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當代年輕人的消費方式怎麼看,說說你的想法和意見?

君心與我心


只有一句話,只會追求時尚,不作長期自我投資理財計算能力,原因就是家庭沒負擔,借錢也要空前消費


鄉野真人


年輕人有年輕人的思維,如果年輕人的行為都符合上一輩人的想法那這個社會還會精彩嗎?一個個都是小老頭才是真正的可怕,如果我年輕那會也有花唄的話估計我也會超前消費。記得23歲那會我在一家外資企業工作,當時月工資400元就敢消費800元的汗衫。哈哈是不是很瘋狂?這就是年輕、這就是活力,至今回想起來還是滿滿的笑臉。


潮湧錢塘江


當代大部分的年青人的消費觀是有問題的,我例舉一些,如下:

1.過度的超前消費,比如信用卡,花唄,還有一些借貸,網借等。問題不是超前消費本身,是有些年輕人過度的超前消費,沒有長還能力。

2.攀比消費,特別一些年輕人愛慕虛榮,買一動輒上萬的包,收機,名牌的衣服,鞋,買車要買好車等等,如果家庭本身富裕,或自己能掙很多,想提升下生活水平的消費,

那無可厚非,但有很多小年輕本來家庭就不富裕,買一包可能要花一兩個月工資,有的是花一年工資付首付貸個款買個車,真不敢苟同這種消費觀。

3.不理性的衝動消費,特備在有些網絡平臺搞促銷時,本來家裡就有,或還蠻新的東西,你急著換。還有什麼搞促銷,把兩年的衛生紙都買了。這種都是不理性的消費。




4.奢糜的消費,一些二代們的糜爛的消費觀也是存在的,這就不評論了。


最後,我想說,不止是年青人,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個理性的消費觀,這個理性的消費觀需要我們從自己的購買能力,購買慾,理性的需求等多方面的綜合考慮,慢慢的培養成,這對我們教育後代也是一筆財富。



小波談管理論經濟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社會上產生了一個新的名詞“80後”,如今,關於“80後一代”各種話題的討論隨處可見,可當我們還在對“80後”的各種話題津津樂道的時候,“90後”也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消費觀念的不斷變化,時尚潮流也同時在不斷轉變,時尚的主體從70代過度到80代,緊隨其後的則是90代。當今的青少年生活在一個信息高速傳遞的時代,在這時代變遷的大潮當中,必然會受到很多的影響,在思想、觀念、行為、審美等各個方面都呈現出與以往截然不同的面貌。那麼,對於各種時尚的觀念和觀點,少年、青年還有中年人究竟持有何種看法?他們的差異之處在哪裡?

新秦研究諮詢近期進行了一項針對年輕人時尚觀的調查,旨在瞭解現今青少年對時尚究竟持有何種態度。

一、是否講究和追求時尚與流行

在所調查的2000個樣本中,表示對時尚和流行“非常講究”的人佔了16.8%,而表示“比較講究”的人佔53.5%。可以看出,19歲以下和20-24歲的人群對時尚的關注會多些。而30歲以上的人群雖然多數人還是講究或者比較講究時尚和流行的,但是總體比例較24歲以下的人而言有所降低。25-29歲的人則處於一箇中間的狀態。可見,24歲以下的人是時尚與流行的主流,一旦年齡超過了30歲,那麼其對時尚的關注會有所降低。25-29歲的年齡段則是一個過度時期。

時尚的最主要的代表就是服裝,有56.5%的被訪者認為服裝是時尚的最好標誌。從一個人的穿著打扮即可以看出這個人是否是個時尚的人。24歲以下的人尤其看重服裝這一點。該年齡階段下的青少年,受到影視明星和體育明星的穿著與打扮影響最大。除了穿著,他們對什麼髮型時髦,什麼顏色流行,什麼化妝品有檔次,拿什麼手機才夠酷,都很在意。而在一些小飾品的裝配上,也是以這些年輕人為消費主體。30歲以上的人群對箱包、小包等物品則關注程度更深些。

不同年齡段的人對時尚物品的挑選也是不一樣的,那麼他們到底看重的是時尚物品的哪些方面呢?

三、對於時尚品,你關注什麼?

從調查的結果看,不同年齡的人在選擇各種時尚物品的時候,會看重一些不同的東西。

總體而言,在挑選一件時尚物品的時候,首先得看是否適合自己。即使對於同一年齡段的人在個人氣質、習慣、愛好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異,購買各種服裝、飾品等,得符合自己“氣質”,因此適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20-24歲的人對時尚物品是否能區別於他人比較看重。處於這個年齡段的人,一方面脫離了父母的約束,逐漸有了自己養活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對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印象越來越重視,他們會通過各種方法來吸引他人的目光,尤其是異性的目光,而時尚的裝扮正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對時尚物品的“品質”要求越來越高。年齡較高的人,不再追求外表的時尚,而講究的是生活品味的時尚。一個人外表的時尚可以修飾、裝扮,但是一個人生活品味不夠時尚,那麼在人與人交流的時候就容易被看穿。


股市老毛


提前消費觀念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接受,透支消費規模不斷擴大.

首先,資本總是會誘惑你,讓你多消費,讓你提前消費,因為這對他們而言,有利可圖。

其次,物價上漲快,收入增長慢,存錢速度趕不上物價上漲速度。雖然目前官方公佈的通脹數據並不是很高,但顯然有一些商品的價格上漲沒有被考慮進去,比如房價。所以就算平時省吃儉用抵制了那些好吃的,好玩的,電子數碼產品的誘惑,面對高房價時不得不向銀行和金融機構透支信用獲得資金。

提前消費可以讓人們有壓力有動力去更好的工作賺更多的錢,但如果沒有處理好有可能造成透支的錢還不起影響個人信用,也會影響社會的安定和諧。



伊涅斯塔0416


當代年輕人無非就是90後和00後。據統計90後平均透支12萬,現在的消費房貸、車貸、消費貸非常盛行,也是必須。很大部分年輕人花了再賺,不夠就貸款,甚至啃老。比拼非常嚴重,耐克鞋子、萬斯鞋子、各種包包、奢侈品、化妝品一個也不能少,少了覺得沒自信。其實好多消費可以節儉的,現在的年輕人少了一種斷舍離,少了簡約。我覺得很難改變。


陳翔醫生


“精緻窮”真的代表了現代 年輕人的消費觀念,大牌衣服、輕奢包包手飾要,什麼都要講究,但是卻沒有更多的工資,表面光鮮亮麗,背後卻是一個貧困戶。看到這很多人都會說“當代年輕人的消費觀太矛盾”,享受現在的生活。



JK說事


當代年輕人的消費觀念早已被西方人洗腦了!透支看應有的承受能力,背離了客觀現實,必然會造成社會家庭的不穩定因素。把傳統幾千年總結出來的;【晴天備好雨天柴】真理忘的乾乾淨淨了!可怕的必然是一地雞毛。[祈禱][祈禱][祈禱][祈禱]


43826


當代年輕人大多數都是超前消費。容易月光族。不支持


逍遙樓主股民


有虛榮心正常 偶爾放縱一下難免 把疫情當做警鐘 天有不測 生活的路很長 要有儲備 祝你們幸福快樂 安康[玫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