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滿清誤我中華三百年?

Z在下頭很硬


滿清對於當時的中華大家庭而言,滿清就屬於外族入侵,只不過後來滿人逐步融入了中華民族。當時的剃髮政策,嚴重打擊了漢人的自尊心,好多漢人不甘願為清庭賣命,這樣大大降低了國人的生產力。而且清政府的閉關鎖國,夜郎自大,導致了中國與世界大格局的脫軌。


大道行思wild


滿清作為我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王朝,離我們最近,對我們產生的影響最大,滿清王朝時期,雖開創了“康乾盛世”,但也留下了“滿清誤我中華三百年”的說法。

為何會有這麼一說,我認為當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敘述:

滿清入主中原後,由於其是偏安在東北的少數民族,統治階級的侷限性和長遠性遠遠不如我漢民族,其統治時期所奉行的政策對我中華落後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傷。

一、文化壓迫——文字獄

文字獄雖然歷朝歷代都有過,但滿清的最為有名,最具有代表性。

滿清統治者為了禁錮民眾的思想,鞏固其統治,瘋狂推行文字獄,滿清時期的文字獄涉及人數之廣駭人聽聞。

順治年間,興起文字獄七次;康熙年間,興起文字獄十二次;雍正年間;興起文字獄17次;乾隆年間,興起文字獄高達130多次。而每興起一次文字獄,涉及人員都是三到九族,前前後後、上上下下達幾千人之多。

乾隆時期著名的胡中藻詩獄,胡中藻是鄂爾泰的門生。乾隆帝對鄂爾泰、張廷玉兩人在朝中結黨營私,權勢過大極為忌恨,於是興起胡中藻獄,借題發揮以打擊鄂、張朋黨。胡中藻著有《堅磨生詩鈔》,乾隆指摘詩中“一把心腸論濁清”之句,“加濁字於國號之上,是何肺腑?”詩中“與一世爭在醜夷”、“斯文欲被蠻”等句,因有“夷”、“蠻”字樣,被指責為詆罵滿人。又:“雖然北風好,難用可如何?”“南鬥送我南,北斗送我北。南北斗中間,不能一黍闊”等詩,則扣以南北分提,別有用心之罪。結果胡中藻被殺,鄂爾泰撤出賢良祠。

有些文字獄都是捕風捉影的,沒有實際依據的,但滿清統治者寧錯殺也不放過的做好,造成了很多的冤假錯案。他們不允許民眾在言語上、書面上有任何不滿,造成了滿清時期大多數知識分子為求自保,只好封閉了自己的思想,讓人不敢有輿論可言,更不要說什麼思想建議了。

根據現有史料顯示,滿清文字獄持續了二百五十餘年,幾乎貫穿了整個滿清時期。極大的阻礙了文化發展的進程,更是對文人思想的一種極端摧殘,使得整個社會思想禁錮、文化扭曲。

二、對外關係——閉關鎖國

閉關鎖國、拒絕交流是滿清對外關係的基本政策,此政策是在康熙時期形成,乾隆時期得到全面強化,直到末期被列強用堅船利炮打開。

其中最為突出表現是實行“海禁”,早期是為了針對南明和鄭成功,但到了康熙時期,尤其是臺灣歸順以後,則就主要為了制漢防夷。

到了乾隆時期,制定了所謂的“一口通商”政策,指定了外國商船隻能在粵海關——廣州一地通商。標誌著滿清徹底奉行閉關鎖國的政策。

除外,還制定了很多限制外商的禁令,禁止外商在廣州自由出入,禁止五穀、金銀、絲綢等出洋,禁止華僑歸國等等。

閉關鎖國,不讓國人走出去,也不讓別然走進來,完全阻隔了中國與西方世界的接觸,也就完全堵塞了可能給中國近代科學技術和經濟發展提供外部刺激的渠道。

三、蔑視科技、宮鎖西學

明末,“西學東漸”漸成氣候,滿清前期亦有延續,由於羅馬教廷狂妄地傳來禁止異端的教皇諭令,康熙皇帝和雍正皇帝便藉此下令禁教,將西方的傳教士連帶西學一起拒之國門之外,“西學東漸”至此被掐斷。

