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鈣的方法有哪些?

天使Alisa


骨質疏鬆症被稱為是沉默的流行病,目前保守數據顯示,我國存在骨質疏鬆病情的人群約有9000萬人,存在骨量減少情況的,高達2億人。但是這其中大部分人沒有明顯的症狀,但是骨量卻仍在悄悄流失,直到某次輕微的摔傷,導致骨折,才發現有骨質疏鬆問題。下圖這是不同骨密度下的骨骼形態模型 看看圖三那個嚴重骨質疏鬆的骨骼,別說摔倒,就是打個噴嚏,或者公交車顛簸一下,都可能骨折。

骨質疏鬆對我們骨骼健康的危險是很大的,但是它卻是個隱形殺手。以至於大家人人都聽過骨質疏鬆,卻很少有人真正去關注它、預防它、治療它。提到骨質疏鬆,大家的認識也僅僅停留在“補鈣”這個層面上。平素裡骨科醫生們又大多忙於手術,很少有機會坐下來詳細的給病人講一講關於骨質疏鬆和補鈣的問題。那麼今天起,我將在5月份,通過5-10篇科普,為大家詳細理順骨質疏鬆和補鈣的相關科普。

今天,咱們就從大家耳熟能詳的“補鈣”話題開始,說一說下面四個常見問題:

01 補鈣到底是食補好還是吃鈣片好?

02 哪些食物含鈣豐富?

03 豆漿、牛奶、豆奶粉哪個補鈣好?能替換嗎?

04 骨頭湯到底補不補鈣?

01 補鈣到底是食補好還是吃鈣片好?

毫無疑問,在條件允許情況下,首選食補!

因為我們吃的鈣質要想被消化吸收、並且順利沉積在骨骼之中,不僅僅吃進去就夠了,還需要維生素D、維生素K、鎂、鉀等營養物質的參與,而這些,在我們日常的飲食中都能夠得到補充,而這往往是單純的鈣片無法比擬的,

這就好比你去肉鋪買肉和去菜市場買肉一樣。去肉鋪只能買到肉,針對那些家中各種調味料、配菜、蔥薑蒜都有的只是缺肉的,很適合。但是如果去菜市場,買肉的同時可以把其他需要的配料一起採購一些回家。做起菜來更得心應手。

當然,有些人由於高齡、飲食習慣、疾病等原因,不喜歡或者不能吃什麼高鈣的食物,無法從食物中獲取足夠的鈣,這時候才需要用到鈣片。比如有的人就是不喜歡喝奶,就是不喜歡吃豆製品,就是不喜歡吃蔬菜,或者飯量很有限,或者因為疾病沒法足夠進食等等。這時候,為了攝入足夠的鈣質,就需要依靠鈣片來補充了。

我國的抗骨質疏鬆指南建議,成人每日鈣攝入量應達到800mg,50歲以上則建議為1000-1200mg。而我國人群平均從飲食中攝入的鈣有多少呢?400mg,不到推薦量的一半。

所以,雖然食補比吃鈣片要有明顯優勢,可是大多數人就是無法改變飲食結構和習慣,但是又不想因缺鈣而發生骨質疏鬆,所以他們只能選擇吃鈣片來補鈣。

02 哪些食物含鈣豐富?

我給大家推薦補鈣四寶。

補鈣四寶

①奶(牛奶,酸奶,奶酪),含鈣之王,含量高且易吸收。100mg/100ml,平時一包250ml的純牛奶就可以補充250mg的鈣。

②豆製品。(豆類,滷水豆腐,石膏豆腐,豆腐乾)

③深綠色的綠葉蔬菜。

④堅果。

有人會說,蝦皮含鈣高,可以多吃補鈣。這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蝦皮等中除了豐富的鈣之外,還含有更豐富的鈉。每100克蝦皮中,還有約12克食用鹽所包含的鈉量,所以想通過吃蝦殼來補鈣的朋友當心把血壓補上來。

