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兒快六歲了,不懂得感恩,這正常嗎?怎麼教導?

我叫張牧心


這正常啊... 不過我感覺您的教育也出了一點問題。 六歲還不會這麼爆的脾氣吧。。。打她挺正常的, 要是我有孩子做了這樣的事情可以去太平間了。。。

不管咋樣說一句不要看了馬上關掉電視是很不好的, 這就像有人對你說不要玩手機了對眼睛不好然後馬上把你的手機抽走一樣, 你也會生氣吧。

小孩也是有自尊的。。。 你也不能不給她選擇直接控制她呀。

有時候教育都說的很好聽但是其實自己沒有想, 做事情之前換位思考一下會好很多。


白皮


寶媽你好👋,人之初,性本善。寶寶其實是我們的一面鏡子。寶寶出現這種情況,我們作為家長,首先應該反省一下各家庭成員的習慣,家庭氛圍。如果家裡沒有人說一些感恩的話,做一些感恩的事,那小朋友不知道何為感恩也不稀奇,這種情況需要父母帶頭去孝敬老人,相互體貼和關心。還有我們陪伴孩子的時間和方式,如果只是滿足了孩子的物質需要,而沒有陪伴和關心,孩子不知道感恩很正常。我有一個學員,做了很多年生意,去年發現她女兒變了,她放棄生意回到家,做好吃的,要什麼買什麼,送最好的輔導班,可是女孩子到了叛逆期,變得不可理喻,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和她聊了聊,才發現是在她最需要父母陪伴的幼兒園和小學時期,父母為了工作,忽略了她,所以她認為現象買東西給她是應該的,陪她也是應該的。我在女兒7歲時,帶她去過殘疾兒童福利院,也是為了培養她的感恩之心。那次回來後,她也有一些變化。我們夫妻兩個平時很忙,但是一定有一個人會去管兩個孩子的學習和生活,也會告訴他們一些來之不易的事情。我們家不是好東西都留給孩子的,好吃的先給老人,再給孩子,也是培養他們的感恩之心。不在家裡討論一些消極的話題,特別在飯桌上。幼兒園的親子活動,親子作業,一次也沒有落下。希望這些對你有幫助!




仙娥說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才六歲。您想讓孩子怎麼感恩?

我小的的時候記得的,全部都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愛護。

孩子都是被動接受學習的。比如說,您說的感恩,我記得我學的乖巧懂事起來都是跟著家長學的。記得媽媽每個星期都給奶奶洗腳,媽媽帶我出去見到長輩都非常客氣,記得媽媽做好飯不讓吃、先等爺爺奶奶坐下以後才讓動筷,記得爸爸從來都不生氣給我講道理、講他爸爸的事情,逢年過節第一碗飯是要送到爺爺那裡的等等......

孩子是否善良是否懂孝道懂禮貌,都是一家長為榜樣的,所謂的教導不如我們家長給孩子做榜樣來的更快更直接。


武林飛少


我覺得這和平時的教育有關,可以多給她講那方面的故事,某件事情做錯了要第一時間指出來告訴她,給她講道理,並告訴她下次如果有改正,就給她一點小獎勵,慢慢的就會改變了。

小孩子是非觀念不強,需要大人在旁邊指導。

我家小孩子從小有好吃的,我就告訴他要和家人分享,先給爺爺奶奶,再給爸爸媽媽。而且我告訴爺爺奶奶,一定要接受,老是還接受,他以後就不會分享了,他就不會知道要對家人長輩關心。

我會經常告訴她垃圾不要扔地上,環衛工人很辛苦。在家裡也不亂扔垃圾,奶奶每天拖地也很辛苦。


葉吻1225


孩子不到六歲,不知感恩,這是很正常的這就是孩子成長中出現的問題。我認為你做的對,就該這麼治她,讓她長個記性,以後她就不這麼任性了。這就是教育!教育是個漫長的事情,孩子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好多方面的問題,需要家長不斷地去教育、引導、糾偏,出了斜杈就砍掉。這樣,孩子才不長歪。六歲的孩子,這僅僅是教育的開始。以後還會有各方面的問題需要我們家長教育。至於她不知感恩的問題,我認為六歲的孩子,她哪懂得什麼是感恩?她只知道只要你不依著我,你就不好,這也是很正常的,你大可不必傷心。感恩的教育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隨時隨地,潤物細無聲地言傳身教之中。



