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滌劑直接塗碗上,當心引發腹瀉…

洗碗這件事雖然有點麻煩

卻容不得半點“偷工減料”

以下5個常見的洗碗錯誤

不想生病的你一定要避免

飯後把碗摞一起

一些碗十分油膩,有的只盛放了涼菜,如果都把它們摞起來,會使碗的內外都沾上油,增加刷洗工作量

建議:將碗盤分類放,盛粥、裝水果涼菜等沒有油的碗,應趁著水分沒幹,立刻衝乾淨,然後再用洗滌靈清洗油汙碗盤。

盤中餘油倒進下水道

飯後,盤底往往有少量油水,一些人習慣倒進下水道沖走。但如果下水道沒有安裝水油分離裝置,油汙就是水體最大的汙染物。冬天氣溫低時,還很容易結塊,把水管堵上。

洗滌劑直接塗碗上,當心引發腹瀉…

建議:鍋底或盤中有明顯餘油時,最好直接倒進廚餘垃圾桶,或者用廚房紙、吸水紙擦掉。

洗碗布當“萬能布”

一些人家裡的洗碗布,擦完碗又去擦桌子、灶臺,如此反覆,汙染源擴大,還會使碗盤遭到間接汙染,碗盤衛生很難保障。

建議洗碗布專用,和其他擦拭用布分開,一個月左右更換一次。

洗滌劑直接塗碗上,當心引發腹瀉…

每次洗過碗之後,再用兩三滴洗滌劑清洗,徹底晾乾,避免微生物繁殖。

洗滌劑直接塗碗上

有的人覺得“洗滌劑直接抹在碗上,去油汙效果更強”,但這樣不僅浪費大量水源,濫用的洗滌劑也會造成水汙染。一旦沖洗不乾淨,人體攝入洗滌劑後會引發腹瀉等腸胃不適

洗滌劑直接塗碗上,當心引發腹瀉…

建議:將幾滴洗潔劑滴到半碗水中,用洗碗布蘸著稀釋後的水來刷碗,沖洗後放在另一個漏籃中,最後再用清水衝乾淨並控幹。

長時間泡著不洗

如果放到下一餐,食物殘渣開始發酵,大量微生物滋生,水池裡會產生異味,不但給洗碗帶來不便,還會帶來健康威脅。

建議:炒完菜後,趁鍋底還有餘熱時加溫水,油汙就很容易清洗掉了。

洗滌劑直接塗碗上,當心引發腹瀉…

碗筷用熱水泡10分鐘即可清洗,不宜過長。

餐具洗完有個“標準動作”

洗碗之後,很多人還沒等碗盤乾透,就習慣性地把它們摞在一起,收入碗櫃中。

看似乾淨利索的好習慣,卻會給餐具帶來二次汙染風險,甚至可能影響身體健康。

餐具的正確清潔步驟:用洗滌劑清洗後,用流動的清水將殘留的洗滌劑衝淨,再立於鏤空置物架上,將餐具瀝乾;沒有水滴後,再將餐具放入櫥櫃。

類似的,其他餐具,如鍋鏟、筷子、砧板等,也建議立著放於可瀝水的置物架上

洗滌劑直接塗碗上,當心引發腹瀉…

還有些人洗完餐具習慣用抹布擦乾,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曾在2017年做過一項家庭調查,發現每克餐布的細菌總數高達數十萬個,其中包含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致病菌,很可能導致腹瀉或消化系統疾病。所以,盡量不要用抹布擦餐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