此外我們腎臟排洩那離子的同時也會帶出鈣,每排洩約6g食鹽的鈉量將丟失40-60mg鈣,所以雖然蝦殼皮中鈣含量豐富,但是會打折扣。

除了以上四種之外,我再給大家羅列一些日常食物的含鈣量,這其中雖然有些含鈣也很高,但是並不是經常吃或者並不是能夠大量吃的,供各位讀者參考:

每100g以下食物中,含鈣量列表:

牛奶 104mg

酸奶 118mg

豆腐乾 308mg

腐竹 77mg

黃豆 191mg

豆腐 164mg

花生米 284mg

素雞 319mg

芝麻醬 1170mg

小白菜 90mg

油菜 108mg

幹海帶 348mg

幹木耳 247mg

紫菜 264mg

蝦皮 991mg

牛肉 23mg

香菇 83mg

燕麥 186mg

雞蛋黃 116mg

大家只需要瞭解幾種自己平時常吃的喜歡吃的,看看大概吃多少夠量,可以搭配到日常飲食中去。

03 豆漿、牛奶、豆奶粉哪個補鈣好?能替換嗎?

牛奶補鈣最好,不能相互替換(單純從補鈣角度講)

雖然豆製品含鈣高,但是豆漿水多,含鈣並不高,只有牛奶的十分之一。所以要說補鈣,還是得喝奶,而不能用豆漿替代。

豆奶也存在同樣的稀釋問題。

以徐州的維維豆奶為例,某種維維豆奶給的配料表裡,每100g奶粉(是幹奶粉)中含鈣400mg,假設按照10倍稀釋,也只有40mg了。

這樣的話,每100g三種飲品中的含鈣量約為:

牛奶104mg,豆漿10mg,豆奶40mg。

每100g豆奶粉中含400mg鈣,衝稀10倍就只有40mg了

因此,作為早飯、飲品,隨便喝什麼都是個人喜好,但是如果是要補鈣的話,還是牛奶、酸奶好。很多人因為不習慣喝酸奶或者乳糖不耐受,喝了肚子不舒服、拉肚子等,可以改為酸奶。但是注意不要買成了乳飲料。

骨頭湯到底補不補鈣?

這恐怕是超多人的固有觀念,尤其是我們骨科手術後處於恢復期的病人和一些骨質疏鬆的病人。不要以為骨頭裡面含鈣高,煮成的湯就是高鈣大補。實際上,早有醫學研究證實,即使是用高壓鍋蒸煮2小時,溶解到湯中的鈣質也是少之又少。骨頭雖好,化不開啊~

此外,骨頭湯之所以看起來濃稠,並不是因為其營養物質有多豐富,主要是因為骨髓中的脂肪被煮到了湯中,脂肪多了,湯自然就看起來稠,聞起來香了。

因此,我個人建議:補鈣還是要吃高鈣食物,而不是喝骨頭湯!術後和大病恢復期的病人更是應該少喝湯多吃肉,喝湯喝飽了,哪有肚子來吃更有營養的肉和菜啊!

但是如果您就是覺得骨頭湯好喝、開胃,但喝無妨!

好了,本文今天就補鈣問題和大家聊上述四點,希望對大家日常補鈣有所幫助,或者能夠改變一點原有的健康誤區。


運動醫學王楊醫生


最近收到一個患者的諮詢,3個月的孩子,最近頭圍不長大了,前囟門居然快要閉合了。詳細問了情況,原來孩子懷疑骨密度低,一直在吃鈣片。

要知道,顱縫過早閉合,會影響大腦的發育,也叫做“小頭畸形”!

而有效的治療方法非常有限,只有做手術。而且需要把正常頭皮掀開,用銑刀切割出一個新的顱縫,才能給大腦的生長提供足夠的空間。

家長的疏忽,讓孩子不得不在3個月年齡,面臨一次“大手術”!

其實這樣的問題並不罕見。在中國,“補鈣”好像成為了一句口號。“缺鈣”,好像能解釋所有的問題。

我家寶寶愛流口水,藥店的店員就會從櫃子裡拿出一盒神藥:鈣片。。。

孩子容易出汗,是不是缺鈣了?

孩子睡眠不好,是不是缺鈣了?

孩子學走路晚,是不是缺鈣了?

