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自學書法近八年,今年突然一點興趣都提不起,怎麼辦?

劉伯虎先生


不懂書法,寫八十年也沒用,前期通過描紅,臨帖,可以大幅度進步。可以跟字帖像,等你可以寫的很像了,你還天天臨帖,就是徒勞。


周漁的火車LLL


你已患”自學書法疲勞綜合症”,不過作為一名長達八年的自學書法的書法愛好者,我是十分敬佩你的,因為,學習書法本是一件非常枯燥乏味的事兒,能夠堅持八年非常不簡單,有此看來你是一位十分喜好書法藝術的人,練習這麼長的時間才產生如此的症狀,是很正常的,休息一段時間會自行恢復的。

產生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還是沒有摸索到一天通往“羅馬”的大道,就我的教學經驗看,大多數僅靠自學書法的人,當你學到一定程度後,就會出現“瓶頸”,就會出現一種很壞的心境,從而產生對書法的厭惡情緒。

建議你改變一下學習書法的方式,就是說,不要長時間的堅持自學,如果經過一兩年的時間自學,仍然不能達到目標,最好找一個好的老師,在老師指導下去學習,這樣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可以毫無保留的告訴你,“書法藝術是學出來的,不是自己在家悶頭練出來的。”

在我長期書法教學過程中,我教過的所有成人學員(有無基礎均可)中,百分之百的書法愛好者都能在半年至一年的時間內,學完楷書全部課程(包括:歐楷筆法、筆法校正、筆畫銜接、偏旁部首、歐陽詢結字三十六技法、田英章結字二十八技法、章法、落款等)。書法藝術水平都能達到“文化和旅遊部藝術發展中心書法考級8-10級。”這樣的自學與老師指導相結合的方法很容易激發自己學習書法的積極性,不至於產生自學書法疲勞綜合症狀。





劉坤書法詩詞


古語有云:“人無癖不可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癖不可交,以其無真氣也。”若自學書法八年,餘生有此大興,應是大福之人。然而自學八年,如今驀地放棄必有其緣故。容我大膽的猜測,八年之久都會卒然無味,應是不得其法,且對於學習的方向是迷茫的。我僅作為一名普通的書法愛好者,總結出了一個基本的自學體系,希望以下的內容可以給您一些綿薄的幫助,也感謝您能耐心的看完。

一、確定所學書法的脈絡

書法的大脈絡可分為“古、真、草、隸、篆、行”,“古”為古文(上古時期所用文字),“真”可理解為楷書,“草”乃是草書,“隸”為隸書,“篆”是篆書,“行”為行書。選擇什麼樣的書體去學習乃是個人喜愛,無需顧慮太多,任何一種書體所包含的學術都足夠人們用一生的時間去學習。以下我只舉其中一個例子供您參考。

首先我想最終學習行書,所以我先由楷書入手。(因“行”和“草”之法必要先了解字的構架原理,對於字的構架原理學習楷書或隸書的為最佳,瞭解後再習之行書方可事半功倍。)楷書分為以下三種:

其一:小楷,小楷脫胎於隸書,結構與隸書大體相同,但筆勢等與隸書大為不同。楷書中最先萌芽的是小楷,其形成大約在漢魏之時。為何王羲之被稱之為“書聖”,除去其書法造詣之高深外,王羲之完善了很多楷書的法度。    

其二:魏碑,魏晉時期是刻體由隸至楷的過渡時期。故而魏碑作為早期銘刻類的楷書,其筆法真相大多被刀鋒所掩蓋。後世所書魏碑之筆法大多來源於隸書之法,但不可否認的是魏碑體的“斜畫緊扣”之態對於筆力的鍛鍊是其他碑帖給予不了的。

其三:唐楷,唐楷作為當代最為普及的楷書之法,其法度森嚴,用筆規範,體態平穩,體現了創意與法度、理性的完美結合,堪稱“尚法”的典範。在書法發展史上,唐代書法是晉代後的又一高峰。因唐太宗酷愛書法,又極力推崇王羲之的書法,所以唐楷大多數脫胎於王羲之,同時又兼魏晉以來的墨跡與碑帖雙重傳統,風格成嚴謹雄健,法度森嚴。

因個人偏愛顏體,故先選唐楷。

二、選帖

選帖之時要先確定臨帖的最終目標,不論最重目標是楷書、行書或是草書(因回溯遠比不確定目標的向前選擇要簡單的多)。還是舉例說明:

其一:上述個人偏愛顏體,所以選擇顏真卿的行草字帖《爭座位帖》作為臨摹的最終目標。

其二:入門可選顏真卿的《多寶塔碑》,再則深入選顏真卿的《麻姑仙壇記》或《顏勤禮碑》都可。

此上可以說是一個學習書法的選帖脈絡,選帖個人建議選擇一個脈絡上的字帖(如顏體中可選顏真卿、蘇軾、何紹基等),比較忌諱南轅北轍,因為差異過大,筆勢不同難以揣摩,還有就是學不過來。

三、揣摩分析

揣摩分析是學習過程中的一大難點,因隨著時代的變遷,我們是無法百分百還原古人的筆法,故而會對學習期間造成一定的困惑。個人建議如下:

