呀?盤點歷史上死得窩囊的帝王,最後一位不忍直視


誰敢比我慘呀?盤點歷史上死得窩囊的帝王,最後一位不忍直視

中國古代有許多傳奇的帝王,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各領風騷;也有許多奇葩皇帝,比如斷袖之癖的漢哀帝,比如何不食肉糜的晉惠帝,比如鍾愛木工的明熹宗,大不相同。

關於皇帝的壽命,歷史上高壽的皇帝挺少(梁武帝和乾隆這樣的屈指可數),而夭折和英年早逝的卻極多。談到帝王之死,更有無數情何以堪的故事。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死的窩囊的帝王們,且看他們如何奇葩。

誰敢比我慘呀?盤點歷史上死得窩囊的帝王,最後一位不忍直視


1.趙武靈王:被困沙丘餓死

戰國時期雄才大略的趙武靈王(趙雍),萬萬沒想到自己會以這樣慘淡的方式收場。早年繼位之初,趙雍面臨著內外交困的局面,國家積貧積弱,更有秦、魏、燕、韓、中山、匈奴等強敵環伺,腹背受敵,戰爭不斷。為了改變困局,趙雍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他先是進行“胡服騎射”,然後大刀闊斧改革經濟、軍事、政治等諸多領域,收效甚好,經過多年的經營,趙國的國力蒸蒸日上,滅中山國,敗林胡、樓煩二族,一躍成為強國。

趙武靈王熱衷於開疆拓土,常年在外征戰,很難兼顧內政。他有兩個兒子,長子趙章和次子趙何。趙武靈王偏愛次子,所以傳王位給趙何(趙惠文王),讓趙何主管內政;而他自己改稱“主父”,繼續負責軍事和外交。不久以後,他卻覺得對不起長子趙章,就準備把國家分成“趙國”和“代國”兩部分,兄弟二人各佔一半。

此舉可謂荒唐至極,既引起趙何的不滿,又滋生了趙章的野心。公元前295年,趙章起兵造反卻兵敗,逃到趙武靈王所在的沙丘宮。趙何派人來捉拿趙章,趙武靈王卻一味袒護不肯交人。結果就是,平叛部隊殺死趙章,他們擔心趙武靈王報復,乾脆圍困沙丘宮,把人員全部遣散,只留下趙武靈王一個人。

趙武靈王被困沙丘宮三個月,斷糧斷水,最終活活餓死。


誰敢比我慘呀?盤點歷史上死得窩囊的帝王,最後一位不忍直視


2.秦武王:舉鼎失誤被砸死

戰國時期的秦武王嬴蕩,人如其名,確實放縱不羈愛自由,史書記載他天生神力,爭強好勝,行事往往出人意料。從父親秦惠文王那裡接班以後,他並沒有繼續大舉進攻山東六國,而是熱衷於炫耀武力,單挑鬥狠,讓別人臣服。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帶領手下的一班勇士到洛陽去朝見周赧王。此時周天子僅僅剩下個名號,無權無勢,只有被欺負的份。秦武王看周王室衰微,就想顯擺自己的實力,他提出要參觀九鼎(傳聞是大禹所鑄造,代表九州,寓意天下),這大概是抄襲春秋時期“問鼎中原”的楚莊王,擺明了“不服周”。

周赧王沒辦法,只好帶他去見識見識。秦武王興致勃勃地參觀,他發現雍州鼎特別高大華美,就問是否有人舉起過。周赧王有意無意地說:“這鼎太重了,沒人能舉起來。”

秦武王一聽,

好勝心大起,準備藉此炫耀一下他的武力,尤其是他身邊的勇士把鼎舉起以後,他更加不想示弱,不顧身邊臣子的苦苦勸諫,擼起袖子就開舉。秦武王並非浪得虛名,他把鼎舉起半尺多高,但他不滿意,準備繼續往上抬,卻一下子重心不穩摔倒,大鼎直接砸到他的腿上,他當場就昏死過去。

當時的醫療水平有限,秦武王大概是傷勢過重,失血過多,當天夜裡就不治身亡了。


誰敢比我慘呀?盤點歷史上死得窩囊的帝王,最後一位不忍直視


3.東晉孝武帝:被兇悍老婆悶死

東晉孝武帝司馬曜在11歲的時候登基,14歲開始親政,在位二十餘年。東晉王朝的歷史是不堪回首的,一個陰影始終揮之不去:門閥世族。

東晉開國時期,民間就有“王與馬,共天下”的戲言。在孝武帝時代,先有權臣桓溫,再有世族謝安,後有胞弟司馬道子,都權傾朝野,他自己手裡的權力非常有限,處處受到掣肘。曾經一度,“淝水之戰”的輝煌戰果讓人看到了國家復興的希望。可不久,朝廷再度成為一潭死水。

孝武帝自重用司馬道子開始,就逐漸沉溺酒色,荒廢政事,這兄弟倆還時不時暗中較勁,引起朝廷紛爭。孝武帝心情鬱悶,常常借酒澆愁,可他貪杯的行為卻引來殺身之禍。

孝武帝有個寵信的女子張貴人,美貌卻性格潑辣。這天孝武帝喝多了,看張貴人在身邊,就拉她對飲。張貴人不勝酒力,不想喝了,極力推辭。孝武帝卻不肯,他生氣地說:“我從前看重你的美貌,所以寵信你,現在你年過三十,連個兒子都沒給我生,白白佔用這貴人名額;你等著,

我明天就廢了你!”