其實現在中國的孩子,普遍不缺鈣。而盲目補鈣的,倒是比比皆是。

鈣片吃多是有害無益的!

補鈣太多的問題:


1. 高鈣尿症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每日如果攝入2000~2500毫克的鈣,可能會引起泌尿的小結石。

2."鬼臉綜合症"

表現為寶寶面部五官的怪異,嘴巴大、鼻孔朝天、兩眼距離很遠以及上唇突出。嚴重的話形成小頭畸形,也就是本文開始提到的“顱縫早閉”。

3.電解質紊亂

補鈣過量的話,會導致鋅吸收減少,缺鋅會導致兒童味覺喪失,食慾不振,吃不出食物的味道,也吃不下飯了,嚴重影響孩子正常的生長髮育。

兒童缺鈣的原因?

其實現階段,由於奶粉的普及,食品的豐富,很少有孩子會缺少鈣質的來源。一般即使缺鈣,也是因為吸收不足。


在食物中鈣轉化為身體可利用鈣質的過程中,有2個重要環節:

維生素D和曬太陽。


很多歐美國家都建議,在2歲之前每日都要給孩子吃維生素D,而不是鈣片。

同時孩子最好每日都有戶外活動,紫外線是鈣質轉化的重要過程,順便提一句,隔著玻璃曬太陽,效果會大打折扣哦!

為什麼孩子會補鈣太多?

除了幾十年前“缺鈣”的問題被無限制的延續之外,多的原因是商家的不當宣傳造成的。

母乳餵養的孩子吃維生素D就可以了,而配方奶粉餵養的孩子什麼都不用吃。

但是,商家會宣傳孩子需要各種營養補劑,其中賣的最好的是什麼?

就是維生素C和鈣片!


如何判斷有沒有過度補鈣?

首先,家長需要想一想在給孩子餵養的過程中有沒有常規的補鈣,或者是濫用維生素D。如果出現了我說的面部改變、小頭畸形等,一定要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一下。

一方面是做X線檢查骨齡是否提前,另外一方面可以看看血鈣、尿鈣是否高於正常水平。

如果沒有服用鈣片,依然查出高鈣血癥,要考慮是不是甲狀旁腺出了問題。


醫學江湖


【第58期】養骨的三個誤區,你中了幾個?

提示:全文608個字,大概閱讀時間為1.5分鐘。

本期嘉賓:

知識點:補鈣其實也是養骨,這樣的說法也是不對的。因為鈣只是我們骨裡面基本的一個成分。

現在養骨有很多講究,但是也有很多誤區。

其實最重要就是骨的保健,骨強壯了我們的活動能力就強,我們全身各個系統的免疫功能就增強了,身體就健康了。

誤區一:在臨床上很多人平時把腰痠背痛不當回事,等到痛的時候受不了了才著急地治病,日常一點養骨意識都沒有。

所以治骨不養骨,其實治骨更重在養骨,要持之以恆,不能半途而廢。哪裡有輕微不舒服,一定要做正確的診斷,明確到底需不需要治療,還是通過日常鍛鍊就可以解決。

誤區二:平時很多人說我補鈣啦,補鈣其實也是養骨,這樣的說法也是不對的。因為鈣只是我們骨裡面基本的一個成分,骨裡面還有很多的蛋白、纖維和其他礦物質,這些都是需要全面認識的。

補鈣就是養骨,這個觀點是比較片面的,很多人一直在吃鈣片,結果骨病還是無法避免。

誤區三:等到年紀大了再養骨。其實這是僥倖的心理,覺得自己現在還年輕,不需要養骨,養骨是老年人的事情。

其實不然,養骨要趁早,儘可能延緩骨質流失的發生,加強對骨骼的全面養護。所以越早鍛鍊,就像在銀行裡存錢,趁年輕的時候多存一點,我們的骨也是這樣的。

早期鍛鍊的時候,把我們的骨峰值在年輕時候達到最高峰,隨著年齡增加我們會慢慢消耗,鈣的流失才會減少。

醫識分子,你不需要懂太多,會用就行!