雖然康熙皇帝喜愛西學,也的確下功夫學過,還得到了西洋傳教士的讚譽,可康熙皇帝卻把西學鎖在宮中自己學,禁止在宮外傳播。有張成日記為證。

“他(康熙皇帝)告誡我們,不要在我們所去的衙門裡翻譯任何關於我們科學的東西,而只在我們自己家裡去做。”

一代明君,本該倡導國人學習科學技術,卻禁止洋教師在宮外翻譯西學,這又該對康熙大帝怎麼樣的評價。

乾隆對西學的態度是盲目蔑視且帶有敵意。乾隆帝認為西方現代科學技術是“異端之尤”,可以“節取其技能,禁傳其學術”。


在乾隆主持編撰《四庫全書》只收錄農、醫、天文、算法等少數科技外,對科技著作不收錄。在此期間,更是有兩部重要的科技著作被毀了。

  • 1、明代宋應星所著《天工開物》,是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被外國學者稱之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在國內失傳兩百餘年後從國外找回)。

  • 2、明代畢懋康的《軍器圖說》,此書羅列了各種火器,圖文並舉;敘說製造、使用以及威力等。

這就是我們的康熙爺、乾隆爺對待科學技術的態度,如此的糊塗、狹隘。

四、實行思想文化專制——奴化民眾

自宋以來,封建統治者為了鞏固統治,都推崇程朱理學,到了滿清康熙時期,更是把程朱理學推到了無可比擬的至高地位。

1713年,康熙帝命熊賜履、李光地等編輯《朱子全書》,並親自撰序言,說“非先王之法不可用,非先生(指朱熹)之道不可為。反之身心,求之經史,手不釋卷。數十年來,方得宋儒之實據。”

康熙皇帝為什麼鍾情程朱理學,是因為程朱理學使儒學走向了政治哲學化,為封建特權統治提供了精細的理論指導。

程朱理學認為“三綱五常”都是理的流行,民眾應當“去人慾,存天理”,自覺遵守三綱五常的道德規範。程朱理學企圖在“理”的名義下,建立起上自朝廷下至百姓一整套周密的社會秩序,勸誘讓民眾通過“滅人慾”的自我修養方法,以達到自願服從統治的目的

這樣的理論與康熙所推行滿清一族專制和皇帝集權相得益彰,正符合他們實行思想文化專制、推行奴化教育的需要。

程朱理學在經過康熙、雍正、乾隆加上他們腐儒奴化的理論,變成了毒性更強的專屬於滿清的“程朱理學”,在這種統治下,民眾只能愚忠、愚孝。

五、倒行逆施——移植奴隸制且長期保留奴隸制

《中國通史》記載:多爾袞、福臨堅持入關前落後的“滿洲籍家僕資生”的農奴制,大量的圈佔田地,逼迫民眾為奴,設立皇莊、王莊、八旗官員莊田,迫使花上百萬漢民“離其田園,別其墳墓”,“婦子流離,哭聲滿路”,生活極端困難,大量死亡·····

從上述資料可看出,滿清貴族企圖把奴隸制從滿清發祥地——東北,移植到已實行封建制兩千餘年且已經有了資本主義萌芽形態的關內之地。

這種倒行逆施,雖因“逃人”問題(即漢族大量奴隸逃亡)未能得到推廣。可已存在了京城周邊的皇家田莊、王公貴族田莊、旗人田莊以及滿清貴族家內。同時,東北大部分地區長期沿襲奴隸制。

而且,還為奴隸制制定了法律,讓其得到了法律的保護。

《中國通史》記載“滿清律沿襲明律而‘參以國制’,仍然維護殘存的滿族奴隸制度,以保護奴隸主對奴隸的統治。家生奴僕及契買奴僕,須世世為奴。奴婢不能與良人通婚。奴婢毆打主人處死。但主人殺奴婢,處杖刑或徒刑·····”

