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提出疫情過後醫療人員子女高考應照顧加分,你支持嗎?你怎麼看?

於無聲處34


此次疫情過後,疫區的一線包括後勤,參加支援疫區的,不論死亡(烈士)未亡,都是人民的戰士!對於子女考醫學專業的,都必須支持!國家支持!不得卡拿要收!


王立彬大哥


  1. 首先醫護人員每天在第一線抗戰,這種關鍵時刻敢於挺身而出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全國推廣的,值得我們全國人民學習的,他們無所畏懼,與病魔日夜作鬥爭,每天都很辛苦,看到很多報道說他們為了省下一套防護服,甚至都不上廁所,有些女醫生,護士,生理期來了,也是一直堅持著,有些由於戴的的護目鏡都毀容了,有些長那麼大從來沒剃過光頭的,因為這次疫情,他們做了很多很多讓人們尊敬的事情,我覺得你們是最美的,最驕傲的,等疫情過去了,你們應該好好放鬆放鬆,調整心態,所以我希望這些白衣天使能夠得到跟軍人一樣的待遇,在我們國家都有軍人優先的說法,我覺得現在我們的白衣天使應該跟軍人享受同等的待遇,是你們挽救了我們,你們是最可親可敬的人。
  2. 回到正題,疫情過後醫療人員的子女該不該高考加分?

這種問題肯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見解,我覺得,不應該給他們子女加分,為啥呢,原因如下,第一,如果加分有些孩子就會有所懈怠,學習上會有所放鬆,不能很好的像他們的家長學習,他們家長遇到困難,知難而上,孩子總是心裡想著我還有加分項,平時會有所放鬆,家人們的這種精神都沒有很好的傳承,雖然說一個是工作一個是學習,但是這種精神不分界限。第二,作為自己的家人不是醫療人員的孩子來說,他們覺得不公平,考試就是檢驗平時學習的一個標準,高考就是你這十二年學習成果的檢驗,應該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這樣才能公平公正。

總的來說吧,疫情過後,國家還是應該把獎勵放在白衣天使身上,增加他們的福利待遇各方面的都可以,不行該放在子女身上,最後,希望我們的白衣天使都能凱旋而歸,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閒邪686


你好,我是心遂而靜。對於這個問題,我的態度首先是,十分敬佩和感謝廣大醫療工作者在這次疫情中所做的貢獻。對於參加抗疫的醫療人員子女高考照顧加分的提法,我的回答是不嚴謹、不妥當。

一、這個提法缺乏法律支持。2014年12月10日,教育部、國家民委、公安部、國家體育總局、中國科學技術協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減少和規範高考加分項目和分值的意見》》取消體育特長生、省級優秀學生等五類全國性高考加分項目。目前高考加分政策,有“增加20分投檔”“增加10分投檔”和“優先錄取”3種加分形式。但在具體操作上,各省市在高考加分項目、高考加分條件等要求上也有區別,但基本集中在烈士子女、立功退役軍人、歸僑、華僑子女、臺灣省籍考生、少數民族考生等人群,由於涉及的篇幅太長,在這就不一一列舉了。

法律的存在體現了權威性和公平正義,對於在這次抗疫中犧牲,被確定為“烈士”的醫療人員子女,參加高考,被加分,或符合有關加分條件而加分的,我想大家都不會有異議,但如果對所有加抗疫的醫療人員子女“照顧”高考加分,這“照顧”似乎是沒有法律依據,同時各地出臺的加分、照顧標準又各不相同,不僅對同年參加高考的所有考生不公平,對不同地區的醫療人員子女而言,也是不公平的。

二、這個提法容易被詬病。廣大醫療工作者奮戰在這次的抗疫第一線,同樣為抗疫做出貢獻的不單單是醫療工作者,眾志成城,全民抗疫,各行各業都全情投入了投疫之中,那麼這些奮戰、奉獻在自己崗位上的人員子女參加高考是否也要加分?坦率地說,我認為提出這個想法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未免有點不成熟欠考慮,單獨提出給醫療工作者子女加分,在某種程度而言,反而是給當前眾志成城、萬眾一心的抗疫戰線中撕開了一個口子,給一些別有用心、唯恐天下不亂的人造謠生事,挑撥離間提供了條件。實際上,網上確實已經有爭論、質疑產生了。