醫識分子


鈣在人體內約有1200g,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元素,但也是最易缺乏的元素之一,其中99%的鈣形成骨骼和牙齒,剩下的1%以離子鈣的形式遊離在血液中。人體是否缺鈣主要決定於峰值骨量和鈣流失情況。峰值骨量在35歲左右,人體骨量達到人生中最高骨量時的鈣含量主要由遺傳因素、補鈣因素和鍛鍊因素決定;鈣流失情況是由鈣的補充、流失量及生活習慣所決定,像嗜菸酒、咖啡、茶、可樂及過量的鹽和吃太多肉或者少吃肉都可導致鈣的流失。



富含鈣的食物:

1. 奶類及其製品:牛奶、酸奶、奶粉、奶酪等

半斤牛奶含鈣300mg,還含有多種氨基酸、乳酸、礦物質及維生素,能促進鈣的消化吸收,是補鈣的主要來源。

2. 黃豆及其製品:豆腐、豆腐乾、腐竹等

500g豆漿含鈣120mg,150g豆腐含鈣量可高達500mg,所有豆製品都是補鈣的良好來源。



3. 綠葉蔬菜:油菜、芹菜、薺菜、雪裡蕻等

蔬菜中也有很多含鈣量高的,100g雪裡蕻含鈣230mg,100g小白菜、油菜、茴香、芹菜等含鈣量在150mg左右。每天吃這些綠葉蔬菜250g可補鈣400mg。

4. 海藻類:海帶、紫菜、蝦皮等

海帶和蝦皮都是高鈣海產品,每天25g海帶就可以補鈣300mg,還能降低血脂,預防動脈。



5. 其他 :芝麻醬、花生、茶

建議以奶類及其製品為獲得鈣的主要來源。除了多吃含鈣的食物,還要注意烹調方式,加強鈣的吸收和利用。

1. 烹調葷菜時記得用醋

醋不僅可以去除異味、還能使魚骨、排骨中的鈣溶出。魚和排骨中的蛋白質和鈣的含量較高,在酸性環境中,鈣與蛋白質在一起容易吸收。糖醋魚、糖醋排骨都是不錯的選擇。

2. 把豆腐和魚一起燉

魚肉中的維生素D可促使豆腐中鈣吸收,提高鈣的利用率。



3. 西紅柿炒雞蛋、雪裡蕻炒黃豆等補鈣效果好

維生素C能促進鈣的吸收,西紅柿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與雞蛋同炒,可以促進鈣的吸收,雪裡蕻中也富含維生素C,與黃豆同炒也可以使鈣的吸收和利用率大大提高。

4. 菠菜、莧菜等綠色蔬菜先焯後炒

草酸、植酸等容易與鈣結合成一種不溶性的化合物,影響鈣的吸收。當食物中草酸、植酸過高時會影響鈣的吸收,食物本身和其他食物中的鈣都會受影響。草酸溶於水,可在烹調前,在沸水中把菠菜、莧菜焯一下再炒。

5. 黃豆發芽後食用

黃豆中植酸含量很高,發芽後去掉了黃豆中的部分植酸,同時豆芽含有一定量的維生素C,可以促進人體對鈣的吸收。



任何補充都要注意量,過多補鈣不一定都能吸收,反而會導致鈣沉積,嚴重的話還會引起膽結石或尿路結石,因此科學補鈣才能保證我們的身體更健康


跟著峰峰學營養


補鈣的方法分為食物補充和鈣營養品補充劑兩種。

1.食物補充:奶類,她牛奶、酸奶、奶酪等,豆製品,如滷水豆腐、石膏豆腐、豆腐乾等、深綠色的葉菜,如小油菜、小白菜、芥藍等,還有堅果、芝麻、芝麻醬、海帶及連骨帶皮的小魚小蝦貝殼類等食物。曬太陽🌞合成VD幫助鈣吸收。

2 ,鈣營養品:市面上的鈣分為3類,即無機鈣、有機鈣以及動物骨粉為原料的鈣劑。

無機鈣,其主要成分為碳酸鈣,其原料多為天然礦石、牡礪殼及某些海洋生物的外殼。優點是含鈣量較高,價格比較便宜。缺點是對胃腸道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對胃酸分泌較少的人群,不適宜服用。

