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一女生,每月要求父母給我4500元生活費,過分嗎?

老哥聊生活


取決於家庭的收入,家裡有錢的就多花點,沒錢就勤工儉學少花點。錢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高興對得起家人對得起自己就行。


微笑一個給她看


我讀大專時,我父母每月給我4000,每次都是自己用完的,後來給了1學期,他們心裡不舒服,變成了2000,搞得我當時心情極度不適,後來想想吃人嘴短,拿人手軟。結果週末去做工,傳單,服務員,廠工等等,挺累的,一個月的週末掙的差不多接近900塊,現在想起來他們打工也不容易,後來和一些兼職認識的朋友打好關係後,得到了一些不錯的小路子,幾乎每月有個2千多,慢慢生活費被自己掙起來了,但我沒告訴他們,還是照收,但我是那種有多少用多少那種,慢慢變成了一個月用快5000多了,這不是告訴你,不要拿父母的錢,而是在大學其實都可以養活自己了,只是你不願意


微微一笑出於禮貌616


依我看是有點過分了,我兒子現在也上大二,每個月就給二仟多生活費,我經常跟I兒子聊天問他夠不夠花,兒子都說夠了,其實他說生活費每天五十就夠了,剩下一仟夠每個月零花,有時跟同學聚聚餐也夠了,錢給多了,兒子就會說,夠生活費,剩餘有點零花錢就行了,看我兒子還是比較懂事的孩子了,

姑娘,不是我說你,即使使你家經濟條件再好,就你一個大學生一個月生活費四仟多,是有點過分了。


用戶3896015375855


我認為「過分」我上大學的時候幾年前吧,每個月才1500塊生活費,300塊網費,50的電費(四個人每人50),吃食堂,吃水果,吃零食就沒了!什麼都買不了!我自己回去兼職再賺1500,就夠買衣服買化妝品了!!生活過的很不錯!後來畢業上班工資5600,房租3000(包括水電),剩下的也還不夠花!就這麼苦苦的過著!


國寶79


結合我自己的經歷,說一下我的想法。


01 我的經歷和想法


我生活在三線小城市,我們一家4口,一個月的生活費不過3000多,每天的伙食標準是葷素搭配、幾乎每天都配有水果。


身邊也有幾個朋友的孩子今年剛上大一,他們的生活費不過1500左右。個人覺得這也差不多了。分析一下,每個月必須費用:飯菜錢1000元,還有500左右零用。所以,作為 一個大學生,我感覺4500太多了。

如果你說,我還有化妝品錢和每個月的衣服費用呢!那我覺得更不應該了。我的觀念:對於大一新生,年輕人,其實是天生麗質。如果臨近大四要畢業找工作了,適當增加一點化妝品費。買護膚、化妝的,建議用中檔就行,畢竟現在用的是父母的錢。如果以後自己有能力,經濟獨立了,那可以適當提高自己的標準。衣物的購買也要控制,我覺得大學生淘寶買個小几百的,一學期買2,3套,夠穿了。


如果家庭條件好的話還還說得過去。如果家庭條件也是一般般的,多想想,父母每天省吃儉用,而我們花錢大手大腳,買一些不必須的,於心何忍呢?


孩子,等你步入社會了,你會發現賺錢真的很難,人活著真的不易!


02 我的大學時代


我是2002年上大學的。我父母都是農村人,沒有固定工資。我也能體會父母的難處,一學期生活費不過600.因為是師範院校,我那時候有每個月40元的補貼。每個學期,我的錢都有剩餘。當然那時候我們消費水平也低,5毛一份炒飯我吃也夠了。中午就簡單吃個2元的雞丁炒飯,有時候就在食堂吃個2元錢的快餐,雖然不算好吃,但我的目的就是填飽肚子。晚上,5毛一個包子,1元錢就打發過去了。偶爾也買點小零食解饞。化妝品沒有,最多買1,2套衣服吧,都是去自由市場買,很便宜的。


03 大學時代有錢最該幹什麼?


我認為,大學時代有錢,最好投資自己,提升自己!


