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琴默從不信別人的話,為什麼甄嬛騙她“襄”字的意義卻信了?


曹貴人是個狡猾的主兒, 一心只想努力往上爬,將來給自己的女兒溫宜公主真個好前程也就滿足了。華妃倒臺後,曹貴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壓力沒有了,腦子就退步了,連敵人甄嬛的話都敢照做。

曹琴默從不信別人的話,為什麼甄嬛騙她“襄”字的意義卻信了?


華妃的罪行都是曹貴人告發的,她這一舉動打破了皇帝原本想要保住華妃的計劃,所以皇帝在晉她嬪位的時候,給了她“襄”字做封號,是誇她聰明也是在警告她不要耍聰明。

曹琴默從不信別人的話,為什麼甄嬛騙她“襄”字的意義卻信了?

可曹貴人不知其中深意,竟相信了甄嬛“襄者,助也”的說法,認為皇帝是鼓勵她再接再厲,往華妃的事情上添一把火,給皇帝一個處置華妃的臺階,就傻乎乎地跑去向皇帝申請處死華妃,結果華妃沒什麼事兒,曹貴人自己倒是先死了。

曹琴默從不信別人的話,為什麼甄嬛騙她“襄”字的意義卻信了?

要擱以前曹貴人肯定是沒這麼容易上當的,可甄嬛這次說的內容半真半假,叫她一時之間被富貴迷了眼才中計的。“襄”字確實有幫助的意思,曹貴人也確實是因為舉報了華妃的罪行才獲得晉封的,所以她以為只要自己再立一功就能夠更進一步,卻忘了此時的自己除了是功臣,還是一個背棄舊主的小人!

曹琴默從不信別人的話,為什麼甄嬛騙她“襄”字的意義卻信了?

哪怕是甄嬛沈眉莊去建議皇帝處死華妃都是情有可原,因為華妃曾經害過她們,可曹貴人從前和華妃走得那樣近,闔宮上下都知道曹貴人是華妃的智囊團,她跳出來要處死華妃,就顯得過於狠毒了,皇帝和太后不允許溫宜公主有這樣一個狠毒的生母,就合計把她先毒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