有機鈣如檸檬酸鈣、葡萄糖酸鈣、乳酸鈣等,這些鈣劑的含鈣量低於無機鈣,而價格一般比無機鈣要高得多,因此對需要大量補充鈣劑的人群如老年人和更年期婦女,每次需服用很大量,不太經濟。但是有機鈣類的溶解性及口感比較好,比較適合兒童。

骨粉為原料的鈣劑,成分複雜,對這類鈣劑要注意其中重金屬的含量,需謹慎選擇。

鈣產品中幾乎全部加入了維生素D,吃飯的時候可以同時服用鈣片,果蔬中的維生素C有利於鈣的利用。如果在吃完奶製品或豆製品後,為保證鈣的吸收率,最好半小時後服用鈣片。










王梅子營養美食


鈣是構成人體骨骼的重要元素之一。兒童缺鈣會引起X型腿、O型腿,青少年缺鈣會導致明顯的生長痛,而老年人缺鈣則易引起骨質疏鬆等骨性疾病,可見鈣元素在機體所起的重要作用,因此無論身居何種年齡層,鈣的補充都是十分必要的。但補鈣並非一味盲目進補即可,其補充也是講究一定技巧的。

補鈣妙招有哪些?

1.烹飪時加醋保鈣

烹飪時適當加醋不僅能起調味作用,去除異味,使菜餚更加美味,還能促進高鈣類食物中的鈣質溶出。由於醋能提供酸性環境,易使食物中的鈣與蛋白質結合從而被吸收。常見的糖醋魚、糖醋排骨就是利用這一原理。烹飪時予以小火慢燜更有利於鈣質的析出,可推薦採用。

2.果蔬搭配促進吸鈣

水果富含豐富的維生素C,而維生素C有助於機體對鈣質的吸收。因而果蔬搭配加以烹飪,更有利於鈣質的吸收。生活中常見的家常菜西紅柿炒雞蛋即為果蔬搭配的經典實例。若不喜歡以水果為食材進行烹飪的人也可以選擇飯後單獨食用水果,石榴、柑橘等均是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多加補充對機體補鈣有很大的幫助。

3.乳製品入菜增收鈣素

眾所周知,牛奶富含鈣質,是補鈣的一大有效途徑。但部分人群不喜愛飲用牛奶,還有部分人群患有乳糖不耐症,此時可採用乳製品菜餚的方法間接對機體提供鈣質。餐後甜品如一些小蛋糕、小布丁也能為機體提供所需鈣素,營養美味兼具。

4.高維D食材巧用合鈣

維生素D能促進鈣的吸收,使其利用率大大提高,因此對於一些富含維D的食材的利用是十分有必要的。如魚與豆腐配合燉煮,對鈣素的吸收效果優良。暴曬後的香菇維D含量高,此時進行烹飪更能為機體提供所需鈣質。

5.蛋白質搭配吸鈣

蛋白質的水解產物氨基酸能促進腸道細胞吸收鈣質,因此在平日裡可利用一些高蛋白食材搭配食用來供給鈣素。比如干貝搭配芥藍,海藻搭配青菜等等。

6.留意隱匿鈣質

部分食物鈣質含量高,但往往會被人們忽略。例如魚的骨頭,鈣質含量極高,可單獨取出熬湯,再比如排骨中的軟骨也是補鈣的良好部位,很是值得食用。

補鈣途徑諸多,但補鈣的技巧往往會被人們忽略。為了更好的補給機體鈣素,補鈣的小妙招值得人們多加了解並加以運用,以最大限度地實現鈣質的利用,維持機體的健康狀態。

評論區各種神醫、神藥廣告請自行辨別!


