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孝感“红袖章”,说疫期餐饮企业的工资发放

1

先从湖北孝感的几个执行疫情防控任务的“红袖章”说起。

他们接到举报说有人在家里打麻将,于是径直冲进人家家里,拿起麻将就摔,这家的儿子气不过,也甩了麻将牌“反击”。结果这群“红袖章”不光砸了麻将桌,还连扇了别人几个耳光。

从孝感“红袖章”,说疫期餐饮企业的工资发放

这一连串动作一气呵成,毫不拖泥带水,想不火都难。可惜他们貌似火成了负面典型,包括多家官媒在内的主流媒体直指他们涉嫌违法,人民日报旗下的“侠客岛”更是发出了“灵魂拷问”:打着防疫的旗号,就能为所欲为吗?

诚哉斯言!在全国上下抗疫的特殊时期,不要以为自己戴个红袖章,就成了正义的化身,做任何事都是正义的。私闯民宅、毁人财物,疫情防控可不背这个锅。

同样的道理,在疫情期间,企业老板不要以为自己裁员就天然是情有可原的。像有一家企业,开年复工第一天就宣布裁员500人,对外宣称是受疫情影响,然后还发了一封既真情实意又虚情假意的内部信。这种把戏简直就是侮辱吃瓜群众的智商,仿佛全天下就他一个聪明人。大哥,你这么迫不及待地裁人,跟疫情有毛关系?

也是同样的道理,在疫情期间,餐饮老板不要以为自己不发工资或拖欠工资,就天然是情有可原的。疫情可不背这个锅。

2

最近,我们做了一份调查,主要问的是“疫情期间,餐厅员工工资要不要照发”,收到了数百份反馈,见下图:

从孝感“红袖章”,说疫期餐饮企业的工资发放

总的来看,受疫情影响,在餐厅停业期间,只有极少数会发基本的生活费,不发工资的占绝大多数。而且有约10%的人表示,自己连1月份甚至去年12月份的工资都还没收到,不知道还会不会有。

这种担心不无道理,谁都不清楚这些没发工资的老板们,是真的受了疫情的影响,还是借机拿疫情来当挡箭牌。如果是后一种情况,那么拖欠工资这个事,跟疫情有啥关系?

3

当然,有些老板是真的受了疫情影响的。对于不发工资的情况,他们尤其是很多中小餐饮老板表示很无奈,有人就说了:“怎么没有体谅老板的呢,餐饮店赔多少钱你们怎么不说呢,谁为老板买单呢?”有些员工也“自觉”地表示:“不开工有工资吗?老板又不会印钱!”“手停口停,停业发工资这个事想都不用想”。

其实,从法律层面来说,餐厅即使在停业期间,工资也是一定要发的(只不过怎么发是可以商量的)。但现在这样理论和实际脱节的状况,还真就印证了一位受访者的话:“你以为餐厅是正规企业啊?”

说实话,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是有点恍惚的,觉得有些滑稽,但又知道这确实就是当下餐饮业的现状,哪怕现在已经2020年了。

2018年“社保入税”的消息哪怕只是疯传而并没有真正落地,也已经让很多餐饮老板感到压力(海底捞当年为了顺利上市,花8800万补缴了社保公积金)。在粗放式地经营管理局面并未有根本性改变的今天,餐饮老板一方面赚的是辛苦钱,一方面又当然是在包括工资在内的各项支出上“能省则省”。

更何况遇到了疫情这样前所未有的打击。

4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当有的餐企能按时足额发放工资时,能激起员工莫大的感激之情;为什么当有的餐企为了“活下去”而没有足额发工资,但是选择跟员工坦诚协商时,也能激起员工莫大的凝聚力。因为这样的餐企太少了。

不过,情况似乎正在发生变化。在这次调查中我们注意到,有约5%的员工明确表示因为工资发放问题,“准备找下家”。可以想见,那些在工资发放等方面都称得上规范的企业会越来越受追捧,那些连工资发放都存在这样那样问题的企业将会被加速淘汰。

而工资发放只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方面。有人预计,这次疫情将淘汰40%的餐饮企业,这些企业中无疑有一部分是原本就有这样那样问题的,只是疫情放大了这些问题,加速了它们的倒闭。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我们或许可以说,疫情要背这个锅。

从孝感“红袖章”,说疫期餐饮企业的工资发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