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支援武漢醫生口述:重症病人死亡率高,醫護人員極限承壓

首批支援武漢醫生口述:重症病人死亡率高,醫護人員極限承壓

2月5日,一臺救援車開進方艙醫院。攝影/溫如軍

作為第一批進入武漢的醫療救援隊隊長,李珊(化名)已經在武漢度過了3周時間。1月26日,她帶領14名支援人員抵達武漢,在某定點收治醫院負責重症監護室病人的救治。

李珊是重症醫學科的一名副主任醫師。面對疫情迅速蔓延的態勢,她和其他醫護人員一樣放棄春節休假,投入這場醫療戰役之中。

從接到通知到出發僅一小時

1月26日,農曆大年初二。像往常一樣,李珊在自己工作的病區查房,這時院領導打來電話,要求李珊當天出發,前往武漢進行支援。

“之前,醫院發出號召,武漢需要支援。我在呼吸科工作,就報名了。”李珊平靜地告訴《中國慈善家》。

時間太倉促,根本想不了太多,也不存在徵求家人的意見,李珊只是簡單地通知了家裡一聲。“愛人和孩子都知道我乾的就是這份工作,他們也不會去阻止,但心裡肯定還是挺擔心的。”李珊說。


首批支援武漢醫生口述:重症病人死亡率高,醫護人員極限承壓

2月3日,武漢協和醫院住院部門口,某省醫療救援隊合影留念。攝影/溫如軍


第一批醫療隊14名成員集結完畢,各自回家收拾完東西,又馬上回到醫院。醫院裡開了一個小規模的動員會,有市領導參加。會後,大家馬上直奔火車站。

從上午接到電話到中午出發,只用了一個小時的時間,別說防護用品,就連最基本的生活用品也準備得不太齊全,甚至有些隊員連午飯都沒有來得及吃。他們的防護裝備很有限,只有口罩、面罩和消毒液。防護服需要支援醫院來提供。

經過數小時的車程,李珊一行當天晚上就到達對接醫院,被安排在重症監護室工作。陌生的環境,加上接觸到的都是重症患者,讓部分支援人員出現了應激反應。但他們並沒有時間去適應,就要迅速投入戰鬥。

李珊的團隊和當地醫院的醫護人員進行了溝通,對病床進行了重新分配,同時加強了對病人的管理。此外,如何更加有效地收治病人,以及防止病毒對醫護人員的威脅等等,他們都想盡辦法做出更合理的安排。

只用了3天時間,他們就把新工作理順了,也讓醫院病區佈局和防護得以進一步優化。

“從頭到尾,所有的問題都需要去解決和磨合。原來在自己醫院,什麼規章制度、什麼流程,大家都很熟悉,彼此的工作習慣也都比較瞭解。但到了這裡以後,需要一個過程。而且之前這裡的佈局不夠合理,防護不到位,人員也緊缺。”李珊說。

值得一提的是,李珊團隊的14名醫護人員中,有12名女性。針對有媒體報道的“武漢一線女性醫護人員生理用品告急”問題,李珊表示該團隊成員目前還能“應付”。

“來到武漢以後,有個別便利店開門,也能購買到一些生理用品,還有社會捐贈的‘拉拉褲’應急,目前來看沒有太大問題,還都能應付。”李珊團隊中的一位女性支援人員說。

未感受到明顯“拐點”

李珊團隊所支援的醫院是一所二級醫院,重症監護室平時收治病人很有限。疫情爆發後,這所醫院和武漢大學中南醫院一道,被安排收治重症患者。

作為一名重症醫學科的醫生,李珊每天都與死神交鋒,也見慣了生離死別、生命的脆弱與無奈。但在武漢,她還是被眼前的狀況震驚了:醫院人滿為患,許多重症病人情況十分糟糕,一些病人病情惡化迅速,病床分區不合理,床位擁擠,管理不規範……

從接收患者到搶救重症病人,很多時候李珊都覺得力不從心,“需要三頭六臂才能解決問題” 。李珊告訴《中國慈善家》,來武漢這三週時間裡,她每天心情都非常沉重。

據她介紹,重症病人的死亡率非常高,病人的情況比想象中還要差,生命體徵難以維持,多數病人病情惡化迅速。雖然李珊平時也在重症醫學科工作,但在武漢看到的重症病人“病情更重,治療難度更大”。

李珊告訴《中國慈善家》,從接手重症患者救治工作以來,她所負責的科室床位都是人滿為患。每次有患者死亡騰出床位,馬上就有新的病人住進來。

“從病人的數量判斷,疫情暫時沒有什麼變化,尤其是重症病人。大家現在都想知道有沒有出現拐點,什麼時候能雨過天晴,什麼時候能看到希望,目前這種形勢還不太明朗。”李珊說。

她告訴記者,自從幾家方艙醫院開始接收病人以後,部分病人得以分流,醫院門診的壓力變小了。

醫護人員之間感染“防不勝防”

2月17日,國家疾控中心公佈的報告顯示,此次新型冠性病毒肺炎疫情中,醫護人員感染超過3000名。

“因為剛開始,防範意識不強,醫護人員有一些暴露,面對病人時容易感染。”李珊說。


首批支援武漢醫生口述:重症病人死亡率高,醫護人員極限承壓

2月5日,在會展中心改造的方艙醫院門前,國家救援隊清點人數。攝影/溫如軍


每當聽到同事或同行發燒、核酸檢測成陽性或被隔離,難免會對醫護人員造成負面的心理影響。在這種環境下,危險無處不在。一旦誰發現身體不適,就要安排休息,甚至做CT。

“我們只能做好個人防護,戴好口罩,單獨行動,減少內部醫護人員之間感染的可能性。能做的也就是這些了。”李珊說。

她認為,醫護人員的感染風險,並不是全部來自於病人,同事之間感染的風險更大、更難以防範。

“面對病人時,我們知道他們帶有病毒,會格外小心,防護做得很到位,而醫院職工之間容易放鬆警惕,出現一些暴露,這種感染風險防不勝防。”李珊告訴《中國慈善家》。

據瞭解,部分醫護人員、公共衛生防疫人員已連續作戰超過1個月,大多數一線人員24小時在崗,身體和心理承受著極大壓力。

“到武漢支援以來,雖然有些個別隊員身體出現一些問題,但是還沒有到很糟糕的地步,大部分是心理壓力造成的身體不適。”李珊說,他們和普通市民一樣,期盼“拐點”早日到來,大家都可以早點回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