其一:多看名家視頻(如:歐體可以看田蘊章、田英章二位老師,顏體可以看陳忠建、陳國昭二位老師等)。

其二:練習之時要把心態放平和,世間之事都需過程,只要明其法再配以苦修,定會成功。

四、加強自信

中國現今的書法家數不勝數,不管字如何,外表永遠都是謙遜有禮,可一旦在對學術上發生了辯駁之時,都會永遠秉承著“我是對,你是錯”的一股子倔強勁兒。當然不能一棒子打死一片人,這種說法只是玩笑之談,不可當真。但其真正的含義是要對自己所書內容有信心,要不怕被斥責,可以嘴上打死不認,但沒人的時候定要加倍的練習。再之要把寫好的字裝裱起來,且掛在牆上。俗話說:“三分字,七分裱。”並非是隨便說說,你會進步,但你牆上的字不會,時間久了就會發現自己的問題,進而改之後,又會邁向新的領域。

以上內容僅為一個普通的書法愛好者的拙見,切莫較真。其中並無任何說教之意,也無嘲諷之心。望諸位同仁萬分海涵!拜謝!









書啟軒書法藝術中心


行百里者半九十





隊長74545485


我是雨夜構想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已自學八年書法,到了今年提不起興趣。為什麼呢?個人認為這裡邊可能有這樣這幾個原因,首先是有了比學習書法更重要的事情要忙,那些事情的壓力要大於學習書法的興趣。我們也不好隨意揣測到底是什麼事情,這隻有您自己知道,到底是什麼事情影響了您學習書法的興趣。

其次我認為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對於書法沒有足夠的興趣,按照我們正常的思維,一件事情堅持八年了,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厭倦思維。可那要看堅持的是什麼事,作為書法學習來講,一旦可以堅持八年足以證明對書法的興趣是比較濃厚的。不可能輕易放棄,八年的時間如果每天都是出於自律,在規定的時間認真學習書法,不可能突然之間就對書法厭倦,沒有一點興趣。

書法的學習不能和別事物相比較,一個人真正的學習書法,對書法又有濃厚的興趣,只能是越來越喜歡書法,不可能一朝放棄。所以如果您不是對書法本身就沒有興趣,那一定是有大過書法學習的事情耽誤了您學習的時間,影響了您學習書法的心情。這都不要緊,個人建議可以適當的停下一段時間,一個是把自己的事情處理完畢,另一個是讓自己徹底冷靜下來,思考一下自己在學習書法的路上還能不能繼續走下去。

八年下來想必您的書法水平已經不錯了,不要輕易放棄自己堅持了數年的良好習慣,畢竟一件事能夠連續堅持八年,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更何況還是學習書法呢!我們都知道書法學習最難做到的就是堅持,而半途而廢卻是常態。所以不要輕易放棄,繼續努力吧朋友!!


雨夜構想


這個問題非常有意思,其實也非常正常,長時間做一件事,往往就會出現疲勞的情況,特別是數年的臨摹學習,而沒有成就感的情況下更容易出現這個現象。其實也非常簡單,完全可以中斷一段時間,比如讀書或做一些其它與書法無關的事,換一下腦子。在就是也可以多參加一些展覽活動,和自己有共同志趣愛好者多交流,多切磋。

如果我們瞭解一下書法史或藝術史 不難發現歷史上那些大書法家,大藝術家,幾乎沒有一位不是多才多藝,學富五車的人才。從王羲之的《蘭亭序》也可以瞭解到王羲之不僅僅只是書法上有所專擅,從這這篇文章上也可以看出其文化的造詣,絕非是會寫字而為之。

再如歐陽詢,顏真卿等書法只是其生活的一部分而已。

書法與自己的生活緊密聯繫,利用自己的書法之長為社會做些事,同樣可以改變這種情況。

學習書法首先要善於培養興趣,有了濃厚的興趣,是不會出現類似問題的。

對於書法來說,是非常容易上癮的,一旦入的門徑,就容易欲罷不能。

當然也不可否認在學習書法過程中因為一些其它方面的問題,會琢磨去一些興趣愛好。

不過據翰墨書道的眼界,喜歡書法的人,無論造詣如何,或者是否成名成家,多是一輩子樂此不疲的。因為我們的社會還是有良好的書法的社會環境的。


翰墨書道


您好,自學書法有一定難度,書法作為一項傳統藝術門類,有它的難度與高度在。目前您這個階段呢,屬於看不到進步點在哪,加上寫了太久難免會有審美疲勞。這裡我例舉幾個方法供您參考。

首先,擺正心態,書法作為一項傳統藝術自然是有難度,正面它的難度,然後回想最初學習書法的初心是什麼,為什麼喜歡書法。

然後,去網上看一些名家教程,網上名家書法視頻良莠不齊,可參考一些美院書法系老師的示範視頻。這時您應該帶著思考看視頻。具體做哪些思考呢?一是想想自己在寫字時是怎麼寫的?二是仔細觀察老師寫的時候是怎麼處理筆畫與結構的?