如果這位同學要4000多,有一部分是為了進修學習,提升自己,那我是舉雙手贊成的。比如,去學個瑜伽啊,聲樂啊,中學時代喜歡,但沒時間學的。或者多學一個技能,比如說PPT、word等等。雖然我看到有很多朋友說大學期間兼職,靠自己發傳單、做服務員等等賺錢,我覺得如果你的家庭條件還允許,那就直接問父母要這筆進修的錢,因為畢竟學校功課還是畢竟多的,再去兼職,就沒有更多精力去學習其他進修課程(我指的是非學校課程)。

我現在最後悔的,就是學生時代沒有多多學習。以致於為人父母后想學習,感到時間完全不夠用!


人到中年,才真正體會: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新生的成長記錄儀


你先得看看你爸媽一個月除去必須開支後,還有多少收入,說實話,我一個月生活費水電氣,加油費,這些加一起都用不了四千五,我的月收入是這個的三四倍,我09年上的大學,一個月五百,後來漲了,600,雖然是十年前,但我覺得,也不至於現在需要這麼高吧,打算每天早餐十塊,午餐晚餐各20,一個月1500絕對夠了,可以再多給你三五百,當零花,那也就2000足夠了呀,當然如果家條件特別好,你可以忽略我的回答


用戶755453153250


我認為「不過分」你家有錢,一個月上萬都不是問題,分家庭。我上大學那會,有同學月生活費過萬的,有自己兼職,學費都是助學貸款,不問家裡要一分錢的。這個真是因人而異,把握好度就行。還有就是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實在對社會沒用的話別危害社會就行了。


環遊世界的井底之蛙


這個問題還是要看家裡的條件吧,都說女兒要富養,如果家裡有礦,4500也不過分。女生上大學其實還挺花錢的,特別是一個對自己有要求的女生,出去吃飯的錢,充話費,生活用品,護膚品,跟朋友偶爾的聚餐,上了大學空閒時間比較多,可以去報一些興趣班。

我家條件一般,父母每月給我1200,我平時比較節儉但是感覺很不夠,我經常利用課餘時間做兼職。

如果錢用到正確的地方,4500還真不多,高付出會有高回報。


不洗澡的方方方


我認為「過分」大一女生?住在學校,生活費4500?比我們上班族的生活費還高?我要有這4500生活費,我就省下來考慮還房貸車貸了。我記得我大學的時候生活費600,四年就一年家裡出的學費,其他要麼自己打工賺錢要麼貸款工作後還,當然你要是有那麼個好爸爸,給你4500花,也沒什麼,只能怪我輩沒那個見世面[流淚]


地產狗大兵


花錢這個事,得看人。

如果你是馬雲的女兒,每月花10萬肯定也不多,但如果你父母只是普通的工薪階層,你這個花錢確實太多了。

我告訴每月4500元,是個什麼概念?

本人小縣城一個在編老師,目前43歲,每月到手4200元。我們這裡,大部分工薪階層都是這個水準。也就是說,你每個月要花掉媽媽一個月的工資,你說多不多?

如果你家還有房貸車貸,你的父母可能連基本的生活費都沒有,你可為他們想過?

大學生已經是成人了,應該有基本的三觀和對待金錢的態度。

第一:做任何事都要量力而行。

不要攀比不要虛榮,世上有錢人太多了,你比的過嗎?

不管是穿衣吃飯都要量力而行,如果沒有條件,就踏踏實實做個普通人,別老想著享受,想著過精緻高品質的生活。

真想過,自己努力掙錢,別把父母當銀行。

第二:人永遠不能被金錢左右。

人都有貪婪的本性,誰都有?

成人成熟的標誌之一就是對金錢要有剋制。

不能為了錢什麼都做,尤其女孩子。

這是起碼的道德底線。

你想每月花4500元,這本身也沒錯,誰都想多花錢,但問題是,你有條件嗎?你家裡有條件嗎?如果沒有,那就不要奢望。

實際對於大學生來講,每月2000元足夠了。吃1000元,1000元零花,這個水準絕對在很多人之上了,我所瞭解到的,很多大學生每月消費都在1500左右。

真想花錢,可以利用假期出去掙。自己掙的,花多少都不過分!

還是那句話,你家有錢,隨便花,如果沒有,還是省省吧!這麼大孩子了,替父母想想吧!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