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凌雲:“五最農民”衝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凝聚榜樣力量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消息(陳惠 通訊員 韋付增 韋軒):“小朋友,在家要勤洗手,屋裡要保持通風,出門要戴口罩。”近日,在百色市凌雲縣下甲鎮平懷村,凌雲縣神隆生豬養殖場負責人張桂林和疫情防控志願者們在開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說。

  張桂林介紹,凌雲縣神隆生豬養殖場於2012年建好。通過發展養殖業,張桂林不僅增加收入,還帶動了村裡的20戶貧困戶加入合作社一起發展養豬產業。2019年,張桂林被評為凌雲縣“五最”新型農民。“疫情防控期間物資緊缺,我要做好參與疫情防控的表率,配合好黨委政府開展的各項工作,為防控疫情奉獻一點力量。”張桂林說。

  凌雲縣在新一輪脫貧攻堅戰中,注重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全面實施感恩教育、法紀教育等“五大教育”,培育最愛國、最守法、最勤勞、最誠信、最友善的“五最”新型農民,充分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把“輸血式”扶貧有效轉變為“造血式”扶貧。

  作為深度貧困村初化村的“五最”新型農民的郭木蘭,現在是村裡疫情防控黨員服務崗的工作人員。在做好日常管控的同時,郭木蘭還抽時間到田間地頭,指導群眾移栽桑苗。“現在正是農忙的時節,作為‘五最’農民,在做好自我保護的同時,還要帶領群眾搶時節發展扶貧產業,把桑園管護好,確保群眾致富產業正常發展,鞏固村裡的扶貧成果。”郭木蘭說。

  在新時代“五最”新型農民的帶領下,凌雲縣農村群眾行動起來,在巡迴宣傳的路上、在重點人群管控的最前線、在扶貧產業基地裡,他們用行動匯聚起平凡的力量,凝心聚力抵抗疫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