縱覽我國曆史,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就已經完成了奴隸制到封建制的轉變,秦力掃六國,建立了大一統的封建王朝。滿清這一倒行逆施的行為,無論從社會形態還是各個方面來看,都是歷史的大倒退。

總結,雖然康熙、雍正、乾隆等滿清統治者,有著一些歷史功績,但這並不是他們實施這些政策的原因。整體來講,滿清入主中原,可以說是漢民族一次歷史劫難,在思想、文化、科技等方面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壞。所以我認為“滿清誤我中華三百年”沒有一點錯。


歷史長河緩緩淌


其實這個說法並不十分準確。滿清確實耽誤了中華,但是至少在疆域方面還是有很大的貢獻的。

那麼為什麼經常有人說滿清誤我中華三百年呢?

一、奴化思想,將所有人都變成了滿清貴族的奴隸,他們失去了思考行為能力,活著僅僅只是一具具傀儡。


二、文字獄興起,形成了超級嚴重的文化桎梏。縱觀歷朝歷代,基本上沒有哪個朝代的文化思想像清朝一樣發展那麼滯後,究其起因便是滿清的文字獄,給國人以嚴重的桎梏。

三、閉關鎖國,這是大家詬病滿清政府對根本原因。久居貧瘠之地的滿清貴族入關後,見到中原物產之豐富,心理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他們覺得中原物產夠豐富了,所以沒有必要再與世界溝通。盲目自信之下,便產生了天朝上國之思想,切不知此時國外正在迅速的朝前發展,中國被遠遠的拋棄在了後方。


四、極不重視科技、商業、教育的發展,使得當時的中國和國際社會嚴重脫節。


史海鉤沉


其實清朝代的中國在世界並沒有落後,清朝首乾隆盛世的國度,最主要的是,慈禧年代才能算有誤我中華。清未到民國期間,才是中國落後歐洲1O0年,清未到民國也是五十年,這5O年,是國家動盪,沒有發展科學。新中國成立,科學技術才能有突飛猛進的年代,到今天的新中國基本超過了發展的國家,成為世界觸目的強國。所以應該說,凊朝比世界先進的國家落後了50年,民國時期又落後了5O年。


紹明6481


在中國歷史上,大明王朝無論是軍事、經濟都是無比強大的,我們所看到的滿清編寫的明史不是很真實,成王敗寇,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由於大明離現代社會相隔不遠,通過各方面資料查證還是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歷史上的大明是強大的、先進的。之所以說滿清誤我中華三百年,那是因為滿清時代是中國歷史的倒退。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對比:一、經濟方面:16至17世紀大明是世界手工業和經濟最繁榮的國家之一。雖然明初推行海禁使商業受到壓制,但明穆宗隆慶元年廢除海禁後,海外貿易重新活躍起來,全盛時遠洋船舶噸位佔世界總量近百分之二十。意大利的傳教士利瑪竇的著作《中國扎記》是這樣描述當時的明朝:“這裡物產極大豐富,糖比歐洲白,布比歐洲精美,人們衣飾華麗,風度翩翩,百姓精神愉快,彬彬有禮,談吐文雅。”他還盛讚中國早已實現柏拉圖在《共和國》中描述的理想王國。西班牙人門多薩的《中華大帝國史》中有同樣的描述,其中還描述了現在福利機構的雛形:“每個城市都有一個大地區,其中有很多給窮人、瞎子、瘸子、老人、無力謀生的人居住的房屋,有充足的大米供應。可以住到死,無須行乞而活下去。”再看看清朝,入關之後圈地運動,大量農民流離失所,海禁運動使海外貿易大受影響。所謂的康乾盛世看看英國人馬戛爾尼使團財務總管巴羅在《我看乾隆盛世》中描述的很清楚:貧困落後,一路上丟掉的垃圾被人撿去吃了,叫花子一樣的軍隊。不過是個泥足巨人,只要輕輕一抵就可以把他打倒在地。二:文化方面,四大名著明朝佔了三部,而清朝有什麼?大興文字獄,導致文化大衰退。三:軍事方面,我們從明朝就有了大炮,火槍,而清朝又逆襲了,還是騎馬射箭,火器完全停止了發展,等到覺醒已晚了。從明清兩朝對日作戰的戰鬥來對比,明朝完勝、清朝完敗。