三、要更慎重和嚴密。網上收集了有關地區給醫療人員子女加分的政策,其中都有一個表述,就是“一線醫務人員”,但有些省市簡單地用“防控一線醫務人員”,有些省市詳細點,用的是“直接參加隔離病區救治工作的一線醫務人員”、“馳援湖北醫務人員”。這些表述的各不相同,不僅容易造成群眾的理解偏差和誤解,到了具體操作時更容易出現走樣。所以我認為,如果要考慮對抗疫醫療人員子女加分也是可以的,但不應該由各省市各自決定,而是應該由教育部全面考慮、出臺相關政策,在高考加分政策中專門新增一條類似對國家重大疫情、重大自然災害、重大災難的防治、搶險、救治作出重大貢獻的人員子女加分的政策。這樣做會更體現出重視、嚴謹,實際的指導意義和操作性也更強。

我是心遂而靜,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歡迎關注,留言交流。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不妥,請聯繫刪除。


心遂而靜


對其他學子不公,醫護人員應獎但不應損害其他學子利益


思過的妙音


支持如果醫務人員的孑女考醫學院和衛校的應加分,一是鼓勵,二是提倡這種無私的獻身精神,三是加強我國的衛生事業。


收穫七月


這次醫療人員冒著生命危險戰鬥在一線,從感情上來說每個人都想為醫療人員做點什麼。高考加分也是可以考慮的,可以設定一個門檻或是達到什麼條件,畢竟高考涉及到無數學子,也要考慮到公平公正。

這次疫情,醫療人員是最大的犧牲者,但是還有很多崗位在默默的奉獻守護,我們也不能忘記這些在邊緣的,為疫情作出貢獻的人。在風雪中日夜守護每個路口的交警,社區的工作人員,清運醫院醫療垃圾的清潔人員…… 太多太多了,有些崗位也很危險。只要疫情需要的每個崗位都在堅守,沒有退縮,都是最可敬的人。


龍骨山腳下


其實有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打個比方大家都容易看得懂:大學一個專業原來收學生100個,在確定錄取分數線後,發現填報的志願中有2個醫務人員子女因為加分而達到了錄取分數線。這個時候學校應該立即打電話給對方,詢問是否願意進入該專業?如果都願意,那麼該專業擴招2個名額為102人。如果兩個都不願意,那麼該專業與這兩人無緣。這樣既在行動上肯定了醫務人員的貢獻,又兼顧了公平。


青山綠水邊依依雙生草


不支持不贊成,有貢獻的可以考慮。怕就怕那些貪生怕死的躲在後面想疫情過後出來貪便宜的。還記得打麻將的那些醫生嗎。還記得農民為什麼求醫難嗎。還記得看病掛號交錢給磚家叫獸嗎。不要一時衝動。國家要分清有貢獻的人。建立檔案。


十倍嘞


不支持!

首先非常肯定醫護人員在非常時期做出的犧牲和貢獻,鼓勵給予相應的政策傾斜,可以在職稱,工資,各種待遇方面給予相應獎勵。

但是在後代方面給予加分必然造成不公正的後果、高考對於每一個孩子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時刻,學生之間應該是平等公正的,不能變相變成拼爹拼媽的後果!


澤睦女


支持,適當的加分,也是對他們在和平年代做出貢獻的一種感謝。這種貢獻不是平時的好人好事,是真正為國家為人民,不惜犧牲生命的那種高尚情懷。他們去奉獻的時候,可沒有什麼私立之心,對這樣的人,不應該給予回報嗎?當被隔離時,我們在家兒女父母相伴,醫護人員確實分離,有可能是永別,他們沒有退縮。我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