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熱門診”劉小霞:最多一晚看了70個病人

生於1991年的劉小霞是蕪湖市第二人民醫院呼吸內科的住院醫師,疫情發生以來,市二院將發熱門診分為二個診室,劉小霞所在的診室專門接診非蕪湖本地的外地患者。

“最近發熱門診的病人比前一段時間少多了,年前最多的時候,我一個晚班看了70個發熱病人。” 17日上午,接受記者採訪時,劉小霞剛剛下夜班。因為穿著隔離服工作,夜班10個小時,即使沒有病人,也只能坐著,無法休息,非常辛苦。劉小霞說,疫情當下,來就診的發熱病人有不少情緒上比較焦慮,對病情過於擔心。“門診遇到過一位50多歲的男性病人,肺部做了兩次CT,均發現有小結節,並非新冠肺炎,但是這位患者說每天都焦慮得睡不著,總覺得不放心。作為發熱門診的醫生,我們還是要提醒市民警惕是好的,但不要因為一有發熱就過度焦慮,這是沒有必要的。”

因為面對的都是外地患者,有些人讓劉小霞更加掛心。“一位河南籍的農民工在南京務工,過年沒有回家,年後坐火車回老家河南,在蕪湖火車站轉車的時候,因為體溫過高被送至我們醫院。我記得這位師傅坐到我面前第一句話就是‘我沒錢,治病得花多少錢呀?’當時我的心裡一酸,但還是告訴他該做的檢查一定要做,還好這位師傅後來診斷只是普通的肺部感染,目前正在住院治療。”面對傳染性極強的新冠肺炎, 劉小霞每天的門診工作充滿風險。劉小霞說,畢竟是傳染病,說一點不怕那是假的,畢竟一旦染上也會對一起戰鬥的同事產生威脅,所以對醫護人員來說,做好防護,更是對自己、對他人負責任。

讀研時,劉小霞毅然決然選擇了呼吸內科這個專業,當時的初衷來自於自己的外公。“外公有老慢支,一輩子深受其苦,我當時就想我學這個專業,以後說不定可以幫到外公,但是不幸的是,外公在我讀研時就去世了。”不管是之前的SARS,還是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呼吸內科的醫生總是首當其衝。“但對自己的選擇我從未後悔過,在疫情一線救死扶傷,這是醫護人員的神聖職責。”

談到疫情過後最想幹什麼,這位90後的姑娘眉眼間露出輕鬆的笑容:“現在聽說全國很多景區都對醫護人員免票,我沒有那麼多假,到時候就找個附近的地方玩一玩輕鬆一下!”

“发热门诊”刘小霞:最多一晚看了70个病人

圖為劉小霞在發熱門診(圖片由二院提供)

大江晚報記者 胡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