行走在鄂西北


滿清入關以後,清朝統治者為鞏固大清統治的根基,對反清人士進行了大屠殺,比如: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文字獄等等。大清建立之初,更是用武力強迫百姓剃髮易服,這就是赤裸裸的血腥鎮壓,死傷無數!到了清朝晚期,八國聯軍進軍中國的時候,老百姓更多的是選擇冷眼旁邊,學子們更多的是咬牙切齒,畢竟清朝簽署了各種喪權辱國的條約,致使中華民族的尊嚴喪失殆盡。多數人都喜歡看清宮劇,劇中很多片段對於清朝歷代皇帝對於百姓的殘害都加以了弱化,,雖然不能以偏概全,但“滿清誤我中華三百年”是真實存在的!

滿清入關時,中國老百姓的小農意識,自給自足的生產方式已經存在了千年之久,除生活用品以外的消耗品並不是特別的依賴。農耕時期,一般的普羅大眾基本上都是窮人,再加上後來乾隆皇帝的閉關鎖國政策,大清體制內部官員腐敗嚴重,很多貪官都被養肥了,但卻苦了百姓。

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時,清朝百姓麻木到已經是事不關己的態度了,更甚者有人拍手叫好!英軍登陸之後,不少民眾還主動給英軍當嚮導。在他們看來,洋人買東西給錢,然而清兵買東西卻不給錢,所以洋人在他們心中肯定比清兵好,所以他們才麻木到給侵略者做嚮導。當然也有一部人抵抗英軍的侵略,然而這些抵抗抵抗並不是因為他們愛國,主要是當時英軍強暴了不少少女。

清朝體制,致使很多官場出現嚴重的腐敗現象,以至於很多人“國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國”。大清末期,我們看到很多底層的老百姓與侵略者合作的場景,什麼家國情懷,對於老百姓來說根本就是不存在的,侵略沒有傷害自己的家人,而且還給自己好處,何樂而不為呢?相比大清繁重的苛捐雜稅、殘暴不仁,侵略者在他們心中要比大清好多了!那個時候的老百姓甚至連漢奸都不知道是什麼,更何況讓他們去愛國呢!


公元前


當然有道理,如果是一個正常的漢族政權,即使爛得跟滿清一樣,到一鴉之後也有機會引入西方民族主義思想,做一個特大號的日本,但滿清就只能壓制民族主義做裱糊匠。一鴉二鴉時候還是有得救的,到1900已經沒得救了

在一鴉前滿清有誤也未必比宋明誤得更多,但開眼看世界之後那是真誤了中華



交通組之虎周星星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華夏人口相較於周邊的少數民族可謂是處於絕對的優勢地位。因此,大多數時候,外族是很難入主中原的,因為其根本無法統治人口龐大的華夏民族,因此,即使短暫建立王朝,也絕不長遠。但是,唯有清朝,以不足50萬人口的女真人,卻統治了幾億人口的中國,長達300年,這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縱觀整個華夏曆史,漢族的人口一直是遙遙領先於周圍少數民族,所以在中國歷史上雖然也曾經被外族侵略過,甚至統治過,但是最後還是被趕了出去,不得不說漢族巨大的人口優勢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

應該說外族能夠長時間統治漢族,只有清朝,清朝是由女真人建立,同時女真人當時的人口也僅僅只有約50萬人,但是清朝卻能夠統治中原大地三百多年,那麼,清朝到底有什麼魅力能夠,統治華夏大地如此長的時間!

清朝統治下的人民

歷史上還有元朝同樣是外族統治華夏大地,但是元代卻在短時間內被趕回了老家,所以清朝在入關之後,可以說充分的總結了元朝覆滅的經驗,同時也不得不說,清朝的是個政治高手,運用了一些方法把給的牢牢的!

