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自動售貨機無人零售一路狂奔

受疫情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在悄然發生改變,亦或是被迫發生改變。人會變得越來越宅。疫情或成零售行業進化和變革的“催化劑”,加快新無人零售模式崛起,為消費零售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無人零售火了

首先,是火神山上線24小時營業無人超市。2 月 2 日,火神山醫院正式交付使用,當日上午,一家特殊的疫區超市也正式營業:沒有店員、沒有收銀員,買完東西掃碼即走,最大可能地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接觸。

疫情之下,自動售貨機無人零售一路狂奔

店內的“無接觸收銀系統”由湖北連鎖超市中百倉儲和阿里巴巴旗下淘鮮達團隊合力搭建,整個過程只用了不到5小時。

其次,是瑞幸無人咖啡機“瑞即購”進駐武漢醫院。近日,首臺入駐醫院的無人咖啡機在武漢六七二醫院正式投入使用,為超負荷工作的醫務人員提供咖啡。

據悉,瑞幸還將陸續為武漢市協和醫院、武漢市同濟醫院、漢南區中醫院、部分方艙醫院和消防救援支隊等提供無人咖啡機和咖啡飲品,為廣大一線戰士免費提供更安全更便捷的好咖啡。

第三,是無人櫃加快升級與普及。此前美團宣佈“無接觸配送”,近期將進一步升級,率先在武漢、北京兩地試點運營“美團智能取餐櫃”,為小區、醫院用戶提供便利服務。這次疫情,部分地區豐巢(智能快遞櫃頭部品牌)攜手美團外賣,開放櫃機格口作為送餐代收點,推行無接觸配送。

疫情之下,自動售貨機無人零售一路狂奔

智能快遞櫃的需求將不斷釋放。有報告預測,到2020年,全國智能快遞櫃組數將達75萬,將有5000萬格口服務市場,規模將近300億元。

快遞櫃是最後100米的競爭,而這最後100米其實是非常消耗物流成本的。據悉,目前頭部品牌如豐巢、菜鳥驛站等,都處於虧損狀態。但未來規模化後,成本應該能降低。

最後100米的混戰

目前從市場發展來看,消費者最後100米自寄自提會成為趨勢。特別這次疫情下,能讓大家看出端倪。

試想一下,將“無人便利櫃”直接搬到社區居民的樓下,產品本質就像是一個社區公眾場所的大冰箱。用戶每天下班回家順手就能買想吃的食品,這不僅是滿足最後一公里,甚至是滿足最後500米、100米的需要,隨時、隨地、隨意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疫情之下,自動售貨機無人零售一路狂奔

這種場景在日本已經成為現實。在日本,所有能裝的東西都能裝進了自動售賣機。例如,洗髮水、沐浴露、咖喱飯、關東煮、章魚小丸子以及一些XX雜誌。據不完全統計,日本售貨機數量超過500萬臺,然後有數據稱500萬中約有250萬臺是飲料機。

疫情之下,自動售貨機無人零售一路狂奔

與此同時,一股“社區合夥人”的星星之火正在快消企業中蔓延。伊利、娃哈哈、農夫山泉、海天、王老吉、盼盼……都是要把渠道按社區做切割,並收攏其中的流量資源擁有者(便利店主、水果店主、快遞站長、小區群群主、美食群群主等等)。

疫情之下,自動售貨機無人零售一路狂奔

疫情之下,自動售貨機無人零售一路狂奔

當社會運轉的節奏被疾病和瘟疫打亂,人心惶惶。無人零售猶如一隻堅定依照自我節奏行走的鐘擺,時刻提醒人們生活還得繼續。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一如既往穩定、高效地生產和交付,持續為零售業貢獻產能和產值。

也許無人自助終端裡不會有救命的靈藥,但當你通宵奮戰在抗擊病毒疫情,感到疲憊時,這裡會有一杯現磨的熱咖啡,為你充電為你提供最實際的精神獎勵,你隨時來,它隨時在。

該是無人零售以一種英雄主義的姿態,大顯身手的時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