小荷風采


沒關係的,孩子六歲了,開始有了自己的判斷與認知,也有了負面情緒。

當孩子的要求被阻止必然產生情緒,踢東西是發洩負面情緒也是正常。

因為她踢菜籃子,你打她也是發洩負面情緒。

不要苛求自己和孩子。每個家庭,每個父母和孩子都會遇到這種情況。

想要孩子感恩,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引導。

首先,女孩到了六歲開始教她做家務活兒了。

洗自己的小襪子和小短褲。淘米,洗菜,做飯,搽地板都可以了。家長可以鼓勵,指導,也可以像做遊戲一樣跟孩子一起做。在做的時候可以誇獎孩子長大了,幫媽媽分擔家務了等。

這樣孩子能瞭解並理解媽媽。通常不懂得感恩是因為她不知道你的恩。

了教除孩子學會感恩,我們自己也要感恩。<strong>

感恩孩子來到我們的生命中,教會我們很多東西。讓我們明白很多道理。從而感謝父母給我們生命並養育我們長大,才有了生命的延續。

帶孩子出行或者跟人,事,物接觸時,多說謝謝。

感謝天地,感謝陽光,感謝所有為我們生存提供條件的萬事萬物。當我們用感恩的心生活時,工作和和生活都會很順利。幸福指數也會提高,孩子也會感恩你。


美術程老師


辛辛苦苦,十月懷胎生下的孩子不懂得感恩,這是令每個做父母的都很傷心的事情。不過好在孩子還小,這個時候有意識去培養他的情商,為時還不晚。

孩子不懂得感恩,並不是天性涼薄,而是平時缺乏這方面的教育。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我們都熟知這樣一個故事:古時候,有一個男子,嫌他的父親年老力衰,就準備用筐把老人背到山上扔掉。孩子以為父親上山去玩,偷偷跟在後面。回來的時候把筐撿回來了。男子奇怪地問撿筐幹什麼,孩子回答說“等你老了揹你上山用啊”,男子如醍醐灌頂,趕緊接回老父親,贍養善終。

這個故事的真假且不去論證,但是道理我們要明白,那就是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是父母的影子。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會有什麼樣的孩子,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首先要率先做到。

大劉帶孩子回父母家,父母見到兒子和孫子,高興壞了,忙裡忙外給大劉和孫子準備飯菜。大劉坐在沙發上玩手機,絲毫沒有幫忙的意思。等第一道菜上桌的時候,大劉就趕緊讓孩子先吃,沒等父母上桌,孩子都吃飽了。你想想,這樣帶出來的孩子怎麼能學會感恩呢?

如果大劉換一種做法,哪怕他不會做飯,在廚房打打下手也好。等飯菜好了,提醒孩子,爺爺奶奶這麼辛苦給你做飯,你該說什麼?孩子自然而然會生出感激之情,等他長大了,會把這份感激回報給他的父母。

不要小看言傳身教的作用,正是在一點一滴的小事當中,孩子學會了成長。


尛樹媽媽談育兒


要想孩子學好,首先作為父母先做到,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孩子的眼裡,一個六歲小孩子根本不懂事,你這是給自己藉口,最愚蠢的藉口,明明是父母的錯轉過來把責任推給孩子




wjfyzs


言傳身教

沒有說你家教不好的意思。家教就是言傳身教,她從小待在一個什麼樣的生活氛圍裡,周圍的人是怎麼樣生活,有哪些習慣,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她有影響。

五六歲的孩子已經可以理解這個概念了,你可以告訴她,她的玩具,她的衣服,她吃的東西,這些都是家人們給她的。家人通過辛勤勞動,才獲得了這些東西,要珍惜。

智慧的母親

一個新聞裡說過這樣一個故事:小男孩不想上學,媽媽為她請了一天假,說你不想上學可以,但你要工作。於是帶著小男孩去撿垃圾,可是他在半路上想吃冰棍,賣垃圾的錢根本不夠買冰棍吃,天氣又熱。他很沮喪,媽媽趁機教育他,你看,不是所有的東西你想要就能得到的,你是願意在教室裡享受知識與陰涼,還是在外面被烈日暴曬下撿垃圾呢。小男孩肯定選前者啊,媽媽就趁機說,那你要好好學習哦,因為老師教導同學很辛苦,一直站著,還要寫字說話。媽媽供你學習也很辛苦,要冒著烈日去上班,你如果不好好的學習,以後想吃冰棍都不能買了。

如果孩子不接受言傳,就可以考慮一下身教了。上面的故事不僅教會了孩子感恩,還教會了孩子珍惜,努力。

軟硬兼施

看電視要交電費,菜籃子也是錢買的,你可以抓住她這兩件事情教育她,給她長個記性,小孩子看電視,大人肯定是幹別的去了,沒有陪伴她。看電視傷害孩子眼睛,可以以後和她商量好一天看幾個小時的電視,到時間把電視關了。心態不要太崩潰,以後還有那麼多時間,娃上學後輔導作業更麻煩。

告訴她,你愛她。


羅絲愛寶寶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家兒子剛6歲,針對你說的孩子說不想要媽媽了,因為看了一下午的電視,你又揍了孩子一頓,此事情我很理解你的心情。曾經因為一些小事我動手打過孩子,那時他5歲,兒子也還手打我,哭著說媽媽打我,我就打媽媽,後來我們約定好的從此誰也不動手打人。孩子看了一下午電視本身這件事非常嚴峻,電視電子產品不僅對視力有影響,更重要是孩子沉溺其中難以自拔,以電視為重忽略了很多有意義的事情。感覺你這個媽媽平時對孩子管教不嚴,或者說很多事都順著孩子,6歲了很多規則意識應該早建立了,時間是孩子自己的,應該引導孩子約會自己安排事情做。對於你打她可以給孩子道歉,但也要孩子承認自己看電視也是有責任的。教育孩子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很多事需要家長用心對待,父母多陪伴孩子,記住是有效的陪伴。再有不清楚的問題可以聯繫我。祝你好運!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1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9dbaead768994d0f8f3e254ec9dd277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