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談“水庫式經營”法則:內心不渴望的東西,不會靠近自己

跟隨稻盛和夫先生從松下幸之助的“水庫式經營”到追求的人生法則,看如何將不可能變為可能。

1. 實現追求的人生法則

世事不遂人願——對於人生中發生的很多事情,我們難免這樣去看。但是,這正是因為你認為“世事不遂人願”才招致的結果。就此而言,不如願的人生其實也正是他心念而來的人生。


人生是思維所結的果實,這種想法已經構成許多成功哲學的支柱。“內心不渴望的東西,它不可能靠近自己”。換句話說,內心的願望和渴望就原樣地形成了現實中的人生。在想要做成一件事情時,首先應該想想自己要這樣做或那樣做,並願意付出比其他任何人都強烈、甚至粉身碎骨的熱情,這是最為重要的。


稻盛和夫談“水庫式經營”法則:內心不渴望的東西,不會靠近自己

四十多年前,稻盛和夫聆聽了松下幸之助的演講。松下先生在演講中講到有名的“水庫式經營”。一旦下大雨,未建水庫的河流就會發大水、產生洪澇災害;而持續日曬,河流就會乾涸,水量就會不足。

所以,建水庫蓄水,使水量不受天氣和環境的左右並始終保持一定的數量。經營方面也一樣,景氣時更要為不景氣時作好儲備,應該保留一定的後備力量


稻盛和夫談“水庫式經營”法則:內心不渴望的東西,不會靠近自己


2. 思考至關重要


誓不罷休”——松下先生的話告訴了我們“誓願”的重要性。修建水庫的方法因人而異,不能千篇一律地告訴他人如何做。但是,首先必須樹立信心修水庫,松下先生一定是想說信心是一切的開端。

也就是說,若沒有強烈的願望,就“看不到”辦法,成功也就不會向我們靠近。首先需要有強烈的願望,這很重要。只有這樣,願望才能成為新的起點,最終一定能夠成功。


但是,為了實現理想,只是一般的願望是不行的。“強烈的願望”很重要。不是漠然地想“如果能夠那樣就好了”,而應該是抱有強烈的願望,廢寢忘食地渴望著、思考著。全身上下從頭頂到腳尖都充溢著這個願望,就好比是身上劃破後流出來的是“願望”而不是血。


必須有強烈的願望,堅定不移的信念。這是使事業成功的原動力。具備同等能力,做出相同程度的努力,有的能夠成功,有的以失敗告終。其差別是什麼呢?人們往往容易把原因歸結於命運、運氣,其實主要是因為願望的大小、高度、深度、熱度的差別而造成的。


稻盛和夫談“水庫式經營”法則:內心不渴望的東西,不會靠近自己

也許有人會搖頭認為這未免太樂觀了。但是,廢寢忘食地渴望、思考並不是那麼簡單的行為。你必須持續擁有強烈的願望,並不知不覺地把它滲透到潛意識裡去。


無論是企業經營還是開展新的事業或開發新產品,很多人頭腦思考的結果首先是沒有信心:恐怕不行吧,恐怕做不好吧。但是,如果一味地順從這個“常識性”判斷,那麼原本可以做的也變得不能做了。如果真正想新做一件事情,那麼首先要樹立堅定的信心,要有強烈的願望,這都是不可或缺的。


為了變不可能為可能,就要有近似於“發瘋”似的強烈的願望,堅信目標一定能夠實現併為之不斷努力奮勇向前。無論是人生還是經營,這是達到目標的唯一方式。


稻盛和夫談“水庫式經營”法則:內心不渴望的東西,不會靠近自己


3. 你具有超越現實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嗎?


成功的基礎是強烈的願望。也許有人認為這種說法不科學,是單純的精神論。但是,不斷地想,不斷地去思考,我們就將在頭腦中“看得見”即將實現的現實。

不僅僅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產生某種強烈願望,希望這樣或是希望那樣,而是在大腦中反覆進行模擬實驗,心中推演種種邁向成功的過程


這就像象棋手,每走一步都要慎重推敲,思考上萬種棋步,一次又一次地在大腦中模擬演習達到目的的過程,不達目的的棋步就從棋譜裡消去。

如此鍥而不捨,反覆思考,成功的道路就好像曾經走過似的“逐步清晰”了。那些只出現在夢想裡的東西逐步接近現實,不久夢境與現實的界限消失,似乎已成現實。

但是,只是黑白的不鮮明的景象還不夠,更加接近現實就更能看到色彩鮮明的景象——這種狀態是真實發生的。就好像是體育運動中的意象訓練,意象最大限度地濃縮,就能看見“現實的結晶”。


相反,在不能清晰看見完成形態之前,假若事先沒有強烈的願望、不深思、不認真開展活動,那麼創造性的工作及其成功的人生也是沒有把握的。


比如,新開發的產品並不僅是滿足要求式樣、性能等必要條件即可。沒有達到深思熟慮後的“看得見”的理想水準的產品,即使能充分滿足標準要求也仍然不能說是好產品。這種普通水準的產品不能廣泛得到市場認同。


當理想的成品擺在眼前時,人們連用手摸一摸都會感到猶豫似的,對它充滿憧憬和敬畏。不惜一切,努力創造世人公認的“盡善盡美”的產品,這對於以創造為目標的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一種義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