骨科王健醫生


雖然講了很多年,但是補鈣的話題是我願意反覆講,反覆科普的內容之一。 補鈣其實就是三板斧,補鈣食物、維生素D、運動。把這三件事做好了,補鈣才真的落到實處了。

補鈣食物

緊盯三大類食物,奶(牛奶、酸奶)製品、豆製品(豆腐乾、豆腐)、綠葉蔬菜,其他的食物都是打醬油的。很多人認為魚蝦補鈣,除非你把蝦皮魚刺都吃了,否則根本不補鈣。其他食物含鈣量可能高但是攝入量不高或者不宜經常吃的推薦也沒有意義。只有這三類食物,可以天天吃,而且每天吃的量很穩定,才能保證每天基本的鈣攝入量充足。



補充維生素D

維生素D和鈣的關係就像槍和子彈的關係,你有再多的子彈發佈出去有什麼用呢?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吸收,減少鈣流失,提高鈣的利用率,所以,補鈣不補維生素D,補鈣效果大打折扣。

運動

適量的抗組運動可以提高骨組織的密度,我們補鈣不就是為了讓骨骼更結實嗎?光是把鈣補進去了,變成糠心蘿蔔有啥用?爬山、負重運動(比如搬東西上下樓梯)、跳繩都是不錯的運動方式! 補鈣不是單選題而是要多種措施,多管齊下,才能使補鈣的效果翻倍~!




作者:劉松麗,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中國老年保健協會膳食指導專業委員會委員,大連市營養學會理事,大連職業技術學院營養專業特聘講師。 首創《習慣減肥法》,幫助上萬人改變飲食習慣,養成健康減肥好習慣。

營養師劉松麗


補鈣的方法大體上分為食補和藥補兩種方式。也就是說從食物當中補充,不夠的話,再從藥物中補充。普通成人對鈣的推薦攝入量是每天800毫克,這800毫克鈣怎麼能實現呢?

首先從富含鈣的食物當中,選出含鈣量高吸收效果好的幾類食物,如牛奶、豆製品、綠葉蔬菜都可以提供大量鈣。每天300克的牛奶就可以提供300毫克的鈣,每天食用100克的豆腐乾可以提供300毫克的鈣,每天食用300克的小油菜可以提供300多毫克的鈣,這樣加起來就有900多毫克的鈣了。

如果是孕晚期的孕婦,每天鈣的推薦攝入量是1200毫克,上面食物當中加起來有900毫克鈣了,剩餘300毫克就要通過鈣片來補充了。鈣片通常有碳酸鈣、檸檬酸鈣、乳酸鈣等等,其中,碳酸鈣的性價比最高,一般情況下,選擇碳酸鈣即可。

注意,選擇劑量不超過500毫克的鈣劑,另外,鈣劑最好跟食物一起吃,吸收率會更高。

在補鈣的同時一定要考慮補充維生素D,因為鈣的吸收需要維生素D的幫助。每天到太陽底下曬30分鐘太陽可以幫助合成維生素D,或者直接吃維生素D補充劑,每天至少400IU。

作者:秦玉靜,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註冊營養技師,衡膳學院一級講師




蟬噪林玉靜


鈣是構成骨骼的主要物質,是骨骼肌運動必不可少的元素,嬰兒缺鈣會出現夜啼,發育遲緩,成人缺鈣會四肢無力、小腿痙攣等。

補鈣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通過食物獲取,也可以直接通過鈣片獲取。食物類的,肯定是牛奶和大豆製品,酸奶、豆皮、豆腐等都是可以的,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等選擇適合自己的。除了牛奶和大豆外,還有一個食物很容易被大家忽略,那就是芝麻醬,本身芝麻裡面鈣的含量就很高,但是不容易被人體吸收,而變成芝麻醬之後,又美味又容易被人體吸收,是一個補鈣的隱藏能手了。

還有一個需要糾正一點,就是骨頭湯,很多人的潛意識裡骨頭湯是十分補鈣的,然而並不是如此,因為這裡湯麵的鈣能夠被人體吸收的其實也不是很多,所以還不如每天喝牛奶。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在補鈣的同時也要多曬太陽,並且補充維生素D,這樣才能更好的有助於鈣的吸收利用,讓我們得身體變得更加硬朗。