首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食物,對於古代來說什麼最重要?答案毋庸置疑就是食物,在古代是看天吃飯的年代,農業生產並不高,所以老百姓對於食物的渴望是非常高的,而且明末清初的年代,那是民不聊生的年代,要不李自成也不會能夠號召那麼多的農民起義,入主中原後,清朝統治者對於穩定住老百姓是非常有效率的,而且從康熙到乾隆一直是欣欣向榮!

清朝的奴化

第二那就是思想上,人是由大腦控制的,清朝統治者也一樣明白這個道理,於是就出現了文字獄和八股文,文字獄就讓一些有認知有文化的人,不敢亂說話,八股文就把後來的文人給禁錮住了,想當官就得按照我制定的文化學習來,這樣就把人民的思想牢牢的框在了自己的控制下,沒了思想哪裡來反抗!

再就是建立奴性,我們都知道在古代,中國人的奴性是非常厲害的,就算是在如今,我們身上還是存在一些奴性的!而清朝本身是少數民族,再加上女真部落奴隸制度也是非常嚴格,圈地圈人的思想還是很重,所以,清朝入主中原後,就把這種奴性思想往漢人身上灌輸,徹底奴化整個民族 ,他們灌輸清朝是主人,讓人民對主人滿懷感恩,哪裡還有自己的思想,哪裡還敢反抗呢?

清朝統治下的人民

最後就是一項閉關鎖國,閉關鎖國名義上是保護沿海人民,但是還有另外一個目的,就是避免國人和外面的世界接觸,我們都清楚見多才識廣,所以清朝統治者為了更加禁錮人民的思想,連海都給封了,這樣徹底把人民像動物一樣牢牢的鎖住了!

清朝的牢籠政策不但害了整個漢族,也害了自己,就是因為這樣的固步自封,最終被外國列強把大門給打開了,打開國門的時候,老百姓竟然抱著事不關己的心態觀看這場戰爭,可見清朝統治者已經把人民奴化到什麼地步了!

如果不是後來整個世界的變化,和人民意識的覺醒,不知道我們現在是不是要梳著大辮子!


古行生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說法呢?認為有以下倆點原因:

第一點:是對少數民族政權的仇視。在很多人看來,元朝和清朝是中華民族的亡國時期,特別是清朝,統治時間將近300年,是這些人心中名副其實的300年被殖民時期,所以提起清朝,厭惡感油然而生!

第二點:清朝時期,推行了一系列旨在維護統治的政策,比如強行剃髮易服、實施民族隔離、大興文字獄、推行保甲制等,這些制度在客觀上維護了清朝的穩定,但是卻對中華民族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比如文字獄,讓很多知識分子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導致整個社會階層都開始愚昧麻木,這是近代以來我國落後捱打的重要因素之一。







墨林姚


話說滿清入主中原滅掉了明朝,絕對是歷史上的一個倒退,讓中華民族在與世界的競爭中處於落後的位置,導致最後捱打。因為滿清在佔領天下之後,一直搞閉關鎖國的政策,世界在飛速發展的時候,中國則一直落後。



也許有人說明朝也在閉關鎖國,但是明朝的閉關鎖國和清朝完全是不一樣的,明朝閉關鎖國只是為了對付倭寇和一些居心叵測的人,同時明朝對西方的一些技術還是比較推崇的,一旦有了先進的技術都會吸收過來並且加以改良。因此即使西方某些科學技術真的超過了中國,中國也不會落後太多。



而中國可以通過仿造或者其他方式保持同西方的跟進,這樣中國在工業化時代也能夠跟上西方的步伐,這樣就能夠在東西方競爭中佔得一席之地。但是滿清不同,滿清奪到天下之後,對明朝已久的一些工業採取完全打壓的措施。這是因為滿清人少,所以對漢人一直採取提防的措施,結果導致整個國家都跟著落後。



記得西方的使者到中國來訪問的時候,看到滿清的落後狀態,簡直感覺有點不可思議。在滿清最為推崇的乾隆時代,而西方那個時候已經開啟了工業革命,飛速發展,而滿清則在一步步中走向落後。從這一點上來講,滿清絕對是誤了我們國家的發展。



我是平安讀歷史,期待您的關注與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