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硬性讓捐款,錢無所謂,總覺得哪裡不對勁,大家怎麼看?

教育夢想dream


公司硬要捐款,公司應該拫據公司人員的家境狀況而讓員工自由捐款,家境好點的可以多捐,家差少捐,家裡有病人有欠款的員工可以不捐,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對,但是捐出的款公司必須派主管人員加兩個員工,把捐款從當地派出所郵往重災區的武漢用於建設武漢醫院用款方可以心安了。這樣也可避免某些公司打著捐款的目的,把捐款私吞以防萬一之策,這種要求員工提出時公司答應了,說明公司是真心捐給這次的疫情用,員工也該說明一點,根據家境自由自願而捐,這才能體驗公司對員工人權的尊重及對員工人性化。員工提出捐完的款項記名自由,而且捐出的款上當地派出所去捐,公司不同意去派出所,說明該公司想私吞捐款,公司員工有權力說不捐,最好用手機錄音當證據告老闆。以上是我真實的想法。


開心果165931305


單位強制要求捐款不合法,可以去當地民政部門投訴。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規定:

第三條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

第四條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規定:

第三十一條開展募捐活動,應當尊重和維護募捐對象的合法權益,保障募捐對象的知情權,不得通過虛構事實等方式欺騙、誘導募捐對象實施捐贈。

第三十二條開展募捐活動,不得攤派或者變相攤派,不得妨礙公共秩序、企業生產經營和居民生活。

第三十三條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假借慈善名義或者假冒慈善組織開展募捐活動,騙取財產。

第一百零一條開展募捐活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民政部門予以警告、責令停止募捐活動;對違法募集的財產,責令退還捐贈人;難以退還的,由民政部門予以收繳,轉給其他慈善組織用於慈善目的;對有關組織或者個人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



(一)不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組織或者個人開展公開募捐的;

(二)通過虛構事實等方式欺騙、誘導募捐對象實施捐贈的;

(三)向單位或者個人攤派或者變相攤派的;

(四)妨礙公共秩序、企業生產經營或者居民生活的。 廣播、電視、報刊以及網絡服務提供者、電信運營商未履行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的驗證義務的,由其主管部門予以警告,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予以通報批評。

擴展資料:

人民日報民生觀:強制捐款是對慈善的傷害

近日,“四川攀枝花市強制公職人員捐出一個月基本工資”在網上被傳得沸沸揚揚。

攀枝花市慈善會很快出面否認存在強制捐款,並稱此次捐贈是以自願為原則。同時也承認,個別單位由於宣傳不夠、工作不細、方法簡單,造成部分員工對此次捐贈活動不理解、不支持,產生“強捐”、“被捐”等說法。

“強捐”,這個近年來已經屢見不鮮的字眼,時不時挑動著人們的神經,傷害著慈善事業的發展。

支持教育得捐款,扶貧濟困得捐款,建造公園、博物館還得捐款,甚至買彩票中了大獎也得捐款。形形色色的捐贈名目背後,是看不見的行政權力在助推。

一紙公文、甚至某些領導幹部的口頭意見,都成了強制人們捐贈的理由。當慈善被公權力綁架,捐贈便已不再是人性偉大的體現,只剩下服從強權的無奈。

很多強制捐贈的初衷是好的,但是發起者們卻無視這樣一個基本事實:捐贈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真實意願表達,體現著人性中無私和互助的精神,是否捐贈、捐贈多少都應該由捐贈者自己決定。

強制捐贈將這種自願行為變成了“迫於行善”,不僅會降低民眾對慈善的熱情,而且還可能對捐贈者造成經濟負擔。

更嚴重的是,某些強制捐贈從一開始便制定了任務金額,並通過攤派和層層分解,將捐贈數額細化到人頭。這樣一來,本應該體現愛心的無私行為被異化成了某些領導幹部撈取政治資本的盛宴。


表面上是自願行為,實則是明火執仗的打家劫舍。尤其是當捐贈結果和款項的流向不透明時,“是捐贈還是斂財”的疑問便會持續地啃噬民眾對於慈善的信心。

中國的慈善,再也“傷不起”了。近年來某些不爭氣的慈善機構被曝出的醜聞,讓慈善在人們心中蒙上了汙名,任何違揹人性規律的行為都會加速這一情況的惡化。只有尊重人們的自由意志,才能讓捐贈真正地成為自發、自願的無私行為,而這也才是維繫慈善事業的應有之道。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47100037a8f804af4b7\