張貴人一聽,馬上怒火中燒,肺都氣炸了。你不仁,休怪我不義!張貴人沒有猶豫,招來心腹宮女,拿被子捂住孝武帝的頭,接著又拿石塊壓住被子。孝武帝掙扎了沒多久,就悶死了。

誰敢比我慘呀?盤點歷史上死得窩囊的帝王,最後一位不忍直視


4.明光宗:登基一月命喪紅丸

公元1620年,明神宗(萬曆皇帝)去世,太子朱常洛即位,改元泰昌,是為明光宗。

明光宗的皇位來之不易。他的母親是個宮女,偶然被萬曆皇帝寵信而生下他這個皇長子。萬曆皇帝覺得此事並不光彩,所以很不待見朱常洛,與此同時,卻特別寵愛皇三子。經過數十年的“國本之爭”,萬曆皇帝向群臣妥協,沒有改立太子。

明光宗嚐遍人間冷暖,所以登基伊始就大赦天下,獎勵邊關眾將士,起用含冤獲罪的官員,廢除礦稅,撫卹百姓,頗有明君氣象。然而正值盛年的明光宗(時年三十八歲),才登基沒幾天,竟然一病不起。

史書記載,明光宗剛剛登基,就有貴妃給他進獻美女八名,個個天生麗質,國色天香。明光宗壓抑太久,所以近期放縱自己。病急亂投醫,明光宗詔來宦官崔文升治病,服用他獻上的“通利藥”(大黃,一種瀉藥),病情進一步惡化。絕望之際,有術士進獻仙丹

“紅丸”,聲稱療效顯著,藥到病除。明光宗沒有放棄這根救命稻草,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堅決服用仙丹。剛開始這藥物還有點效果,服完神清氣爽,可是沒幾天,明光宗的身體狀況急轉直下,突然暴斃,距離登基只有一個月。

野史認為,紅丸是類似於“Wei哥”一類激發男性荷爾蒙的藥,明光宗之死在於掏空了自己的身體。但正史的觀點認為,明光宗之死,首先是身體患病,然後在藥性為寒的大黃和藥性為熱的紅丸這兩種藥物作用下,寒熱相沖,備受煎熬。好比一個病重的患者,先讓他泡冰泉、吃冷飲,再讓他泡溫泉、食用興奮劑。換誰都扛不住!

莫衷一是。反正,明光宗死得挺冤的。

誰敢比我慘呀?盤點歷史上死得窩囊的帝王,最後一位不忍直視


5.晉景公:掉進糞坑淹死

最後一位出場的是春秋時期的晉景公,人們讀到晉景公的悲慘故事,卻往往忍俊不禁

晉景公算不上英明神武,但表現可圈可點。他是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的孫子,可謂地位崇高,家大業大。在他接手國家的時候,晉國還非常強大,然而登位沒多久,他卻遭遇南邊強大的楚國。楚莊王雄心勃勃,一舉擊敗晉國,成為新一代的霸主。

晉景公吃下苦果,卻無力還擊。但數年以後,他以救援衛國和魯國的名義,出兵擊敗了東邊的強敵齊國,算是挽回了面子。總之,他的人生起起落落。

晉景公晚年病重,精神恍惚,醫生還沒到,他卻夢到兩個小孩。一個小孩說:“這是個好醫生,恐怕會傷到我們。”另一個小孩說:“我們待在肓的上邊,膏的下邊,醫生又能奈我何?”

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臟與膈膜之間叫“肓”。做了這個怪夢,晉景公心生不祥之感。等醫生過來看完,就說:“

病入膏肓,無藥可救!”(這也是成語“病入膏肓”的由來)。

晉景公悶悶不樂,精神越加頹靡。這天他吃完新麥飯,突然腹中脹痛,就趕緊跑去茅廁,蹲坑好不快意。然而他沒有料到,他病懨懨的身體招架不住,一不小心跌入糞坑裡。無人發現,無力掙扎,他想大聲疾呼,喉嚨卻像是堵住了,晉景公就這樣淹死在糞坑裡。

“一失足成千古恨”,如此死法,實在不忍直視。

(全文完~)


誰敢比我慘呀?盤點歷史上死得窩囊的帝王,最後一位不忍直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