影像科醫生張浩


補鈣儘量食補,如果膳食結構不能滿足要求,再考慮補充專門的鈣質劑。

食補補鈣

首先,儘可能從飲食中獲得充足的鈣,多食用含鈣量較高的食品,包括牛奶(104mg鈣/100克奶)、其他乳製品、魚蝦、精瘦肉、豆製品、芝麻醬、堅果等;乳糖不耐症的人群也可以選擇酸奶或奶酪等奶製品。

補鈣食譜示例:

(1)小白菜海米豆腐羹

[原料]:豆腐500克、小白菜125克、海米20克、水澱粉20克,蔥花10克。

[製作方法]:

a.豆腐切成1.5釐米見方的丁,海米用開水泡發後切成碎沫,小白菜摘洗乾淨切碎。

b.將油放入鍋內,熱後下入蔥花熗鍋,投入豆腐、海米末,翻炒幾下再放油菜,炒透後加入鹽,勾芡,最後放入麻油即成。

[營養解析]:

蝦皮的營養極為豐富,且物美價廉,是一種良好的鈣源。完整的蝦皮不容易消化,切碎或烘乾磨粉後當成調味品加入菜餚中,替代味精,即健康又美味。

大豆、黃豆等豆類食品所含的鈣都極其豐富,豆類食品經過加工後,所成的豆類製品,其鈣含量會明顯增加。因此,豆腐、豆腐乾、豆腐皮等豆製品的含鈣極其豐富,是良好的鈣源。

除了牛奶、豆類,有些蔬菜的含鈣量也很高,並且富含維生素K,在預防骨質疏鬆方面也都很有益。小白菜的含鈣量豐富且草酸較少,在烹飪過程中應儘量避免鈣的損失,例如縮短烹飪時間等。

(2)海帶菠菜湯

[原料]:海帶50克、菠菜200克、黃豆30克。

[製作方法]:

海帶洗淨切絲加水300毫升,煮15分鐘,將泡發好的黃豆加入煮沸後,再將洗淨的菠菜切段放另一鍋焯一下撈起,再加入海帶中同煮8分鐘,加少許鹽、淋入麻油即可。

[營養解析]:

海帶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其中每100克海帶中就有1100毫克的鈣,此外,海帶所含的褐藻酸鈉鹽海可預防白血病和骨癌。

黃豆含有豐富的鈣質,並還含有對人體有益的大豆異黃酮植物營養素,可幫助女性減少骨質流失。

菠菜也富含礦物質如鈣、鋅、銅等,但由於其所含的草酸會阻礙礦物質的吸收,因此需要先焯一下去除大部分草酸。

補充劑補鈣

1、選擇合適的鈣質劑:

如果腸胃好,什麼鈣質劑都可以。如果是老年人,由於各器官機能衰退,選用的鈣補充劑應具備好消化、好吸收、不刺激腸胃、不造成便秘的優點,否則補鈣不成反加負擔。

目前市面上比較普遍的是無機鈣,主要成分為碳酸鈣或者磷酸氫鈣,需要較多的胃酸進行消化吸收,且吸收率較低,對腸胃功能弱的老年人群,還會產生腹脹、便秘等影響。有機鈣如檸檬酸鈣,溶解性比無機鈣相對更好,但仍需要胃酸的幫助;目前來說,經過螯合技術處理鈣的胃部負擔最小(無需胃酸溶解,可直接被小腸吸收),吸收率最高。

2、強健骨骼不止需要補鈣:

《2015年世界骨質疏鬆日報告》指出,骨骼在人的一生中始終處於更新狀態,整個骨架每10年就會徹底更換一次,要想維持健康的骨骼,鈣、鎂、鋅、維生素D、維生素K等營養素必不可少。

3、服用方式

每天補充較大劑量的鈣(比如1000毫克)時,分次服用比一次性服用吸收效果更好。

4、服用時機

飯後,當體內胃酸含量較多時,吸收率就會高些。睡前也是補鈣的合適時機。由於人體內血鈣含量需要維持正常水平,白天腸道可以將從飲食中吸收到的鈣轉移到血液,而晚上12時以後,血鈣含量逐漸降低,人體就會自動釋放骨鈣到血液以維持血鈣水平,導致骨鈣流失量較多。因此宜睡前補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