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剛進宮就被華妃針對,看皇后替甄嬛做了什麼“招人恨”的事

甄嬛剛進宮就遭到了宮中“舊嬪妃們”的嫉妒,起初以為,只是因為皇帝在還沒寵幸她之前,就賜了封號的緣故。畢竟,這是史無前例的,甄嬛還沒正式承寵就被賜封號為“莞”,皇帝的這個舉動很明顯:我非常喜歡甄嬛,可以為之破例。

甄嬛剛進宮就被華妃針對,看皇后替甄嬛做了什麼“招人恨”的事

皇帝的舉動固然也是令甄嬛遭受嬪妃嫉妒怨恨的原因之一,但卻並非全部。主要原因還是在宜修對甄嬛的後續“關照優待上。”

甄嬛作為屈居末流的常在,竟被指派了七八個人進來伺候,而作為高一級別的沈眉莊,卻沒有如此待遇。而且,甄嬛還比沈眉莊多了一個掌事的姑姑——“崔槿汐”。同為貴人位分的富察氏和沈眉莊都沒有這樣的“掌事姑姑”,卻唯獨給甄嬛指派了一個來。

甄嬛剛進宮就被華妃針對,看皇后替甄嬛做了什麼“招人恨”的事

這顯然也不合規矩,如此更使得華妃妒火焚心了。

原本,宜修還要把一所離養心殿最近的寢宮指給甄嬛居住,意在討好皇上,卻也是在給甄嬛“招恨”。華妃聽聞甄嬛在沒承寵前就已被賜了封號,倘若再住在養心殿附近,那甄嬛豈不是要佔盡春色了?彼時,皇帝還知道她華妃是何人?由來只見新人笑,有誰聞聽舊人哭?恐怕她華妃從此就要被拋之腦後了吧?

甄嬛剛進宮就被華妃針對,看皇后替甄嬛做了什麼“招人恨”的事

所以,華妃絕對不會允許這種事情發生,她要積極採取抵制行動、設置障礙。所以,她把甄嬛安排在了偏僻的碎玉軒。

皇后並未因此與華妃起爭執,或者說,這也正是皇后所喜聞樂見的。因為她的“友善”態度已經傳遞出去了:她是個聖德憐下、寬容大度、公正無私的皇后,這就夠了。至於甄嬛被苛待,那是華妃的伎倆、是華妃在給甄嬛穿小鞋。皇帝和甄嬛要恨也只能恨華妃,與我無關,我只做好分內之事就夠了。

甄嬛剛進宮就被華妃針對,看皇后替甄嬛做了什麼“招人恨”的事

禍水東引惹嫉恨,豈知真兇隱藏深

皇后對甄嬛的“細心關照”不僅是意欲讓甄嬛住在養心殿附近,而且,看到甄嬛被華妃發配到碎玉軒後,又及時地送來隆重而招搖的後續“關懷”。皇后打發人給碎玉軒送來許多桂花樹。

桂花樹在碎玉軒這種偏遠冷僻的地方,顯得格外“耀眼”。並且,還是皇后娘娘親自打發人送來的,越發顯得甄嬛的恩寵“異於旁人”了。

甄嬛剛進宮就被華妃針對,看皇后替甄嬛做了什麼“招人恨”的事

甄嬛初見這些桂花樹也頗感詫異,在院中默默地站了片刻,掃視兩邊規規矩矩跪著的內監宮女們一眼,隨口問:“是新移的桂花?”

身邊攙扶著甄嬛的宮女恭謹地回答:“皇后吩咐,宮中新進貴人,所居宮室多種桂花,以示新貴入主,內宮吉慶。”吉慶固然是好的,但是皇后這麼做顯得太過隆重了一些,彷彿在刻意張揚炫耀什麼。

甄嬛剛進宮就被華妃針對,看皇后替甄嬛做了什麼“招人恨”的事

不僅如此,自從甄嬛進入碎玉軒以來,那內務府裡就不斷往這裡送東西,一趟一趟,成群結隊,很是酷炫。這也是別的嬪妃享受不到的待遇,有句話叫“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這種狀況只會給甄嬛招來嫉妒與怨恨,哪還會有太平日子過?

華妃原本就是個善妒的人,個性潑辣跋扈,眼裡不容沙子,這要傳到華妃耳朵裡,豈不更要把甄嬛恨之入骨嗎?

套路不變一再演,無論以後或從前

大家還記得甄嬛離宮去甘露寺修行後,復寵回宮的那一段嗎?

甄嬛剛進宮就被華妃針對,看皇后替甄嬛做了什麼“招人恨”的事

宜修就用了同樣的方式,將甄嬛置於炭火之上。原本朝臣們對皇帝迎接廢妃回宮就已物議如沸,皇帝卻還用半副皇后儀仗去迎接,並大修永壽宮,更引得朝臣們對甄嬛唾棄譴責為“紅顏禍水”了。

宜修卻在此刻火上澆油、不忘添柴煽火,又“著意”給永壽宮增添了好多奢華富麗之物,讓甄嬛徹底成為眾矢之的。

甄嬛剛進宮就被華妃針對,看皇后替甄嬛做了什麼“招人恨”的事

而宜修給碎玉軒送去大量的桂花樹,其效果竟與後來“讓永壽宮極盡奢華”的用意是一樣的,堪稱異曲同工。宜修此種伎倆,是在蓄謀給甄嬛“招恨”呢。

聲明:本文乃A君一家之言。純屬個人推斷,看客們若有歧義,望請海涵。碼字不易,A君願意與您共享藝術魅力,從各個維度賞析電視劇;並體味劇中的話外之音和未盡之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