墨城阿天


現在好多單位都是這樣,說是讓員工自願捐款,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很多員工都是被領導的導向綁架的,比如某某級別的捐多少,一般員工捐多少等等。有些單位領導更是把這種捐款,當做謀取政治資本的手段,變相要求員工捐款捐物,而單位領導則在公眾面前,或者在領導面前露個大臉,這當然會讓人心裡不舒服。

在實際工作中,一些垂直單位的領導,直接指派下屬機構要捐多少錢,有的甚至先由單位財務把錢出了,然後再讓員工捐款補上。有的單位領導年薪五六百萬,而下邊的員工辛辛苦苦勉強能餬口,這樣的情況每個員工會心甘情願的去捐款嗎?

每個人都會有愛心,在大的災難面前,我們的同情心不能被利用,更不能成為領導賣面子錢。


誰動了我的大山


一個疫情都挺不過去,這樣的公司也沒前途,會理財的老闆,流動資金都很充足,應急用的,通常來說,怎麼也得準備3個月左右的應急流動資金,這叫遠見,如果沒有應急用的流動資金,一個突發情況,公司倒閉,沒什麼值得同情的,沒什麼好留念的,讓他自生自滅,趕緊收拾東西走人。不用捐了,捐了也是浪費,你在一家沒有前途的公司混下去,看不到希望,走吧

這次疫情前面倒閉的企業都是沒有流動資金的, 10天都撐不過去,接下來還會有很多。現在大部分人日子過得緊緊巴巴的,商家那裡的商品賣不出去,幾乎是沒有貨款給廠家的,2月份沒有。3月份也沒有,員工們這段時間開支太大,沒有錢買各種商品,只能買些生活用品。

4月份也沒有,大多數員工都要過清明節,就算不回家,也會往家裡面打錢,所有員工們4月份買各種商品的消費慾望也不高。

撐不到5月份的企業,你們真的可能會倒下[靈光一閃],這次不準備3個月的流動資金,你們要出局了[靈光一閃],除非你的產品是出口的,不在中國銷售[靈光一閃][靈光一閃]


凌天i


捐款的多少隨個人的心意,捐款對像你要讓別人知道你這錢捐你幹什麼用,改善了哪些方面,不要讓別人的一片好心付諸流水。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47a000831f5dc5413cb\

存零錢買飛機


一方有難八方支持是中國優良傳統。這次疫情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資金消耗大,我們是中國公民理應捐款。作為公司有要求應該要理解。謝謝。


飛來飛去3488


所謂捐款,是在捐款人心甘情願且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奉獻自己的愛心,如果強制要求,就有違初衷了,下面來聊一下我自己的一些看法,不對勿噴[呲牙][呲牙]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465000c301531aff2e4\

華仔1177


沒有什麼“怎麼看”。關鍵就在於那一個(捐)字。

何為捐?捐的根本,捐的本質就在於不求任何回報的自願。沒有企圖的錢物資助乃為捐。

如果奢求利益上的回報,則不為捐。

如果奢求名譽上的成就,亦不為捐。

當然。

如果被道德綁架,而無奈之出錢出物。那就更與(捐)字毫無關係,毫不沾邊了。其實吧,說實說。一旦出現災情,社會上或多或少地總會出現一些與(捐)字相違背的捐資捐款情況,卻又誰也不敢出言詬病,因為站在道德的高度上,誰敢質疑,誰就立馬死翹翹。但是,有些形式的捐助又的確與(捐)字的本質和性質大相徑庭。不知眾民以為如何?本人膽小,乞望大家不要責難於我。謝謝了。


獨善其身自取樂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其實公司強制要求捐款是違法的。
捐不捐都是自己的事。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387000b41743c2306b2\

靜靜的小日常


捐款是個人自願行為,公司的硬性綁定捐款金額已經觸犯了法律,侵犯了我們的合法權利。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adeb340200d54ed6a94643affb57db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