接著您需要複習一下書法的基本要求,即筆法和結構。

下一步您可以換一下帖,選準一家一帖,對應前面網上找的教學視頻的帖。反覆進行操練,操練完再看視頻,再練。

對於操練這裡也要給自己提一些要求,就是儘量讓自己寫完整的作品,雖說一開始會有比較大的難度,但事事抵不過堅持二字,在一週之後您就能看到效果。對於寫完整的作品不可急哪怕三四天寫完也沒關係,主要是這個過程中不斷的領會筆法與字的結構。寫完之後掛於牆上,自己審視一番,看看有哪些不足的地方有哪些沒處理好的地方。

鑑於您習書有八年經驗,可能對您來說像初學者一樣寫比較難受,但是這個是一個方法,書法要求有三似。第一,形似,神不似。第二,形似,神似。第三,形不似,神似。這三個要求是一層層地進行的,到了第三層即是高手了。

望採納,謝謝。





素清雲


我個人覺得,首先你需要明確一個問題!那就是你學習書法的目的是什麼?

如果你學習書法只是為了單純的陶冶情操,那麼你就可以思考一下,通過八年的書法學習生涯,你是否收穫到了你所需要的。只要是達到了你當初學習書法的目的,自然興趣就會受到影響。畢竟在你看來,再去堅持對你的幫助已然不大,那這個時候你也就不需要糾結了,沒有興趣又對你沒有幫助的事情放棄就放棄了。

如果八年的書法學習並沒有讓你達到你的預期目的,那你就要仔細想想了。想想自己的初衷,好不容易堅持了八年,如今真的要放棄嗎?放棄容易再撿起來就困難了,這麼長時間的努力你真的願意看著它付諸東流嗎?先把這些問題想明白了,讓自己有了足夠的動力以後,再去重新培養興趣。

當然,如果這麼多年的努力讓你和當初的預期目的絲毫沒有靠近,甚至越來越遠的話,為此失去興趣那更是再正常不過的了。既然對你的目的又沒有幫助,你有沒有興趣,那就果斷放棄就行了。這個時候你該考慮的是換一種方法,去靠近你的目的!

以上所述,僅我一人觀點。您可以具體參考一下,希望可以幫到您。





小白心理驛站


對於這個問題,作為自學書法二十年的我感同身受。

二十年間,對於書法可謂又愛又恨,愛時好比熱戀的情侶“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討厭時又象互生憎惡的政壇宿仇“恨別鳥驚心”,然而就算無數次的厭倦,到最後還是會乖乖拾起毛筆,在紙上縱橫,繼續“為伊消得人憔悴”,世間最痴情的愛侶也不過如此。

世人百種,有喜歡溜狗的有喜歡玩雀的,有喜歡逛青樓的也有喜歡周遊世界的,當然也有人喜歡書法。我喜歡書法源自初中的老師,一個國家級硬筆書法大賽一等獎的獲得者,每次上課,他板書的時候,一個個字在他粉筆之下竟然是有了生命一樣風骨綽約,搖曳生姿,心中頓時愛得不行,自此誤入墨池二十年“屢敗屢戰”。

學書法和學其它任何手藝一樣,總不會是一直心生歡喜的,途中也有心灰意冷的時間。剛開始練習龐中華的硬筆書法,看到自己的字逐漸漂亮起來,心中歡喜勝於得到百金,對於書法的狂熱更甚一步,就連吃飯時也會拿著鋼筆在本子上練習,到最後竟然是連左手夾菜也煅練得靈活異常!

年紀稍長,開始喜歡上了毛筆——而這正是痛苦的開始。因為沒有老師,所以自己就到書店買字貼,看順眼的就買,買回就對著練,基本是“逮誰滅誰”的情況,毫無章法可言,什麼顏柳米蘇,二王趙歐亂臨一通,當摹得象模象樣的時候就興高采烈,甚至生起成名成家的妄想;當寫來寫去不得其法時,便心灰意冷,把筆都扔垃圾桶裡。

人的痛苦源於妄念,想成名成家的念頭便是我學書法的大忌,一旦有此念頭,稍遇挫折便心灰意冷,幾欲放棄。後來隨著年紀漸長,覺得書法一途,既要勤奮亦要天份,至於能否成名成家則要看乎天意,尤其象我這樣沒有名師指導沒經過系統訓練的自學者。

心結一開,豁然開朗,當我把書法當成菸酒一樣的愛好時,心中便無功利,想寫就寫,不想了就喝茶唱歌;遇到書法好的老師便請教一下,沒有老師指導就自己對著字貼練;寫得好就自我開心,寫得不好就扔垃圾桶重新再寫。

所謂如魚飲水,冷暖自知,如此甚好!




小林探花


我研習書法快40年了,這期間也有過跟你一樣的想法很多次,這都很正常。我認為是目標模糊了,忘記了自己最初學習書法的目標。針對這個問題我的方法是,在書桌上放一個擺臺,把自己一段時間的目標用毛筆字寫上,放在每天抬眼就可以看到的地方,這樣心中有了方向,也就不用迷茫和感動無趣了。當然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習氛圍也是非常重要的,找個老師拜師與其他同學一起交流和督促也是一種非常好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